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为什么贪吃

人为什么贪吃

由于自己昨晚在食物面前不能被遏制的欲望,不能被推却的盛情。昨晚,我吃多了。请我吃饭的是像父母一样的长辈。我知道,只有他们看到我吃得很香很饱,他们才高兴。我随了他们的高兴。尽管这值得赞美的举动并非是什么美德,但看到老俩口因着我吃得高兴而心满意足的样子,我便感到安慰。

他们的儿女都在海外,我与他们的儿女一般大,看着我,他们就像看着自己的孩子。尽管我这善意的孝心破坏了自己正在进行的节食安排,但是我知道,这死不了,大不了明天从头再来。

然而不得不承认,我的确有些吃撑了。光盘行动无疑是另一个美德,但是如果再少点几个菜就更好了,这样还可以加上一个节俭的美德。

但是前辈对我的疼爱,让一向节俭的他们在我面前同样失去理性,而只剩下不可理喻的长辈对晚辈的天性——看到孩子吃得越多,他们就越开心,越满足。

此刻我醒来,因着食物摄入过多,感受到体内某种不可名状的躁动,我开始思考一个哲学问题:人总是在美食面前难以控制。明知多吃对人无益,可还是不停地吃。很多人对于吃的欲望,并非如我昨晚那般出于善意,而是真正来自于自己对美食本能的欲望。实不知,长期的多吃,是要命的,特别是晚上这一顿。

我想,很多胖子,甚至很多人的病,都来自于晚上这一顿。大多数人们总是透过晚上的这一顿美食,来安慰自己疲累的身子、空乏的心灵。然而,不知自己的身体又会因着这种不合理的安慰而生出更多的烦恼。

可是很多人未必能想到这两者之间的因果关系。他们以为美食是美食,疾病是疾病,是两回事。正如他们认为享受是享受,痛苦是痛苦。却不知乐极生悲,正如饱食生疾。

适当的食物,是身体的需要。相对的美食,是对庸常生活的一种调剂。而在美食面前忘乎所以的欲望,却是很多痛苦的根源。当然,话说回来,有些人因着过度的饮食而生出忧虑,然而不吃难道就能避免所有的痛苦吗?也不是。总之凡事都不能绝对。有人因为贪吃而烦恼,也有不贪吃而烦恼重重的人。前者的烦恼来自于过于肥胖,还有各种疾病的困扰。而后者的烦恼,则来自于他心灵深处的某种焦虑。同时又会因为内心的烦恼,生出各种身体的疾病。

那么两者之间有没有共同的疾病呢?有人说身体的病是一种病,贫穷也是一种病,富贵也会生出病。其实没有信仰也是一种病,甚至会生出更多的病。或者说,人类很多的疾病都是因为信仰的缺乏而导致。无论贪吃,还是厌食,都是因为我们缺乏信仰,或者说没有正确的信仰。

一个有正确信仰的人,对于食物同样会有正确的理解。他会认为这是上天的恩赐,所以对于每一顿饭他都会心怀感恩,倍加珍惜。他吃下的东西,总是不多不少,正好。正好可以满足他身体的需要,甚至还可以医治他使他一直保持健康。这就是一个有信仰的人的日常饮食习惯。每次在食用前,虔心至诚的默默祷告感恩。同样是吃饭,感恩与不感恩得到的能量与祝福完全不同。所以饭前祷告是有真实意义的。并且一个懂得在饭前祷告的人,他知道自己活着不是为了吃,而是为着更重要的使命。

人们觉得,通过美食,似乎可以慰藉心灵,让空虚的内在短时间内被填满。但那并不是真正的抚慰。反而会在过后,又不得不面对再一次袭来的无边的痛苦、孤独与饱胀后变态的空乏。

有时这种欲望会欺骗我们,混淆我们对于走近内在的渴望,让我们远离真正的自己。是的,欲望是魔鬼,会阻挡我们靠近真我的脚步。而神就住在我们真我的里面。祂不与我们的假我在一起。所以,如果我们要成为一个与神同在,身上有光,灵里有光的人,我们就该在欲望的面前停下脚步。

有人会说,那我们是不是要不吃不喝,甚至也不做爱?说这话的人是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正常的适当的吃喝,那是必需,而非欲望。过度才是欲望。

我在半夜醒来,也许我昨晚不是带着欲望在吃饭,而是带着某种使命在吃饭。所以叫我在吃过这顿饭后,开始思索这个问题,并让我有深刻的领悟。使得我的这顿饱食有了它格外的意义。

人们常说,饱食终日而无所事事。很多人,日复一日的饱食,而不去思考我们活着到底是为了什么,这样的生命有何意义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