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線城市鄭州都市圈:鄭州與小夥伴們,先從催育壯大鄭州開始

新一線城市鄭州都市圈:鄭州與小夥伴們,先從催育壯大鄭州開始

海潮青年:不同的群體,對都市圈有不同的觀點,但無論是機構,還是個人解讀的都市圈,都是一家之言,紙上談兵也好,意義不大也罷,僅供參考,大家不必過度反應,看到的觀點越多,越能擴展我們的視野,但只有自己的思考才是獨屬於自己的寶物。海潮青年新一線都市圈系列,“新一線城市”是指除了北上廣深之外,經濟總量1萬億以上的城市,望悉知。上篇說了北方經濟總量第三的青島,現在說第四的鄭州,也是海潮青年新一線都市圈系列最後一篇。

鄭州剛晉級經濟總量萬億俱樂部,意味著鄭州既有的經濟體量較小,未來一段時間將是做大的過程,因此規劃體量巨大的中原城市群,現在討論還很早,意義沒有想象當中的大,鄭州大都市區或鄭州都市圈更實在一些,路一步一步走,腳踏實地,對相關概念的踐行大有助益。

新一線城市鄭州都市圈:鄭州與小夥伴們,先從催育壯大鄭州開始

鄭州之於中原城市群、鄭州大都市區、鄭州都市圈、鄭汴一體化,都是中心地位存在,先做大了鄭州,一方面培育發展鄭州都市圈,一方面扶持幾個副中心,包羅萬象的、巨大的、水平較低的中原城市群的發展才有可能。

鄭州都市圈

鄭州都市圈的培育,是一個漫長的過程。2005年,“鄭汴一體化”概念被提出;一年後,鄭州和開封取消或降低長途費用,同年,兩城的城市快速通道建成通車;2011年,“鄭汴一體化”和鄭汴新區被列為中原經濟區“三化”協調發展先導區;2013年,鄭開兩地實施金融同城舉措,同年,鄭開兩地公用區號;2014年鄭開城際鐵路開通運營。

2016年底,國家發改委印發了《中原城市群發展規劃》,提出:建設現代化鄭州大都市區,推進鄭州大都市區國際化發展。推動鄭州與開封、新鄉、焦作、許昌四市深度融合,建設現代化大都市區,進一步深化與洛陽、平頂山、漯河、濟源等城市聯動發展。2017年,國家發改委對鄭州建設國家中心城市的覆函中,要求鄭州“引領大都市區建設。加快與開封、新鄉、焦作、許昌等城市融合發展”。

新一線城市鄭州都市圈:鄭州與小夥伴們,先從催育壯大鄭州開始

鄭州都市圈目前還沒有相關的規劃,實際上,鄭州大都市區就是鄭州都市圈的過度性規劃,因此鄭州都市圈可以等同於鄭州大都市區,在《中原城市群發展規劃》中,鄭州大都市區的成員有鄭州、許昌、新鄉、焦作、開封共5個城市,幅員面積約3.1萬平方公里,2018年人口體量約2800萬人,經濟總量約1.9萬億。

中原城市群與鄭州都市圈

中原城市群規劃過大,涉及5省30個城市,面積約28.7平方公里,和長江三角洲城市群相差不大,但在城市群發展水平上,中原城市群無法望其項背,雖然內部也劃分了幾個板塊:鄭州大都市區、核心發展區、北部跨區域協同發展示範區、東部承接產業轉移示範區、南部高效生態經濟示範區、西部轉型創新發展示範區,這麼做其實意味著城市群建設缺乏入口、政策執行難、沒有輕重,總的來說就是在“亂境”中尋求發展,難。

新一線城市鄭州都市圈:鄭州與小夥伴們,先從催育壯大鄭州開始

全國所有城市群中,最複雜的非中原城市群莫屬,這裡的優勢是交通區位和眾多的人口,但是規劃體量遠超實際可承受情況、中心城市弱小、成員分散力量弱、短板十分明顯,而且這些短板根本無法在三五年內消除。無論是中原城市群,還是鄭州都市圈(大都市區),長時間都是催育鄭州變大的過程,要想帶動整個中原城市群,要等鄭州綜合實力夠的上北上廣深這樣水平,很顯然這是不現實的,所以目前乃至未來十年內,對鄭州來說,能做到的最大程度,只有都市圈,城市群的事五年後、十年後再討論才有意義。

鄭州與小夥伴們

把城市群縮小為都市圈,鄭州也是任重而道遠,一萬億的經濟體量,在長三角或珠三角組建都市圈不難,但在河南、在中原可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規劃靠譜只是第一步,以目前的“1+4”規劃來看,是靠譜的;團隊靠譜是第二步,中心城市的經濟實力還不強,小夥伴的經濟實力弱小,培育都市圈會花費較長時間,壯大都市圈也需要較長時間;可支配資源充足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可惜的是鄭州和小夥伴們在這方面也不突出。

新一線城市鄭州都市圈:鄭州與小夥伴們,先從催育壯大鄭州開始

可支配資源種類繁多,最主要的應該有政策、交通、科教、醫療、人力、財力、智力和輿力,鄭州作為國家支持建設的國家中心城市,河南也已經逐漸傾全省之力來扶持鄭州,政策利好應該不會少;在中原之地,除了沒有水運,交通資源充足;人力上,這裡人口眾多,雖然高層次人才少了些,但人力資源還是充足的。

新一線城市鄭州都市圈:鄭州與小夥伴們,先從催育壯大鄭州開始

鄭州與小夥伴們的短板,在於科教、醫療、財力、智力和輿力,醫療可以通過某些方法引進,在短時間內改善也是有可能的,財力也可以拓展渠道;科教與智力相輔相成,科教資源集聚,智力資源就不會卻,而科教與智力最需要時間的沉澱、同時需要花費較多的財力,像深圳這樣財大氣粗的城市,有巨資支持科教與智力的集聚,鄭州卻不能,鄭州有高校資源,只是水平與京津、東北、長三角、武漢和長沙、珠三角和成渝、西安等高校密集區有差距,需要時間、財力改變,非一朝一夕之事。

新一線城市鄭州都市圈:鄭州與小夥伴們,先從催育壯大鄭州開始

對於輿力,大部分城市很少提及,成都、西安等西部城市卻善於利用輿力資源,在城市形象整體推介上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傳媒也是一種資源、一種工具,利用好了可以對城市發展有輔助作用,對城市所屬的傳媒進行體系化建設,並好好使用,就可以擁有一定的輿力資源,當前的鄭州面臨著如何擴大自身影響力與知名度的問題,對傳媒資源進行整合,充分利用,或許可以解決這問題。

城市群建設需要入口,需要分清輕重緩急,腳踏實地,都市圈的培育和發展同樣如此,城市群過於龐大,都市圈才是鄭州目前可以想象的,也是最具有可行性的,先從催育壯大鄭州開始,進而實現都市圈內部一體化發展,再討論城市群,這就是現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