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長平之戰30年後,趙國才被秦國所滅?

薛佩萁


我對《戰國策》和《史記》,我來簡單的說一下對這個問題的看法。

長平之戰的起因雖然趙國因為上黨郡惹怒了趙國,但是當時的天下大勢及秦國的軍事力量,即使沒有上黨郡的緣由,秦趙決戰也必然會發生。

首先我們來看看趙國為什麼沒有在長平之戰直接滅國

長平之戰的過程,這裡不再贅述,我們直接來看看長平之戰的結果。當時七國全部人口大約在兩千萬,在長平之戰中,秦國出兵六十餘萬,趙國出兵五十餘萬,戰後秦軍傷亡三十餘萬,趙軍全軍覆沒,四十萬降兵全部坑殺。當時白起之名如雷貫耳,秦軍士氣雷霆霹靂,七國震驚而又惶恐不安。

但是這時范雎害怕白起攜滅國偉業讓自己的政治地位下降,於是以“秦軍疲乏,恐六國合縱而使長平之功蕩然無存”為由,勸說秦王退兵以保存實力。由於長平之戰本就不是壓倒性對決,秦軍也是在曠日持久中取得勝利,秦王對是否繼續進軍猶豫不決,因此在范雎的勸說下,下令退兵,秦軍也就失去了一戰滅趙的機會。

長平之戰對趙國的打擊如此之大,那為什麼趙國能在長平之戰後再支撐30年呢?

1.白起拒絕出兵,無滅趙良將

白起因秦王聽信讒言讓自己退兵,感到非常不滿,卻也無可奈何,因此在幾個月後,秦王認為秦軍休整好之後,要求白起再次進攻趙國,但是白起借兵推脫,有可能是藉此撒撒氣,也有可能是戰機已失,秦軍此戰敗北,隨後的幾次攻伐中,白起都拒絕帶兵,接連幾次兵敗後,秦王怪罪於白起,並賜死白起,一代名將就此隕落,秦軍也失去了當時最優秀的軍事將領。

2.趙國政治策略得到,為趙國贏得喘息之機

趙國在長平之戰後,割地求和,獻美女,貢珠寶,從而求得喘息之機。藉此機會,趙國大力發展生產,廣積錢糧,而在人口上,鼓勵生育,很快就恢復了三十萬的常備軍。

3.趙國外交贏得了五國聯盟抗秦

長平之戰後,五國震驚於秦國強大的軍事力量,對各自的命運憂心忡忡。再次合縱已成五國共識,只是恐懼秦國的報復而不敢盟約。

而後秦軍進攻邯鄲,趙國在邯鄲囤積糧食以備戰。與此同時,秦國在外交上,以平原君為核心的外交團隊促成了信陵君魏無忌“竊符救趙”,以及“毛遂自薦”跟隨平原君出使楚國,謀得春申君帥兵相助。最終在邯鄲之戰中,趙國重創秦軍,一改國內低迷的士氣,也壓制了秦軍的氣焰。各國看到趙國尚存的軍事實力,借勝利之勢實現合縱,又將秦國打回了函谷關。

4.秦國軍事力量一損再損

所謂“殺敵一千,自損八百”,秦軍在長平之戰中傷亡過半,再加上兩軍交戰於趙國的長平,後勤供給損耗巨大,長平之戰對於秦國來說可謂是“慘勝”。而在邯鄲敗北、鄭安平兵敗降趙後,秦軍軍事力量再一次受到重創,一時間再難以進行滅國大戰。


5.趙國的名將發揮了巨大的作用

戰國四大名將“白起、王翦、廉頗、李牧”,相信大家都有所耳聞。長平之戰後,趙王認識到自己的錯誤,再次任用廉頗。廉頗在長平之戰前期就與白起對壘,其率領的趙軍讓白起兩三年攻不下長平,要不是秦國的反間計,趙國絕不致於長平之戰的全軍覆沒。而在廉頗去世後,趙國將李牧調回領兵。李牧本是在邊境戍守匈奴,他在邊疆的政治策略不但使邊疆快速發展,降低了中央和邊關的經濟負擔,而且為趙國恢復元氣提供了穩定的環境。在李牧領兵後,多次擊退秦國,保障了趙國的安全。

6.秦昭襄王后的兩任國君皆非雄主

秦昭襄王去世後,先後繼位的是秦孝文王與秦莊襄王。這兩位雖不是什麼昏君,但與先輩秦昭襄王的雄才大略相差甚遠,他們在位期間,做的多是守成之事,並沒有在開疆擴土、國策用賢方面有什麼重大成就。這一時期的秦國也因此處於休養生息狀態,無法在軍事上對趙國做出打擊。


大耳朵金絲猴


筆者一直以來認同一個觀點——那就是讀歷史千萬不能帶著結果去找原因,先入為主地認定一個結果之後,再回頭去看歷史事實,看到什麼都像是造成了這一結果的原因。

比如秦滅六國就是如此,大家只看到了長平之戰秦國坑了趙軍45萬人,把趙國打得非常慘,通俗史學界就普遍認為“長平之戰是秦統一六國的轉折點”,實際上長平之戰後秦國並沒有佔據優勢,不僅沒有佔據優勢,還一度落到極為困窘的地步——我們前面說到了,長平之戰把秦國打到了“士民倦、糧食缺”的地步,打完之後就把上黨丟掉了(韓國“奪上黨”)。第二年秦昭襄王一頓操作猛如虎,自說自話地派兵繼續進攻趙國(秦軍“復定上黨”),攻下武安後直撲邯鄲,結果在頑強的趙軍面前頓兵堅城之下久攻不克,另一邊是魏安釐王開始放大招抄秦軍後路。這一系列戰役的後果,實際上造成了前257年10月秦軍在河東的總崩潰——攻擊邯鄲的秦軍被趙、魏、楚三國聯軍打得大敗,一路潰逃躲進函谷關,整個河東之地都被趙、魏兩國悉數奪回,連秦昭襄王先前攻韓奪下來的土地(封給範睢當食邑了)都給聯軍奪走了。秦國的勢力範圍一下子又被打回到了函谷關裡面,以至於秦昭襄王晚年對楚考烈王極為忌憚,甚至還說出來了用鐵劍和優伶做比喻形容楚國的強大這種話。等到了秦孝文王時期甚至還要函谷關晚開早關來向列國表示自己的警惕。

但是長平之戰與秦國的暫時被打得失去威脅帶來了意外的後果,那就是東方六國兼併擴張野心急劇膨脹——魏安釐王趁著趙國被打得夠嗆又開始搗鼓想成為三晉共主;楚考烈王同魏安釐王瓜分泗上後對於魏國試圖整合三晉的努力極為不滿;燕國則打算趁火打劫一把從趙國揩點油水(可惜被廉頗帶著一群青少年打得跪在地上叫爸爸);齊國一看貴圈這麼亂乾脆放棄治療轉入混吃等死模式。這幾個國家尤其是魏、楚、趙三國的火併急劇增加了合縱方的內耗,待秦王政上臺後轉變對外戰略方針,加上趙孝成王、魏安釐王、楚考烈王的集中逝世與後繼者明顯在內耗上更加沒輕沒重,才給了秦國以可乘之機,後續秦軍果斷出手絕縱親之腰,加上最後一次龐湲合縱打的路線實在更加詭異(很大程度上意味著楚、魏兩國的矛盾完全壓倒了秦國的威脅),才意味著秦滅六國的大幕正式拉開。


軍武次位面


之所以很多人會提出這個問題,一定程度上體現了大家這樣一個普遍的心理共識:長平之戰之後,趙國精銳主力大軍遭受重創,趙國國力被嚴重削弱,幾乎是奄奄一息,滅掉這樣一個奄奄待斃之國,應該是輕而易舉的。

而歷史的事實表明,長平之戰後,秦昭王又連續發動了三次滅趙大戰,全部失敗,直到秦始皇的滅趙戰爭為止,這個奄奄待斃的趙國一直頑強的支撐著。這其中的原因究竟何在呢?

具體、全面地回答這個問題,可以從以下四個方面來談一談:

  • 長平之戰,為何秦國沒能一舉滅趙?

  • 半年之後,秦昭王再次連續發動滅趙大戰,為何全部失敗?

  • 秦昭王末期、秦孝文王、秦莊襄王時期,秦國又陷入了怎樣的低谷困境,被迫收縮防線,暫時無力東出,更不用談滅趙了?

  • 秦昭王末年之後,秦國陷入一系列政治危機,需要全面應對內政,無力顧及外事。

下面分別來具體說一說:

長平之戰,為何秦國沒能一舉滅趙?

相信熟悉戰國史,或者讀過史記的朋友,應該都清楚,長平之戰並非一次普通的攻城掠地戰,而是秦趙兩國之間的大決戰,說的更白一點就是:不是你死就是我亡,而且這一戰的成敗直接決定了誰能最終統一天下。按照魏國平都君的說法則是:

秦趙久相持於長平而無決,天下合於秦則無趙,合於趙則無秦。
---- 《戰國策.魏策四》

正是這場戰爭的特殊性和重要性,秦趙兩國幾乎都是舉全國之力而戰,雙方投入精銳大軍各50餘萬在長平對峙三年,面對強大的趙國,最後秦國依靠戰略策劃、國家組織、長期對峙、間諜滲透、邦交分化、戰略迷惑、戰場戰術、地形利用、兵種合成、將帥心理等全方位立體籌劃,才最終取得勝利。趙軍被秦軍包圍之後,在彈盡糧絕的困境下被迫投降,最後40餘萬降卒被秦軍全部坑殺,趙國精銳主力大軍由此被全面摧毀。

按照武安君白起的謀劃,本應挾長平大戰餘威,以雷霆萬鈞之勢一舉滅趙,然而,當時的秦國丞相范雎接受了山東縱橫家魯仲連的遊說,向秦昭王提出了不宜連續攻趙,而應該撤退養息的戰略。秦昭王最終採納了范雎的主張,否定了白起的謀劃,由此錯失了一舉滅趙的大好戰略機遇。

半年之後,秦昭王再次連續發動滅趙大戰,為何全部失敗?

長平之戰結束後,秦軍從上黨高地全面退兵,開始了整軍養息。然而半年之後,秦昭王又改變了這一整軍養息戰略,提出了再次大舉攻趙的戰略,結果遭到了連續失敗,簡要描述如下:

  • 秦昭王四十九年(公元前258年),秦昭王不顧白起的反對,任命大將王陵為秦軍統帥,大舉進攻趙國都城邯鄲。然而王陵進攻邯鄲大不順利,秦昭王派重兵支援,結果王陵又損失了五校人馬(一校大概8000人),攻趙失敗。

  • 王陵攻趙失敗之後,此時白起的病剛剛好轉,秦昭王欲請白起代王陵再次攻趙,白起以“兵出無功、諸侯生心、外救必至”為由,斷然拒絕。秦昭王只得又派范雎去勸說,白起仍稱病不前。於是秦昭王以王齕代替王陵再次攻趙,結果,遭遇魏國信陵君發動山東六國合縱救趙,秦軍再次大敗。

  • 兩次攻趙失敗之後,晚年的秦昭王幾乎失去理性,固執己見,於是又接受了丞相范雎的推薦,任命范雎的故交恩人鄭安平為大將,率軍第三次攻趙,結果,完全不通軍事的鄭安平,遭遇趙軍伏擊,損失慘重,不久率軍二萬投降趙國。此戰,首開秦軍將領戰場投降的先例,是秦軍歷史上最為恥辱的一次戰役。

滅國之戰,不在一時,大半年而已,如何便遭到連續慘敗呢?

時光雖只半年,形勢卻已經大變了,長平大戰後秦軍尚未班師時,趙國朝野震恐,秦軍士卒人懷一股而下之心,雖只有三十餘萬大軍,卻是泰山壓頂之勢。一旦大軍班師,士卒之氣大洩,需要長期修整才能恢復。

長平大戰雖秦軍獲勝,但是也傷亡過半了,一鼓作氣猶可,若班師後再出,就只能以尋常戰力計。如果此時趙國死守邯鄲,秦軍若急切不能攻下,加之秦軍長平之戰後殺降,山東六國憤怒了,必定來援,秦軍情勢必危。

況且秦國大軍在長平征戰四年未歸,將士家小望眼欲穿,剛剛班師回國,方能享受短暫的天倫之樂,今非國難而緊急召回,何有戰心?

秦昭王末期、秦孝文王、秦莊襄王時期,秦國又陷入了怎樣的低谷困境,被迫收縮防線,暫時無力東出,更不用談滅趙了?

從秦孝公任用商鞅變法之後整個秦國的歷史發展脈絡來看,秦國保持了歷史上極為罕見的長期的政治穩定,國力持續穩定增長。這一現象背後的根本原因就是:秦國一直奉行商鞅時期確立的兩大基本國策:尊奉法治、廣納人才。

在這兩大國策的基礎上,秦國每一代國君又紮紮實實的完成了三大階段的歷史跨越,分別為:

  • 秦孝公,任用法家名士商鞅,變法崛起,收復河西高原以及整個秦東地帶。
  • 秦惠文王,任用縱橫家名士張儀,推行連橫戰略,成功突破山東六國的合縱封鎖,大出山東。
  • 秦昭襄王,任用謀略家范雎,推行遠交近攻的邦交戰略,全力發動對山東六國的軍事進攻,紮實的拓展了領土。

然而自長平大戰後,秦昭王一系列的決策失誤,大體脈絡為:退兵失機、攻趙一敗、攻趙再敗、謬殺白起、攻趙三敗、收縮盤整,使得秦國陷入變法以來的首次也是唯一的一次強國困境。

這一強國困境具體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 首先,人才凋零,由於范雎多次舉薦人才不當,秦昭王逐漸疏遠了他,范雎於是便辭相離去。范雎離去之後,秦國總攬國政者第一次出現了缺乏大政治家的乏力狀態,恢復國力一直沒有堅實的計劃和舉措。


  • 其次,將領層普遍老化,後繼乏人。秦軍將星如雲的強大氣象,一時大為蕭疏。

  • 三則,軍力嚴重損耗,兵員傷亡巨大,急需補充重建。秦昭王病逝之時,秦軍可戰兵力一度只有二十餘萬了。

除此之外,最重要的一個基礎原因,就是秦國經濟基礎還遠遠不夠堅實,三敗而衰,經不起大的震盪。詳細分析就不再這裡闡述了,感興趣的讀者可以關注我之前寫的相關文章。

秦昭王末年之後,秦國陷入一系列政治危機,需要全面應對內政,無力顧及外事。

秦昭王末年之後,秦國陷入一系列政治危機,分別如下:

  • 秦昭王晚年立儲危機。任何一個國家,權利繼承問題解決不好,都是嚴重的政治危機。長平之戰後,儲君問題已成為秦國政局中最為顯著、最為重大的政治問題。為了妥善解決這一有可能從根本上威脅秦國國運的問題,秦昭王只有採取戰略守勢,以安定大局為上。秦昭王四十年,體弱多病的太子嬴悼出使魏國,卻突然死在大梁。儲君突然死去,年近60的秦昭王已無力再慢慢培養一個合適的儲君,最後無奈的冊立了另外一個庶出子安國君贏柱為太子。


  • 太子贏柱立嫡危機。雖然贏柱被立為太子,秦昭王仍然憂心忡忡,主要在於後續三個方面的問題,一是,贏柱被立為太子時也已年近40,算是老太子,身體狀況也很差。二是,這個老太子很少參與國事,遇事缺乏主見,大事主要靠正妻華陽夫人做主。三是,華陽夫人不能生育,沒有生下一個兒子,後面的繼承人又成為問題。好在,在商人呂不韋的幫助下,從趙國迎回了質子贏異人立為嫡子,才解決了這一危機。

  • 秦孝文王贏柱突然病逝,秦國陷入第三次政治危機。熟悉的老國王死了,熟悉的老太子繼任了,自然不會有什麼大的震盪,然而出人意料的是,老太子贏柱--秦孝文王即位三個月之後便病故了,這是一個無法預料的變數:秦昭王強勢政治所造成的後期真空,驟然越過了秦孝文王一代,要直接有長期做人質而在根本上疏於秦國廟堂的嬴異人來主持解決,這無疑是一種極其複雜的政治局面。好就好在出了一個呂不韋,他不但是一個非凡的商人,而且是一個傑出的政治家,在呂不韋的最後策劃和安排下,嬴異人即位後,迅速穩定了局面。

  • 秦莊襄王贏異人又早逝,秦國陷入第四次政治危機。嬴異人去世之後,此時的太子是13歲的嬴政,這是君主制時代典型的政治格局之一,稱為“主少國疑”,國君年少,朝野不安。這一格局,從來都是典型的政治危機。事實上,後續確實發生了嫪毐之亂,好在英明神武的秦王政一舉剿滅。

正是由於這一系列的政治危機,使得秦國根本無力發動對外大戰。
綜上所述,雖然很多細節並沒有一一細細展開,希望對各位讀者能有所幫助。

積翠古亭


說實話,趙國得感謝秦國的後幾位國君。

不僅是趙國,應該說戰國七雄中的趙國、齊國、楚國、燕國、魏國、韓國等山東六國,都應該感謝秦國的這幾位國君。

為什麼這麼說呢?

原因很簡單,因為本來秦國按照正常的歷史進程,在長平之戰以後20年的時間內,就應該把天下統一到一起了。

沒想到計劃趕不上變化,秦國也有不能一直執行計劃的時候。

事情是這樣的

秦昭襄王是戰國時期在位時間最長的國君之一, 秦昭襄王在位時間一共是56年的時間,在這一段時間內,他依靠秦國強大的軍事實力和國家儲備,不斷對外發動大規模兼併戰爭,攻佔了楚國、趙國、魏國、韓國等大片國土。

(秦昭襄王影視形象)


在這期間,人屠白起為他立下了赫赫戰功。

(白起的影視形象)

天下第一名將白起,加上天下戰鬥力最強大的秦軍,在對外戰爭無往不利。其中,最著名一場的就是長平之戰。

公元前260年,長平之戰爆發。

應該說,長平之戰是秦國統一天下中最重要的戰爭之一,因為在當時山東六國中能夠和秦國抗衡的就剩下一個趙國了!

趙國這個國家自從胡服騎射之後國家實力大增,軍隊的戰鬥力也很強。一開始甚至趙武靈王有繞道北方草原突襲秦國首都咸陽的計劃。可惜,這個計劃還沒有等他去執行,就因為沙丘之變被餓死在沙丘宮了。

於是,突襲咸陽的計劃被永遠的擱置了。

即便如此,趙國的軍事力量仍然讓秦國不敢小窺。

因為,戰國末期除了秦國擁有很多名將之外,擁有名將最多的國家就是趙國。在當時,無論是趙奢、廉頗還是李牧,都讓秦國軍隊一籌莫展。

趙奢其實在歷史上並不是很出名,但他有一個非常有名的兒子,趙括。

趙奢本來是趙國一個收稅的小官,由於工作比較努力,成績突出,就被趙王提拔上來了。 趙國是一個尚武精神非常濃厚的國家,別看趙奢之前的崗位和打仗沒什麼關係,但是他的戰場指揮能力也是極強的。

最關鍵的是,在趙王看來趙奢有能力指揮軍隊打勝仗。

於是,在閼與之圍的時候,樂乘和廉頗都不敢率領趙軍去解圍,趙王就問到了趙奢。趙奢對自己的指揮能力還是很自信的,雖然他之前沒有指揮過大規模的戰鬥,只是當過收稅的官員,趙奢還是率領軍隊打敗了秦軍。

從這以後,他的地位變成和廉頗一樣了。

這也是為什麼趙王對趙括那麼信任,因為趙括他父親也沒有豐富的軍事指揮經驗,就取得對秦軍的大勝。而趙括呢,看上去年輕有為,軍事理論要遠超過趙奢,明顯比趙奢厲害嘛。

所以,他才會被趙王無限的信任。因為趙王以為將門虎子,趙括很可能比他父親還要厲害,只是趙括沒有機會表現,需要一個舞臺而已。

(趙括的影視形象)

趙國的另外一個名叫廉頗,雖然在軍事指揮能力上不如趙奢,但也是名將之一,在面對山東其他國家的時候,還是可以無往不勝的。

(廉頗影視形象)

不管怎麼說,廉頗雖然進攻不足,但是防守有餘,在面對秦軍攻擊時還能守住陣地不落下風 。正式因為趙國有這麼多的軍事指揮人才,趙王才敢於去接受上黨這個地方。

可惜的是,長平之戰打輸了,而且讓趙國軍隊損失慘重,45萬大軍全軍覆沒,幾乎佔到了全國人口的15%。以至於趙國當時已經完全沒有能力反擊秦國的攻擊。

好在當時秦國也損失慘重,按照白起的話來講:

秦雖破長平軍,而秦卒死者過半

秦軍雖然在長平打勝了,但軍隊也損失過半。

也就是說秦國在這場戰爭中,雖然有白起來指揮,在面對趙括的時候也勝得非常的尷尬。這也直接導致了幾年之後邯鄲之戰的失敗,讓趙國以及山東六國延緩了被滅亡的時間。

這麼一延緩,秦國內部卻出了問題。

秦昭襄王死後,三年的時間內秦國換了三個國君。

第1位國君秦孝文王公元前251年繼位,但在位3天就去世了。3天時間估計連板凳還沒坐熱乎呢,所以什麼都幹不了。

第2位國君就是秦始皇的爸爸異人,秦莊襄王。秦始皇的爸爸繼位之後,由於常年在外,在秦國內部是沒有什麼根基的。這種情況下,他只好選擇對外和趙國交好,並且把自己的妻子趙姬和兒子嬴政接回國。

趙國這個時候也非常希望能夠和秦國保持一個比較良好的關係,畢竟趙國現在元氣大傷,需要一定時間的恢復,所以兩國關係趨緩。

即便如此,異人還是希望能夠做一番事業,沒準在他的任內能夠統一天下的,成為千古一帝。

所以,異人在位的第二年就開始發的對外戰爭,奪取了趙國的太原、榆次等地。

可惜,他在位三年之後就死去了,然後就是他年僅13歲的兒子嬴政繼承了王位。嬴政年齡太小了,只能由他的母親趙姬來處理朝政,沒有了異人,趙姬和呂不韋兩個人再續前緣。

呂不韋頻頻出入於秦國的宮殿,對趙姬的需求開始有點力不從心。就在外面找來一個叫做嫪毐的異人。

嫪毐憑藉著自己的超能力獲得了趙姬的寵幸。成為秦國最有權勢的大臣,在趙姬的支持下,嫪毐經常參與高層決議,其地位甚至在丞相呂不韋之上。嫪毐的超能力不是治國能力,他也出不了什麼好主意。

在趙姬的寵幸下,嫪毐狂妄自大,自稱為秦始皇嬴政的假父。

秦始皇親政後才開始繼續統一戰爭

事情一直到秦始皇成年之後才有改觀,秦始皇要親政了。一朝天子一朝臣,秦始皇親政之後肯定會改變目前秦朝的生態,像嫪毐這種只會扯淡的人是一定會被清算的。

嫪毐雖然能力不強,但不糊塗,他決定先發制人,發動政變殺掉嬴政。好在嬴政有所準備,平定了叛亂,並且將他的母親趙姬囚禁了起來,取得了國家的控制權。


秦始皇公元前238年親政,公元237年解除了呂不韋的職務,公元前236年,已經大權在握的他就開始了對山東六國的統一戰爭。

到公元前221年,經過15年的戰爭,終於滅掉了山東六國,建立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中央集權式的王朝,秦朝!

(秦滅六國)


所以,假如秦國在長平之戰之後,國君更換不是那麼頻繁,統一這件事可能會提前十幾年的時間開始執行。很可能還沒到嬴政繼位,天下就已經統一了。如果這樣,秦始皇就不是開國之君,而成了守成之君,以秦始皇的能力,斷不會出現陳勝吳廣起義這樣的事情吧?

作為守成之君多半會將政權順利交到公子扶蘇手裡,那麼秦王朝很可能就是一個壽命非常長的王朝了,漢朝很可能也不會出現了!


歷史風暴


秦趙長平之戰發生在公元前262年到公元前260年。在這場大戰中,秦國坑殺了趙國40多萬降卒,可以說,基本上把趙國的主力全殲。留在趙國內的,只剩下40歲以上的老人(古代那個年紀確實叫“老人”了)和十幾歲及以下的孩子。當時秦國要滅趙國,可以說易如反掌。為什麼卻並沒有馬上滅趙國,而是往後拖了40年,直到公元前222年,王翦才滅掉趙國。這是怎麼回事呢?

(長平之戰)

一、秦國殺敵一萬,也自損三千。

秦國在長平之戰中確實把趙國的40多萬主力全殲。但是,可能因為趙括的“紙上談兵”,大家忽略了趙括指揮大軍給予秦軍的重創。不錯,趙軍當時確實全軍覆滅,但是趙括曾帶著趙軍連續五次向外突圍。趙軍的戰鬥力本來就十分強悍,同時又都是為了逃命。因此,其殺傷力其實也是挺可怕的。

史料記載,整個長平一戰,趙軍被全殲,但秦軍的死傷也達到了20多萬人,傷亡人數差不多佔了秦軍總兵力的一半(白起反對打“邯鄲之戰”時曾說“今秦雖破趙軍於長平,但傷亡者過半,國內空虛”,可以此證明)。由此可見,秦軍自身所遭受的打擊,也是非常大的。

二、秦國將相內訌,陷陣腳自亂。

白起長平一戰,威震六國。各國驚恐不已,於是韓國、趙國紛紛派使者前往秦國,對秦國的宰相范雎說,白起如果把趙國給滅了,他立下了那麼大的功勞,你在秦國還有地位嗎?

范雎其實也忌憚白起所立下的大功。本來,“遠交近攻”的策略是他向秦王提出來的。秦王用這個策略,避免了齊國等各國的插手,讓秦國可以一心一意攻打趙國。可是說,他是整個秦滅六國策略的總設計師。但是現在白起把這件事付諸行動,風頭一下就把他壓下去了,沒人記得這是他范雎的功勞。因此,范雎也很嫉妒白起。

因此,范雎便攛掇秦王,讓白起休戰。秦王也害怕白起擁兵自重,所以把白起召回來,解除了他的兵權。

這讓白起怨恨不已,以至於最後王陵指揮邯鄲之戰打不贏,秦王想重新起用白起的時候,白起卻藉故不去。後來秦王生氣,又把白起給殺了。正是少了白起這個戰將,才給了趙國喘息的機會。

(趙括劇照)

三、趙國同仇敵愾,得絕處逢生。

一年後,也就是在公元前259年,秦王再一次組織了50萬大軍,前往攻打趙國。這一次,秦王的目標是要一舉拿下趙國。

不過,秦王因為忌憚白起,並沒有派白起前往,而是讓另一位將軍王陵統兵。

當時趙國的主力盡失,因此在曠野戰中,趙軍完全不是秦軍的對手。秦軍也因此長驅直入,一直打到趙國的都城邯鄲城下。

趙國當時確實已經沒有青壯年了,有的只是老人和孩子。但是他們還有兩個人在:一個是廉頗,一個是平原君趙勝。在廉頗和趙勝的組織下,趙國實行堅壁清野,把所有的糧草都收進邯鄲城內。同時組織趙國的這幫老人的小孩,輪崗防守,晝夜不停,堅決抵抗。

由於長平一戰,趙國40多萬青壯被屠,整個國家“子哭其父,父哭其子,兄哭其弟,弟哭其兄,祖哭其孫,妻哭其夫”,大家都憋著一股勁,同仇敵愾,誓要報仇雪恨。所以,趙國儘管基本上沒什麼兵力,但是在這股精神力量的支撐下,愣是把邯鄲城堅守了一年多的時間。

後來,廉頗又組織當時趙國唯一的部隊——趙王的衛隊,趁秦軍防守鬆懈的機會,不斷出城襲擾秦軍。秦軍主將能力有限,士卒疲憊,又被趙軍不斷襲擾,久攻不下,已成“師老”的態勢。

(廉頗劇照)

四、魏楚積極援助,防唇亡齒寒。

秦國在圍攻趙國都城邯鄲的時候,其它各國一開始都驚慌失措,坐臥不安。但是沒人敢提兵相助。怕的是一旦救不過來,打不敗如狼似虎的秦軍,惹火燒身。所以,儘管平原君趙勝多次派人前往各國遊說,但是各國都猶豫不決。

也就是在這時候,魏國的信陵君走上了歷史舞臺。具有高度前瞻性的他,看到了秦國滅掉趙國後,魏國所面臨的可怕危險。於是,信陵君演了一出“竊符救趙”的好戲,奪得魏國兵權,率魏軍八萬,聯合楚軍十萬,前往救援趙國。

魏楚大軍趕到後,在邯鄲城外,魏軍擊西,楚軍擊東,趙軍擊內,三軍把秦軍包圍起來打。秦軍再也招架不住,因此敗退回去,邯鄲之圍被解除。

此後,趙國的廉頗雖然被猜忌,逃到魏國。但是趙國還有一位大將李牧。因此,後來秦趙雖然還有一些戰爭,但都沒討到什麼便宜,直到後來王翦出現,趙國也成強弩之末,李牧又被猜忌而遭解除兵權,因此趙國才被滅國。這樣一來,便又往後延續40年了。


張生全精彩歷史


秦國自商鞅變法之後,國力迅速增強,漸漸有了一統天下的實力。自古激進變法,無不被保守勢力反噬,商鞅最終亦不能倖免,然而秦國的變法早在商鞅之前就已經執行,商君之法更為後世秦王所貫徹。

到了戰國中期,曾經雄霸天下的魏國和自西周時就已經崛起的楚國均被秦國削弱。趙國成了秦國一統天下的最後障礙。當時的秦國在相國范雎的建議下采用了遠交近攻的策略,優先吞噬緊鄰的三晉,可以避免同曾在合縱聯盟中擊敗秦軍的齊國交鋒。然而趙國自從趙武靈王改革後,使得胡服騎射的趙軍極為強大,因此秦國在制定戰略計劃時相當慎重。

當時的秦國同趙國之間間隔韓國,如若能將韓國靠近趙國的城池攻佔下來,那麼趙國的側翼便暴露在秦軍的鐵騎之下,這部分韓國領土叫做上黨。另外韓國本身同秦國土地犬牙交錯,也是秦國的心腹大患,因此秦軍首先發動了伐韓戰爭。

韓國實力弱小,雖有揚名天下的勁弩軍團,卻依舊難以支撐羸弱的韓國防務體系。不是秦國對手的韓國迅速潰敗,韓王在野王地區被佔後,拋出丟車保帥之策,將秦國心心念唸的上黨割讓給秦國,以求秦軍退兵。上黨當時與韓國其他領土已經被秦軍隔斷,但上黨太守馮亭卻有自己的想法。馮亭在秦韓戰爭中阻擋秦軍許久,如果投降秦國難有好的下場,因此乾脆將上黨獻給趙國。就這樣,秦國意圖牽制趙國而想要得到的上黨被趙國兵不血刃的拿到了。秦國大怒,迅速執行伐趙戰爭。

秦趙長平之戰爆發後,前期的趙軍將領是大將廉頗。廉頗非常清楚秦軍的弱點,遠道而來的秦軍有著漫長的補給線,對秦國國力的消耗很大;另外對韓趙的連續作戰讓疲憊的秦軍求戰心切。因此,趙軍決定堅守不出,打算逐步損耗秦軍的士氣和增加秦國後勤壓力。

古代戰爭,機動性並不高,糧草的運輸更是緩慢,因此需要大量的民夫來運輸軍需物資,而民夫是需要吃糧食的,所以軍糧的損耗並不簡單是軍隊的口糧消耗。隋煬帝遠征高麗,就是因為漫長的運輸引發民夫徭役的苦重和農民的納糧負擔,最終後勤不穩而失敗的。

面對廉頗的塢堡策略,秦相范雎派人散佈流言,說廉頗消極避戰。在反間計的作用下,廉頗被趙孝成王撤換另做他用,讓趙括統領趙軍。趙括主戰,積極策劃主動進攻,這是因為相對於秦國來說,趙國國力處於弱勢,長期保持幾十萬趙軍的消耗,對趙國極為不利,更不要說還需要防範其他諸侯和草原上的威脅了。趙國國力不支,便向齊國借糧,卻吃了閉門羹,因此趙國朝野當時是支持趙括速戰速決的策略的。

當雙方戰事正式拉開後,秦將白起先以25000特種部隊包抄趙軍先鋒軍的後路,又以5000精騎切入趙軍和後方營地之間,至此趙軍主力被分割開來,成為數股相互獨立的作戰部隊,無法發揮協同作戰的優勢。在這一步驟的操作中,我們能明顯的看出來白起對大軍團作戰指揮的天賦,數條戰線遙控自如,猶同臂膀一般,而趙括在軍團指揮層面被壓制的死死的。

不過趙括以旗號和戰鼓之聲作為號令,繼續指揮趙軍作戰。當時的趙軍糧道被斷,慘遭圍困一個半月之久,士兵相殺而食,因此趙括選取了中心開花的突圍戰略,指揮趙軍從不同方向突圍。秦軍未曾想到被圍困這麼久的趙軍能夠爆發如此驚人的實力,於是迅速尋找趙括隊伍,將之射殺,可趙軍依然在有條不紊的突圍中。原來那支被射殺的趙軍是趙括命人假扮自己的虛招。

最終白起包圍了真的趙括,並勸降趙軍。趙括詐降,但趙軍陣形不亂,因此被白起識破。白起暗中命令秦軍準備,意圖在趙軍解除武裝後誅殺之,卻亦被趙括識破。兩軍相近,趙軍搶佔先手,奮死一搏。秦軍吃了大虧,但因軍隊素質和後勤充足的條件下依舊打敗了詹俊,趙括死於亂軍之中。群龍無首的趙軍因此投降了秦國,長平之戰結束。

白起納降的趙軍至少有二十萬人,加上秦軍自身的二十萬人,缺糧問題導致其無法將之徹底消化,如若釋放又如同放虎歸山。因此白起採取了同幾十年後項羽鉅鹿之戰後相似的做法,誅殺降軍。

秦趙長平之戰,雙方戰損均達二十萬以上,其中趙軍更總計折損四十多萬人馬,可見這場戰爭規模之大。秦軍以五十萬眾分割趙軍,包圍趙括二十萬軍隊而圍殲之,餘下趙軍降部亦被誅殺。秦軍折損過半,雖佔據河東卻只得最終撤走讓於趙國。雙方大戰唯一的不同就是趙括身死而白起封侯,事後白起對秦王直言,認為趙括是一位有本事的將領,只是戰場經驗不豐富,否則戰未可知。三年後,功高震主的白起被秦王忌憚誅殺,而上黨郡的守將鄭安平投降了趙國,於是上黨又成為了趙國的地盤。

單憑結果而言,雙方差異不大。但戰後的趙國隨即面臨燕國的侵犯,而秦國憑藉豐厚的底蘊沒過幾年便恢復元氣。此戰是戰國時代空前慘烈的大規模殲滅戰,不僅使得趙國的國運被徹底打散,更預示著秦滅六國的時代即將到來。


有魔氣歷史


首先,我們要先看一下長平之戰的結果:公元前260年,秦趙長平之戰結束。趙國主將趙括陣亡,45萬趙軍全軍覆沒。秦國慘勝,秦王發動全國之力,損失過半,保守折損20萬左右。可以說,秦趙兩國都以慘來收尾。



一、邯鄲保衛戰推遲了秦國整體的統一進程

公元前259—257年,秦國進軍趙國都城邯鄲,發動邯鄲之戰。由於趙國軍民抵抗意志十分頑強,再加上魏國信陵君、楚國春申君率領援軍趕到,將圍攻邯鄲的秦軍包了餃子,秦軍大敗,傷亡近30萬。趙魏楚韓四國聯軍收復了河東郡、上黨郡、太原郡,秦軍收縮回河西郡。



邯鄲之戰,使合縱聯盟死灰復燃,一振多年來六國的慘敗,挽回了本來的頹勢。讓趙魏韓楚四國的君主看到了希望,這個時候一致將槍口對秦,對於秦國也是一大震懾。秦國在長平、邯鄲連續作戰五年,傷亡超過五十萬,國力大損,已經支撐不了一次大規模的會戰,此時選擇休養生息是最佳選擇。

此前,趙國長平之戰折損四十五萬,魏國華陽之戰主力被殲滅,韓國伊闕之戰主力被殲滅,楚國故都、漢水流域為秦所佔。可以說,這四個國家與秦國有著不共戴天之仇,趁著秦國慘敗,聯合起來也是一個非常合宜的辦法。而且,聯盟內有春申君、信陵君、平原君三位號召力強的人物,秦國也不敢小覷合縱聯盟裡的大佬們。



二、無形的戰爭—秦國在外交上的戰爭

自公元前257年—公元前247年這十年間,秦國與六國沒有發生大規模的戰爭。但秦國沒有閒著,積極在外交上發動戰爭,總體上來說就是“遠交近攻,分化瓦解,各個擊破”大戰略。

遠交拉攏的便是燕國、齊國。燕國與秦國不接壤,沒有直接利益糾紛,而燕趙同居河北,邊境不大安寧。於是挑動燕趙兩國矛盾,讓趙國不能休養生息。對於齊國,必須結為盟友,齊王還跑到秦國朝見,又重金收買齊國大臣,讓齊國在秦國攻其他國家時按兵不動。



近攻就是繼續蠶食韓趙魏的國土,在二十年裡攻魏五次,攻趙三次,攻韓一次,但都是攻城略地,不是大規模會戰,韓魏被迫割地求和。同時,攻打韓魏也是有目的地,就是要切斷韓魏與燕趙的聯繫,達到後期各個擊破的目標。

韓國做了三手準備。第一手,韓王親自到咸陽朝見秦王,緩解關係。第二手,加入合縱聯盟,抱緊聯盟大腿。第三手,派間諜鄭國到秦國興修水利,耗費秦國國力,讓秦國暫緩對韓國的進攻。鄭國渠修建十餘年,一定程度上拖累了秦國對外戰爭的步伐,卻實打實地打造了一個關中糧倉,為秦國後面的攻滅六國之戰奠定了堅實的物質基礎。



魏國方面,秦國一方面離間魏王與信陵君的關係,使信陵君不受重用,鬱鬱而終。一方面派兵遣將加緊對魏國進攻,魏國連吃敗仗,丟城損兵。此時的魏國,已是強弩之末。楚國方面,被秦國趕到淮河流域,使楚國與中原各國的關係大大加強,秦國對楚再未發動戰爭。

趙國方面,個人覺得郭開是秦國派來的奸細,廉頗、李牧兩位趙國頂樑柱都被其迫害,使趙國在軍事上處於劣勢,內政上也是烏煙瘴氣。



三、五國攻秦與秦國內政更替

公元前247年,以魏國信陵君為首的五國聯軍攻秦。河外之戰,秦軍大敗,退守函谷關不出。這場戰爭再度延緩了秦國統一的進程。因為秦國內部出現政權交替,沒空發動戰爭。

這一年, 秦莊襄王去世,13歲的秦王嬴政即位,但權力被相國呂不韋、太后長信侯嫪毐、秦國公室三方佔據,四方圍繞權力展開了角逐,自然無暇東顧。

公元前242年楚、魏、韓、趙、燕等五國聯軍攻秦,楚軍大敗,聯軍潰散。隨後,聯軍轉向攻齊,佔領齊國城池。此次攻秦,戰果顆粒無收,空廢國力,合縱聯盟徹底解散。



公元前239年,太后、長信侯與呂不韋的楚派內鬥,戰於咸陽,長信侯兵敗,隨後被秦王嬴政夷滅三族,秦國二十餘位秦國高級官員(長信侯黨羽)被梟首,門客四千餘人被奪爵遷蜀。可以說,這場內亂是秦國內部第一次大清洗。

公元前237年,呂不韋被秦王嬴政罷相,楚系一黨被清洗,自此秦王嬴政掌握了秦國的全部大權。楚系黨羽比如楚國公子昌平君、昌文君在秦滅楚國時反秦,隨即被王翦攻滅。自此,後系、楚系退出了秦國朝政。



嬴政取得大權後,招攬六國人才,為他制定滅六國,定天下的大計。而之前,秦國前六世君主只是想稱霸天下,到了秦始皇時代才有了統一天下的規劃出爐。公元前236年趁著燕趙交戰,趙國空虛,秦軍攻趙,連下十城。公元前234年,殲滅趙軍十萬,隨即李牧在宜安大敗秦軍,組織趙軍進入防禦階段,雙方處於膠著狀態,一直到公元前228年才才滅趙國。

所以說,秦趙進行了八年戰爭,以秦滅趙為結局。問題所說推遲了三十年,綜合來看就是邯鄲保衛戰的勝利、秦國內政的更替、秦國戰略的調整、合縱聯盟的復興等四個方面因素。


慵懶國王


公元前262年,秦趙爆發長平之戰,表面上是秦趙兩國爭奪韓國的上黨山地,實則是秦趙兩國爭奪統一天下的機會,是兩國的國運之戰。此戰秦國出動六十餘萬兵力,趙國出動五十餘萬兵力,最終趙國損失45萬精銳部隊,秦軍傷亡三十萬餘萬士卒,秦國獲得了統一天下的機會。公元前222年秦將王賁擊滅代國,代王趙嘉戰死,趙國正式滅亡。長平之戰距趙國滅亡相隔40年,之所以趙國能再存四十年,主要還是白起之策不被採用,趙國軍力恢復得快。

長平之戰後,白起想趁勝追擊,一戰滅趙,完成一代名將的滅國偉業。長平之戰後,趙國精銳盡失,舉國惶惶,民無鬥志,兵無戰心;而秦軍士氣正盛,數量尚有三十餘萬,從上黨山地入趙,完全可以一戰滅趙。當時秦軍兵鋒正盛,白起之名如雷貫耳,天下列國莫敢與秦軍相鬥者,因此滅趙之戰不用擔心五國合縱。

範丞相為了遏制白起的不世大功,以秦國國內空虛為由,避免列國合縱攻秦,主張與趙國和談。趙國以六城為代價向秦國求和,緩衝了秦軍的兵鋒,然後不吝珍寶美女,與列國交好,組成了抗秦同盟。趙國緩了一年後,不給秦國六座城池,在邯鄲屯兵積糧備戰,最終秦國發動了意在滅趙的邯鄲之戰。此戰秦軍戰死二十餘萬有餘,五國見趙國戰力仍存,於是紛紛發兵救趙,在魏將魏無忌的率領之下,五國聯軍擊敗了秦軍,打到了函谷關下,攻佔了秦國在關外的所有領土。

邯鄲之戰與五國伐秦之戰後,秦國暫時無法出關滅趙了,因為秦國國力大損,需要休養生息。趙國當時君明臣賢將廣,一時之間要完成滅趙大業是十分困難的,趙國戰後很快恢復了三十萬的常備軍,且北部防備匈奴的大軍也回援。秦將白起死後,秦軍暫時也沒有名將產生;另外秦昭襄王之後的秦孝文王、秦莊襄王皆非雄主,治國時間又短,故無法出關滅趙。秦王政親政後,手下名臣名將雲集,國力發展到了極致,於是秦軍再度出關展開滅國大戰,趙國順勢而亡。


大秦鐵鷹劍士


為何長平之戰30年後,趙國才被秦國所滅?小編以為原因可以這樣理解。

第一:小人中傷

當時的趙國以重金賄賂了秦國宰相范雎。隨後,他面見秦昭襄王,提出趙國雖然在長平之戰中耗盡了有生力量,秦國在這場曠日持久的戰爭中也是損失巨大。秦國軍隊傷亡過半,國庫被消耗得極盡空無。因而,不如讓戰士們回來休養生息,改日再戰。

第二:國際局勢原因

各國之間搞平衡的結果,你打贏了誰沒人關心,但要是想滅國,各個諸侯都會感到唇亡齒寒出兵營救,秦王不敢冒天下之大不韙

謝謝觀看


溪風332


長平之戰在戰國後期是決定各國命運的一場關鍵之戰。在長平之戰以前,合縱與連橫是同時進行的,秦國雖然是六國當中最強的,但對六國並沒有絕對的力量優勢,六國當中還有可能興起來秦國對抗,魏國、楚國、趙國先後和秦國發生過激烈的對抗。所以秦國也要積極推進連橫政策來分解六國,而六國也沒能完全連成一片來對抗秦國。但是長平之戰以後,秦國取得了對東方六國的絕對優勢,六國被迫聯合起來對付秦國,但大勢已去,在三十多年後被秦國先後消滅。

對於提主這個問題我們可以進行全面分析,首先看長平的整個過程,然後看戰爭結束之後六國的反應。

長平之戰的起因是秦國攻打韓國的上黨郡,秦軍號稱“虎狼之師”,韓軍當然抵擋不了其進攻。在這種不利的條件下,韓國的君主韓惠王決定用土地換和平,將上黨郡割給秦國。但是當時的上黨郡太守馮亭不願意執行國君的命令,不想投降秦國,於是馮亭和上黨的百姓商量以後決定利用趙國的力量對抗秦國。於是,馮亭派使者去通報趙國。

趙國的國君是趙孝成王,他則即位不久,政治上這不夠成熟。面對這樣一個兩難的問題,趙王找來了自己的弟弟平原君和舅舅和商量。最終決定接收韓國上黨的十七座城池。從這個行為上,就能看出趙王眼光的淺視,他根本就不沒想明白接收了韓國的上黨郡,會招來秦國怎樣的報復,對後果嚴重估計不足。

秦國人知道這件事後自然非常憤怒,於是秦將王齕率秦軍主力攻打趙國,趙國的主將則是廉頗。開始時,秦趙兩軍多次交戰,廉頗雖然是名將但畢竟年老,且趙軍實力不濟,所以敗下陣來。於是,廉頗便在長平築起防禦體系,和秦軍對峙。這樣一對峙,就持續了兩年多。我們知道戰爭是最燒錢的,是最消耗資源的,兩方打仗的實質就是在比拼國力。從雙方的後勤補給來看,趙國的補給線較短,秦國較長;但是秦國的經濟實力要強於趙國,猶其是農業的糧食產量,秦國不僅有關中平原上大片耕地,還早早地佔領了蜀地作為後方提供糧食等各種資源。所以,從長久來說,趙國是耗不過秦國的。

趙國處在弱勢地位,趙王自然要想辦法改變戰略方向。因為再這樣對耗下去,趙國早晚會被拖垮。要改變只有兩條道路,一是主動出擊儘快與秦軍決戰;二是向秦國求和。第一條路太冒險,完全沒把握,於是趙王決定先向秦國求和。但是趙王求和的辦法出了非常大的失誤。趙王手下有個人叫虞卿勸趙王說,不能直接求和,因為戰爭的主動權在秦國人手裡,如果主動求和就是自暴其短,秦人是不會同意的。虞卿的辦法是用趙國最好的珠寶去交好魏國和楚國,讓他們出兵威脅秦國,迫使秦國同意和議,因為只有具備了足夠的實力,才是議和的基礎。但是趙王沒有接受虞卿的建議,直接派人去秦國。結果不出虞卿所料,秦王和范雎將趙國使者交給楚國和魏國等諸侯國看,表示趙國要求和,讓其他諸侯國不要再去幫助趙國。這樣一來,趙國不但在軍事上很被動,在外交上也失去了外援,陷入了空前孤立的局面。

議和不成,趙王只能下定決心背水一戰,萬一打勝了還有希望,否則再拖下去就是死路一條。於是趙王令廉頗出兵,但廉頗深知不能戰,戰則必敗。趙王就罷免了廉頗,讓年輕的趙括代替廉頗做了主帥。趙王這個決定遭到了兩個人的堅決反對,一個是著名的大臣藺相如,一個是趙括的母親。趙括母親反對的理由是,趙括父親趙奢臨終前的囑吒,說自己兒子只會軍事理論,沒有經過足夠的勵練,不能擔此大任。但趙王沒聽,還是堅持用趙括作主帥。我們也可以看出來,真正想決定的是趙王本人,趙括只不過是執行他命令的棋子。

趙括到了前線,一改廉頗之前的作風,採用主動出擊的策略。秦國聽說趙國換將了,知道機會來了,立刻換上了號稱“人屠”的名將白起,秦王還下令秦國十五歲以上的男人全部上前線。秦軍換將的消息絕對保密,趙括並不知道,仍然採取全面出擊的策略。面對趙軍的進攻,白起採取了示弱的對策,將趙軍主力引誘進自己地盤,然後用騎兵將趙軍分割成兩段,分別包圍。趙軍被包圍,陷入了非常被動的局面,趙括組織了幾次進攻突圍,都被秦軍擋了回去。趙軍共被圍困了四十六天,彈盡糧絕,士卒氣勢低落。趙括只能發起最後的衝鋒突圍,結果被秦軍射死。趙軍沒了主將,突圍無望,只好向秦軍投降。趙軍投降後,秦軍主將白起為了防止趙軍譁變並有效削弱對方的有生力量,下令將40萬趙軍全部坑殺。最後只放走了200多老幼兵士回趙國報信。

趙國兵敗的慘烈消息傳到首都邯鄲,整個趙國為之震動。趙國人對秦國恨之入骨,但又充滿了恐懼。此時,其他諸侯國的援軍還沒有來救趙國,正是滅趙的絕好時機。白起就主張一鼓作氣,滅掉趙國。但此時,秦國的國君秦昭王沒有同意白起的建議,他下令秦軍整頓休息,這樣就延緩了進攻趙國的時間。但是又過了一段時間,秦昭王又決定滅趙,但白起生病了,於是秦昭王派其他人為將去攻打趙國,但未成功。秦昭王又親自去請白起,讓他繼續出征。但是白起拒絕了,原因是白起認為錯過了滅趙的最好時機,而且其他國家的軍隊也陸續去救援趙國,現在再去打仗肯定失敗。當然,白起心裡更在乎的是自己的名聲,一旦失敗,他一生不敗的傳奇就會以汙點告終。這件事也增加了秦王和白起的矛盾,為後來白起被賜死埋下了伏筆。

在秦國內部意見不統一的時候,趙國方面積極自救。這個過程中,平原君趙勝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他先派人到魏國求救,然後自己親自到楚國去求救。由此發生了兩段非常有意思的故事,分別是“信陵君竊符救趙”和“毛遂自薦”的故事。

“信陵君竊符救趙”:魏王在收到趙國的求救消息後,派了大將晉鄙率十萬大軍去救趙國,但是到了魏趙邊境時,秦昭王派人來恐嚇魏國,說誰敢救趙國,秦國在滅趙後就會收拾他。魏王因此猶豫了。此時,魏王的弟弟信陵君站出來了,他是平原君的妹夫,堅持主張救趙。但是他的哥哥魏王不同意。信陵君就派人買通了魏王身邊的妃子,讓她幫忙偷了調兵的虎符。為了保證萬無一失,信陵君還帶一個大力士侯生。信陵君來到魏將晉鄙的軍營,出示虎符,假傳魏王的旨意要救趙。晉鄙果然將信將疑,就在他猶豫之時,信陵君命令侯生用錘子將晉鄙殺死。這樣信陵君順利接管了軍隊,他讓軍中父子兄弟的一人離開,表示要和秦國決一死戰,這樣剩下了八萬人。信陵軍就帶這八萬人的軍隊去救趙。

平原君去楚國之前,要挑選二十個門客一同前往,差一個時候不知道選誰了,於是毛遂自告奮勇要求一同去。平原君同意了。到了楚國,平原君向楚王說明來意,請楚國出兵救趙。楚王的態度也顯得有些曖昧,很不明確。過了好幾天以後,平原君又和楚王一塊商量。此時,毛遂又自告奮勇,上前催促楚王趕快決定出兵。楚王非常生氣,斥責毛遂不懂禮術。毛遂不卑不亢,將救趙的道理和要害向楚王陳說。最後,楚王終於決定出兵。楚國著名的春申君率十萬大軍去救趙。

魏楚兩國的軍隊都趕到了趙國,他們和趙國的軍隊裡應外合,一同對抗秦國的虎狼之師。結果在邯鄲城下,秦軍遭遇了當時為止最慘的一次失敗,一個叫鄭安平的秦國將領率兩萬秦軍投降。經過邯鄲之戰,秦軍的力量大減,趙國也頑強地生存了下來。秦昭王為此事震怒,並遷怒於白起,賜這個名將賜死。

經過了長平之戰,東方六國之中再無一國能單獨和秦國為敵。他們只能聯合起來共同對付秦國。秦國在邯鄲失敗後,也採取了一系列恢復發展的措施。不久後,大名鼎鼎的呂不韋在秦國執政,他採取了一系列有利於恢復經濟的措施,鼓勵發展農業,取消對商業的限制,又大力修建水利工程,蜀中的都江堰和關中的鄭國渠都是那個時期修建的,秦國的國力又進一步地加強。東方六國聯合向秦發動了好幾次進攻,但都無功而返。秦國還反攻,推翻了東周,正式將周王室拉下了馬。

長平之戰的時間是公元前260年,又過了二十七年,秦趙之間又爆發戰爭,趙軍又被斬首八萬。趙王只好任用李牧為大將,抵抗秦軍的進攻。李牧又是一員天才將領,他曾多次打敗秦軍的進攻,還創造了帶一支軍隊先後打敗兩路秦軍的戰鬥奇蹟。秦國看直接進攻不行,就啟用了離間戰術,用重金賄賂趙國重臣郭開,讓他散佈流言,說李牧要謀反。趙王果然中計,派人解除李牧的兵權。李牧抗命,趙王就密密派人將李牧拘押,最後處死了。李牧死後,趙國三個月被秦國滅亡,時間是公元前228年,距離長平之戰失敗過了32年。其他國家被滅時間分別是:韓,前230年;魏,前226年;楚,前223年;燕,前222年;齊,前220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