當你看完日本天皇馭人之術,瞬間明白為何日本人對天皇崇拜至極!

稍微瞭解日本都會發現,日本的皇權沒有經過朝代的更替,沒有改名換姓,天皇總是出現在同一個家族當中。在我們中國人看來,簡直不可思議。

當你看完日本天皇馭人之術,瞬間明白為何日本人對天皇崇拜至極!

中國曆朝歷代,皇帝們為了永保江山穩固,採取了很多的措施,比如秦始皇建立郡縣制,朱元璋取消丞相之職,都希望把江山牢牢掌握在手裡。

但 “王侯將相寧有種乎”“皇帝輪流做,明年到我家。”這些觀念深入人心,所以中國動不動出現改朝換代的情況,特別是五代十國的時候,更是如此,皇帝頻繁更換。

日本人對於中國這種動不動,改朝換代也是不可思議。

日本幾乎和我們是同樣的文化,日本從古代中國,特別是唐朝時候,派出了大量的使節,學習文化制度、管理制度等,特別風俗習慣簡直達到了照搬的程度。

按理說,改朝換代這麼重要的一件事情,應該能學會啊,為什麼到了日本,沒有什麼變化呢。

要想弄清楚這個問題,我們不妨閱讀這本《菊與刀》。

當你看完日本天皇馭人之術,瞬間明白為何日本人對天皇崇拜至極!

《菊與刀》主要從從日本文化上來剖析,給我們闡述述了日本天皇永固的原因,以及我們還能搞明白為什麼日本人為何在二戰的時候,如此的熱衷於打造大東亞共榮圈

《菊與刀》的作者是人類學家魯思·本尼迪克特。他是美國當代的著名的人類學家、詩人。美國政府為了戰後更好的管理日本,於1945年時候,命令魯思•本尼迪克特研究日本,希望對於日本更多瞭解。

儘管魯思•本尼迪克特從未去過日本,但憑藉多年的學識,以及研究人類文化的經驗,寫出了這本影響深遠的《菊與刀》。正是這本書,為戰後的美國,管理日本提供了重要的管理方式,即使用現有的日本政府進行間接管理日本。

事實證明,這個方法極為正確,此後日本順利的成為美國的附庸國,為瓦解蘇聯做出了不小的貢獻。而且日本利用美國的幫助,在戰後的幾十年,經濟迅速騰飛,成為亞洲經濟強國。

作者認為美國與日本得相互促進,與日本天皇建立等級制度有著莫大關聯。

日本的等級制度,為各個階層劃分了各自的職責,日本民眾各得其所,各安本分,最常見的表現形式則是守秩序。

說到守秩序,不得不提到日本特有的階層——武士。

當你看完日本天皇馭人之術,瞬間明白為何日本人對天皇崇拜至極!

武士在日本屬於中等階層,他們有著對於普通民眾生殺大權。而且武士不從事耕種,完全依靠農民的賦稅,有點像清朝的八旗子弟那樣。

在古代日本的武士大概有200多萬,所以農民的的賦稅相當的嚴重,所交的賦稅幾乎能夠達到收入的40%,有的地方甚至得到80%。儘管如此,日本農民也不會輕易地造反。

但也有的農民實在無法忍受,會提出抗議,但是這種抗議根本沒有打算推翻皇帝,而是表達個人的訴求而已。頗有中國上訪味道。嚴格遵循著秩序,一層層來申訴的不滿。

起初他們選擇當地的領主,如果領主置之不理,他們會就會越級抗議,直至達到幕府這一層。此時,農民會從中會選擇一個領袖前去和幕府人談判,說出自己的想法,大多的時候,幕府政策都會有利於這些人民。那麼接下來,是不是皆大歡喜呢。

不是這樣子的呢,因為在日本人意識裡,你民眾越級抗議,屬於違反了秩序制度,這是一種不“忠”,所以選舉出來的領袖就會被處死。

是不是感覺接受不了?

日本民眾之所以形成這樣的意識,在於日本的文化忠和仁的側重點不同。我們知道,中國儒家文化講究仁和忠,並且仁是擺在第一位。

但是當日本引進儒家文化之後,刻意淡化仁,而是著重的強調忠。

所以日本很容易的形成了等級文化,而且在他們意識裡,只有形成了等級,大家都去遵守,才能擁有安全感。

每個人等級的人,都在各自的等級之內本分,從不敢奢想逾越。而且武士充當中秩序的維護者,如果誰感違反等級制度,破壞秩序,那麼他可以不用請示,直接拿出刀來,置人於死地。

這種根深蒂固的思想,即使在日本入侵中國的時候,也充分的體現出來,那就是努力建立大東亞共榮圈。

當你看完日本天皇馭人之術,瞬間明白為何日本人對天皇崇拜至極!

當日本人來到中國之後,依然按照思維方式,在中國建立等級制度模式,日本一直認為這是給與中國人安全感。所以日本一直在中國宣揚建立大東亞共榮圈。

但是發現中國人根本不主動不配合,這讓日本人感到不可理喻,而且無法接受,所以日本人拿出武士精神那一套,為建立等級制度隨意的屠殺。

除了日本人建立大東亞共榮圈證明日本想要建立等級制度之外,還有一點可以證明,那就是日本人對猶太人的態度。

我們知道,德國想盡辦法殺盡猶太人。雖然德國人不斷希望日本人能夠幫助自己對於猶太人採取屠殺政策人。

但是日本人並沒有那麼做,因為在日本人看來,隨意的屠殺並不符合自己幫助大家大東亞共和圈的理想

所以直至戰爭的結束,日本人始終沒有屠殺猶太人,反而還幫助猶太人。

正是等級制度意識,讓日本始終為了維護秩序而努力。而且日本努力的改變自己,但是這種改變並不是從思維上而改變,更多的是從行為上改變,只要日本天皇說做什麼事情,在日本民眾看來就是天命。

日本天皇決定宣佈投降之前,很多民眾都聚集在皇城的外邊,希望日本天皇不要宣佈投降,但是當日本天皇宣佈投降之後,民眾開始迅速的接受,投降這一事實。

當你看完日本天皇馭人之術,瞬間明白為何日本人對天皇崇拜至極!

從現在角度來看,日本的這種忠屬於愚忠,屬於毫無意義的忠,但是我們不能否認的是,日本正式依靠這種文化,才有足夠的安全感,進行生產勞作,能夠迅速的轉變自己。

反觀我們個人,我們需要做的就是學習好的一面,同時也要看清自己的侷限之處,努力的跳出侷限,從思維意識上真正的改變自己。

就像我們身處職場一般,如果過度的追求安逸,一味地麻痺自己,尋求所謂的安全感,那麼在時代的浪潮之下,我們勢必付出生命的代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