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為何先打陳友諒後滅張士誠?

zhangbaozhi


一、順應民心、堅持反元大旗

元朝末年,吏治腐敗、橫徵暴斂、賦稅沉重、土地兼併,階級矛盾異常尖銳。

元朝實行嚴厲的民族壓迫政策,漢人、南人位居低層,被列為賤民,民族矛盾十分突出。

天災不斷,饑民遍野。人民對元朝統治恨之入骨。

全國各地農民起義都是以反元為旗號的。只有以推翻元朝為目標的起義軍才能獲得人民支持和擁護。

朱元璋一直以反元為主要目標。元朝徹底失敗之前,朱元璋堅定“緩稱王”,贏得了民心。

而陳友諒卻不同。起義之初,他也激烈反對元朝,但是,隨著勢力壯大,他卻改變了原來的政策。

1360年,陳友諒安排部將向徐壽輝報告事務,趁機用武器打碎了徐壽輝的腦袋,徐壽輝命歸九泉。

徐壽輝剛死,陳友諒很快在採石稱帝。三股反元的強大力量中,陳友諒最先稱帝。

最不得民心的是,陳友諒此時已經把反元大事置之度外,而把消滅朱元璋當作重中之重。陳友諒已經失去了大部分民心。

張士誠滿足於既得財富,善待民眾,沒有稱帝。

順應人民反元、仇帝的心態,又因為陳友諒擁有強大兵力,而且把消滅朱元璋作為當務之急,所以,朱元璋決定先打陳友諒。



二、乘其內訌、量其軍心紊亂

陳友諒發展壯大是一路殺出來的,殺的大多數是當時的反元抗元先鋒人物。

1357年,南方紅巾軍將領倪文俊投奔陳友諒。陳友諒乘機殺死倪文俊,並呑並了他的軍隊。

1359年,陳友諒突然來到安慶,趙普勝在雁汊迎接。趙普勝剛剛登上船隻,陳友諒趁其毫無準備,立刻殺了他。

1360年,徐壽輝從漢陽來到江州。陳友諒命士兵埋伏起來,將徐壽輝所部全部消滅。

陳友諒進駐採石磯後,派部將假裝向徐壽輝彙報事務,趁機用鐵器打碎徐壽輝腦袋。

陳友諒胡亂猜疑、肆意妄殺、氣氛恐怖。

朱元璋分析陳友諒軍心混亂、戰鬥無力,倪文俊、趙普勝、徐壽輝的餘部也會仇恨陳友諒。

所以,朱元璋決定乘陳友諒內亂之機,首先消滅他。後來的史實驗證朱元璋是英明的。



三、剖析人性、判斷無人助諒

朱元璋與謀士分析,陳友諒在短短几年的時間內,先後消滅了幾個影響很大的紅巾軍領袖、又把這些人的軍隊收到自己麾下,一定是躊躇滿志、志驕氣傲、豪氣沖天。

這時候的陳友諒擁有軍隊的數量是最多的。他一定不會把任何人物和力量看成難以打敗的,他一心只想乘勢奪取天下。

如果朱元璋先打張士誠,陳友諒一定會乘自己膨脹之勢,抓住機會進攻朱元璋。張士誠憑藉自己堅固的防禦力量、頑強抵抗;陳友諒傾其軍力來攻打朱元璋。

朱元璋將會受到腹背攻擊。憑著當時的軍事力量,朱元璋就是凶多吉少。

即使朱元璋不打張士誠,志驕意滿的陳友諒也會主動找事、對朱元璋發動攻擊。

張士誠鹽商出身,器量狹小。他雖然也想稱帝,但是他暫時只想守住已經佔有的土地和財富,希望看到陳友諒與朱元璋一方衰敗、或者兩敗俱傷時再作決定、圖謀天下。



如果朱元璋進攻陳友諒,或者陳友諒進攻朱元璋,張士誠最大可能是坐山觀虎鬥,不會主動支援任何一方,期待收穫漁翁之利。

剖析了陳友諒、張士誠的人性心理之後,朱元璋決定先打陳友諒,再伺機消滅張士誠。

四、採納良計、先滅諒後除誠

李善長善於計謀,他對朱元璋說:“漢高祖氣量宏大,包容賢能,不濫殺人,所以很快能統一天下。將軍學習漢高祖,一定能成就大業。”

朱元璋留下李善長做謀士,認真遵照李善長的建議行事。

學士朱升對朱元璋提出九字方針:“高築牆,廣積糧,緩稱王。”朱元璋按照這個方針,逐步完成統一中國的偉大事業。

劉伯溫對朱元璋分析了陳友諒和張士誠的具體情況後,二人得出一致意見:“志驕則好生事,器小則無遠圖,故先攻友諒。”

陳友諒稱帝后,大有一舉東下殲滅朱元璋的勢頭。朱元璋正在為逃、戰糾結的時候,劉伯溫出了一個計謀。

劉伯溫對朱元謀說:“陳友諒的賊軍已經驕傲,等到他們深入進來,我們埋伏軍隊進行攔擊,打敗他們是很容易的。”



朱元璋採納了劉伯溫的計謀。命令陳友諒的老朋友康茂才寫信、引誘陳友諒速來進攻,並告訴他:江東橋是座木橋。

陳友諒驕傲自大、放鬆警惕、帶領部隊快速進攻。

到了江東橋,陳友諒發現沒有木橋,只有堅固的鐵木橋。而且他命令手下大聲呼喊康茂才,沒得回應。陳友諒知道上當,想撤回已經來不及。

朱元璋大軍身在暗處、處於主動,陳友諒軍隊立在明處、處於被動。雙方展開大戰。

陳友諒軍隊成份複雜,很快陣腳大亂,敗局一發不可收拾。

陳友諒一路捱打,一直逃跑到江州。

龍灣之戰中,原趙普勝部將都因為怨恨陳友諒殺了趙普勝,沒有戰鬥意志、消極參戰。大部分士兵在趙普勝名將張志雄帶領下投降了朱元璋。



在追擊陳友諒的征途上,朱元璋接納了陳友諒部下於光、歐普祥的投降。

朱元璋採納劉伯溫計謀,以弱勝強,一舉擊潰陳友諒,從此轉危為安。

朱元璋決定首先消滅陳友諒,他對部下將士說:“陳友諒殺了自己主人、犯上建號,又侵犯我們的疆域,殺了我們的著名將領,看看他的所作所為,不到滅亡是不會停上的。”

1363年,朱元璋與陳友諒在鄱陽湖決戰。

陳友諒集合所有大船,把它們鎖到一起,構大巨型陣地。開戰三天,朱元璋損兵折將。第四天,颳起了東北風。

朱元璋採納劉伯溫的計策:利用火攻。朱元璋下令放火焚燒陳友諒的大船。

朱元璋軍隊都是小船,裡面放滿了硝石、草料。當這些小船靠近陳友諒的大船時,一齊點火燃燒,火借風勢快速向陳友諒大船漫延。

陳友諒大船無法躲避,迅速著火,船上將士要麼跳到水中,被朱元璋將士打死;要麼留在船上,被大火燒死。

一場大火燒得陳友諒傷亡慘重,其弟陳友仁也被燒死。陳友諒十分沮喪。



朱元璋安排將士截斷陳友諒退路。陳友諒手下左金吾將軍率部投降朱元璋;隨後,右金吾將軍也率部投降朱元璋。陳友諒處境更加艱難。

陳友諒軍中糧食快沒有了,他決定拼死突圍。雙方在涇江口大戰。

陳友諒從船中伸出頭來,觀察軍情、指揮戰鬥。不料數支飛箭射來,其中一箭正中陳友諒,射穿了他的腦袋,陳友諒當即一命嗚呼。

陳友諒死後,太尉張定邊乘著夜晚,把陳友諒屍體放在船中,逃回武昌。

其間,陳友諒的部將吳宏獻出饒州投降朱元璋、王溥獻出建昌投降、胡廷瑞獻出龍興投降。

朱元璋攻打陳友諒期間,倪文俊、趙普勝、徐壽輝原來的部下將士,大都消極應戰,有的找到機會直接投降,駐紮在武昌西邊的徐壽輝原部下,沒有發動一兵一卒支援陳友諒。

張士誠表現恰如劉伯溫、朱元璋所料。他首鼠兩端、徘徊觀望。儘管陳友諒早就聯絡張士誠,但是決戰期間,張士誠到底也沒有走出蘇州一步去支援陳友諒。



消滅陳友諒之後,朱元璋命令大將徐達、郭興、常遇春等,圍攻張士誠。

張士誠頑強堅守八個月。最後時刻,張士誠殺死了自己的親屬,上吊自殺,被部將解救下來。後來被朱元璋俘獲。朱元璋勸其投降,張士誠寧死不降。朱元璋殺死張士誠、並將其屍體焚燒成灰。

朱元璋能作出英明決策,殲滅強大敵人,最終取得完全勝利,最重要的原因是善納良策、審時度勢、制定消滅敵人的先後順序。

你覺得朱元璋能奪取天下靠的是什麼?

我是:岳飛的飛。

歡迎批評,一起成長!


岳飛的飛


朱元璋在攻取集慶之後,面對著爭奪天下陳友諒和張士誠,在先和誰開打的問題上,朱元璋的謀士們是有爭論的,但最終朱元璋選擇先和最強的對手陳友諒開戰,為什麼呢?


從實力上來說,陳友諒吞併了倪文俊、徐壽輝的勢力,當時兵力最強,張士誠鹽販子商人出身,最有錢。

當時的朱元璋兵力和財力都不佔優,面對這兩個對手,朱元璋說: “志驕則好生事,器小則無遠圖,故先攻友諒”

秋八月,太祖決計伐陳友諒,會李明道具言:“友諒弒徐壽輝後,將士離心,政令不一,驍勇如趙普勝,又忌而殺之,雖有眾,不足恃也。”陳友諒在弒徐壽輝後,又殺大將趙普勝,搞得手下軍士人心惶惶,離心離德。於是朱元璋召諸將諭之曰:“友諒殺主僭號,犯我近疆,殞我名將,觀其所為,不滅不已。爾等各厲士卒以從。

綜上,朱元璋先打陳友諒原因有三:一是陳友諒勢力正在朱元璋的上方,若要攻打朱元璋,出兵朝發夕至,對朱元璋的威脅遠比張士誠要大得多,而張士誠的勢力在北方隔離了朱元璋與元軍的直接接觸,對朱元璋有一定的保護作用。


二是朱元璋認為張士誠野心不大安於現狀,沒有戰略遠見,而陳友諒野心十足如果先攻陳友諒張士誠不會插手,但如果先攻打張士誠,那肯定會便宜了陳友諒。

三是陳友諒剛殺了徐壽輝,吞併了徐壽輝的勢力,政令還沒有統一,並且其他將領又怕陳友諒濫殺,軍中人心惶惶,將與兵離心離德,兵雖多但就像紙老虎一樣並沒有表面上那麼強。 果然朱元璋最終打敗了陳友諒。


許多謙


朱元璋在統一中國建立明朝之前,對其造成威脅的就是蒙古殘餘勢力,張士誠和陳友諒。而當時的蒙古殘餘在全國漢族同胞的仇恨中不斷被消滅,基本上已經成不了大氣候。所以最大的威脅還是張士誠和陳友諒,而陳友諒號稱擁有80萬大軍實力是最強。朱元璋和張士誠實力相當,而且雙方還是鄰居,從我們一般人的思維出發,朱元璋肯定會先和張士誠幹一仗,消滅掉和自己實力相當,而且還是鄰居的張士誠,然後保存實力,待實力慢慢增強之後,再去找實力是自己數倍的陳友諒一絕雌雄,最終統一中國。然而朱元璋在劉伯溫的建議下卻選擇了先難後易,先攻打實力是自己數倍的陳友諒,而暫時將張士誠放在了一遍,事實證明朱元璋的戰略是對的。從當時的客觀情況來看張士誠膽小如鼠,沒有遠大報復,如果朱元璋攻打陳友諒他也不會去趟那條洪水,朱元璋也不會負面受敵,再說張士誠在朱元璋的北邊剛好阻斷了蒙古和朱元璋的接觸,對朱元璋還能起到了一定的保護作用。相反陳友諒野心大,驕傲自大,如果朱元璋先攻打張士誠,陳友諒肯定會來湊熱鬧,到那時朱元璋負面受敵一定會被滅掉。所以歷史證明朱元璋的決策是對的,朱元璋分別消滅掉陳友諒和張士誠,為朱元璋統一中國建立明朝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西府騎手


明朝建立前,漢人起義軍有三顧勢力:朱元璋、陳友諒和張士城,張士誠尤為逼近朱元璋的地盤,所以有人建議他先打張士誠。估計大多數人都會這樣想,先易後難,各個擊破。但是,朱元璋聽從謀臣劉伯溫建議,並不先打張,而是逆江而上,先消滅陳友諒,然後才合圍張士城,這是一種正確的策略,因為歷史已經證明它的合理性。

我們現在這麼揣摩老朱採用這種策略一些想法,也只是是一種馬後炮,但是既然問題,我們絮叨絮叨為什麼這樣的原因:

第一、陳友諒威脅最大。

當時朱軍師劉伯溫認為,陳友諒素性驕傲,而張士誠器量狹小,兩相比較,“志驕則好生事,器小則無遠圖,故先攻友諒”。劉伯溫認為張士誠是一個沒有野心的人,如果先攻陳友諒張士誠不會干預。相反如果先攻張士誠,對於野心十足的陳友諒肯定會從中漁利。

還有一種更重要威脅,陳友諒的地盤在長江上游,正在朱元璋的上方,若要攻打朱元璋,出兵朝發夕至,對朱元璋的威脅遠比張士誠要大得多。

第二、剛好巧遇滅陳友諒時機。

因為那個時候陳友諒殺主篡位,已經讓陳友諒自己內部已經開始動搖,此時他有錯誤連殺幾位患難的同僚,陳友諒軍隊裡很多人已經開始出現叛逆之心,當時李明道就給老朱諫言道:“友諒弒徐壽輝後,將士離心,政令不一,驍勇如趙普勝,又忌而殺之,雖有眾,不足恃也。”陳友諒在弒徐壽輝後,又殺大將趙普勝,搞得手下軍士人心惶惶,離心離德。於是朱元璋召諸將諭之曰:“友諒殺主僭號,犯我近疆,殞我名將,觀其所為,不滅不已。爾等各厲士卒以從。”這一種機會,只能說朱元璋好好把握了,再後來與陳友諒戰爭中確實很多叛軍出現,無意幫助老朱。

第三、張士城地盤靠近元朝勢力,剛好讓他成為天然的屏障。因為在雖然元末農民起義軍把元朝趕回自己地盤,但是當時元朝還是非常強大的。如果朱元璋先打張士城,勢必一開始就有面對強大的元軍 ,這也給當時並不強大的朱元璋很大的壓力。因為張這人沒有大的跟我,只是佔山為王,在朱陳戰役中主動出擊,甚至三國聯盟那一套,這無意讓老朱放下新來,專心致志攻打陳友諒。

如果開始攻打張士城,陳友諒和元軍都不會抓住時機,一定形式各位,死的不僅僅是張,還是朱元璋。這樣蠢事老朱肯定不會幹,因為他也是從夾縫裡闖出來,因此他抓住了主要矛盾,應該是技高一籌。

第四、這戰術這也是一步好棋。因為一旦攻下陳友諒,從三面包圍張士城,已經甕中捉鱉,簡單之極。但是張士城卻看不到這一步棋,在朱元璋逆江攻打陳友諒時就應該主動與陳聯盟,那麼歷史也講會改寫。估計一是張太狹隘,而是陳友諒殺主篡位,合作也估計難處。

總之,歷史選擇朱元璋還是有他道理,第一尋找到一個好的能臣為他出謀劃策,還有一個老朱也是一個有勇有謀的人。不過,“英雄出於亂世,富貴當於險中求“,朱元璋的這一招先打陳友諒極具冒險性,鄱陽湖一戰朱元璋贏得很僥倖。但最終的結果還是打敗陳友諒,給明朝統一奠定了基礎。

2018年11月16日中午於宜昌夷陵吾同齋


宋朝茶樓一夥計


先打張士誠,陳友諒一定會乘機偷襲後方;但是先打陳友諒,張士誠不會有任何行動。


江東小白板的話事堂


朱元璋本來是想先消滅力量小的張士誠的,但是劉伯溫說先打張的話陳友諒必定會夾擊他,而先打陳友諒 張士誠不會輕舉妄動,最後果如劉基說的這樣友諒敗而士誠亡


愛有來處夢無歸途


因為有實力一統天下的只有陳友諒和朱元璋,張士誠只會守著自己的一畝三分地,先打張士誠後打陳友諒會有被陳友諒襲擊的風險,可是先打陳友諒張士誠是不會也不敢襲擊的,畢竟實力在哪,陳友諒朱元璋他得得罪不起。


沙裡一條魚


張士誠保守,陳友諒氣大。攻陳,張會觀望,坐觀成敗,欲圖漁翁之裡利;而攻張,陳必入侵,審時度勢,意圖剿滅朱元璋而後圖天下。陳乃生死存亡之大患,張乃癤蘚之小疾;欲得天下必先求存。所以,先攻陳而後伐張,既合天道,也順人心。


郵菜


張士誠那時對朱元璋沒有太大的威脅,所以和他求和,先去滅了能和他抗衡的陳友諒,才調轉頭來幹掉張士誠


爬上雲彩看地球


朱元璋陳友諒張士誠都是起義軍,陳友諒張士誠很快立國稱王,朱元璋緩稱王,廣積糧,所以元朝只打陳友諒和張士誠,朱元璋後來成了氣候給它們都收拾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