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企一季度業績“開門紅”

一季度中央企業的固定資產投資增速同比提高8.8個百分點,意味著在經濟整體下行壓力較大的情況下,中央企業再次發揮了穩增長的正面作用。同時應看到,中央企業的固定資產投資又不簡單僅僅是投資拉動,而是有選擇、有重點地“補短板”。

本報記者 張一鳴

4月16日上午,國新辦舉行2019年一季度央企經濟運行情況發佈會。國務院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秘書長、新聞發言人彭華崗在會上表示,今年一季度中央企業生產經營持續穩定發展,實現了“開門紅”,銷售收入和利潤同比較快增長,有效投資增速加快。

數據顯示,今年一季度,中央企業實現銷售收入6.8萬億元,同比增長6.3%,實現利潤4265億元,同比增長13.1%,其中3月份銷售收入和實現利潤分別同比增長10.6%和10.8%。與此同時,中央企業對經濟社會發展的貢獻進一步加大。一季度,中央企業上交稅費6494.4億元,同比增長9.8%。另外,電信企業落實提速降費政策,降費超過600億元。電網企業落實一般工商用戶電網降價政策,降低了社會用電成本約140億元。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賈濤在接受中國經濟時報記者採訪時表示,央企一季度經營業績“開門紅”對全年經濟數據穩中向好是個有力支撐,從3月份已經公佈的經濟數據來看,我國整體經濟有望企穩,全年國有企業運行狀況應該不錯。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一季度,中央企業的有效投資增速加快,3個月完成固定資產投資3840.2億元,同比增長9.7%,增速同比提高了8.8個百分點。通信企業持續推進5G研發和基礎設施建設,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39.5%。石油石化企業加大天然氣保供、油氣勘探等基礎性投資,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39.3%。一些產能過剩領域如鋼鐵、煤炭領域的投資呈下降態勢。

賈濤分析,一季度中央企業的固定資產投資增速同比提高8.8個百分點,意味著在經濟整體下行壓力較大的情況下,中央企業再次發揮了穩增長的正面作用。同時應看到,中央企業的固定資產投資又不簡單僅僅是投資拉動,而是有選擇、有重點地“補短板”。

2019年國有企業的改革也將進一步深入推進。彭華崗透露,推進國有資本投資、運營公司試點是國企改革的重要舉措。目前,在中央企業層面,國有資本投資、運營公司試點有21家,下一步國有資本投資、運營公司試點將進一步解決改革中的重點、難點或痛點問題,包括將在授權放權方面進一步加大力度。每年根據情況調整權力責任清單。通過制定清單,界定好國資委和國有資本投資運營公司的邊界,在戰略規劃、薪酬管理、選人用人、產權管理等方面,分類明確授權放權事項;進一步加大結構調整力度。通過國有資本投資運營公司的資本運作平臺,加大結構調整力度;進一步加大市場化改革的力度。內部運營機制要進一步加大力度,混合所有制改革,董事會、經理層任期制、契約化,也包括探索職業經理人制度,希望在投資運營公司所控股參股企業裡面加大力度。通過加大改革,真正建立起靈活高效的經營機制。

賈濤認為,國有資本投資運營公司作為國企改革的重點內容,發揮的是“承上啟下”的作用。“承上”,指的是在國資委和國企之間成為一個“託力”,界定好國資委和國有資本投資運營公司的邊界,獲得合理授權,促進國有資本流動;“啟下”,就是指對於國有資本投資運營公司持有股權的國有企業而言,探索更為市場化的公司運營機制,並完善激勵約束制度,充分激發企業作為市場主體的活力。

混改是近期頗受關注的焦點。目前中央企業及其子企業的混改,按照戶數的比例已經達到了70%,僅2018年中央企業新增混合所有制戶數1003戶,地方國有企業新增1877戶,國資委系統的中央企業和地方國有企業一共新增2880戶。

彭華崗透露,下一步將繼續分層分類,以更大力度積極穩妥地推進。要在國有資本投資運營公司、世界一流示範型企業等綜合性改革的企業裡積極推進混合所有制改革。同時,重點領域的第四批混合所有制改革試點企業的名單已經初步確定,將在超過100戶的第四批企業中推進重點領域混合所有制改革。要通過混合所有制改革,真正推進企業內部經營機制的轉換,使公司的治理結構更加科學,經營機制更加高效靈活。

彭華崗還說,對於處於充分競爭領域的商業類企業,國有資本可以絕對控股,可以相對控股,也可以參股。關鍵是根據市場的情況、根據企業發展的情況而定。

“對於商業類企業混改的審批權限,地方國有企業由地方政府審批。只要是有利於企業的持續穩定發展,有利於企業市場競爭力的提高,有利於國有資產的保值增值,有利於促進當地經濟發展的都支持。”他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