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院線的日子不好過 ,但也別把粉絲當韭菜割

电影院线的日子不好过 ,但也别把粉丝当韭菜割

“坦白地說,我們集團只是躺槍,更多是院線造成的一種烏龍。”當第一財經記者還未出口表達“復聯高票價”背後疑雲的具體採訪需求時,處於風口浪尖的某院線所屬集團的企宣人員就直喊“冤枉”。

的確,作為宇宙超級英雄的終結篇,要想獲得一個口碑與票房上的完美結局,出品方必定要不遺餘力在合同中給予內地發行方許多壓力,中國電影市場既然被賦予未來市場的中心,就應有尚好的表現。

遺憾的是,一季度,《驚奇隊長》《大黃蜂》《阿麗塔》等好萊塢商業大片的發行方使出渾身解數,藉助“粉絲情感牌”、“流量明星代言”等營銷方式,這些影片達到10億元票房仍然異常艱難。

在“能力越大,責任越大”的漫威座右銘下,發行方有機會證明中國市場的威力,畢竟聚集超級英雄的《復聯4》賣相還不錯,加之幾十萬龐大漫威忠粉的支持,於是乎,首映零點預售票價從100元漲到了“皇帝座”的300元甚至更高。

至於背後的原因,有影院解釋為“系統癱瘓”造成的烏龍,也有業界人士揭露了影院提價的無奈,畢竟,《復聯3》的IMAX電影票就招來了黃牛,價錢被炒到了原價的4倍,這次,為避免黃牛黨割走巨大利潤,影院先下手為強了。

無論是哪一種原因,都顯示出影院的生存壓力。

數據顯示,一季度國內電影市場總票房收入共計186.17億元,相較去年同期下降了16.08億元,跌幅為8%,院線的日子不好過。

藝恩監測數據顯示,2019年一季度平均票價同比上漲3元(單票服務費約上漲0.7元),上座率約12.1%,同比下滑4.7個百分點,單日單座票房從去年同期的31元下降至25元,單日單廳票房也從去年的4000多元下滑至3300多元。

上市院線公司一季度的財報也印證了這種“頹勢”。

比如,萬達電影公告顯示,2019年3月,公司實現票房6.4億元,觀影人次1554.6萬人次。1~3月累計票房27.6億元,同比下降6.5%,累計觀影人次6071.5萬人次,同比下降14.83%。

事實上,2018年影市乏力已反映在院線股慘淡的年度業績上。

橫店影視年報顯示,2018年實現營收27.24億元,同比微增8.22%,扣非淨利為2.49億元,同比下跌11.5%。這也是橫店影視自2017年上市以來,連續兩年出現增收不增利的情況;萬達電影2018年業績預報,在淨利潤方面,2018年萬達電影預計實現12.93億元,同比下降14.72%,這也是萬達電影多年來首次淨利下滑。

另一方面,按照2018年國家電影局的鼓勵意見,要求到2020年全國加入城市電影院線的銀幕總數達到8萬塊以上,即在未來兩年時間平均每年增加約1萬塊。而2019年一季度新開業影院520家,與去年同期基本持平,銀幕數新增3250塊。

考慮到可能會有影院停業而銀幕減少的影響,今年後三季度仍有7000多塊的銀幕增長目標。

市場前景也吸引著博納影業等公司很快拿到了院線牌照,博納影業預計今年年底將實現100家影院、15億票房的市場規模。

如此,在觀影人次縮減、影院擴張的“現實與理想”的夾縫中,通過大片儘量完成今年票房指標是有必要的,而第二季度的第一個月,《復聯4》又絕對是熱門影片,影片適當提價是必然,畢竟,三個小時的《復聯4》的首映場對影院的整體排期有所影響,適當加價是合理的,而忠粉為高價買單,也符合市場規律。

但有些影院在《復聯4》發行通知下達之前,就提前放出了IMAX超前預訂“皇帝座”300元/位的宣傳海報,而高價票的騷動導致的強制退票、強制綁定小食/禮品出售的行為還是觸碰到了紅線。這種“狗急跳牆”的方式被粉絲形容為把忠粉當韭菜割。

在輿論爭議之下,普通觀眾會有種錯覺:電影票價會不會一漲再漲?最終是否將導致觀眾漸離影院?

諸多業界人士認為,這種情況雖不至於發生,但提高票價一定不是“夾縫時期”的好辦法,畢竟看電影成為一種習慣,這個市場培養出來不容易,“過渡時期,根本上還是製作出更好的影片才是關鍵,飲鴆止渴,不如放手一搏,專注好內容如何營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