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巴黎變成“悲慘世界”,我們除了哀悼還能做點什麼?

卡西莫多失去了心愛的姑娘,終究也失去了他心愛的鐘樓(鐘樓並沒有倒塌,此處借用書中語)。

一覺醒來,巴黎聖母院的塔尖和穹頂毀於烈焰。對於沒有去過巴黎一睹聖母院風采的朋友們,這場火災讓詩和遠方變成了永遠的怨念。

當巴黎變成“悲慘世界”,我們除了哀悼還能做點什麼?

這場火災已經持續了超過4個小時,煙霧籠罩著巴黎上空,也讓每一個熱愛文化遺產的人們的心備受煎熬。

據說當時在巴黎聖母院周圍的人們大多都哭起來,儘管這並不是巴黎聖母院歷史上第一次被損毀,但是當你親歷這段歷史的時候,尤其是站在巴黎聖母院旁邊時,恐怕除了哭泣找不到其他任何行為能夠舒緩心中的情緒。

人們拿出《愛在日落黃昏》電影中的金句——你能想象有一天巴黎聖母院會消失嗎?

朋友說,如果我知道巴黎聖母院將付之一炬,那那天我可能回多看幾眼。

當巴黎變成“悲慘世界”,我們除了哀悼還能做點什麼?

毋庸置疑,巴黎在各個方面都是首屈一指的世界性大都市。

但,除了足球。

當巴黎變成“悲慘世界”,我們除了哀悼還能做點什麼?
當巴黎變成“悲慘世界”,我們除了哀悼還能做點什麼?
當巴黎變成“悲慘世界”,我們除了哀悼還能做點什麼?

(圖)巴黎這幾天真的慘,男足女足雙雙被大比分摩擦,接著巴黎標誌性建築付之一炬

即使巴黎聖日耳曼隊豪擲千金,也不能徹底扭轉這一局面。C羅和梅西都曾經踩著這支球隊晉級歐冠下一輪,內馬爾想要顛覆梅羅統治的願望也一次又一次成為泡影。

當巴黎變成“悲慘世界”,我們除了哀悼還能做點什麼?

當我們感嘆巴西人生不逢時的同時,也慶幸自己生活在“梅羅時代”的黃金十年中。2018年的金球獎屬於莫德里奇,打破了梅西、C羅兩人對金球獎的十年壟斷。

金球雖然易主,但“梅羅時代”仍然在繼續,可是沒有人能躲過歲月的剝蝕,梅西C羅都已年過而立,他們的時代將不可逆的走向尾聲。

當巴黎變成“悲慘世界”,我們除了哀悼還能做點什麼?

梅羅時代的球迷是幸福的,他們在每個週末的聯賽、每個週中的歐戰,他們都在向世人展示足球運動之美。

他們共同締造“黃金時代”,也要感謝彼此之間的督促。他們都清楚身後有一個天才在追趕,正因為有著這樣偉大的對手,梅西C羅都不敢停下,都只能去強迫自己。這就是梅羅時代。絕代雙驕不但相互競爭,更是相互成就。他們不但是對方的攔路虎,更是對方的興奮劑。

當巴黎變成“悲慘世界”,我們除了哀悼還能做點什麼?

但令人遺憾的是,並不是每個人都能理解這個道理,還沒有學會珍惜。十年來,我們在各個網絡平臺,見慣了一種人:他們深愛梅西或C羅的其中一位,但他們用來表達熱愛的方式,責罵自己偶像的對手,進而上升到辱罵球迷,甚至直接在評論區“問候”樓主的家人。直到現在梅羅都已經過了三十,這樣的現象依然存在。

我們不禁要問,真的要到足壇再無梅羅的時候,我們才能學會去心平氣和的去欣賞各自以及對方的美好嗎?尊重對手,承認同樣優秀的人真的很難嗎?

真的不希望等到梅羅時代終結時,我們才在朋友圈裡各種刷屏紀念這個偉大的雙星時代。

我們要從現在開始試著去感恩、去珍惜。梅西C羅帶來的每一場比賽。能夠與兩大巨人同一時代,這是我輩球迷之福,足球運動之幸。

當巴黎變成“悲慘世界”,我們除了哀悼還能做點什麼?

十年似乎是一個坎,我們走過梅羅的十年,下一個十年屬不屬於梅羅我們不知道,但是下一個十年,我們註定看不到巴黎聖母院。

法國總統馬克龍說:“我們每個人的內心都有一小部分被大火燒掉了。”而修復它的時間需要8-10年,世人十年內將無法感受這座教堂的歷史感和藝術性。

當巴黎變成“悲慘世界”,我們除了哀悼還能做點什麼?

然而,部分網民的卻在這場大火中感受到了“詭異”的愉悅感。

他們認為老天爺用引燃巴黎聖母院的方式為圓明園的不幸討回了“公道”。這絕對是狹隘的民主主義。又有多少人知道一百多年前,寫出《巴黎聖母院》著作的雨果曾為英法聯軍火燒圓明園而痛心疾首,又有多少人知道法國曾率先歸還過圓明園文物?

當巴黎變成“悲慘世界”,我們除了哀悼還能做點什麼?
當巴黎變成“悲慘世界”,我們除了哀悼還能做點什麼?

央視網已經說了,“因為某些歷史情結將仇恨發洩在無辜上是狹隘的,更是可憐和可悲的。”

而這樣的認知偏差導致的“網絡仇恨”,在足球方面不勝枚舉。

比如世界盃上每次出現豪門意外落馬,很多足球彩民朋友,總會用陰謀論來看待這些情況,認為豪門球隊都是按照盤口踢球,故意讓他們輸錢;

比如聯賽中出現惡意犯規,部分球迷就會失去基本的理性判斷,只是站在自己球隊的立場上,對自己的球員進行辯解,無論是多麼惡劣的犯規,一些激進的球迷都會找到為自己主隊辯解的“藉口”;

再比如每當中國隊輸球,總有人跳出來極盡諷刺挖苦之能事,將中國足球當成社會輿論的痰盂,把足球當做自己發洩心中憤懣的窗口。拿著足協不作為、青訓基礎差這種“正確的廢話”,通過互聯網到處刷自己可憐的存在感,讓本來已經非常差的中國足球輿論環境更加雪上加霜……

當巴黎變成“悲慘世界”,我們除了哀悼還能做點什麼?

諸如此類的事,不僅僅足球圈,放之現在各行各業都存在相似的問題。

糾正自己的認知偏差、帶著包容的心才能更好的欣賞這個世界的美好,或者說幫這個世界變得美好。

就像我們力挺武磊留洋不是去做無腦吹或者無腦噴,我們要做的是除了加油之外理性看到中國足球和其他國家頂尖水平的差距,在未來更多可能在中國降低踢足球的門檻培養更多的“武磊”。

當巴黎變成“悲慘世界”,我們除了哀悼還能做點什麼?

當《巴黎聖母院》正在遭遇《悲慘世界》,維克多·雨果的兩篇名著在這個悲傷的日子合二為一,在這個明天和意外,你永遠不知道哪個先來的時代,我們應該慶幸和珍惜我們所看到的所感知到的一切,足球或者生活。

當有一天我們不再糾結這是最好的時代還是最壞的時代時,那是真正我們理解這個世界並與這個世界最終和解的美妙時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