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星馳的電影有哪些是標誌性的?想一想是不是都是標誌性的呢?

娛樂視聽新天地


首先,周星馳的電影大部分都是無厘頭,其次,劇情一般笑中帶淚。

對於以上兩點,似乎就是觀眾定義的所謂“標誌性”,同理,周星馳主演的、包括導演的很多作品,可歸位一類。

但從他的很多采訪中,也不難發現,“搞笑”實則太次要太表面了。

比如拍攝《功夫》時,他說:

我不覺得這個電影有什麼好笑的地方。

接受魯豫採訪時,他說:

你覺得很好笑嗎?

為什麼強調不好笑?

因為只覺得好笑,等於一點沒看懂。

細想一下週星馳的所有作品,永遠的主題只有兩個——奮鬥和愛情。

《風雨同路》中,為愛放棄職業原則的張郎。

《望夫成龍》中,由小村青年、青澀丈夫,到城市精英、扛起責任。

《武狀元蘇乞兒》中,在大富大貴淪為貧窮之後,領悟人生真諦。

《大話西遊》中,為紫霞,自願戴上緊箍咒的至尊寶。

還有很多很多……

無論主角們一開始,一個個或頑皮不羈或低到塵埃裡或高到囂張跋扈或壞到長大後只想做壞人,最終都會被一一點化。人呀!只有經歷起起伏伏,才能真正認清自己,認清現實,從而學會如何面對人生,而不是毀滅人生,畢竟電影可以從頭來過,人生可不能。

人生之中,愛情為貴。

從呱呱墜地到垂垂老矣,無外乎感情和生活,遇見一真愛,又遠比如何生存來得更難更縹緲。所以周星馳的電影,一直強調“真愛無敵”,它甚至可以改變一個人的一生。當然,那個“她”必須很真才行。

因為她很真,他才能重新找回初心,做一個有責任感的男子漢。

因為她很真,他一夜白了發,等到失去的時候才追悔莫及,人世間最痛苦的事情莫過於此。

因為她很真,他不惜由高富帥變為矮矬窮,寧願被誤會,寧願受勞累,依然痴心不改細水長流。

因為她很真,他讓自己成為了笑話,儘管本來就是一個小丑。

所以周星馳的電影,與其說講究標誌性,不如說“藝術性”。純粹的好笑,總感覺缺點藝術價值,比如《鹿鼎記》《咖喱辣椒》《賭聖》《整蠱專家》等。成為經典的《大話西遊》《喜劇之王》《功夫》《唐伯虎點秋香》就不一樣,它們和藝術確實沾些許邊。

記得以前,看見過這麼一句話:“周星馳的電影是不是解讀過度了?”又過幾年,還是堅信,但凡有依據的解讀,一點都不過度。畢竟周星馳拍電影,就一直考慮到藝術性,而且連同觀眾都算在內——引起共鳴絕不是因為偶然。

我們也必須承認一個事實,周星馳的電影,不可能全部具有藝術價值,有經典,有平凡作品才叫正常。自始自終的,不過是小人物的掙扎,即使開始是大人物,有天必定會淪為小人物,繼續感悟人生的酸甜苦辣。

最後以小人物來論斷,他的電影,基本一個樣子——從一個平凡,走進另一個平凡,一切歸於平淡。


禾蔚風車


提到周星馳,那麼讓人印象最深的就是他的電影中都帶有獨屬於他自己的周氏無厘頭,從而反映了作為底層小人物通過努力也能成功的特性,而周星馳在這一領域通過誇張的表演形式,既讓觀眾記住了他,也宣洩了初期他對生活的不滿。



小星哥侃電影


我感覺星爺的樣子已經是標誌性了


肖恩言說


周星馳的電影是一種基層的現象,按現在的說法都是正能量的東西,當然了,富二代估計看不懂



我叫陳長生


星爺,代表著無厘頭的新的時代,他用自己獨特的方式,詮釋著無厘頭藝術。很多經典臺詞之所以廣為流傳,更多的是真情流露,一種小人物的吶喊,小人物雖說活在社會的底層,卻是這社會強勁的基石。更多的故事被認可,因為其感同身受。



追逐蔚藍的藍


周星馳 是屬於香港黃金時代的產物.所謂環境造就在加上其本人也是比較有才華的.在很小的時候就和梁朝偉倆人用八毫米攝影機拍東西表達自己了,他的成功是必然 對電影有自己的獨特理解和追求.他自己導的電影都比較有標誌性…屬於天才型導演演員


雙喜電影室


周星馳搞笑電影最具標誌性,無論是大話西遊還是唐伯虎點秋香,又或者是其他電影,可以說以周星馳為主演的,超過百分之七十都是搞笑為主,而且大部分都十分的經典,百看不厭。




小遛獅子


對於周星馳演的喜劇個人覺得是給兒童看的,對成年人沒半點意義,遁脆是在玩弄人生,調戲社會。實質在騙自己,矇騙內地十三億觀眾。


最厭惡不講理的人



馮小然69690828


印象最深的應該是喜劇之王

小時候看周星馳的電影,哭著哭著就笑了,長大後看周星馳的電影,笑著笑著就哭了!致敬青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