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明都是冰咖啡,憑什麼冷萃咖啡就賣得更貴?

每年夏天的星巴克,熱賣的總是當季限定咖啡——“冷萃咖啡”。

一杯正常的冷萃咖啡跟冰美式看起來並沒有太大差別。但在價格上,同樣中杯的冷萃(33元)卻比冰美式(22元)貴了10多塊。

冷萃咖啡憑什麼能比美式貴50%?

星巴克說冷萃用的是更好的咖啡豆,其實它貴的真正原因,是因為製作的前期階段高昂的時間成本。

明明都是冰咖啡,憑什麼冷萃咖啡就賣得更貴?

雖然把冷萃咖啡代入國人視野的是美國的星爸爸,但最早想出冷(水)萃(取)這招的卻是荷蘭人。

殖民擴張時代,荷蘭人帶著一大包咖啡種子登上了印尼諸島,但是因為水土原因,種出來的咖啡豆特別難喝。人們只能用冷水浸泡咖啡粉來消除苦澀的口感——這就是冷萃咖啡的雛形。

很多人看到Cold Brew這個名詞,只知道他比冰咖啡貴,但其實冷萃咖啡≠冰咖啡。

如果你認為冷萃咖啡=冰咖啡=咖啡+冰,或咖啡自然變冷,那就大錯特錯了。

明明都是冰咖啡,憑什麼冷萃咖啡就賣得更貴?

在冷萃咖啡深入人心之前,美國人全靠冰美式度夏。

冰美式的本質不過就是美式放涼而已。熱咖啡在冷卻後,酸苦的味覺感受會被強化,同時咖啡原本的香味物質也會散失。如果不是為了消水腫或者提神,主動去選擇冰美式的人要麼是無可奈何,要麼就是味蕾的真·猛士。(tips:美式咖啡消水腫效果一流,不過切忌空腹飲用)

明明都是冰咖啡,憑什麼冷萃咖啡就賣得更貴?

那要如何用冷水做咖啡?答案是時間。它並沒有煮沸這個過程,而是直接將咖啡粉在室溫(嚴格地說,不是涼水)的水中浸泡12至24個小時(視做法而定),然後過濾掉咖啡粉得到咖啡濃縮液。時間遠遠大於熱咖啡,這也是星巴克的冷萃咖啡會賣斷的原因。

明明都是冰咖啡,憑什麼冷萃咖啡就賣得更貴?

相比冰美式,冷萃咖啡能做到在保證足夠咖啡豐富口感和甜味的前提下,大幅降低咖啡在煮制過程中產生的苦酸澀的味道。因為這些苦酸澀味道的物質在高溫環境下會活躍的釋放出來——並且在這種令人不悅的味覺體驗在冷卻後也不會消失,甚至更加強烈。

叫座不叫好的“冷萃咖啡”

過去的夏天,一般都是咖啡廳的淡季,因為咖啡們的銷量會在夏季顯著下滑,然後在年底的假日季再大幅攀升。而現在,冷萃咖啡推動了美國的咖啡需求在氣溫較高的幾個月也出現激增,幅度甚至遠大於其他加冰咖啡飲品。

明明都是冰咖啡,憑什麼冷萃咖啡就賣得更貴?

不過,在國內,冷萃咖啡還是叫座不叫好。因為對中國人來說,冷萃實在是太“淡”了。

傳統中國人對於冷制這種工藝真的不太有興趣。

比如,在臺灣飽受追捧的茶飲製作工藝——冷泡茶,在大陸也反響平平,畢竟熱水+茶是每個中國人的執念。

明明都是冰咖啡,憑什麼冷萃咖啡就賣得更貴?

其實茶葉和咖啡兩者有非常相似的特質,傳統上都需要熱水泡製,都有馥郁的香氣和苦澀的口感,可以認為是人類對飲料的共同追求,只是成為了東西方的不同代表,本質其實是同種飲料追求的一體兩面。

明明都是冰咖啡,憑什麼冷萃咖啡就賣得更貴?

對“苦”這個味道,中國人已經習以為常。想想你的童年,媽媽勸著你吃苦瓜,還說著清熱解暑對身體好,鬥爭許久,你不還是咬牙吃下去了?看吧,中國人真的挺能“吃苦”。

很多人評價,冷萃咖啡太寡淡了,味道不夠,其實只是因為它不夠苦而已。香氣不足,苦味不夠,冷萃咖啡和冷泡茶在中國口碑遇冷,也就不足為怪了。

冷萃咖啡該怎麼喝

▷ 像喝啤酒一樣喝冷萃

如果看到類似於Beer Tap啤酒龍頭的裝置,那麼記得點上一杯氮氣冷萃咖啡,甚至於咖啡本身的外觀也幾乎與黑啤無異。除了咖啡店,你也有很大的幾率在酒吧喝到它,讓不喜歡酒精的你可以更好地融入酒吧的快樂時光。

明明都是冰咖啡,憑什麼冷萃咖啡就賣得更貴?

▷ 忘掉奶糖

我們提倡純飲冷萃咖啡,因為冷萃咖啡的製作方法相較於熱水沖泡,大大降低了咖啡本身的酸苦味,保留了芳香和細膩的口感,甚至可以嚐出一絲甘甜,加冰塊已經足夠了。

明明都是冰咖啡,憑什麼冷萃咖啡就賣得更貴?

▷ 不用吸管,儘快飲用

與喝冰美式咖啡使用吸管不同,最正確的飲用冷萃咖啡的方法是直接喝,讓香味更久的停留在口中。

明明都是冰咖啡,憑什麼冷萃咖啡就賣得更貴?

▷ 沒有人可以限制你喝咖啡的方式

如何享受一杯咖啡,最大的選擇權在於你自己。儘管純飲是冷萃咖啡推薦的最佳享受方式,很多店面仍然會提供更多的搭配選擇,你可以根據自己的口味混入糖奶甚至風味糖漿,搭配出自己最喜愛的隱藏菜單。

明明都是冰咖啡,憑什麼冷萃咖啡就賣得更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