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情緒的主人》教學設計

【選用教材】弋文武,馮繼主編.心理健康教育.甘肅少年兒童出版社.2013.高中

【輔導對象】高一年級

【輔導時間】40分鐘

【輔導課時】1課時(總第2課時)

【輔導地點】團體活動室

【學情分析】

高一年級的學生處於青春期,是情緒複雜多變的時期。而且由於功課越來越深,學習競爭壓力越來越大,人際關係也比原來複雜了一些。因此,不少學生容易出現不良情緒,如不及時緩解和消除,不僅會影響正常學習,還會影響身體健康、人際關係等,甚至有的還會造成終生遺恨的後果。所以,要培養學生的情緒自控能力,就必須使他們瞭解自己情緒產生的原因、正視自己的情緒,找到駕馭情緒的方法。

【主題和內容分析】

做自己情緒的主人,是指要學會主動調節和控制自己的情緒,而不是聽任自己情緒的擺佈,成為情緒的奴隸。

情緒是人類精神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對情緒進行自我控制、引導、調節和適當的發洩,既有利於學生適應當今複雜的社會生活,有利於學習的進步,也有益於身心健康。因此,本節課以探索情緒產生的原因為出發點,幫助學生掌握自我心理調適方法中的認知改變法,把認知改變法變成一種思維習慣,遇事學會換位思考,並能夠在日常生活中運用這種方法來調節自己的情緒狀態。

【輔導目標】

知識與技能目標:

1、通過角色扮演和小組討論,協助學生分析引發情緒的原因。

2、通過對情景劇的分析,幫助學生了解情緒、事件與想法的關聯性,並介紹合理情緒理論(ABC理論)。

方法與過程目標:

通過學生對具體情境的分析和教師的總結提升,使學生能自我分析不良情緒的主要原因,協助學生澄清非理性信念,學會調整不合理信念。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

通過活動體驗,使學生能夠正確面對生活中的各種不如意,能夠主動進行自我調節,擁有積極良好的情緒狀態,從而培養學生健康的心理品質和自我調節情緒的能力。

【輔導重點】

幫助學生掌握自我心理調適方法中的認知改變法,能夠在日常生活中運用這種方法來調節自己的情緒狀態。

【輔導難點】

使學生把認知改變法變成一種思維習慣,遇事學會換位思考。

【相關理論】

合理情緒理論(ABC理論)

【輔導方法】

角色扮演法、體驗法、小組討論法、情境分析法、總結提升法。

【輔導準備】

1、準備情景劇《偶遇》;

2、準備好該班學生目前較嚴重的消極情緒的情境,併為每位同學打印一份;

3、準備小詩《改變思維,調整心態》;

4、準備歌曲《安妮的仙境》。

5、製作課件。

【輔導過程】

一、熱身階段:歡聚一堂

1、遊戲規則:所有同學起立,當老師說“兩全其美,真快樂”,大家要迅速地兩個人組成一組;當老師說“三陽開泰,喜洋洋”,大家要迅速地三個人組成一組;當老師說“四季發財,喜眉梢”,大家要迅速地四個人組成一組;當老師說“五福臨門,真高興”,大家要迅速地五個人組成一組;當老師說“六六大順,樂開懷”,大家要迅速地六個人組成一組。

感知不同的情緒,調動學生的積極性,營造一種開放、安全、溫暖、熱烈的氛圍。

[設計意圖:通過遊戲,讓學生感知不同的情緒,調動學生的積極性,營造一種開放、安全、溫暖、熱烈的氛圍。]

2、導入主題:做情緒的主人

通過上節課的活動,我們瞭解了多變的、豐富多彩的情緒類型,以及情緒表達的功能:即別人可以更瞭解你,你也可以更了別人,情緒得到釋放並且變得個更加真誠,彼此的關係更加牢固。但影響我們情緒的因素有很多,我們需要對自己情緒背後的原因有所瞭解,並根據所瞭解的信息及時做出調節。接下來就讓我們進入今天的成長主題:做情緒的主人。

二、轉換階段:情景劇《偶遇》

方法:由學生即興表演,然後大家討論情緒產生的原因。

故事:人物:四位好友、旁白。

時間:早晨。

地點:上學路上。

事件:在路上,碰到朋友,但他沒有理我。

要求:扮演者要根據具體的角色,通過自己的語言、動作、表情來充分地展現所扮演人物的情緒。

旁白:上學路上,碰到朋友,我熱情地和他打招呼,但他沒有理我。心想:

甲:有什麼了不起,我還不理他呢!

旁白:甲於是一個人坐在教室裡生悶氣,也無心學習。

乙:他生我氣了?是不是因為昨天他約我踢球我沒去,可那會我正在趕明天要交的作業呀。

旁白:乙既委屈又難過,不知道該怎麼辦。

丙:嗯,也許他沒看到我或急著趕路吧,等課間的時候我問問他是不是遇到了什麼事,是不是需要我幫忙。

旁白:丙於是高高興興地開始了一天的學習生活,並沒有受到影響。

分享:三位好友分別是什麼樣的情緒反應?

路遇好友,甲:生氣;乙:難過、委屈;丙:平和、高興。

[設計意圖:通過角色扮演和小組討論,協助學生體驗不同的情緒,並分析引發情緒的原因。]

三、工作階段:三步情曲

1、(1)討論分享:同一件事情,不同的情緒反應。為什麼?

生:看法不同,情緒反應不同。

(2)介紹合理情緒理論(情緒ABC理論)

《做情緒的主人》教學設計

事件本身並不能使人們產生情緒。情緒是由我們對事件的評價或看法引起的,如果人們對事件是積極的看法,則會產生積極的情緒;如果人們對事件是消極的看法,則會產生消極的情緒。

[設計意圖:通過對情景劇的分析,幫助學生了解情緒、事件與想法的關聯性,並介紹合理情緒理論(ABC理論)。]

2、挑戰奇檬子

(1)學生練習調整不合理信念(B):

舉學生學習、生活中的典型例子,讓學生分辨事件、想法、及情緒結果。分清學生對事件A持有的信念哪些不合理、哪些合理,將不合理信念作為B列出來。而在此過程中,要採用各個擊破的原則,一個個去找,不能指望一錘定音,一了百了。

事件:下週就要期末考試了

情境一:隨著考試時間的臨近,小雨常常出現著急,煩躁和不安的感覺。她為她的功課達不到她的目標而著急,她有時因為忘記了該記住的知識而心煩意亂,她有時對自己的考試結果憂心忡忡。因為她總認為自己應該是十全十美的。

情境二:小強因上次期末考試時沒考好,就認為自己一次沒考好就再也考不好了,整日垂頭喪氣,無精打采。

情境三:小峰在學習這方面不是很擅長,總是比別人慢半拍,每逢考試也常常感到緊張、恐懼,害怕考不好被同學瞧不起、被老師責罵。總認為自己笨、弱、不行,是個無用之人。

情境四:小靜的心情平和、愉悅,認為考試只是檢驗自己這段時間學習效果的一種方式,而且還能通過考試發現自己在學習中的優勢和不足,為以後的學習找到方向。因此,她認真複習、積極準備,以飽滿的熱情和充分的信心迎考試的到來。

(2)輔導教師結合剛才的情境向學生介紹常見的三類非理性信念,並簡單做出解釋。

絕對化要求:人們以自己的意願為出發點,認為某一事物必定會發生。這種信念通常與“必須、應該”這類字詞聯繫在一起。(舉例說明)

過分概括化:以偏概全,以一概十的不合理思維方式。(舉例說明)

糟糕至極:如果發生了一件不好的事情,那將是非常可怕的、非常糟糕的,是一場災難。(舉例說明)

[設計意圖:通過挑戰奇檬子的活動,協助學生澄清非理性信念,學會調整不合理信念。]

四、結束階段

1、教師總結

人總有不順心的時候,生活中各種壓力會不同程度的向我們襲來,這時就需要進行自我調節了。不是生活給了我們喜怒哀樂,而是我們的想法決定了自己的情緒和感受。我們無法改變人生,但我們可以改變人生觀;我們無法改變環境,但是我們可以改變心境。

2、齊讀《改變思維,調整心態》

改變思維,調整心態

我們不能決定生命的長度,但我們可以擴展它的寬度;

我們不能改變天生的容貌,但我們可以時時展現笑容;

我們不能企望控制他人,但我們可以好好掌握自己;

我們不能全然預知明天,但我們可以充分利用今天;

我們不能要求事事順利,但我們可以做到事事盡心。

[設計意圖:藉助音樂和詩歌的感染力觸動學生的心靈,達到情感的共鳴與昇華。使學生能夠正確面對生活中的各種不如意,能夠主動進行自我調節,擁有積極良好的情緒狀態。]

3、老師寄語:積極的人,像太陽,照到哪裡哪裡亮;消極的人,像月亮,初一十五不一樣。想法決定我們的生活,有什麼樣的想法,就有什麼樣的未來。讓我們做情緒的主人,用積極的情緒面對我們的學習和生活!

【板書設計】

《做情緒的主人》教學設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