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常宁新区:“智慧”与“颜值”并存 成生态宜居新高地

西安常宁新区:“智慧”与“颜值”并存 成生态宜居新高地

潏河湿地公园内的穿行步道。

西部网讯(记者 李卓然)花草树木相映成趣,山水塬城融为一体……4月15日,“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中省市媒体采访团一行来到了西安市长安区常宁新区。在这里,人们可尽情呼吸生态湿地的清鲜空气,尽情领略潏河两岸的秀美景色,尽情享受生态新城的舒适与畅达。

烂河滩变公园 打造西安“城市阳台”

漫步在潏河湿地公园(暂命名),穿行绿道一尘不染,步道两旁,绿树成荫,繁花映衬。很难想象,几年前还被当地百姓称为烂河滩的潏河两岸,竟摇身一变,成为风景秀美的景区。

“以前这就是一片茅草丛生、污染严重的的烂河滩。现在家门口就有了这么美的公园,生活别提有多惬意了。”市民董先生告诉记者,“公园绿化设计好、绿树多,每天来这活动活动,散散步很舒服。”

潏河湿地公园位于潏河常宁新区段,占地5236亩,其中核心区域占地2634亩。总体划分两条景观廊道、七个功能片区以及多处景观节点。“通过开辟湿地、河道治理、人工堆山建湖、植绿、设置景观小品等,建成集自然河道、湖面景观、山地风景为一体的湿地公园。”常宁新区管委会综合办公室工作人员崔敏介绍。

西安常宁新区:“智慧”与“颜值”并存 成生态宜居新高地

远处隆起来的山,名为子午台。工作人员说,这是一处堆山工程,是由一层建筑垃圾,一层黄土夯起来的。

作为新区生态绿化的“点睛之笔”,潏河湿地公园设计突出城市滨水公园特点,彰显生态自然特色,积极践行生态立区绿色发展理念。“咱们正面所看见隆起来的山,我们暂命名为子午台,是一层建筑垃圾,一层黄土夯起来的。”崔敏说,除了堆山填湖造林,公园还积极开展水土资源保护和利用综合治理,将“海绵城市”试点工程建设落到实处。

“山水常宁,生态新区,生态建设一直是我们主抓的重点工作。在上位规划的指导下,我们生态绿地面积超出全国平均水平三倍以上。”崔敏说,今年常宁新区还将依托区域内丰富的自然资源,发挥生态优势,建造14个生态公园,打造西安“城市阳台”。

西安常宁新区:“智慧”与“颜值”并存 成生态宜居新高地

常宁新区综合管廊项目建设现场。

完善基础设施 建西安首个系统综合管廊示范区

基础设施是否完备直接影响着一个城市的形象。常宁新区近几年坚持把完善城市功能配套、提升城市综合品质放在首位。

“综合管廊就是在地下修一个隧道,把天然气、热力、通讯管线等管线全部集合在地下隧道里。”在常宁新区综合管廊项目建设现场,项目工作人员向采访团记者介绍,常宁新区目前在建12条综合管廊。管廊采用一舱、两舱、三舱和四舱四种断面布局,纳入给水、再生水、污水、雨水、电力、通信、热力、天然气等八种管线。管廊内设置消防、通风、供电、照明、监控与报警、排水和标识等七大系统,确保管廊有效、安全运行。

“综合管廊的建设,不仅在节约土地、美化环境、提高管线的寿命和安全等方面起了作用,而且让常宁新区彻底告别‘拉链路’的重复建设,降低路面的维护保养费用,增强城市的防灾抗灾能力。”工作人员说。

据介绍,为满足未来发展需求,常宁新区实现了西安市首个成系统的综合管廊建设区域,管廊长约39.36公里,缆线管廊长约44.14公里,并设置区域控制中心一座,满足管廊以及市政管线的运行控制需求,按照“能进皆进、干支结合、区域成网”的原则,着力打造西安市综合管廊示范区。

西安常宁新区:“智慧”与“颜值”并存 成生态宜居新高地

中国电建西北院工作人员向采访团记者介绍产业中心情况。

产城融合 硬科技央企助力绿色产业发展

作为常宁新区最早入驻的央企,中国电建集团西北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在这里投资建设了西北水电及新能源科技产业中心。该项目建成后将成为国家水电、风电、光电及新能源工程研发和实施的中心。

在产业中心园区内,采访团一行实地参观了职工食堂顶楼的小花园和半透明太阳能光伏屋顶,并了解了太阳能光伏发电新能源技术。据介绍,太阳能光伏屋顶采用的就是分布式光伏发电设备,通过这项新能源技术的应用,可以实现节能减排,供应整栋楼所有照明设施,用电绰绰有余。

中国电建西北院党政办公室副主任李卫华告诉记者,在整个园区里,类似这样节能环保的技术应用有很多,他们希望能把节能环保的理念带给更多的人。“我们本身就是做这的,那么在我们的园区也应该去实践这些技术,让大家能直观的感受到节能环保的理念。”

目前,该中心项目一期已经建设完成,旗下8家单位将陆续进驻办公。

西安常宁新区:“智慧”与“颜值”并存 成生态宜居新高地

中国电建西北院产业中心职工食堂顶楼的小花园和半透明太阳能光伏屋顶。

“常宁新区人文环境深厚,周围大学密布。作为一家科技型工程公司,未来我们对科技型人才需求大,与科研院校合作多,选择在此办厂,就是看中了它今后的发展前景和潜力。”李卫华说。

与此同时,中航工业“黑匣子”研发基地、中交二公局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中国地质调查局西安地质调查中心等项目也看中了这片区域的配套条件,正在逐一落地。

此外,常宁新区还积极发挥区域内34所高校、32万在校师生的教育科研优势,将新区打造成为大西安承载高校资源的核心区、体现城校融合的示范区、承担配套完善的国际化现代新区。而围绕健康养生、科技创业、地产开发等产业的特色小镇项目,也正在为常宁新区的发展注入更多动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