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长平之战30年后,赵国才被秦国所灭?

薛佩萁


我对《战国策》和《史记》,我来简单的说一下对这个问题的看法。

长平之战的起因虽然赵国因为上党郡惹怒了赵国,但是当时的天下大势及秦国的军事力量,即使没有上党郡的缘由,秦赵决战也必然会发生。

首先我们来看看赵国为什么没有在长平之战直接灭国

长平之战的过程,这里不再赘述,我们直接来看看长平之战的结果。当时七国全部人口大约在两千万,在长平之战中,秦国出兵六十余万,赵国出兵五十余万,战后秦军伤亡三十余万,赵军全军覆没,四十万降兵全部坑杀。当时白起之名如雷贯耳,秦军士气雷霆霹雳,七国震惊而又惶恐不安。

但是这时范雎害怕白起携灭国伟业让自己的政治地位下降,于是以“秦军疲乏,恐六国合纵而使长平之功荡然无存”为由,劝说秦王退兵以保存实力。由于长平之战本就不是压倒性对决,秦军也是在旷日持久中取得胜利,秦王对是否继续进军犹豫不决,因此在范雎的劝说下,下令退兵,秦军也就失去了一战灭赵的机会。

长平之战对赵国的打击如此之大,那为什么赵国能在长平之战后再支撑30年呢?

1.白起拒绝出兵,无灭赵良将

白起因秦王听信谗言让自己退兵,感到非常不满,却也无可奈何,因此在几个月后,秦王认为秦军休整好之后,要求白起再次进攻赵国,但是白起借兵推脱,有可能是借此撒撒气,也有可能是战机已失,秦军此战败北,随后的几次攻伐中,白起都拒绝带兵,接连几次兵败后,秦王怪罪于白起,并赐死白起,一代名将就此陨落,秦军也失去了当时最优秀的军事将领。

2.赵国政治策略得到,为赵国赢得喘息之机

赵国在长平之战后,割地求和,献美女,贡珠宝,从而求得喘息之机。借此机会,赵国大力发展生产,广积钱粮,而在人口上,鼓励生育,很快就恢复了三十万的常备军。

3.赵国外交赢得了五国联盟抗秦

长平之战后,五国震惊于秦国强大的军事力量,对各自的命运忧心忡忡。再次合纵已成五国共识,只是恐惧秦国的报复而不敢盟约。

而后秦军进攻邯郸,赵国在邯郸囤积粮食以备战。与此同时,秦国在外交上,以平原君为核心的外交团队促成了信陵君魏无忌“窃符救赵”,以及“毛遂自荐”跟随平原君出使楚国,谋得春申君帅兵相助。最终在邯郸之战中,赵国重创秦军,一改国内低迷的士气,也压制了秦军的气焰。各国看到赵国尚存的军事实力,借胜利之势实现合纵,又将秦国打回了函谷关。

4.秦国军事力量一损再损

所谓“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秦军在长平之战中伤亡过半,再加上两军交战于赵国的长平,后勤供给损耗巨大,长平之战对于秦国来说可谓是“惨胜”。而在邯郸败北、郑安平兵败降赵后,秦军军事力量再一次受到重创,一时间再难以进行灭国大战。


5.赵国的名将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战国四大名将“白起、王翦、廉颇、李牧”,相信大家都有所耳闻。长平之战后,赵王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再次任用廉颇。廉颇在长平之战前期就与白起对垒,其率领的赵军让白起两三年攻不下长平,要不是秦国的反间计,赵国绝不致于长平之战的全军覆没。而在廉颇去世后,赵国将李牧调回领兵。李牧本是在边境戍守匈奴,他在边疆的政治策略不但使边疆快速发展,降低了中央和边关的经济负担,而且为赵国恢复元气提供了稳定的环境。在李牧领兵后,多次击退秦国,保障了赵国的安全。

6.秦昭襄王后的两任国君皆非雄主

秦昭襄王去世后,先后继位的是秦孝文王与秦庄襄王。这两位虽不是什么昏君,但与先辈秦昭襄王的雄才大略相差甚远,他们在位期间,做的多是守成之事,并没有在开疆扩土、国策用贤方面有什么重大成就。这一时期的秦国也因此处于休养生息状态,无法在军事上对赵国做出打击。


大耳朵金丝猴


笔者一直以来认同一个观点——那就是读历史千万不能带着结果去找原因,先入为主地认定一个结果之后,再回头去看历史事实,看到什么都像是造成了这一结果的原因。

比如秦灭六国就是如此,大家只看到了长平之战秦国坑了赵军45万人,把赵国打得非常惨,通俗史学界就普遍认为“长平之战是秦统一六国的转折点”,实际上长平之战后秦国并没有占据优势,不仅没有占据优势,还一度落到极为困窘的地步——我们前面说到了,长平之战把秦国打到了“士民倦、粮食缺”的地步,打完之后就把上党丢掉了(韩国“夺上党”)。第二年秦昭襄王一顿操作猛如虎,自说自话地派兵继续进攻赵国(秦军“复定上党”),攻下武安后直扑邯郸,结果在顽强的赵军面前顿兵坚城之下久攻不克,另一边是魏安釐王开始放大招抄秦军后路。这一系列战役的后果,实际上造成了前257年10月秦军在河东的总崩溃——攻击邯郸的秦军被赵、魏、楚三国联军打得大败,一路溃逃躲进函谷关,整个河东之地都被赵、魏两国悉数夺回,连秦昭襄王先前攻韩夺下来的土地(封给范睢当食邑了)都给联军夺走了。秦国的势力范围一下子又被打回到了函谷关里面,以至于秦昭襄王晚年对楚考烈王极为忌惮,甚至还说出来了用铁剑和优伶做比喻形容楚国的强大这种话。等到了秦孝文王时期甚至还要函谷关晚开早关来向列国表示自己的警惕。

但是长平之战与秦国的暂时被打得失去威胁带来了意外的后果,那就是东方六国兼并扩张野心急剧膨胀——魏安釐王趁着赵国被打得够呛又开始捣鼓想成为三晋共主;楚考烈王同魏安釐王瓜分泗上后对于魏国试图整合三晋的努力极为不满;燕国则打算趁火打劫一把从赵国揩点油水(可惜被廉颇带着一群青少年打得跪在地上叫爸爸);齐国一看贵圈这么乱干脆放弃治疗转入混吃等死模式。这几个国家尤其是魏、楚、赵三国的火并急剧增加了合纵方的内耗,待秦王政上台后转变对外战略方针,加上赵孝成王、魏安釐王、楚考烈王的集中逝世与后继者明显在内耗上更加没轻没重,才给了秦国以可乘之机,后续秦军果断出手绝纵亲之腰,加上最后一次庞湲合纵打的路线实在更加诡异(很大程度上意味着楚、魏两国的矛盾完全压倒了秦国的威胁),才意味着秦灭六国的大幕正式拉开。


军武次位面


之所以很多人会提出这个问题,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大家这样一个普遍的心理共识:长平之战之后,赵国精锐主力大军遭受重创,赵国国力被严重削弱,几乎是奄奄一息,灭掉这样一个奄奄待毙之国,应该是轻而易举的。

而历史的事实表明,长平之战后,秦昭王又连续发动了三次灭赵大战,全部失败,直到秦始皇的灭赵战争为止,这个奄奄待毙的赵国一直顽强的支撑着。这其中的原因究竟何在呢?

具体、全面地回答这个问题,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来谈一谈:

  • 长平之战,为何秦国没能一举灭赵?

  • 半年之后,秦昭王再次连续发动灭赵大战,为何全部失败?

  • 秦昭王末期、秦孝文王、秦庄襄王时期,秦国又陷入了怎样的低谷困境,被迫收缩防线,暂时无力东出,更不用谈灭赵了?

  • 秦昭王末年之后,秦国陷入一系列政治危机,需要全面应对内政,无力顾及外事。

下面分别来具体说一说:

长平之战,为何秦国没能一举灭赵?

相信熟悉战国史,或者读过史记的朋友,应该都清楚,长平之战并非一次普通的攻城掠地战,而是秦赵两国之间的大决战,说的更白一点就是:不是你死就是我亡,而且这一战的成败直接决定了谁能最终统一天下。按照魏国平都君的说法则是:

秦赵久相持于长平而无决,天下合于秦则无赵,合于赵则无秦。
---- 《战国策.魏策四》

正是这场战争的特殊性和重要性,秦赵两国几乎都是举全国之力而战,双方投入精锐大军各50余万在长平对峙三年,面对强大的赵国,最后秦国依靠战略策划、国家组织、长期对峙、间谍渗透、邦交分化、战略迷惑、战场战术、地形利用、兵种合成、将帅心理等全方位立体筹划,才最终取得胜利。赵军被秦军包围之后,在弹尽粮绝的困境下被迫投降,最后40余万降卒被秦军全部坑杀,赵国精锐主力大军由此被全面摧毁。

按照武安君白起的谋划,本应挟长平大战余威,以雷霆万钧之势一举灭赵,然而,当时的秦国丞相范雎接受了山东纵横家鲁仲连的游说,向秦昭王提出了不宜连续攻赵,而应该撤退养息的战略。秦昭王最终采纳了范雎的主张,否定了白起的谋划,由此错失了一举灭赵的大好战略机遇。

半年之后,秦昭王再次连续发动灭赵大战,为何全部失败?

长平之战结束后,秦军从上党高地全面退兵,开始了整军养息。然而半年之后,秦昭王又改变了这一整军养息战略,提出了再次大举攻赵的战略,结果遭到了连续失败,简要描述如下:

  • 秦昭王四十九年(公元前258年),秦昭王不顾白起的反对,任命大将王陵为秦军统帅,大举进攻赵国都城邯郸。然而王陵进攻邯郸大不顺利,秦昭王派重兵支援,结果王陵又损失了五校人马(一校大概8000人),攻赵失败。

  • 王陵攻赵失败之后,此时白起的病刚刚好转,秦昭王欲请白起代王陵再次攻赵,白起以“兵出无功、诸侯生心、外救必至”为由,断然拒绝。秦昭王只得又派范雎去劝说,白起仍称病不前。于是秦昭王以王龁代替王陵再次攻赵,结果,遭遇魏国信陵君发动山东六国合纵救赵,秦军再次大败。

  • 两次攻赵失败之后,晚年的秦昭王几乎失去理性,固执己见,于是又接受了丞相范雎的推荐,任命范雎的故交恩人郑安平为大将,率军第三次攻赵,结果,完全不通军事的郑安平,遭遇赵军伏击,损失惨重,不久率军二万投降赵国。此战,首开秦军将领战场投降的先例,是秦军历史上最为耻辱的一次战役。

灭国之战,不在一时,大半年而已,如何便遭到连续惨败呢?

时光虽只半年,形势却已经大变了,长平大战后秦军尚未班师时,赵国朝野震恐,秦军士卒人怀一股而下之心,虽只有三十余万大军,却是泰山压顶之势。一旦大军班师,士卒之气大泄,需要长期修整才能恢复。

长平大战虽秦军获胜,但是也伤亡过半了,一鼓作气犹可,若班师后再出,就只能以寻常战力计。如果此时赵国死守邯郸,秦军若急切不能攻下,加之秦军长平之战后杀降,山东六国愤怒了,必定来援,秦军情势必危。

况且秦国大军在长平征战四年未归,将士家小望眼欲穿,刚刚班师回国,方能享受短暂的天伦之乐,今非国难而紧急召回,何有战心?

秦昭王末期、秦孝文王、秦庄襄王时期,秦国又陷入了怎样的低谷困境,被迫收缩防线,暂时无力东出,更不用谈灭赵了?

从秦孝公任用商鞅变法之后整个秦国的历史发展脉络来看,秦国保持了历史上极为罕见的长期的政治稳定,国力持续稳定增长。这一现象背后的根本原因就是:秦国一直奉行商鞅时期确立的两大基本国策:尊奉法治、广纳人才。

在这两大国策的基础上,秦国每一代国君又扎扎实实的完成了三大阶段的历史跨越,分别为:

  • 秦孝公,任用法家名士商鞅,变法崛起,收复河西高原以及整个秦东地带。
  • 秦惠文王,任用纵横家名士张仪,推行连横战略,成功突破山东六国的合纵封锁,大出山东。
  • 秦昭襄王,任用谋略家范雎,推行远交近攻的邦交战略,全力发动对山东六国的军事进攻,扎实的拓展了领土。

然而自长平大战后,秦昭王一系列的决策失误,大体脉络为:退兵失机、攻赵一败、攻赵再败、谬杀白起、攻赵三败、收缩盘整,使得秦国陷入变法以来的首次也是唯一的一次强国困境。

这一强国困境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 首先,人才凋零,由于范雎多次举荐人才不当,秦昭王逐渐疏远了他,范雎于是便辞相离去。范雎离去之后,秦国总揽国政者第一次出现了缺乏大政治家的乏力状态,恢复国力一直没有坚实的计划和举措。


  • 其次,将领层普遍老化,后继乏人。秦军将星如云的强大气象,一时大为萧疏。

  • 三则,军力严重损耗,兵员伤亡巨大,急需补充重建。秦昭王病逝之时,秦军可战兵力一度只有二十余万了。

除此之外,最重要的一个基础原因,就是秦国经济基础还远远不够坚实,三败而衰,经不起大的震荡。详细分析就不再这里阐述了,感兴趣的读者可以关注我之前写的相关文章。

秦昭王末年之后,秦国陷入一系列政治危机,需要全面应对内政,无力顾及外事。

秦昭王末年之后,秦国陷入一系列政治危机,分别如下:

  • 秦昭王晚年立储危机。任何一个国家,权利继承问题解决不好,都是严重的政治危机。长平之战后,储君问题已成为秦国政局中最为显著、最为重大的政治问题。为了妥善解决这一有可能从根本上威胁秦国国运的问题,秦昭王只有采取战略守势,以安定大局为上。秦昭王四十年,体弱多病的太子嬴悼出使魏国,却突然死在大梁。储君突然死去,年近60的秦昭王已无力再慢慢培养一个合适的储君,最后无奈的册立了另外一个庶出子安国君赢柱为太子。


  • 太子赢柱立嫡危机。虽然赢柱被立为太子,秦昭王仍然忧心忡忡,主要在于后续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赢柱被立为太子时也已年近40,算是老太子,身体状况也很差。二是,这个老太子很少参与国事,遇事缺乏主见,大事主要靠正妻华阳夫人做主。三是,华阳夫人不能生育,没有生下一个儿子,后面的继承人又成为问题。好在,在商人吕不韦的帮助下,从赵国迎回了质子赢异人立为嫡子,才解决了这一危机。

  • 秦孝文王赢柱突然病逝,秦国陷入第三次政治危机。熟悉的老国王死了,熟悉的老太子继任了,自然不会有什么大的震荡,然而出人意料的是,老太子赢柱--秦孝文王即位三个月之后便病故了,这是一个无法预料的变数:秦昭王强势政治所造成的后期真空,骤然越过了秦孝文王一代,要直接有长期做人质而在根本上疏于秦国庙堂的嬴异人来主持解决,这无疑是一种极其复杂的政治局面。好就好在出了一个吕不韦,他不但是一个非凡的商人,而且是一个杰出的政治家,在吕不韦的最后策划和安排下,嬴异人即位后,迅速稳定了局面。

  • 秦庄襄王赢异人又早逝,秦国陷入第四次政治危机。嬴异人去世之后,此时的太子是13岁的嬴政,这是君主制时代典型的政治格局之一,称为“主少国疑”,国君年少,朝野不安。这一格局,从来都是典型的政治危机。事实上,后续确实发生了嫪毐之乱,好在英明神武的秦王政一举剿灭。

正是由于这一系列的政治危机,使得秦国根本无力发动对外大战。
综上所述,虽然很多细节并没有一一细细展开,希望对各位读者能有所帮助。

积翠古亭


说实话,赵国得感谢秦国的后几位国君。

不仅是赵国,应该说战国七雄中的赵国、齐国、楚国、燕国、魏国、韩国等山东六国,都应该感谢秦国的这几位国君。

为什么这么说呢?

原因很简单,因为本来秦国按照正常的历史进程,在长平之战以后20年的时间内,就应该把天下统一到一起了。

没想到计划赶不上变化,秦国也有不能一直执行计划的时候。

事情是这样的

秦昭襄王是战国时期在位时间最长的国君之一, 秦昭襄王在位时间一共是56年的时间,在这一段时间内,他依靠秦国强大的军事实力和国家储备,不断对外发动大规模兼并战争,攻占了楚国、赵国、魏国、韩国等大片国土。

(秦昭襄王影视形象)


在这期间,人屠白起为他立下了赫赫战功。

(白起的影视形象)

天下第一名将白起,加上天下战斗力最强大的秦军,在对外战争无往不利。其中,最著名一场的就是长平之战。

公元前260年,长平之战爆发。

应该说,长平之战是秦国统一天下中最重要的战争之一,因为在当时山东六国中能够和秦国抗衡的就剩下一个赵国了!

赵国这个国家自从胡服骑射之后国家实力大增,军队的战斗力也很强。一开始甚至赵武灵王有绕道北方草原突袭秦国首都咸阳的计划。可惜,这个计划还没有等他去执行,就因为沙丘之变被饿死在沙丘宫了。

于是,突袭咸阳的计划被永远的搁置了。

即便如此,赵国的军事力量仍然让秦国不敢小窥。

因为,战国末期除了秦国拥有很多名将之外,拥有名将最多的国家就是赵国。在当时,无论是赵奢、廉颇还是李牧,都让秦国军队一筹莫展。

赵奢其实在历史上并不是很出名,但他有一个非常有名的儿子,赵括。

赵奢本来是赵国一个收税的小官,由于工作比较努力,成绩突出,就被赵王提拔上来了。 赵国是一个尚武精神非常浓厚的国家,别看赵奢之前的岗位和打仗没什么关系,但是他的战场指挥能力也是极强的。

最关键的是,在赵王看来赵奢有能力指挥军队打胜仗。

于是,在阏与之围的时候,乐乘和廉颇都不敢率领赵军去解围,赵王就问到了赵奢。赵奢对自己的指挥能力还是很自信的,虽然他之前没有指挥过大规模的战斗,只是当过收税的官员,赵奢还是率领军队打败了秦军。

从这以后,他的地位变成和廉颇一样了。

这也是为什么赵王对赵括那么信任,因为赵括他父亲也没有丰富的军事指挥经验,就取得对秦军的大胜。而赵括呢,看上去年轻有为,军事理论要远超过赵奢,明显比赵奢厉害嘛。

所以,他才会被赵王无限的信任。因为赵王以为将门虎子,赵括很可能比他父亲还要厉害,只是赵括没有机会表现,需要一个舞台而已。

(赵括的影视形象)

赵国的另外一个名叫廉颇,虽然在军事指挥能力上不如赵奢,但也是名将之一,在面对山东其他国家的时候,还是可以无往不胜的。

(廉颇影视形象)

不管怎么说,廉颇虽然进攻不足,但是防守有余,在面对秦军攻击时还能守住阵地不落下风 。正式因为赵国有这么多的军事指挥人才,赵王才敢于去接受上党这个地方。

可惜的是,长平之战打输了,而且让赵国军队损失惨重,45万大军全军覆没,几乎占到了全国人口的15%。以至于赵国当时已经完全没有能力反击秦国的攻击。

好在当时秦国也损失惨重,按照白起的话来讲:

秦虽破长平军,而秦卒死者过半

秦军虽然在长平打胜了,但军队也损失过半。

也就是说秦国在这场战争中,虽然有白起来指挥,在面对赵括的时候也胜得非常的尴尬。这也直接导致了几年之后邯郸之战的失败,让赵国以及山东六国延缓了被灭亡的时间。

这么一延缓,秦国内部却出了问题。

秦昭襄王死后,三年的时间内秦国换了三个国君。

第1位国君秦孝文王公元前251年继位,但在位3天就去世了。3天时间估计连板凳还没坐热乎呢,所以什么都干不了。

第2位国君就是秦始皇的爸爸异人,秦庄襄王。秦始皇的爸爸继位之后,由于常年在外,在秦国内部是没有什么根基的。这种情况下,他只好选择对外和赵国交好,并且把自己的妻子赵姬和儿子嬴政接回国。

赵国这个时候也非常希望能够和秦国保持一个比较良好的关系,毕竟赵国现在元气大伤,需要一定时间的恢复,所以两国关系趋缓。

即便如此,异人还是希望能够做一番事业,没准在他的任内能够统一天下的,成为千古一帝。

所以,异人在位的第二年就开始发的对外战争,夺取了赵国的太原、榆次等地。

可惜,他在位三年之后就死去了,然后就是他年仅13岁的儿子嬴政继承了王位。嬴政年龄太小了,只能由他的母亲赵姬来处理朝政,没有了异人,赵姬和吕不韦两个人再续前缘。

吕不韦频频出入于秦国的宫殿,对赵姬的需求开始有点力不从心。就在外面找来一个叫做嫪毐的异人。

嫪毐凭借着自己的超能力获得了赵姬的宠幸。成为秦国最有权势的大臣,在赵姬的支持下,嫪毐经常参与高层决议,其地位甚至在丞相吕不韦之上。嫪毐的超能力不是治国能力,他也出不了什么好主意。

在赵姬的宠幸下,嫪毐狂妄自大,自称为秦始皇嬴政的假父。

秦始皇亲政后才开始继续统一战争

事情一直到秦始皇成年之后才有改观,秦始皇要亲政了。一朝天子一朝臣,秦始皇亲政之后肯定会改变目前秦朝的生态,像嫪毐这种只会扯淡的人是一定会被清算的。

嫪毐虽然能力不强,但不糊涂,他决定先发制人,发动政变杀掉嬴政。好在嬴政有所准备,平定了叛乱,并且将他的母亲赵姬囚禁了起来,取得了国家的控制权。


秦始皇公元前238年亲政,公元237年解除了吕不韦的职务,公元前236年,已经大权在握的他就开始了对山东六国的统一战争。

到公元前221年,经过15年的战争,终于灭掉了山东六国,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中央集权式的王朝,秦朝!

(秦灭六国)


所以,假如秦国在长平之战之后,国君更换不是那么频繁,统一这件事可能会提前十几年的时间开始执行。很可能还没到嬴政继位,天下就已经统一了。如果这样,秦始皇就不是开国之君,而成了守成之君,以秦始皇的能力,断不会出现陈胜吴广起义这样的事情吧?

作为守成之君多半会将政权顺利交到公子扶苏手里,那么秦王朝很可能就是一个寿命非常长的王朝了,汉朝很可能也不会出现了!


历史风暴


秦赵长平之战发生在公元前262年到公元前260年。在这场大战中,秦国坑杀了赵国40多万降卒,可以说,基本上把赵国的主力全歼。留在赵国内的,只剩下40岁以上的老人(古代那个年纪确实叫“老人”了)和十几岁及以下的孩子。当时秦国要灭赵国,可以说易如反掌。为什么却并没有马上灭赵国,而是往后拖了40年,直到公元前222年,王翦才灭掉赵国。这是怎么回事呢?

(长平之战)

一、秦国杀敌一万,也自损三千。

秦国在长平之战中确实把赵国的40多万主力全歼。但是,可能因为赵括的“纸上谈兵”,大家忽略了赵括指挥大军给予秦军的重创。不错,赵军当时确实全军覆灭,但是赵括曾带着赵军连续五次向外突围。赵军的战斗力本来就十分强悍,同时又都是为了逃命。因此,其杀伤力其实也是挺可怕的。

史料记载,整个长平一战,赵军被全歼,但秦军的死伤也达到了20多万人,伤亡人数差不多占了秦军总兵力的一半(白起反对打“邯郸之战”时曾说“今秦虽破赵军于长平,但伤亡者过半,国内空虚”,可以此证明)。由此可见,秦军自身所遭受的打击,也是非常大的。

二、秦国将相内讧,陷阵脚自乱。

白起长平一战,威震六国。各国惊恐不已,于是韩国、赵国纷纷派使者前往秦国,对秦国的宰相范雎说,白起如果把赵国给灭了,他立下了那么大的功劳,你在秦国还有地位吗?

范雎其实也忌惮白起所立下的大功。本来,“远交近攻”的策略是他向秦王提出来的。秦王用这个策略,避免了齐国等各国的插手,让秦国可以一心一意攻打赵国。可是说,他是整个秦灭六国策略的总设计师。但是现在白起把这件事付诸行动,风头一下就把他压下去了,没人记得这是他范雎的功劳。因此,范雎也很嫉妒白起。

因此,范雎便撺掇秦王,让白起休战。秦王也害怕白起拥兵自重,所以把白起召回来,解除了他的兵权。

这让白起怨恨不已,以至于最后王陵指挥邯郸之战打不赢,秦王想重新起用白起的时候,白起却借故不去。后来秦王生气,又把白起给杀了。正是少了白起这个战将,才给了赵国喘息的机会。

(赵括剧照)

三、赵国同仇敌忾,得绝处逢生。

一年后,也就是在公元前259年,秦王再一次组织了50万大军,前往攻打赵国。这一次,秦王的目标是要一举拿下赵国。

不过,秦王因为忌惮白起,并没有派白起前往,而是让另一位将军王陵统兵。

当时赵国的主力尽失,因此在旷野战中,赵军完全不是秦军的对手。秦军也因此长驱直入,一直打到赵国的都城邯郸城下。

赵国当时确实已经没有青壮年了,有的只是老人和孩子。但是他们还有两个人在:一个是廉颇,一个是平原君赵胜。在廉颇和赵胜的组织下,赵国实行坚壁清野,把所有的粮草都收进邯郸城内。同时组织赵国的这帮老人的小孩,轮岗防守,昼夜不停,坚决抵抗。

由于长平一战,赵国40多万青壮被屠,整个国家“子哭其父,父哭其子,兄哭其弟,弟哭其兄,祖哭其孙,妻哭其夫”,大家都憋着一股劲,同仇敌忾,誓要报仇雪恨。所以,赵国尽管基本上没什么兵力,但是在这股精神力量的支撑下,愣是把邯郸城坚守了一年多的时间。

后来,廉颇又组织当时赵国唯一的部队——赵王的卫队,趁秦军防守松懈的机会,不断出城袭扰秦军。秦军主将能力有限,士卒疲惫,又被赵军不断袭扰,久攻不下,已成“师老”的态势。

(廉颇剧照)

四、魏楚积极援助,防唇亡齿寒。

秦国在围攻赵国都城邯郸的时候,其它各国一开始都惊慌失措,坐卧不安。但是没人敢提兵相助。怕的是一旦救不过来,打不败如狼似虎的秦军,惹火烧身。所以,尽管平原君赵胜多次派人前往各国游说,但是各国都犹豫不决。

也就是在这时候,魏国的信陵君走上了历史舞台。具有高度前瞻性的他,看到了秦国灭掉赵国后,魏国所面临的可怕危险。于是,信陵君演了一出“窃符救赵”的好戏,夺得魏国兵权,率魏军八万,联合楚军十万,前往救援赵国。

魏楚大军赶到后,在邯郸城外,魏军击西,楚军击东,赵军击内,三军把秦军包围起来打。秦军再也招架不住,因此败退回去,邯郸之围被解除。

此后,赵国的廉颇虽然被猜忌,逃到魏国。但是赵国还有一位大将李牧。因此,后来秦赵虽然还有一些战争,但都没讨到什么便宜,直到后来王翦出现,赵国也成强弩之末,李牧又被猜忌而遭解除兵权,因此赵国才被灭国。这样一来,便又往后延续40年了。


张生全精彩历史


秦国自商鞅变法之后,国力迅速增强,渐渐有了一统天下的实力。自古激进变法,无不被保守势力反噬,商鞅最终亦不能幸免,然而秦国的变法早在商鞅之前就已经执行,商君之法更为后世秦王所贯彻。

到了战国中期,曾经雄霸天下的魏国和自西周时就已经崛起的楚国均被秦国削弱。赵国成了秦国一统天下的最后障碍。当时的秦国在相国范雎的建议下采用了远交近攻的策略,优先吞噬紧邻的三晋,可以避免同曾在合纵联盟中击败秦军的齐国交锋。然而赵国自从赵武灵王改革后,使得胡服骑射的赵军极为强大,因此秦国在制定战略计划时相当慎重。

当时的秦国同赵国之间间隔韩国,如若能将韩国靠近赵国的城池攻占下来,那么赵国的侧翼便暴露在秦军的铁骑之下,这部分韩国领土叫做上党。另外韩国本身同秦国土地犬牙交错,也是秦国的心腹大患,因此秦军首先发动了伐韩战争。

韩国实力弱小,虽有扬名天下的劲弩军团,却依旧难以支撑羸弱的韩国防务体系。不是秦国对手的韩国迅速溃败,韩王在野王地区被占后,抛出丢车保帅之策,将秦国心心念念的上党割让给秦国,以求秦军退兵。上党当时与韩国其他领土已经被秦军隔断,但上党太守冯亭却有自己的想法。冯亭在秦韩战争中阻挡秦军许久,如果投降秦国难有好的下场,因此干脆将上党献给赵国。就这样,秦国意图牵制赵国而想要得到的上党被赵国兵不血刃的拿到了。秦国大怒,迅速执行伐赵战争。

秦赵长平之战爆发后,前期的赵军将领是大将廉颇。廉颇非常清楚秦军的弱点,远道而来的秦军有着漫长的补给线,对秦国国力的消耗很大;另外对韩赵的连续作战让疲惫的秦军求战心切。因此,赵军决定坚守不出,打算逐步损耗秦军的士气和增加秦国后勤压力。

古代战争,机动性并不高,粮草的运输更是缓慢,因此需要大量的民夫来运输军需物资,而民夫是需要吃粮食的,所以军粮的损耗并不简单是军队的口粮消耗。隋炀帝远征高丽,就是因为漫长的运输引发民夫徭役的苦重和农民的纳粮负担,最终后勤不稳而失败的。

面对廉颇的坞堡策略,秦相范雎派人散布流言,说廉颇消极避战。在反间计的作用下,廉颇被赵孝成王撤换另做他用,让赵括统领赵军。赵括主战,积极策划主动进攻,这是因为相对于秦国来说,赵国国力处于弱势,长期保持几十万赵军的消耗,对赵国极为不利,更不要说还需要防范其他诸侯和草原上的威胁了。赵国国力不支,便向齐国借粮,却吃了闭门羹,因此赵国朝野当时是支持赵括速战速决的策略的。

当双方战事正式拉开后,秦将白起先以25000特种部队包抄赵军先锋军的后路,又以5000精骑切入赵军和后方营地之间,至此赵军主力被分割开来,成为数股相互独立的作战部队,无法发挥协同作战的优势。在这一步骤的操作中,我们能明显的看出来白起对大军团作战指挥的天赋,数条战线遥控自如,犹同臂膀一般,而赵括在军团指挥层面被压制的死死的。

不过赵括以旗号和战鼓之声作为号令,继续指挥赵军作战。当时的赵军粮道被断,惨遭围困一个半月之久,士兵相杀而食,因此赵括选取了中心开花的突围战略,指挥赵军从不同方向突围。秦军未曾想到被围困这么久的赵军能够爆发如此惊人的实力,于是迅速寻找赵括队伍,将之射杀,可赵军依然在有条不紊的突围中。原来那支被射杀的赵军是赵括命人假扮自己的虚招。

最终白起包围了真的赵括,并劝降赵军。赵括诈降,但赵军阵形不乱,因此被白起识破。白起暗中命令秦军准备,意图在赵军解除武装后诛杀之,却亦被赵括识破。两军相近,赵军抢占先手,奋死一搏。秦军吃了大亏,但因军队素质和后勤充足的条件下依旧打败了詹俊,赵括死于乱军之中。群龙无首的赵军因此投降了秦国,长平之战结束。

白起纳降的赵军至少有二十万人,加上秦军自身的二十万人,缺粮问题导致其无法将之彻底消化,如若释放又如同放虎归山。因此白起采取了同几十年后项羽巨鹿之战后相似的做法,诛杀降军。

秦赵长平之战,双方战损均达二十万以上,其中赵军更总计折损四十多万人马,可见这场战争规模之大。秦军以五十万众分割赵军,包围赵括二十万军队而围歼之,余下赵军降部亦被诛杀。秦军折损过半,虽占据河东却只得最终撤走让于赵国。双方大战唯一的不同就是赵括身死而白起封侯,事后白起对秦王直言,认为赵括是一位有本事的将领,只是战场经验不丰富,否则战未可知。三年后,功高震主的白起被秦王忌惮诛杀,而上党郡的守将郑安平投降了赵国,于是上党又成为了赵国的地盘。

单凭结果而言,双方差异不大。但战后的赵国随即面临燕国的侵犯,而秦国凭借丰厚的底蕴没过几年便恢复元气。此战是战国时代空前惨烈的大规模歼灭战,不仅使得赵国的国运被彻底打散,更预示着秦灭六国的时代即将到来。


有魔气历史


首先,我们要先看一下长平之战的结果:公元前260年,秦赵长平之战结束。赵国主将赵括阵亡,45万赵军全军覆没。秦国惨胜,秦王发动全国之力,损失过半,保守折损20万左右。可以说,秦赵两国都以惨来收尾。



一、邯郸保卫战推迟了秦国整体的统一进程

公元前259—257年,秦国进军赵国都城邯郸,发动邯郸之战。由于赵国军民抵抗意志十分顽强,再加上魏国信陵君、楚国春申君率领援军赶到,将围攻邯郸的秦军包了饺子,秦军大败,伤亡近30万。赵魏楚韩四国联军收复了河东郡、上党郡、太原郡,秦军收缩回河西郡。



邯郸之战,使合纵联盟死灰复燃,一振多年来六国的惨败,挽回了本来的颓势。让赵魏韩楚四国的君主看到了希望,这个时候一致将枪口对秦,对于秦国也是一大震慑。秦国在长平、邯郸连续作战五年,伤亡超过五十万,国力大损,已经支撑不了一次大规模的会战,此时选择休养生息是最佳选择。

此前,赵国长平之战折损四十五万,魏国华阳之战主力被歼灭,韩国伊阙之战主力被歼灭,楚国故都、汉水流域为秦所占。可以说,这四个国家与秦国有着不共戴天之仇,趁着秦国惨败,联合起来也是一个非常合宜的办法。而且,联盟内有春申君、信陵君、平原君三位号召力强的人物,秦国也不敢小觑合纵联盟里的大佬们。



二、无形的战争—秦国在外交上的战争

自公元前257年—公元前247年这十年间,秦国与六国没有发生大规模的战争。但秦国没有闲着,积极在外交上发动战争,总体上来说就是“远交近攻,分化瓦解,各个击破”大战略。

远交拉拢的便是燕国、齐国。燕国与秦国不接壤,没有直接利益纠纷,而燕赵同居河北,边境不大安宁。于是挑动燕赵两国矛盾,让赵国不能休养生息。对于齐国,必须结为盟友,齐王还跑到秦国朝见,又重金收买齐国大臣,让齐国在秦国攻其他国家时按兵不动。



近攻就是继续蚕食韩赵魏的国土,在二十年里攻魏五次,攻赵三次,攻韩一次,但都是攻城略地,不是大规模会战,韩魏被迫割地求和。同时,攻打韩魏也是有目的地,就是要切断韩魏与燕赵的联系,达到后期各个击破的目标。

韩国做了三手准备。第一手,韩王亲自到咸阳朝见秦王,缓解关系。第二手,加入合纵联盟,抱紧联盟大腿。第三手,派间谍郑国到秦国兴修水利,耗费秦国国力,让秦国暂缓对韩国的进攻。郑国渠修建十余年,一定程度上拖累了秦国对外战争的步伐,却实打实地打造了一个关中粮仓,为秦国后面的攻灭六国之战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魏国方面,秦国一方面离间魏王与信陵君的关系,使信陵君不受重用,郁郁而终。一方面派兵遣将加紧对魏国进攻,魏国连吃败仗,丢城损兵。此时的魏国,已是强弩之末。楚国方面,被秦国赶到淮河流域,使楚国与中原各国的关系大大加强,秦国对楚再未发动战争。

赵国方面,个人觉得郭开是秦国派来的奸细,廉颇、李牧两位赵国顶梁柱都被其迫害,使赵国在军事上处于劣势,内政上也是乌烟瘴气。



三、五国攻秦与秦国内政更替

公元前247年,以魏国信陵君为首的五国联军攻秦。河外之战,秦军大败,退守函谷关不出。这场战争再度延缓了秦国统一的进程。因为秦国内部出现政权交替,没空发动战争。

这一年, 秦庄襄王去世,13岁的秦王嬴政即位,但权力被相国吕不韦、太后长信侯嫪毐、秦国公室三方占据,四方围绕权力展开了角逐,自然无暇东顾。

公元前242年楚、魏、韩、赵、燕等五国联军攻秦,楚军大败,联军溃散。随后,联军转向攻齐,占领齐国城池。此次攻秦,战果颗粒无收,空废国力,合纵联盟彻底解散。



公元前239年,太后、长信侯与吕不韦的楚派内斗,战于咸阳,长信侯兵败,随后被秦王嬴政夷灭三族,秦国二十余位秦国高级官员(长信侯党羽)被枭首,门客四千余人被夺爵迁蜀。可以说,这场内乱是秦国内部第一次大清洗。

公元前237年,吕不韦被秦王嬴政罢相,楚系一党被清洗,自此秦王嬴政掌握了秦国的全部大权。楚系党羽比如楚国公子昌平君、昌文君在秦灭楚国时反秦,随即被王翦攻灭。自此,后系、楚系退出了秦国朝政。



嬴政取得大权后,招揽六国人才,为他制定灭六国,定天下的大计。而之前,秦国前六世君主只是想称霸天下,到了秦始皇时代才有了统一天下的规划出炉。公元前236年趁着燕赵交战,赵国空虚,秦军攻赵,连下十城。公元前234年,歼灭赵军十万,随即李牧在宜安大败秦军,组织赵军进入防御阶段,双方处于胶着状态,一直到公元前228年才才灭赵国。

所以说,秦赵进行了八年战争,以秦灭赵为结局。问题所说推迟了三十年,综合来看就是邯郸保卫战的胜利、秦国内政的更替、秦国战略的调整、合纵联盟的复兴等四个方面因素。


慵懒国王


公元前262年,秦赵爆发长平之战,表面上是秦赵两国争夺韩国的上党山地,实则是秦赵两国争夺统一天下的机会,是两国的国运之战。此战秦国出动六十余万兵力,赵国出动五十余万兵力,最终赵国损失45万精锐部队,秦军伤亡三十万余万士卒,秦国获得了统一天下的机会。公元前222年秦将王贲击灭代国,代王赵嘉战死,赵国正式灭亡。长平之战距赵国灭亡相隔40年,之所以赵国能再存四十年,主要还是白起之策不被采用,赵国军力恢复得快。

长平之战后,白起想趁胜追击,一战灭赵,完成一代名将的灭国伟业。长平之战后,赵国精锐尽失,举国惶惶,民无斗志,兵无战心;而秦军士气正盛,数量尚有三十余万,从上党山地入赵,完全可以一战灭赵。当时秦军兵锋正盛,白起之名如雷贯耳,天下列国莫敢与秦军相斗者,因此灭赵之战不用担心五国合纵。

范丞相为了遏制白起的不世大功,以秦国国内空虚为由,避免列国合纵攻秦,主张与赵国和谈。赵国以六城为代价向秦国求和,缓冲了秦军的兵锋,然后不吝珍宝美女,与列国交好,组成了抗秦同盟。赵国缓了一年后,不给秦国六座城池,在邯郸屯兵积粮备战,最终秦国发动了意在灭赵的邯郸之战。此战秦军战死二十余万有余,五国见赵国战力仍存,于是纷纷发兵救赵,在魏将魏无忌的率领之下,五国联军击败了秦军,打到了函谷关下,攻占了秦国在关外的所有领土。

邯郸之战与五国伐秦之战后,秦国暂时无法出关灭赵了,因为秦国国力大损,需要休养生息。赵国当时君明臣贤将广,一时之间要完成灭赵大业是十分困难的,赵国战后很快恢复了三十万的常备军,且北部防备匈奴的大军也回援。秦将白起死后,秦军暂时也没有名将产生;另外秦昭襄王之后的秦孝文王、秦庄襄王皆非雄主,治国时间又短,故无法出关灭赵。秦王政亲政后,手下名臣名将云集,国力发展到了极致,于是秦军再度出关展开灭国大战,赵国顺势而亡。


大秦铁鹰剑士


为何长平之战30年后,赵国才被秦国所灭?小编以为原因可以这样理解。

第一:小人中伤

当时的赵国以重金贿赂了秦国宰相范雎。随后,他面见秦昭襄王,提出赵国虽然在长平之战中耗尽了有生力量,秦国在这场旷日持久的战争中也是损失巨大。秦国军队伤亡过半,国库被消耗得极尽空无。因而,不如让战士们回来休养生息,改日再战。

第二:国际局势原因

各国之间搞平衡的结果,你打赢了谁没人关心,但要是想灭国,各个诸侯都会感到唇亡齿寒出兵营救,秦王不敢冒天下之大不韪

谢谢观看


溪风332


长平之战在战国后期是决定各国命运的一场关键之战。在长平之战以前,合纵与连横是同时进行的,秦国虽然是六国当中最强的,但对六国并没有绝对的力量优势,六国当中还有可能兴起来秦国对抗,魏国、楚国、赵国先后和秦国发生过激烈的对抗。所以秦国也要积极推进连横政策来分解六国,而六国也没能完全连成一片来对抗秦国。但是长平之战以后,秦国取得了对东方六国的绝对优势,六国被迫联合起来对付秦国,但大势已去,在三十多年后被秦国先后消灭。

对于提主这个问题我们可以进行全面分析,首先看长平的整个过程,然后看战争结束之后六国的反应。

长平之战的起因是秦国攻打韩国的上党郡,秦军号称“虎狼之师”,韩军当然抵挡不了其进攻。在这种不利的条件下,韩国的君主韩惠王决定用土地换和平,将上党郡割给秦国。但是当时的上党郡太守冯亭不愿意执行国君的命令,不想投降秦国,于是冯亭和上党的百姓商量以后决定利用赵国的力量对抗秦国。于是,冯亭派使者去通报赵国。

赵国的国君是赵孝成王,他则即位不久,政治上这不够成熟。面对这样一个两难的问题,赵王找来了自己的弟弟平原君和舅舅和商量。最终决定接收韩国上党的十七座城池。从这个行为上,就能看出赵王眼光的浅视,他根本就不没想明白接收了韩国的上党郡,会招来秦国怎样的报复,对后果严重估计不足。

秦国人知道这件事后自然非常愤怒,于是秦将王龁率秦军主力攻打赵国,赵国的主将则是廉颇。开始时,秦赵两军多次交战,廉颇虽然是名将但毕竟年老,且赵军实力不济,所以败下阵来。于是,廉颇便在长平筑起防御体系,和秦军对峙。这样一对峙,就持续了两年多。我们知道战争是最烧钱的,是最消耗资源的,两方打仗的实质就是在比拼国力。从双方的后勤补给来看,赵国的补给线较短,秦国较长;但是秦国的经济实力要强于赵国,犹其是农业的粮食产量,秦国不仅有关中平原上大片耕地,还早早地占领了蜀地作为后方提供粮食等各种资源。所以,从长久来说,赵国是耗不过秦国的。

赵国处在弱势地位,赵王自然要想办法改变战略方向。因为再这样对耗下去,赵国早晚会被拖垮。要改变只有两条道路,一是主动出击尽快与秦军决战;二是向秦国求和。第一条路太冒险,完全没把握,于是赵王决定先向秦国求和。但是赵王求和的办法出了非常大的失误。赵王手下有个人叫虞卿劝赵王说,不能直接求和,因为战争的主动权在秦国人手里,如果主动求和就是自暴其短,秦人是不会同意的。虞卿的办法是用赵国最好的珠宝去交好魏国和楚国,让他们出兵威胁秦国,迫使秦国同意和议,因为只有具备了足够的实力,才是议和的基础。但是赵王没有接受虞卿的建议,直接派人去秦国。结果不出虞卿所料,秦王和范雎将赵国使者交给楚国和魏国等诸侯国看,表示赵国要求和,让其他诸侯国不要再去帮助赵国。这样一来,赵国不但在军事上很被动,在外交上也失去了外援,陷入了空前孤立的局面。

议和不成,赵王只能下定决心背水一战,万一打胜了还有希望,否则再拖下去就是死路一条。于是赵王令廉颇出兵,但廉颇深知不能战,战则必败。赵王就罢免了廉颇,让年轻的赵括代替廉颇做了主帅。赵王这个决定遭到了两个人的坚决反对,一个是著名的大臣蔺相如,一个是赵括的母亲。赵括母亲反对的理由是,赵括父亲赵奢临终前的嘱吒,说自己儿子只会军事理论,没有经过足够的励练,不能担此大任。但赵王没听,还是坚持用赵括作主帅。我们也可以看出来,真正想决定的是赵王本人,赵括只不过是执行他命令的棋子。

赵括到了前线,一改廉颇之前的作风,采用主动出击的策略。秦国听说赵国换将了,知道机会来了,立刻换上了号称“人屠”的名将白起,秦王还下令秦国十五岁以上的男人全部上前线。秦军换将的消息绝对保密,赵括并不知道,仍然采取全面出击的策略。面对赵军的进攻,白起采取了示弱的对策,将赵军主力引诱进自己地盘,然后用骑兵将赵军分割成两段,分别包围。赵军被包围,陷入了非常被动的局面,赵括组织了几次进攻突围,都被秦军挡了回去。赵军共被围困了四十六天,弹尽粮绝,士卒气势低落。赵括只能发起最后的冲锋突围,结果被秦军射死。赵军没了主将,突围无望,只好向秦军投降。赵军投降后,秦军主将白起为了防止赵军哗变并有效削弱对方的有生力量,下令将40万赵军全部坑杀。最后只放走了200多老幼兵士回赵国报信。

赵国兵败的惨烈消息传到首都邯郸,整个赵国为之震动。赵国人对秦国恨之入骨,但又充满了恐惧。此时,其他诸侯国的援军还没有来救赵国,正是灭赵的绝好时机。白起就主张一鼓作气,灭掉赵国。但此时,秦国的国君秦昭王没有同意白起的建议,他下令秦军整顿休息,这样就延缓了进攻赵国的时间。但是又过了一段时间,秦昭王又决定灭赵,但白起生病了,于是秦昭王派其他人为将去攻打赵国,但未成功。秦昭王又亲自去请白起,让他继续出征。但是白起拒绝了,原因是白起认为错过了灭赵的最好时机,而且其他国家的军队也陆续去救援赵国,现在再去打仗肯定失败。当然,白起心里更在乎的是自己的名声,一旦失败,他一生不败的传奇就会以污点告终。这件事也增加了秦王和白起的矛盾,为后来白起被赐死埋下了伏笔。

在秦国内部意见不统一的时候,赵国方面积极自救。这个过程中,平原君赵胜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他先派人到魏国求救,然后自己亲自到楚国去求救。由此发生了两段非常有意思的故事,分别是“信陵君窃符救赵”和“毛遂自荐”的故事。

“信陵君窃符救赵”:魏王在收到赵国的求救消息后,派了大将晋鄙率十万大军去救赵国,但是到了魏赵边境时,秦昭王派人来恐吓魏国,说谁敢救赵国,秦国在灭赵后就会收拾他。魏王因此犹豫了。此时,魏王的弟弟信陵君站出来了,他是平原君的妹夫,坚持主张救赵。但是他的哥哥魏王不同意。信陵君就派人买通了魏王身边的妃子,让她帮忙偷了调兵的虎符。为了保证万无一失,信陵君还带一个大力士侯生。信陵君来到魏将晋鄙的军营,出示虎符,假传魏王的旨意要救赵。晋鄙果然将信将疑,就在他犹豫之时,信陵君命令侯生用锤子将晋鄙杀死。这样信陵君顺利接管了军队,他让军中父子兄弟的一人离开,表示要和秦国决一死战,这样剩下了八万人。信陵军就带这八万人的军队去救赵。

平原君去楚国之前,要挑选二十个门客一同前往,差一个时候不知道选谁了,于是毛遂自告奋勇要求一同去。平原君同意了。到了楚国,平原君向楚王说明来意,请楚国出兵救赵。楚王的态度也显得有些暧昧,很不明确。过了好几天以后,平原君又和楚王一块商量。此时,毛遂又自告奋勇,上前催促楚王赶快决定出兵。楚王非常生气,斥责毛遂不懂礼术。毛遂不卑不亢,将救赵的道理和要害向楚王陈说。最后,楚王终于决定出兵。楚国著名的春申君率十万大军去救赵。

魏楚两国的军队都赶到了赵国,他们和赵国的军队里应外合,一同对抗秦国的虎狼之师。结果在邯郸城下,秦军遭遇了当时为止最惨的一次失败,一个叫郑安平的秦国将领率两万秦军投降。经过邯郸之战,秦军的力量大减,赵国也顽强地生存了下来。秦昭王为此事震怒,并迁怒于白起,赐这个名将赐死。

经过了长平之战,东方六国之中再无一国能单独和秦国为敌。他们只能联合起来共同对付秦国。秦国在邯郸失败后,也采取了一系列恢复发展的措施。不久后,大名鼎鼎的吕不韦在秦国执政,他采取了一系列有利于恢复经济的措施,鼓励发展农业,取消对商业的限制,又大力修建水利工程,蜀中的都江堰和关中的郑国渠都是那个时期修建的,秦国的国力又进一步地加强。东方六国联合向秦发动了好几次进攻,但都无功而返。秦国还反攻,推翻了东周,正式将周王室拉下了马。

长平之战的时间是公元前260年,又过了二十七年,秦赵之间又爆发战争,赵军又被斩首八万。赵王只好任用李牧为大将,抵抗秦军的进攻。李牧又是一员天才将领,他曾多次打败秦军的进攻,还创造了带一支军队先后打败两路秦军的战斗奇迹。秦国看直接进攻不行,就启用了离间战术,用重金贿赂赵国重臣郭开,让他散布流言,说李牧要谋反。赵王果然中计,派人解除李牧的兵权。李牧抗命,赵王就密密派人将李牧拘押,最后处死了。李牧死后,赵国三个月被秦国灭亡,时间是公元前228年,距离长平之战失败过了32年。其他国家被灭时间分别是:韩,前230年;魏,前226年;楚,前223年;燕,前222年;齐,前220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