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說沒有必要考研,你還會考研嗎?

談情英姐


有沒有必要考研,專家說了不算,只有你自己說了算。


考研對於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意義,筆者從211跨專業考到某985,用了半年多的時間複習,每天基本上是朝9晚10,除去休息的時間,每天基本上覆習10個小時左右。最終考研成功,並且在研究生畢業後也順利地找到了滿意的工作,可以說,考研改變了我的人生走向,所以對我來說,考研真的非常有必要,而且可能是我人生中最重要的一個決定。


接下來分享一下我具體的複習方法把。我的雙跨985考研經驗


01 為什麼要考研?


看過很多考研的經驗貼,很多人一開篇就開始寫考研的各個科目時間安排,如何做準備等等。但我想說,考研之路十分坎坷,行百里者半九十,一旦開始就不能停下,所以,在開始進入考研複習之前,一定要弄明白一些問題,或者說,應該思考如下一些問題。


1、為什麼要考研,是因為喜歡某個專業,還是某個學校。

2、打算跨考還是繼續本專業,打算考名校麼,打算考專碩還是學碩。

3、本科畢業能找到自己滿意的工作麼,本科階段學到東西了麼,讀研對自己的提升大不大。


就我自己來說吧,我是跨考的,原專業是電子信息工程,因為從小對計算機專業感興趣,所以打算轉專業,考計算機或者軟件工程,由於是跨考,精力有限,不敢考慮408,只能退而求其次,選擇軟件工程的專碩,不過我個人也更喜歡專碩的培養模式。


我本科學校是211,所以想進一步,考一個985高校,我用了大概十幾天的時間挑選院校,最後才確定了華中科技大學軟件工程這一目標。可以說,我在這一段時間掌握了很多高校的招生情況和考試難度情況,這讓我心裡很踏實,因為我可以放心地堅持這一目標。所以不要怕開始複習前花時間去了解學校和蒐集信息,這一步是非常關鍵的,除非你心中早有一個目標,要不然,請花點時間想一想,自己想要在哪裡讀研,是否力所能及。


只要我們在一開始選擇了正確的道路和方向,在前進的道路上不用怕迷失方向,也不會想要回頭。


02 考研複習時間安排


接下來按照各個科目分別講一講複習的整個過程吧!考研的複習我是從7月份開始的,大概7月15號開始學習,直到12月25號結束,整個複習階段大概就是半年左右。

複習時間安排:


其中7、8月在家裡複習,大概的作息時間是早上8點起床,讀到12點,下午2點讀到6點,晚上7點讀到10點。其中早上一般安排高數,下午安排專業課視頻,晚上安排專業課和英語。到8月下旬時,晚上也開始安排政治視頻的內容。


9月份到10月份,一般每天都在圖書館裡進行復習,沒有周末,沒有節假日,白天七點左右起床,中午12點回宿舍,2點出門到6點回宿舍,晚上7點出門到10點回宿舍。


一般安排早上數學,下午英語和專業課,晚上政治加上其他科目。補充一句,晚上回宿舍之後,我會看新東方的政治強化班視頻,而不是看政治所謂的紅寶書之類的大書,我覺得我消化不了那麼厚的一本書,所以我更推薦看視頻進行開始階段的政治複習。


10月份到11月份時間開始變得緊張,我經常會放棄午睡時間,以便於多停留在圖書館一段時間。除此之外,我很重視利用零散的時間,比如背單詞,刷政治題的app我都一直在使用,就算是回家陪女朋友,我都會帶上一堆複習資料,以保證每天的複習量。


11月到12月份,最後衝刺階段,時間顯得那麼不夠用,我每天都儘量避免浪費時間,並且提高效率,延長晚上的學習時間,經常到一些開放到深夜的自習室自習到11點半左右,這段時間特別煎熬,每天半夜回宿舍,第二天又要早早出發,對人的體力和心智都是一種考驗。


12月份直到考試,這段時間我做了非常詳盡的計劃,甚至把每天如何安排都寫得清清楚楚,我把最後一個月分成了5份,每一份時間都有一個目標,複習重點,查缺補漏,各個部分都不能少,並且所有科目都做好模擬,確保在考場中做到臨危不亂,處變不驚。


考試那兩天,就算是考前一天,也要複習,數學背公式,英語背作文,政治都要背,而我們的專業課,既要背名詞解釋,偶爾也要背一些代碼。


03 數學複習安排

數學二:

1 課本:推薦使用同濟版《高等數學》、《線性代數》(我自己用的是學校發的教科書)

2《線性代數輔導講義(數二)》(李永樂)

3李正元,範培華,尤承業的《複習全書(數二)》(不推薦李永樂王式安的全書,用完李王全書後的我在10月份看到了李正元的全書,後悔莫及,直接成李正元的全書,個人感覺差距很大,大家見仁見智)

4《660題(數二)》(做了一半多一點,很難)

5《400題(數二)》(做了一份,挺難的,參考意義不大)

6《超越135分(數學二)》

7《歷年試題解析(數二)》

8合工大最後三套題

另外特別推薦 張宇的高等數學強化班視頻(自己打印講義) 李永樂的線性代數強化班視頻(配合李永樂的線代講義食用味道更佳)

7月中旬-8月底 這段時間我先看了高數的兩本數學課本,並做了書上的習題,然後看了線代的課本並做了習題。接著我大概用了快一個月的時間看完了李王的複習全書,看得非常痛苦,可以說是不知所云。我在大三下學期的時候稍微學習過複習全書,但是暑假這段時間看全書仍然是一頭霧水,這段時期很困難,但是還是要堅持。當然,我推薦你們直接看李正元的複習全書,應該會好一些。

8月底-9月底 8月底的時候,我在網上發現了張宇的高數視頻,看了之後感覺實在是太棒了。非常有趣,而且感覺把一些重點知識講解得很好,雖然視頻中沒有非常全面地涉及每個知識點,但是考研的同學一定要看一下他的高數強化班,特別是在你看不懂全書的時候,張宇會給你帶來希望的,不吹不黑,至少我覺得還是很有用的。

這個階段我開始看李永樂的線性代數輔導講義,並且配合李永樂的線代強化班一起食用,我只能說,線代這一部分,你只需要好好地學習永樂大帝的講義和配套視頻,按他的要求好好複習,不會有太大問題的。

9月底-10月底 這一階段我開始感覺李王的複習全書十分雞肋,於是更換為了北大燕園的李正元版複習全書,進行第二輪的全書複習,這段時間我只看全書知識點,而沒有做上面的題目,因為時間不太夠了。與此同時,這段時間我把660做了一些,但是實在是有點難了,我覺得參考意義適中,大家可以選擇性地做一做。

11月初-11月底 這段時間必須開始做真題了,第一遍每天一套卷子,第二天訂正,15天搞定,我第二遍真題是使用真題解析進行復習的,我直接按照這本書的題目分類進行復習,花了20天左右搞定,第二遍真題印象加深。

11月底-12月中旬 這段時間我又買了一套真題,是考卷型的真題,因為我打算每天按照考試時間做一套真題保持手感,直到考前最後一天。當然這段時間我還看了一下超越135份的一些內容,主要是我個人比較薄弱的部分。

12月中旬-考前 做真題,穿插做三份合工大超越考研最後三套題,這三套題挺難的,但是值得一做,特別是對於今年2016的考研數學難度,做了這三份試卷可能你上考場遇到難題時就不會那麼慌了。


04 專業課複習安排

專業課(數據結構)

用書:

嚴蔚敏《數據結構》

《數據結構高分筆記》《王道數據結構》

華科軟工歷年真題

8月初-9月初 每天下午看郝斌數據結構的視頻還有新東方的考研數據結構視頻,郝斌的數據結構視頻對於我這種跨考狗確實是一大福音,對新人非常友好,我每天可以跟著他的進度學習好多內容,可惜他的視頻沒做完,確實很遺憾。他在視頻裡會帶著你編程,你跟著他敲代碼,也可以學到很多的。晚上則看天勤數據結構,進度一般般,天勤講的也比較好,對跨考的同學來說尤為不錯。偶爾使用電腦編寫一些練習題。因為書上一般給的是偽代碼,經常不能運行,但是自己打出來的感覺還是不一樣的,有時間就儘量都打一遍。

9月初-10月初 這段時間我看了新東方的數據結構視頻,怎麼說呢,還是挺適合打基礎的,而且適合考研,基礎差的同學一定要看一看,可以幫你把基礎知識補上。我還是比較推薦用這兩部分視頻的,對於跨考的同學來說,最好都看一看。

看完天勤數據結構高分筆記,開始使用電腦編寫書中使用的程序,並且適當默寫,記憶,達到較為熟練的程度。這段時間我還抽空看了嚴蔚敏的教材,知識大概地過了一遍,確保不漏過什麼重要內容。

10月初-11月底 這段時間我開始看王道高分筆記,並且開始做歷年的數據結構真題。

有時間多看看華科的考研群吧,非常非常不錯,不僅有各種資料分享,還有一大群基友和妹子一起努力,一起交流問題,一起談人生談理想,在苦讀的時候能看到身邊還有這麼一群人在跟你一起奮鬥,真的也挺欣慰的,可以在群裡大聲說,以後大家都是同學了。而且群裡經常有老司機開車,真的可以提升你的姿勢水平。你要問我群號多少,你可以搜一下華科軟工碩士。

11月底-12月中旬 開始熟悉和默寫各個常用算法,然後開始背誦名詞解釋,開始真題第二遍,天勤高分筆記第二遍。對於一個跨考狗來說,理解一些重要算法的方法就是多寫幾遍,多背幾遍,多嘗試幾遍。

12月中旬-考前 背誦算法,名詞解釋,開始模擬數據結構考試,反覆做歷年真題。注重理解。


05 政治複習安排

政治:

用書:

《風中勁草》

《肖秀榮1000題》

《肖秀榮知識點提要》

《肖秀榮知識點全解》(買來沒怎麼看過)

《肖秀榮時政》

《肖秀榮最後八套》

《肖秀榮最後四套》

《肖秀榮考點預測》

8月-9月中旬

這段時間開始看新東方的考研政治強化版視頻,配合講義食用味道更佳。

政治視頻內容很多,四門課有四大部分的內容,看完要很久,可以跳著看,建議每天看一點,細水長流,當然你要看書的話也可以,可以使用肖秀榮知識點全解。

9月中旬-10月底 這段時間我還在看政治視頻,四份講義也都過了一遍,並且購買了風中勁草,當然,這段時間我把1000題刷完了一遍,但是正確率不高。

11月-12月初 這段時間政治要花點時間了,1000題我把錯題又做了一遍,然後開始看風中勁草,小草我只看了一遍,因為後面時間不太夠了,這段時間我還做了歷年真題,當然只是為了熟悉一下題型,大題不用認真做,但是真題有必要過一遍。這段時間我買了很多政治資料,其中知識點提要還是不錯的,可以當做補充材料,考點背誦這本書可以用風中勁草替代,所以不是很推薦,時政還是要買的,把選擇題多做幾遍。

12月-考前

12月開始做八套卷,認真看小草,並且複習1000題的錯題,各種資料都可以看一看,但是貴精不貴多,12月15號左右四套卷出了,開始狂背四套卷,確保能夠默寫,爛熟於心,背誦有方法,不要死記硬背。這段時間時政也不要落下,學有餘力的同學可以看一下啟航20天20題,能背一點是一點。考前幾天可能會拿到肖秀榮的押題講義,一定要背,今年我就是背到了1題原題,所以政治這門課到考前都有機會提分的。


06 英語複習安排

英語二:

用書:

新東方的《考研英語詞彙》(綠皮書)

老蔣英語二作文

張劍英語二真題及詳解

老蔣閱讀理解

新東方王江濤作文

7月中旬-9月初

大三下的時候我習慣用百詞斬背單詞。考研複習的時期我就很少再用這個軟件了,感覺不如自己拿著綠皮書多背幾遍。暑假的時候我還沒開始看綠皮書,而是在看朱偉的戀戀有詞,一個暑假我大概把他的戀戀有詞都看完了,每天晚上睡前看一兩個小時,挺有趣的,一點都沒有背單詞的壓力,而且效果也確實不錯,所以這裡也給大家強烈推薦一下他的戀戀有詞,不過他的戀戀有詞這本書其實一般,不是很有用,視頻還是不錯的。

9月初-11月初 這段時間我每天下午安排做老蔣的閱讀,結果後來發現其實全都是英語一的真題閱讀,導致我都不想做英語一的真題了,不過其實考英語二確實沒必要去做多少英語一的真題,不然很容易把自己的思路搞亂。這樣看來的話,做一下老蔣的閱讀其實就夠了,然後就可以開始做英語二的真題了。

11月初-12月初 前段時間我把閱讀做完了,這段時間就開始了英語作文的背誦和默寫,當然單詞是不能不背的,這段時間我開始背綠皮書,也是挺好用的。當然,這段時間我把所有題型都熟悉了一遍,以便於後面開始做英語二真題。

12月初-考前 這段時間必須開始英語二真題了,因為英語一的題型跟英語二還是有區別的,特別是閱讀理解的考點,更是大相徑庭,可能你剛熟悉了英語一的閱讀之後再去做英語二,你就會覺得力不從心。所以這段時間好好做真題,好好看真題講解,把所有真題弄懂,英語二的真題也只有六年而已,應該說是非常輕鬆的。這段時間還有一個重任就是要背作文,大小作文都要準備,各類題材都不能少,確保能夠默寫出一篇比較靠譜的作文,有時間的話,也練練字吧。

好啦~我的經驗貼寫完了,每門課程的複習計劃我都是按時間來寫的,每個時間段用的書我也加粗了。能給大家的經驗就是這些了,希望對以後跨專業考軟件工程的同學能有所幫助,願大家在考研的路上都能通往美好的終點。Good luck~

想來現在距離16年考研也已經過了三年的時間,當年那段考研的日子真的挺不容易的,雙跨考985看似困難,實際上只要你準備得當,並且制定好合理的學習計劃,並且一直堅持下去,一切都會水到渠成。

就像我今年找工作一樣,雖然一開始水平也不怎麼樣,但是經過兩年的學習和積累之後,還是成功地拿下了BAT等大廠等offer,基本上整個過程和考研也差不多。


程序員江湖


畢業第一年,我對工作不太滿意,想著辭職考研,老闆聽後一臉詫異,對我說:“研究生能研究個啥?在我這兒研究得了...”,隨後非常自豪的給我舉例子,“我兒子就沒考研,他在加拿大XX大學(忘了啥學校,據他說是加拿大頂尖高校)讀完本科就進了世界500強的某公司...考研沒啥用...”

聽他說完後我仔細想來一夜,第二天就非常果斷的辭職了,哪怕他少給了我半月工資。當時我是這麼想的:

第一,我沒有像他兒子那樣有錢的老爸,我當時的工作可替代性很強,看不到什麼希望;

第二,我在國內讀個普通本科,與他兒子讀的國外頂尖高校沒有可比性,他兒子可以不讀,而我需要考慮讀研這條路;

第三,老闆不會為我的發展考慮,只會想著我走了對他有什麼影響,所以他的意見幾乎沒有任何參考價值;

第四,有不少讀過研的朋友和親戚,他們發展的都很不錯。

我的老闆不是土包子,他是上世紀八十年代的大學生(現在那學校是某211高校),他自有他那個時代的處事風格和底線,但現在也混的風生水起。

對於我這種職場小白,他給的意見即可以理解為居高臨下式的虛偽與傲慢,也可以說是他那代人的職場經驗。

不過我的老闆和那些所謂的專家們一樣,都犯了一個同樣的錯誤:沒有經過充分的調查,用過去的眼光和經驗對職場的發展進行規劃,忽略了現在的就業環境,這是一種很不負責任的行為。現在網絡那麼發達,關於是否考研,考生可以根據自身情況自己分析、自己評估。

據統計2016年全國各類高等教育在學總規模達到3699萬人,高等教育毛入學率達到42.7%。未來不僅就業人數激增,許多崗位的就業門檻也水漲船高。若想給就業增加籌碼,考研雖不是唯一的路,但也是最便捷的一條路。

此外,讀研真正帶給你的價值,是到一個更高的平臺接觸一批更優秀的人,從而解放你的思想,提高你的意識,最終可能讓你獲取改變一生的機會;有人會說,我不讀研,照樣可以接觸到這些人。是的,你可以接觸到,但是人家可能不帶你玩~


浪里爾


#從心出發,專注考研,重回征途,劍指星辰#

已經好久一段時間沒有回來回答問題,都在和考研的夥伴在探討考研的意義以及糾結徘徊在枯燥無味的工作中,流連於安於現狀還是奮勇向前選擇考研。

我先談談我一個好朋友吧,一位通過自身努力跨專業從廣東理工大學奮鬥了十一個月成功考上中山大學法律系的朋友,他姓葉。

出考研成績那天,我們幾個小夥伴開著陳舊的小車在整個城市晃悠,沒過多久他收到了中山大學的錄取通知書,他那種像忍住又難以掩蓋的喜悅讓我們幾個同是大學生的人感同身受,2018年11月他成功地考到了律師證,那種難以言表的勝利感是常人無法體會的,守得雲開見月明說的便是這般。

最近一段時間又傳言,專家說沒必要考研,我只能說呵呵。

誠然,在這個大專遍地走,本科多如狗的社會,一張文憑已經沒有當年那麼金貴,考研成為了各個應屆生自我增值向金鍍銀的一個過程,增強自身在社會上的競爭力。

作為已經畢業一年多的老臘肉來說,一張普通的大學本科文憑說實話在社會上真的沒什麼優勢,所以從畢業到現在我已經換了三份工作,都不是自己喜歡或者滿意的,想去更好的公司發展,我卻發現了一個致命的地方,文憑門檻。

文憑的重要性在普通本科畢業生來說是看不到的,然而對於碩士生甚至博士生來說那就意味不同了,就好比青銅局的玩家想去參加鑽石局的遊戲是不夠格的。

無可厚非,在社會的大染缸下,天下熙熙皆為利來,讀書或者讀研究生都是為了謀取更多的金錢,然而我們看到其實大學生的收入可能還不如做苦力的人多。但是我可以肯定的是,大學生的眼界和前途一定會比做苦力的人更長遠。

而研究生的眼界和未來的天地也會比一般大學文憑的學生要強的多,畢竟這是一個質的改變,不可同日而語,燕雀安知鴻鵠之志?

專家說沒必要考研,我只能說位置不同想法不一。專家之所以成為專家,手裡至少握著一張研究生文憑,所以站著說話不腰疼,若是他沒了碩士證,這個所謂的專家也不過如是,沒人會相信他所說的話語,想想也是挺諷刺的。

而我們作為普通家庭的大學生,考研的路途不一定每個人都能一次成功,但是我想說的是事在人為,真正改變命運的不是上大學,而是成為研究生才能讓我們未來的生活過得更有把握和如意。

龍應臺曾經說過一句話:“我要你用功讀書,並不是為了和他人比較,而是希望你的未來可以擁有選擇的權力,選擇有意義有時間的工作,而非為了謀生。”

最後送大家一句話:“社會上很多人都是yes man,安於現狀不敢反抗,因為他們都過了那個時間沒了資本。我希望還在上大學還能選擇生活的你們能夠對平庸的生活學會說不,願你們都能成為自己而不是成為大多數。”


自娛自樂的寶小呆


題目說專家說沒有必要考研,我不清楚是什麼專家說的,我是一名普通本一大三的學生,我就考研來講發表一些看法。

就拿數據來說,2018年的考研人數相較去年翻了一番,各學校收的人也在變多。也就是現在研究生越來越多,大家也意識到考研的必要性,所以說大多數情況來講,考研是有必要的。

現在是大三下學期,離考研只有兩百多天的,在我的心裡,毫無疑問,我要去考研的。首先答主是南京財經大學的,如果有了解的朋友就會知道,南財連211都不是,如果以普通本科畢業的條件去找工作,可以說基本沒有什麼和別人競爭的資本,除非你是想自己創業。再有現在社會上普遍教育程度升高大多企業並不缺員工,缺的是高質量人才,很多崗位的起點也在上升,哪怕是體制內的老師公務員等也逐漸需要研究生。

很多人,很多成功的人會說:考研沒用的。是,有的時候有些人確實不適合繼續在校讀書,出去闖蕩會更適合和他們,但他們在闖蕩的時候也會發現,自己比別人差了多少。很多不去考研的只是被考研這千人過獨木橋的形式嚇到了,害怕了,不願去挑戰,不願去經歷每天早上一個人早起一個人學習的生活。但我覺得他們考過研的大多是不會後悔的,經歷了這些之後,更會知道自己必須得女裡才行,而不像很多人去社會上打拼之後才開始後悔,甚至又重新準備考研。

當然考研是否有必要還是需要每個人自己決定,自己去思考,自己去想自己到底想要幹什麼,去社會上打拼自己會不會後悔等等,別人說什麼也只供參考。

希望每個在猶豫的人都能正確做出選擇,都能不後悔地一直努力下去。


吃好玩好喝好


大偉今年是第四年考研了,當談到為什麼考研的時候,我第一個想到的是他,大偉學的是工科專業,今年27歲,他和我聊天的時候說自己複習一點方向都沒有,想著讓我推薦給他一些合適的機構,談到為什麼如此堅持,他說,工作單位是國企,感覺每天像混日子,去上班下班,工資也不高,總覺得這樣下去看不到希望,希望考上研從體制內出去,其實現在身邊很多人都有這樣的想法了

芋頭今年是第二年考研,他是在職考的,畢業就轉行,說的就是他沒錯了,轉行到自己喜歡的專業,每年和文字打交道,就這樣跌跌撞撞也工作了三年,三年從專員做到主管,也算是比較不錯的了,但是他說這工作越做越沒意思,三年就遇到瓶頸了,想換到大公司又很費勁,換到小公司自己又瞧不上,所以期望考研之後能有一個更好的平臺。

姍姍是是剛畢業,由於大學的時候也沒好好學習,所以保研沒希望了,回家的時候媽媽開玩笑和她說,考研吧,咱們家最低都是個研究生學歷,你要是不讀研都拉低了家裡的學歷水平。哪怕是一句玩笑話,姍姍也是想和父母一樣在大學做一個老師,所以她也是覺得自己要好好做科研,就暫時放棄了要玩的心,專心開始準備了。

說到為什麼要考研,東東直接說,這XX專業再也不想學了,轉專業,必須要轉專業,這專業找到工作都找不到,太費勁了,工資低的出奇,必須考研了。

嚴冬是一所211院校的畢業生,學的是機械,實習單位聽著好像很好,但是實際工作卻是在一線,這兩年互聯網很火,他聽說一個學長跨專業考上了清華,他就辭職了,工作一年多回到學校備戰考研,他也想去做計算機,多賺錢確實是一個挺實在的想法。

紫菜是一個萌萌噠的女生,說起話來特別溫柔,也特別有禮貌,之前選學校的時候一直很糾結, 就有一句沒一句的諮詢,我也是不太忙的時候就會回覆,她說想考一個把握大一點的,因為不想工作,找工作太麻煩,又沒有什麼好工作,今年大環境不好,校招崗位都少了,還不如趁著這個機會多學一點東西,也許過兩年等出了校門正好就業形勢好轉,正好學歷也提升了,還能找個不錯的工作。

希望他們的故事裡面,有你的答案

<strong>


趙小笨考研


這是我的第一條問答。我想通過自己的例子來講要不要考研。

筆者本科畢業後並沒有讀研,而是選擇了直接工作。當過記者,做過老師,後來覺得,還是想要回到學校。特別是每次回到學校裡,看見大學生們在校園裡或閒散談天,或匆匆趕路的樣子,都覺得很可愛。如果你喜歡學校,喜歡學校的氛圍,我覺得是可以考研的。因為任何一條路都是路,都會有好與不好的地方。

筆者當時其實很喜歡財經記者那份工作。但下定決心回學校的理由真的很不具有可靠性,因為我不想下雨天還要出門採訪。我向往的生活是宅。所以,讀書能給我這樣的機會。

回到學校以後,讀研讀博要做的最多的事情就是看書寫論文。很幸運,我喜歡。

所以,要不要讀研,你首先要想好,是不是自己喜歡的事情。專家說的,都不重要。

因為喜歡,所以精力會很好。會有熱情,會出成果。那麼,讀研可以帶給你些什麼呢?

1、平臺。讀研第一年,我所有科目都學得很好 。順利申請到赴臺交流生。免費。所以,研一下學期,我便去臺灣開始了不同的文化體驗。在那裡也認識了很多學術上的大家,見識到不同的人的認真精神。參加了幾次學術會議,去表達自己的看法,探討不同的可能。

2、可能性。我本科的時候並不是特別愛讀書。但是到了研究生,因為工作過兩三年,找到了自己的興趣點。重回校園讓我特別珍惜。在研究生一年級,發表了8篇學術論文,參加了多次國際國內學術會議。你會發現不一樣的可能性。

3、掙錢。我後來碩博連讀了。大家都知道,現在讀書是有補貼的。我們的博士每個月補貼3000塊,我又被聘為學校的兼職輔導員,每週工作20小時,每月有3000多補貼,有時候會有一些機構請我去講課。博士的獎學金也很不錯的。國獎3萬,學業獎學金1-2萬,還有各種項目和基金。基本不存在生活問題,還可以生活得很好。我一個師兄,讀博士期間,買了兩套房子。

4、最重要的,終於實現了,自由安排時間的夢想。終於可以下雨天不用出門。哈哈

最後總結一下,讀研真的要你喜歡才行。


孫子兵法有隻金毛


我是一個畢業兩年半的工作黨,但是工作兩年多之後,想要考研的意願越來越強。也決定了明年考研重回校園繼續深造。

當初在大學的時候,我的專業是動畫,當時家裡強烈希望我考研,但是叛逆的心理一邊聽從一邊從內心拒絕,一直準備到報考學校的前一刻,我放棄了。當時很多朋友都說,為什麼放棄啊,你可以再堅持兩個月啊,試一試啊,萬一考上了呢。



是啊,萬一考上了呢?可是考上一個自己沒想在這個領域這個專業繼續發展的專業,對以後的就業沒有任何幫助的專業,不是浪費時間嗎?

這兩年,每到考研這個時候,我有後悔過當時沒堅持,但是理性的靜下來去想,我想更多的是命中註定。


當發現目前自己所擁有的知識已經不足以滿足自己的需求,對知識有強烈的渴望的時候,這個時候基本上可以考慮考研了,不僅僅是學歷,而是給自己一個繼續在一個感興趣的領域深耕發展去接觸更高層次人群的機會。你會發現,原來人還可以這麼活著。

從方法論的方法上來說,就是我不建議盲目的考研,但是我非常贊同目標明確,非哪個學校或者專業不可得考研,因為這樣從一開始的戰術上就略勝一籌。


而從世界觀出發,那就是不僅可以提供自己的眼界和眼光,還可以重新定義一下自己的人生以及角色。當你到了一定高度的時候,會發現:貧窮和知識的匱乏限制了我們的現象力這句話不是沒有道理的!

所以,專家說沒必要考研,是因為他已經專家,而是還什麼都不是。


匠心小屋


我不準備考研!

圖片發自簡書App

寒冬初臨,2016即將過去,我的大三生活也要過去一半了,最近經常會被同學,家長,老師問到一個相同的問題:“你考研嗎?”“不考。”我一般會斬釘截鐵地回答,語氣堅決地連我自己都不敢相信。緊接著他們就急切地問道:“你為什麼不考?”一連好幾個大問號,好像我做了什麼違背時代潮流應該十惡不赦的事情,是的,他們會問你為什麼不考研,而不會問你為什麼要考研。


(1)

我學習的專業是通信工程,還算是一個發展前景還不錯的專業,我們院系考研氛圍十分濃厚,每天早晨睡眼惺忪地去上課時,經過教學樓一樓都會看到學長學姐們精神抖擻地在晨讀,內心總是十分震撼,這樣為了一個目標拼盡全力的狀態大概只有在高三,我們才有過。

剛進入大一時,我和一個學長十分要好,他給我許多關於大學生活的指導和建議,我們也就要不要選擇考研這個問題做了一些討論。當時我才大一,思想十分稚嫩,只是單純地就看過的一本書《讀大學,究竟讀什麼》裡面關於考研的內容對自己做了一個簡單的判斷:考驗不是我想要走的路。當時他十分支持我的想法,堅定地和我站在不考研一派,後來他背叛了我,我現在還經常在經過考研教室時看到他的身影。我依然堅持著我的想法,只是這種堅持更多了一些理性。

我曾就要不要考研這個問題問過一個正在準備考研的學長,他說:“我選擇考研最現實的一個原因就是研究生的工資要比本科生高一倍,無論如何也要拿到一個研究生文憑。”一倍,我不知道還沒參加工作的他哪兒來的這麼確切的數據,讀個研究生就真的能改變生活改變命運嗎?

之後我又跑去問了另一個直接參加工作的學長,他告訴我:“要隨心,一切都要你自己選擇,不要勉強自己,也不要焦慮,一切都會水到渠成。”

那個背叛我選擇考研的學長也曾對我說:“讀了研究生,你的平臺高了,人脈資源會很不一樣,一般轉兩道關係就可以到哪哪兒了。”人脈?我不可置否,也許是學生思想稚嫩,故作清高,我一直認為你有能力了該來的自然會來,不然需要人脈的時候也就是熱臉貼人家的冷屁股。

我很感謝他們將自己的經驗分享給我,但我還是沒有找到我想要的答案,或許,這個問題本來就沒有標準的答案。

(2)

當初剛參加完高考的我們,懵懵懂懂,一心只想脫離高中的束縛,根本沒有能力做出客觀的選擇。我是一個理科生,大家都覺得文科專業沒什麼發展,還是選擇熱門一點的專業才好找工作。我絲毫沒有自己的想法,別人怎麼說,我就怎麼聽。最後,外公曾經的一個教授朋友對我說我:“你的分數不錯,就來我學校唄,通信工程這個專業蠻好的,某某女生去了深圳之後月薪一萬多。”就這樣,我的學校和專業就確定下來了。

大學提供了我們自由發展的平臺,原來被壓抑的熱情也得到的釋放,我們逐漸掌控了選擇的權利。我越來越不相信當初隨意一紙志願就能決定我們未來的職業和生活。

每次和同學談到這個話題,經常會有人說:“我覺得不考研找不到一個好工作呀,現在本科生都沒人要。”或者就是“我暑假做了兼職,感覺工作好辛苦,還是繼續讀書舒服一點。”

再或者誰聽我說不一定要找專業對口的工作時就會很驚訝:“我覺得學習了四年的專業要是不做好可惜啊。”

我只得撇撇嘴,經濟學有一個詞語叫做沉沒成本效應。既然都已經花了四年時間在這個不喜歡的專業,為什麼要因為這四年再搭上三年或者更多的時間呢,我們要學會止損啊。

我沒有親身經歷,無法客觀地地評述其中的利弊,但我很清楚的一點是我不想將時間一直耗在課本的學習上。

大學學習考試,我會考試,卻不會學習。我沒有任何想要深入鑽研專業領域的慾望,除了拿到兩次獎學金,我沒有參加實驗室選拔和任何形式的競賽。

不喜歡一件事,也許就是你做不好,所以要用一句不喜歡來掩飾自己。我承認自己的無能,沒有天生的觸覺,我相信勤奮的力量,可是面對自己不是那麼喜歡和擅長的東西,我實在堅持不下去。

我很清楚,自己是一個觀察模仿能力很強,但創新能力不夠的人。我判定學術並不是適合自己的道路,一旦選擇考研,基本就會確定自己會將有很長一段時間都會自己和不喜歡的東西相愛相殺,想到這個,我就會很難過。

(3)

我曾經和媽媽也溝通過這個問題,她說:“這世上,哪有那麼完美的事情,能做一份自己喜歡的工作。你要這樣想,別人能做的事情你也能做好,你不必別人差什麼。”

乍一聽確實挺有道理的,別人能我也能,可我不是別人,每個人都各有所長啊,為什麼不選擇一個自己熱愛的生活而去勉強委屈自己。人生那麼短,總得有點意義。

為什麼這麼想,是有理由的,只有做真正喜歡的事情,才能投入無限的激情。

大學兩年多,除了保證基本的學習任務外,我幾乎將所有的課外時間投入在學習自己喜愛的事情上,我學過跳舞,堅持畫畫,看了很多書,寫了一些文字,也學了一些常用的辦公軟件,在一個我熱愛的世界裡,我自由暢遊,無拘無束。

我性格安靜沉穩,擅長總結歸納,我會非常認真對待寫每一份論文,做的每一份報告,排版,佈局,內容,都會得到老師的肯定。

也有那麼一段時間,我學習了手工花卉,上手非常快,這也印證了我在手工方面的天賦。

我越來越確定,我骨子裡是個偏文的女生,自己並不是那麼適合做一個地道的工科女,整天呆在實驗室拿著焊槍焊板子連電路或者對著電腦寫程序研究技術。每個學期期末都會有課程設計大作業,我寫的總結報告永遠都比作品更加完美漂亮,我焊接的板子老師總會因為它整齊乾淨的外觀忽略它不完整的功能而多給我打幾分。

我並不是將愛好看得比一切都重,而是我很明白,只有做一件你喜歡並且擅長的事情,才能激發你內心的熱情,全力以赴。我不否定挫折的意義,但是能不斷將挫折化為正能量並不斷督促自己進步的人畢竟是少數,我相信適當的成就感比不間斷的挫敗感更能激勵一個人前進。就好比學習偏科一樣,優勢科目佔據你的大部分熱情,劣勢科目佔據你大部分精力,而結果往往是優勢科目更強,劣勢科目很難有所提高。



(4)

那我既然這麼不喜歡自己的專業,那為什麼不轉專業或者跨專業考研呢?

這個問題,我也仔細想過。

大一,我們是大類招生,學習的都是公共基礎類課程,我的績點不錯,可以選擇一個不錯的專業。到了大二,我開始仔細思索我想要走一條什麼樣的路,等後知後覺的我想明白,早已經錯過了轉專業的機會。

我不考研,並不是在否定考研的意義,相反,我非常羨慕那些為了夢想奮不顧身拼搏的學長學姐們。跨專業也不是沒有想過,只是不想再重蹈覆轍,重複高考選專業的道路。我希望在畢業工作後撲騰一段時間,多嘗試一些可能,不排除會根據實際需要選擇考在職研究生的可能。

做任何事情都要想清楚是為了什麼,大學要學會獨立自主選擇自己的生活,而不是盲目跟風,我做好未來生活會很辛苦的準備,自己選的路,跪著也要走完,我願意為了自己的選擇買單,不後悔。

在回頭想想之前那幾個同學給出的考研的理由,我不可置否,但簡單地將考研作為逃避就業壓力的手段我覺得是對自己不負責任的表現。古典老師在《拆掉思維裡的牆》中說道:為什麼現在大學生找工作難,因為找專業對口的工作難。

我們很容易將自己的思維限制死,一直在一個莫名其妙的圈圈裡打轉。

選擇認定一件事情一定要給出能說服自己的理由,並且堅持下去。

(5)

這個時代,喜歡說教的人很多,他們總喜歡以一己之見去驅使你去選擇他認為正確的選擇。

沒談過戀愛的人會告訴你該怎麼經營好一份感情。

沒上過大學的人會來告訴你該怎麼度過大學生活。

沒一份正經工作的人會熱情地幫你分析行業形勢。

他們將自己道聽途說的一點東西經過自我加工潤色之後冠以過來人的經驗再灌輸給你,反正聽的人是你,選擇的是你,實踐的也是你。至於你吃不吃虧跟他們沒有半毛錢關係,他們做好自己的吃瓜群眾就好了。

當然,確實也有很多好心的前輩熱心地將自己的經驗教訓分享給你,希望能幫助你少走一些彎路。

我的兼職老師也對我說過:你們的專業好找工作,但找不到好工作。

我感謝他的勸誡。

我更欣賞那一種人,他們會以自身經驗客觀地幫你分析完問題的利弊,然後將選擇權交到你自己的手上,而不是左右你的想法。

我們擁有的選擇權越來越多,可患上選擇恐懼症的人群也隨之增長。

過來人的經驗固然可貴,可更重要的是要結合自身的實際情況,做出最有利於自己的選擇。畢竟,每個人走過的路都不相同,如果能另闢蹊徑,又何嘗不是一道風景。


談情英姐


很多人一直糾結於考研還是找工作,也有些人為了逃避而選擇了考研,可是讀研究生出來之後才發現,有些問題終究無法迴避。

到底該不該考研呢?

教大家一個方法就搞定啦!

那就是跳出大學看職業,結合自己的職業發展來考慮!

假設你非常喜歡搞學術,本身也很愛學習和思考,屬於研究型的人才,但是對於現實中很多工作沒有興趣,如果家庭條件也許可的話,那就考研吧,不但要考研,還要讀博,然後好好搞學術、搞科研、發論文。一般來說是發不了財的,不過小日子也還是湊合。

假設你並不喜歡搞學術呢?那就得分情況了,最關鍵的就是結合你未來的職業方向和道路來考慮:你考研對於未來的職業發展到底有多大的幫助?

所以,問題就變成了,該如何去規劃和探索自己的職業。

這時候你需要考慮兩大方面因素:一個是外部的職業,一個是內部自身(含家庭情況等),見下圖:

具體怎麼來判斷呢?

如果你外部職業或工作對於學歷沒有那麼高的要求,典型的比如市場營銷、企業管理、行政管理之類,如果你又不搞學術,那麼,有好的機會就先去工作吧。在一個好的平臺歷練三年,過程中不斷學習和提升,很可能比你讀三年研究生要強很多;

假設你專業所對應的職業對於知識和學歷要求很高,典型的比如研發、設計、醫學等,那麼,去一個好的大學讀研三年,找到好的導師,是非常有幫助的,出來之後起點會大不相同。

總而言之,不要為了考研而考研,而是要跳出這個侷限,站在更高的視野,更長遠的視角來看待,畢竟,職業發展其實才是終點!


以上是我個人觀點和看法,有不同意見歡迎評論區留言。


馮起升


很喜歡張雪峰老師在《演說家》中說的一段話:在中國幾乎所有的500強企業,在世界幾乎所有的500強企業,都告訴你學歷不重要,但是他們不會去齊齊哈爾大學招聘,他們說的都是假話……我們不談醜小鴨變白天鵝的故事,我們只談那些大多數的天鵝,他們是怎麼出來的。

生活中總有一些學習不好最後還成了名的人,這種人普遍都有急切向別人展示自己優秀,得到別人認可的心態:“你們都說學習好才是優秀,如今我學習不好,我混的比你們還好。”

現在有很多人鼓吹“讀書無用論”,這些人往往舉一些個例,比如說某公司老闆高中沒畢業就出來打拼,比如說一個大專生的工資是很多本科生的好幾倍……當然決定一個人收入的不是學歷,而是能力。但是不可否認的是,如果沒有相應的學歷,很多人根本就沒有資格去某些平臺展示能力。

考研重要嗎?相當重要。

我們可以到一些招聘網站上去看,有很多職位明確要求本科、研究生,現在別說是高中畢業了,就算是大專的學歷,都很難找到一份好工作。即便有一些公司將招聘的條件定到專科,可一旦有一個本科學歷的來面試,分分鐘就能將專科學歷的擠掉。

研究生的學歷,相對於本科亦是如此。

前段時間澎湃新聞發的一則新聞引起熱議:

《2018高校應屆生就業報告:起薪漲5% 本科4500元》2018年高校應屆畢業生達到創紀錄的800餘萬人,畢業生的就業問題再一次成為全社會關注的熱點問題。今年高校應屆生平均起薪相比去年整體提升5%左右,其中專科起薪2900元、本科起薪4500元、碩士研究生起薪6100元、博士研究生起薪8000元。

當然,實際上大多數人會超過這個數字,只有極少數人還沒拿到這麼多工資。

從上面的數據來看,薪水的多少與學歷的高低是成正比的,不為別的,就為畢業後能到更好的平臺去工作,我們也應該向往更高的學歷。

根據中青在線2016年關於“就業與專業匹配度”的報道,記者指出“學歷越高,畢業生就業的專業相關度相對越高。例如,上海交通大學的研究生簽約工作與專業相關度明顯高於本科生。這說明研究生專業性強,能比較充分滿足就業市場專業性需求,在就業市場中有較大優勢。”

這裡要說一句,考研也不是唯一的出路,畢竟考研有風險,每年考的一百幾十萬,錄的幾十萬,除開二本、普通一本,能上985,211的就更少了,總會有人考不上的,被刷的,怎麼辦?二戰?三戰?啃老還是工作?在學校專心考研都不過,邊工作邊考研更是難。

但是考研仍是大部分本科生面臨著畢業前面最好的一條路,因為一旦考上了,真的可以鹹魚翻身(也別說什麼考不上怎麼辦,高考也有人考不上,難不成就不考了嗎)。

所以只要有機會,一定要嘗試一下考研,也別信哪些鼓吹“讀書無用論”的人,現在是大數據時代,所有的東西都可以通過數據來分析,沒必要因為一些個例而改變自己的想法。

最後,學姐祝所有考研的小夥伴都能去心儀的學校。記得關注學姐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