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好,又是一个崭新的陈建斌

戈戈达 / 文

炫谈 | 真好,又是一个崭新的陈建斌

陈建斌

4月3日,第九届北影节主竞赛单元入围影片名单正式公布,由陈建斌自导自演的第二部电影《第十一回》顺利入围。这是自《一个勺子》后,陈建斌再度以导演身份返场,在新片中,他讲述了一个戏中戏的故事:市话剧团将一起15年前的旧案改编成了舞台剧,而案件的当事人马福礼的生活也因此重新陷入波澜。他不仅要和话剧团打官司找律师还自己清白,还要调和与妻子女儿之间的关系。我们可能很难将这样一个故事与它原本充满禅意的名字联系到一起:《如是你闻》,更重要的是,我们也已经很难把如今的导演陈建斌和最初那个年轻的实验话剧演员联系到一起。

1994年,同一列火车,将中央戏剧学院新疆班定向分配的毕业生们从梦的原点,又拉回到了作别许久的家乡。大学四年,如梦初醒,坐在车上的陈建斌后知后觉,刹那不知所向。

炫谈 | 真好,又是一个崭新的陈建斌

《第十一回》海报

身边壮志未酬的同学们先后返京,越走越少,有根弦还在他心中绷着——回去可以,不做盲流。最终,他听从老师建议,突击2个月通过考试,折返中戏继续读书。但埋头书本的选择,丝毫没能缓解当时无戏可排的窘境,如他所述,“日子是一个小时一个小时过的,那时候的一天像一年那么长”。在难捱的等待中,激情任由时间打磨着,陈建斌甚至已做好告别舞台、留校任教的长期准备,这是芜杂中一条相对单纯的路,说不上最好,但也不坏。

正当趋于平淡之时,师兄孟京辉意外“闯入”他的生活,如石子落水,漾起波澜。他忽然回过神来,还没到告别的时候。随后,他跟随孟京辉登上话剧舞台,于是,一个无功利的、血脉偾张的、自由而忘我的剧场陈建斌进入了观众视野。

剧场里的“疯子“

1998年,他穿上条纹戏服,以“疯子”的身份,主演孟京辉的代表话剧《一个无政府主义者的意外死亡》,当时,孟京辉和廖一梅还远无财力搭建起今天这般璀璨的蜂巢剧场,而重返舞台的陈建斌,也不问薪水、不问食宿,安静为观众们塑造着“不疯魔不成活”式的话剧人物。当演出间隙,有熟人问起时,孟京辉总会指着他说:“记住他,这是中国最好的演员之一。”剧场中的陈建斌,随后为观众连续献上了《盗版浮士德》、《科诺克或医学的胜利》、《千禧夜,我们说相声》等话剧作品,并依凭个人舞台魅力,拿下第4届中国话剧金狮奖,正式进入国家话剧院。

炫谈 | 真好,又是一个崭新的陈建斌

陈建斌(右一)出演《一个无政府主义者的意外死亡》

可惜精神的饱腹感,终于不足以抵挡实实在在的饥饿。当走下舞台,忽然发现自己已连一个房间的租金都掏不出时,他停了下来,一部电视剧的邀约敲门,他回身和这个舞台,沉沉地挥了挥手。此时,廖一梅已为他特意写好一出新戏,便是后来将郭涛、段奕宏推向观众的保留剧目——《恋爱的犀牛》。“你是我温暖的手套,冰冷的啤酒,带着阳光味道的衬衫,日复一日的梦想。”这些台词,陈建斌还是与它们失之交臂。

让蒋勤勤气到想退组的“戏霸”

走出剧场、进入双屏仅是形式的更迭,陈建斌在表演习惯上依旧保留着舞台式的即兴与对角色的钻研,从第一部电视剧《结婚十年》到热播的《乔家大院》、《三国》、《甄嬛传》直到2018年的银幕黑马《无名之辈》,这样的工作方式帮助他揽下了飞天奖优秀男演员、蝉联飞鹰奖最受喜爱男演员、兼收金马奖男配与澳门电影节男主。但也在另一条摩肩接踵的人际关系轨道上,为他戴上“戏霸”的称号。

孙俪回忆中,陈建斌一句单刀直入的“你为什么这么演?”直接问懵自己,直到听过蒋勤勤的回忆,她才确定,应该不是对自己有意见;而在蒋勤勤的回忆中,两人的初次合作更是气到想退组:拍摄前,他沉迷于向自己提出修改版台词,而拍摄中,他又会即兴变更情节,原本有剧本可依的表演,因为陈建斌的加入,充满了不确定性。后来全组演员故意“孤立”他,相约出去吃夜宵,他完全不知不觉,也不介意,“伙伴们大概是照顾到我戏份多,所以没打扰。”

炫谈 | 真好,又是一个崭新的陈建斌

蒋勤勤出演《乔家大院》剧照

一遇戏,便充满表达欲与打磨角色的兴致,形容这样的陈建斌,“戏霸”太锐利了点,“戏痴”倒算恰当。镜头前,他为枭雄曹操饶有兴致地加上解小手的细节,也会提前收集乔致庸所有可考的资料,与导演讨论“加戏”;直到最近一部电影《无名之辈》上映,导演饶晓志还在出面平息关于师哥(二人均为中戏毕业)现场“抢导演饭碗”的传言。

如果收起兴趣、保持沉默才意味着成长的话,那么幕中年近天命的陈建斌,一直是当初那个剧场里的“孩子”。

导演的自我修养

从演员陈建斌到导演陈建斌,于熟悉他的人而言,这似乎是故事必然的走向。对新知的渴求、对思考的醉心、对创作的执念、对角色的雕琢,他身上有一个优秀演员更是一个优秀导演必备的自我修养。只是,他在等待一个时刻,有什么东西足以把这一切点燃。2013年,正在重庆拍戏的陈建斌在当期的《人民文学》上遇到了它,“它就像一个瓶子,可以容纳我这么多年想要表达的东西”。于是他打电话给朋友,当即买下小说《奔跑的月光》的版权。

炫谈 | 真好,又是一个崭新的陈建斌

《一个勺子》海报

四个月完成剧本,两年后拍摄成片,《一个勺子》像孕育许久的新鲜生命,带“初为人父”的陈建斌领略了惊喜、绝望各类心情的交叠。它将他带到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新导演、最佳男主角的高光中,又在电影即将上映前,因演员负面新闻被搁置。但被问及如何看待这种无奈感时,陈建斌回答:“我不喜欢无奈这个词,他让我们变得被动,烙铁要被烧得通红再浸入冰水,没有彻底的绝望,就没有前进的勇气。”2015年11月20日,《一个勺子》延期上映,看过的人都说:真好,又是一个崭新的陈建斌。

END

热门阅读文章

★ 本号姓“副” 欢迎来“刊”

★ 王蒙:不忘金庸

★ 大地有多大

★ 王钢:忍别二月河

★ 三会大侠——追忆金庸先生

★ 花甲副刊“朝花”,人间哀乐关情

★ 追忆与漫画大师方成的“忘年交”

★ 毛泽东呼吁请保留专刊副刊

★ 1979年的那个春节

★ ”北京老壶”的壶中天地

★ 有一种乡愁叫小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