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現在得肺炎的孩子那麼多?

偉森11


  肺炎是兒童尤其是嬰幼兒常見的感染性疾病,2歲以內兒童多發。支氣管肺炎又稱小葉性肺炎。兒童易患

  肺炎的主要原因可以歸納為以下三個方面:

  一,由兒童呼吸道的解剖結構特點決定的。兒童的氣管和支氣管腔道相對狹小,且缺乏彈力組織,平滑肌發育不完善,分泌黏液不足而較乾燥,黏膜纖毛運動差,因此清除呼吸道微生物的能力不強。兒童的肺組織也因為發育的原因顯得氣多血少,細菌入侵到肺後更容易生長。

  二,由兒童的生理特點決定的。兒童的呼吸頻率要比成人快數倍,而且年齡越小越快,因此缺乏補償能力。換句話說,一旦需要更多氧氣時,孩子的呼吸頻率就因不能再快而發生供氧短缺,肺不能應對呼吸道感染後的額外負擔,感染後的病情會加重和難以控制。兒童的肺活量和通氣量也相對較小,肺臟的氧含量相對欠缺,不利於損傷後肺組織的修復。還有一個反映呼吸代償能力的名詞叫“氣道阻力”,兒童的氣道阻力比成人大,氣道阻力與氣道的管徑大小有關,管徑隨發育而增大,阻力就隨年齡增大而遞減。另外,嬰幼兒患肺炎時,氣道管腔黏膜腫脹、分泌物增加、支氣管痙攣等因素使管腔更為狹窄、阻力更大,所以容易發生呼吸衰竭。

  三,由兒童的免疫特點決定的。人體淋巴組織產生的抗體是消滅或預防病原微生物感染的有力武器,但是兒童的免疫功能要到12歲才能達到或接近成人水平。有一種叫“分泌型IgA”的抗體,在呼吸道黏膜防禦微生物感染中的地位特別重要,遺憾的是新生兒及嬰幼兒的這種抗體水平很低,這成為易發感染的又一個重要原因。母乳餵養的孩子可以從乳汁中獲取這種抗體,而吃奶粉的孩子只能靠自己產生,因此人工餵養的孩子更容易發生呼吸道感染。

  那麼,小孩得肺炎有什麼症狀?

  1,小兒肺炎患者初期症狀有發熱、拒食、煩躁、喘憋等症狀,早期體溫為38~39℃,亦可高達40℃。除呼吸道症狀外,患兒可伴有精神萎靡,煩躁不安,食慾不振,哆嗦,腹瀉等全身症狀。小嬰兒常見拒食、嗆奶、嘔吐及呼吸困難。咳嗽開始為頻繁的刺激性乾咳,隨後咽喉部出現痰鳴音,咳嗽劇烈時可伴有嘔吐、嗆奶。

  2,小兒肺炎呼吸道症狀及體徵:呼吸表淺增快,鼻翼煽動,部分患兒口周、指甲可有輕度發紺。肺部體徵早期可不明顯,以後可聞及中小水泡音。合併胸腔積液時可有叩診實音和/或呼吸音消失。

  3,小兒肺炎症狀比較重時常伴有心功能不全,如患兒心率增至160~200次/分,肝臟短時間內增大或明顯增大、面色蒼白、口周發紺、四肢水腫、尿少,應考慮充血性心力衰竭,患兒食慾下降、嘔吐、腹瀉、腹脹,嚴重者嘔吐物為咖啡色或便血。

  所以,當出現上述情況時,應該注意進行免疫力的相關檢查,爭取做到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

關注“家庭醫生在線”頭條號,更多健康問答輕鬆看~~~


家庭醫生在線


不管是不是真正的肺炎,如果輸液一週,它應該多少都會有效果的,發燒可能會反覆,但是,不可能一直不退燒。可以去其它醫院再做個檢查,確定一下。

現在去醫院檢查,只要孩子咳嗽,肺部有陰影,用聽診器在肺部聽到的喘息聲有點重,就會斷定為肺炎。

其實真正的肺炎是全部五官七竅都閉塞了。也就是說,如果沒有鼻涕,也不出汗,沒有大小便,它沒有通道,可能就會真得肺炎了。典型的肺炎,就是這些竅全都關閉了,沒有通道了,主要就是喘,這種喘非常的憋氣,肋部下陷,不會出氣,吸氣也難受,整個氣息悶在裡面,這個時候才是典型的肺炎,其它的肺炎不是肺炎,即使發燒也不是。

我們說的發燒就是為了在軀幹部分,更準確的說在胃腸部分聚集能量,要把垃圾全部通過高溫加熱煉掉,把身體內所有的毒素,包括寒氣,外界感染的微生物菌全部煉掉。在練的過程中會產生一些熱氣,這些熱氣會往上往外排,就會出現咳嗽,喘,這是在排到肺部的時候自然會出現的正常反應。有的人又會出現耳朵流膿,眼屎多,眼睛紅赤,口腔潰瘍,扁桃體腫大。如果熱氣往下走,就會出現尿急,尿頻,尿痛,就是泌尿系統炎症的反應,從大便排就是出現腹脹,腹瀉,便秘的情況。

希望通過以上的一些方法,斷定一下孩子是不是得了真正的肺炎。

發燒的時候,不管是不是真正的肺炎,都要做到手腳熱,水分充足;39度以下頻繁小口喝溫開水;39度以上頻繁小口喝淡鹽水。


鄭姐育兒經


(醫患家特約回答:天津醫科大學第二醫院 感染病研究所賈醫生)

近年來,隨著我國醫療水平的進步和生活條件的提高,兒童肺炎的發病率和死亡率已逐步降低。但不容忽視的是,在當今全球範圍內,肺炎仍然是兒童患病率和住院率最高的疾病,也是很多國家幼兒死亡的主要病因。且幼齡兒童患肺炎等下呼吸道感染疾病後導致的肺功能減退,很有可能會影響其成年後的呼吸系統疾病的發生發展。因此,加強對兒童肺炎的認識瞭解,重視肺炎的防控仍十分重要。

分類

首先要了解肺炎通常可以按感染途徑分為兩大類:社區獲得性肺炎和醫院獲得性肺炎,兒童肺炎前者比例較大。二者的常見病原、治療方案和疾病預後都有很大差別。

社區獲得性肺炎(Community Acquired Pneumonia,CAP)指在醫院外(社區)罹患的感染性肺炎,也包括在醫院外感染後處於潛伏期,而在入院後發病的肺炎。其特點是肺實質和(或)間質部位的急性感染,通常有發熱、咳嗽、憋氣、呼吸急促、肺部溼性囉音等表現,並伴有胸片異常。


常見病原:呼吸道病毒(如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等)、細菌(主要是由革蘭陽性菌所致,其中以肺炎鏈球菌、金黃色葡萄球菌等最為常見)、支原體以及混合感染。


治療用藥:抗病毒藥;主要覆蓋革蘭陽性菌的廣譜抗生素;緩解症狀的解熱抗炎藥等。

醫院獲得性肺炎(Hospital Acquired Pneumonia,HAP)指患者直至入院時不存在、也不處於潛伏期,而在入院後至少48小時發生的肺炎。有研究認為早發的醫院獲得性肺炎(住院4天內)常由敏感菌引起,預後好;晚發的醫院獲得性肺炎(住院5天及以上)常為多重耐藥菌引起,病死率較高。


常見病原:細菌(主要是由革蘭陰性菌所致,如銅綠假單胞菌、肺炎克雷伯菌等)、真菌、支原體、病毒等。醫院內獲得性肺炎和患者所住醫院環境中固有的院內定植菌有關,還和患者自身免疫情況、是否長時間大量使用抗生素及激素有關。免疫低下的患兒即使是口腔和呼吸道的正常菌群也可能引起感染。


治療用藥:病原體鑑別診斷後有針對性地應用強效的抗生素、抗病毒藥及抗真菌藥,甚至幾種抗生素聯合使用。


防護

兒童患肺炎在不同年齡段、不同地區的發病特點有很大差異,但已知的是兒童成長階段免疫力較成人低,更容易受外界環境影響,如:傳染病的流行、空氣汙染、二手菸危害等,且其季節因素明顯,如冬春換季室內外溫差大,通風不良,更是兒童呼吸系統疾病的高發時節。


日常在兒童肺炎的防護方面,我們能做到的是:

1、注意提高兒童體質與抵抗力,適當加強運動量,重視飲食營養均衡。

2、生活中注意室內空氣流通,空氣質量良好時增加室外活動,霧霾天氣減少室外活動。

3、避免兒童去往人員密集的公共場所,如醫院、商場、餐廳、酒店。

4、提高父母對兒童肺炎易反覆發作,可能造成嚴重併發症等嚴重性的認知度,增強防護意識。

5、避免濫用抗生素和感冒藥,兒童發熱、咳嗽及時就醫,遵醫囑用藥。

6、關注兒童體內微量元素水平,有研究報道兒童體內鋅、銅、鐵等微量元素水平低下可引起兒童呼吸系統感染、肺炎反覆發作。

7、成人接觸兒童前注意手衛生,鼓勵孩子養成勤洗手的好習慣,教導孩子拒絕和成人及其他小朋友進行口鼻、手口直接或間接的接觸,不共用水具餐具。

8、傳染病高發時節,注意提前接種疫苗,外出佩戴兒童醫用口罩。


醫患家


為什麼這麼多肺炎?

首先是因為寶寶身體發育不完善。成年人很少得肺炎是因為我們的呼吸道發育成熟,能夠抵擋大部分病原微生物抵達肺部,比如成年人就算細菌性感冒也大多隻停留在上呼吸道如咽喉氣管等。小寶寶就不一樣了,稚嫩的呼吸道很容易被微生物攻破而迅速發展為肺炎。

其次,肺部是人體的呼吸器官,是與外界接觸最為頻繁的器官之一。其他內臟比如肝臟、腎臟都與外界隔開受到保護,但是肺直接與外界相通因為我們需要不停地呼吸空氣,不停地呼吸就要不停的吸入微生物,這給病原體提供了大量可趁之機。只要寶寶的抵抗力稍微減弱,這些壞蛋就會趁虛而入感染呼吸道和肺部。與此相呼應的是成年人肺部癌症高發,肺癌是所有癌症中發病率最高的,不停地與外界接觸就意味著大量的細胞損傷,頻繁的損傷導致炎症和不斷的細胞分裂補充,這為癌症創造了條件。

再有,能導致肺部的病原體太多了。比如常見的就有合胞病毒引起的毛細支氣管炎、金黃色葡萄球菌、腺病毒、支原體、衣原體等肺炎,太多的病原體能感染肺部,微生物的矛太鋒利,我們擋不住也正常。現在全社會抗生素濫用導致耐藥菌或者超級細菌出現,尋常抗生素劑量不斷增大或者乾脆無效,這都是肺炎增多、治療時間變長的原因。

所以,面對這些不可抗力,我們還是儘量以預防為主。zj


小蘋果兒科醫生


肺炎是指包括終末氣道、肺泡腔、及肺間質等在內的肺實質炎症。

肺炎可由感染病原體引起,包括細菌、病毒、真菌、寄生蟲等,也可由理化因素(射線)、免疫損傷、過敏或藥物等引起。每年我國患肺炎的兒童約2100萬,其中重症病例佔7%~13%。現階段,國內還沒有比較權威關於兒童肺炎發病率的研究,但從國外研究數據來看,兒童肺炎發病率較前十年顯著降低,約降低了25%。但從目前兒童肺炎的就醫情況來看,肺炎還是兒童入院治療的第一病種,主要由以下原因引起:

一、兒童肺部發育不完善

相對於成人,兒童的肺部發育不完善,表現在氣管、支氣管相對狹窄,彈力組織發育較差,纖毛運動較差,不能很好的清除外來微生物。當外來微生物達到一定數量以後,造成支氣管黏膜充血水腫,炎性物質增多,而兒童氣管張力較低,咳嗽反射較差,不能通過咳嗽及時排痰,容易引起氣道阻塞。

二、兒童免疫系統發育不完善

兒童的免疫系統發育不完善,自身的細胞免疫及體液免疫系統基本處於從無到有的發育過程,表現在T細胞數量較少,細胞因子產量較低,淋巴結髮育遲緩,B細胞不足,免疫球蛋白產量較低。一般來說,年齡>7歲時,基本上具有了成人的免疫能力。

三、早產兒、低體重兒增多

現代產科醫學的進步,促使較多的早產兒、低體重兒的誕生。早產兒及低體重兒的身體發育不健全,缺乏子宮的保護及營養供給,更容易因感染導致肺炎。

四、環境汙染

有研究表明,空氣汙染與兒童呼吸道疾病的發生具有相關性,大氣汙染物PM10、PM2.5、NO2、SO2和CO汙染對兒童呼吸系統造成一定的損傷,並導致相應疾病住院率的增加。

參考文獻:1.邵豔等.不同年齡社區獲得性肺炎住院兒童的病原學及臨床特徵研究[J].中國兒童保健雜誌, 2017, 25 (8) :846-849;2.馬莉等.石家莊市空氣汙染與兒科呼吸系統疾病住院率的相關性研究[J].國際呼吸雜誌,2017, 37 (20) :1532-1534;3.陳海霞等.兒童社區獲得性肺炎的病原及診治新進展[J].醫學綜述, 2014 , 20 (14) :2577-2579.


藥事健康


孩子肺炎多,主要原因是汙染的空氣和變態的天氣吧。

空氣汙染自不必說,小時候常仰望的繁星已經是舊時的記憶。現在看夜空,要麼是厚重的霾,要麼是灰色的雲,碧空如洗的天空難以見到了。不過,政府已經認識到空氣的重要性,在治理環境上下了不少的功夫,希望繁星會回來,藍天也會回來。

天氣越來越變態。有時候,一天如四季,上午豔陽高照,下午就風起雲湧。前幾天,天氣熱得恨不得開空調,結果,第二天溫度開始一瀉千里,大家紛紛又拿出了羽絨服。

有個段子,就是外地人來武漢,喝醉了酒,睡醒後看見街上的人都穿起了羽絨服,以為自己這一覺睡了大半年。在這樣變態的天氣下,我一個大人都中了招,因為肺部感染住院一個多星期了。



孩子們的體抗力還在逐步建立過程中,在遇到變態的天氣和汙染的空氣時,自然會抵抗不住。

去年秋天,經常看到朋友圈裡的媽媽們曬孩子生病,曬醫院人頭攢動。

幼兒園的小朋友經常三天兩頭就生病,不是咳嗽就是發燒。一生病就是一大片。

我家的娃去年上的幼兒園,結果因為一次不慎感冒後,就咳嗽半年,中間斷斷續續。五個月就去了十趟醫院。後來,臨近寒假時,就沒讓孩子上幼兒園了,就在家裡慢慢調養才好起來。
對於空氣,我們無能為力。對於天氣,我們更是束手無策,那麼,是不是就意味著我們只能坐以待斃了呢?

當然不是。

我們需要提高孩子們的抵抗力,讓孩子學會在惡劣的環境中抵禦病毒入侵。

我這裡有幾招。

1,給孩子吃益生菌。

提高孩子的免疫力,這是一個辦法。

2,多吃水果青菜。

吃水果青菜永遠不會過時。

3,帶孩子鍛鍊身體。有條件的,可以讓孩子參加體能訓練班,跆拳道各種運動型培訓班。沒條件的,就帶孩子蹦蹦跳跳,在親子游戲中得到鍛鍊。

以上是我的觀點。


敘暖無憂


肺炎通常指肺的急性滲出性炎症,是呼吸系統的常見病、多發病。

就拿我女兒來說吧,本來只是普通感冒,在感冒快好時,卻成了肺炎,雖然咳嗽症狀不明顯,但也是一直髮燒。

雖然也在吃退燒藥,吃了就退,藥效過了再燒,沒辦法到醫院檢查就是肺炎了,做腦電圖也顯示異常。

醫生根據發燒的天數說出女兒可能要引起的症狀,不如川崎病,心肌炎等。聽著醫生的診斷,我是真後悔在女兒剛發燒時沒去醫院治療,造成今天的局面。

儘管害怕輸液給孩子造成的傷害,可在這種情況下,還是選擇相信醫生,因為我更害怕發燒引起的其他症狀,那樣的話就更得不償失了。

當然現在的環境、食物、水都存著汙染,再加上孩子德抵抗力弱,也就造成了孩子肯得病的原因。

所以現在,孩子只要一發高燒,我就會到醫院就診,查血常規,真怕因為自己的無知害了孩子。


凡婦俗女


回答這個問題的時候我家孩子正好得肺炎了,已經輸液6天了。準備去抽血檢查下看是否還需要繼續打針。我家孩子一沒發燒,二沒感冒,但是晚上會偶爾咳嗽(前期感冒了沒好徹底)。因為咳嗽不多,所以被我這個大意的麻麻給忽略了,最後抽血檢查結果為肺炎,拍片檢查結果顯示肺部感染。

引起肺炎有很多原因,大概有這麼幾個因素:

1、天氣變化大。

春秋交替的季節是兒童最易發病的季節,前兩天溫度都達到30幾度了,忽然又變成10幾度,別說是孩子了,就連我自己也感冒了。所以在溫差大的時候要特別注意照看。

2、孩子抵抗力差。

孩子營養不均衡容易造成孩子抵抗力差。現在很多孩子都只吃肉不吃蔬菜,我家孩子吃水果還要哄著吃,不哄不喂的時候自己從來不會想到要去吃。

3、孩子肺部發育不完善。

相對於成人,兒童的肺部還沒發育完善,氣管、支氣管相對狹窄,彈力組織發育較差,纖毛運動較差,不能很好的清除外來微生物。當外來微生物達到一定數量以後,造成支氣管黏膜充血水腫,炎性物質增多,而兒童氣管張力較低,咳嗽反射較差,不能通過咳嗽及時排痰,容易引起氣道阻塞。所以很多肺炎是由扁桃體發炎到呼吸道感染一步步發展而來的。

4、空氣汙染嚴重。

現在的空氣質量越來越差,連出門看藍天都成了奢望。兒童又屬於弱勢群體,每天的活動量巨大,吸入的空氣質量不好也很容易誘發各種呼吸道的疾病。


現在孩子生個病全家都要累趴,想要孩子少生病,就一起帶著孩子多運動吧。


星曉姑娘


我的寶寶本月初時突然高燒,吃了美林後退燒了,然後就開始咳嗽,我給他吃了阿奇和利巴韋林,但沒帶他去醫院,因為同事告訴我,去了醫院就是肺炎。但過了兩天寶寶又低燒了,我有點害怕,趕緊帶他去醫院,驗了血常規拍了片子,大夫說是肺炎初期,我有點不相信,但是我也是聽“肺炎”色變的媽媽,因為之前有親戚家孩子得了肺炎在醫院住了1個月。大夫說我的孩子需要打吊瓶,儘管害怕靜脈注射對孩子有傷害,但是也得打呀,因為我怕藥物治療沒控制住,轉變為重症肺炎。

之後我在想孩子為什麼會得肺炎呢,可能是上月中旬孩子剛打了疫苗抵抗力下降,而我在他睡覺時給他穿的又比平時少,這樣他受涼就感冒了,開始有點低燒,給他做了物理降溫,燒退了又開始咳嗽,我覺得他可以自愈,就沒怎麼理他。又過了10天也就是本月初,孩子在車裡睡覺,他穿的衣服很多,車裡溫度很高,孩子睡得小臉通紅,當天晚上就高燒了。就這樣低燒,好了,咳嗽,然後又高燒,好了,咳嗽,又突然低燒,咳嗽。在這段時間孩子精神很好,食慾也不錯(所以我沒覺得他會是肺炎),但是一直咳嗽,流鼻涕有時還會幹嘔。

有人說是感冒引起的肺炎,也有說肺炎是單獨發生的,我不是專業人士,但我覺得平時應該多帶孩子做戶外運動,提高孩子抵抗力,注意孩子飲食,孩子穿衣時注意季節變化。但如果孩子生病的時候一個症狀反覆,或者持續不好,最好去醫院,聽醫生的專業建議。


賣人參酒瓶的元寶媽媽


我家前兩天支氣管肺炎,寶寶八個月的時候,發燒咳嗽,剛開始查血是病毒感染,輸液打了了頭孢和氨溴索,第二天效果很好,第三天不發燒了,但是咳嗽嚴重了,給大寶查了支原體,顯示支原體感染,老二肯定也沒跑了,換藥輸了阿奇黴素,三天停藥,還有點咳嗽,每天都會找大夫複查,第六天大夫說停了吧,回家吃藥鞏固,回來又吃了幾天藥,現在都好利索了。我們也沒住院,輸完液就回家。在醫院吃不好住不好,也影響休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