逛河內三十六古街,只是散步就好。

河內是個適合散步的城市,走著走著,你就會看見她的靈魂——三十六古街。


逛河內三十六古街,只是散步就好。


逛河內三十六古街,只是散步就好。


這次在越南,我完全沒有計劃。

早上起床的唯一動力就是酒店早餐!

河內對於我來說,去走就好,有目的沒目的,怎麼都可以,只要去走,去看,去聽,去聞,去觸摸,去發現,去感受,我就已到了這裡,生活於這裡。多年以後,你若問起我關於河內的印象,我會跟你娓娓道來,而不是幾張到此一遊的照片(突然想起我還沒在這裡自拍!)。

於是,廢話一大通之後,我們今天散步去三十六古街逛逛吧。


逛河內三十六古街,只是散步就好。


三十六古街,又叫36行,當地人的叫法是 Old Quarter(舊城區),就在還劍湖往北走10分鐘路程的一片區域。三十六古街距今有一千多年的歷史,是河內最繁華的商業中心。


逛河內三十六古街,只是散步就好。


本來還覺得自己在越南是個活啞巴,完全看不懂他們的語言,當在網上搜到這張地圖後,看見這些地名——“草蓆街”、“竹子街”、“瓶罐街”、“糖街”、“懶翁街”、“桃街”、“烤魚街”、“磚巷”、“屏風街”、“箱子街”、“樂器街”、“雞街”、“筆街”、“鐵匠街”、“繩街”、“鞋街”……

在這裡,你會很樂意迷失其中,感受那熙來攘往的平民生活脈動。


逛河內三十六古街,只是散步就好。


逛河內三十六古街,只是散步就好。


逛河內三十六古街,只是散步就好。


逛河內三十六古街,只是散步就好。


逛河內三十六古街,只是散步就好。


逛河內三十六古街,只是散步就好。


逛河內三十六古街,只是散步就好。


逛河內三十六古街,只是散步就好。


逛河內三十六古街,只是散步就好。


逛河內三十六古街,只是散步就好。


逛河內三十六古街,只是散步就好。


逛河內三十六古街,只是散步就好。


逛河內三十六古街,只是散步就好。


逛河內三十六古街,只是散步就好。


逛河內三十六古街,只是散步就好。


逛河內三十六古街,只是散步就好。


作家Carol Howland在《屋頂上之龍——在越南一年的經歷》一書中寫道:“走在河內36街坊上,好像在一碗米粉裡擠著找路。”

無論Carol Howland的分享過去了多長時間,這兒的每一條街還充滿著手工藝坊的濃厚氣息,人們來來往往買東西,絡繹不絕,就像一個迷宮市集。

如到錫行,你就聽到錘打入錫塊的聲音,見到煉錫人勤奮製造桶、盆、水箱等東西。


逛河內三十六古街,只是散步就好。


逛河內三十六古街,只是散步就好。


逛河內三十六古街,只是散步就好。


逛河內三十六古街,只是散步就好。


逛河內三十六古街,只是散步就好。


逛河內三十六古街,只是散步就好。


逛河內三十六古街,只是散步就好。


逛河內三十六古街,只是散步就好。


逛河內三十六古街,只是散步就好。


逛河內三十六古街,只是散步就好。


逛河內三十六古街,只是散步就好。


逛河內三十六古街,只是散步就好。


逛河內三十六古街,只是散步就好。


逛河內三十六古街,只是散步就好。


逛河內三十六古街,只是散步就好。


逛河內三十六古街,只是散步就好。


逛河內三十六古街,只是散步就好。


逛河內三十六古街,只是散步就好。


看看路牌,Hàng就是“行”,意思是行當、行業;Phố是“街”,Ngõ是“巷”,另外接在後面字,就是老街舊時的貿易內容。

如“行帆街Phố Hàng Buồm”,從前賣的是各式布帆、草帆等船帆,如今需求不再,轉型改賣起雜貨餅乾;福建會館所在地“懶翁街Phố Lãn Ông”,售的是中藥藥材;其他如磚巷(Ngõ Gạch)、紙街(Phố Hàng Giấy)都已不操舊業,倒是金銀街(Phố Hàng Bạc)還開有銀樓,涼蓆街(Phố hàng Chiếu)賣竹蓆、窗簾、地毯,嗅得到往日風情。


逛河內三十六古街,只是散步就好。


逛河內三十六古街,只是散步就好。


逛河內三十六古街,只是散步就好。


逛河內三十六古街,只是散步就好。


這裡的房子都修建得非常窄,室內卻很深——一家寬1公尺的老店,可能深20幾公尺。這些小門面老店鋪,一家家店密集地挨在一起,形成了一條條街道,然後街道串著街道,形成了這片據說有36條街的古城區。每條街道都不長,一般只有幾百米。

據說這是因為法國殖民地時期,以店面的寬度面積來計算課稅,越南人為了避免吃重的稅負,就故意把房子蓋得很窄。

但千萬別以為他們這些老店鋪門面小不夠氣派,在這裡有房產的當地人,光是收租就夠他們在郊外買別墅了!

網上有資料說,三十六古街的土地,在世界上都是數一數二的貴——這裡的1平方米,要價約在2-5w、美金!按照越南當地的物價,這就是明晃晃的天價。


逛河內三十六古街,只是散步就好。


逛河內三十六古街,只是散步就好。


逛河內三十六古街,只是散步就好。


逛河內三十六古街,只是散步就好。


逛河內三十六古街,只是散步就好。


逛河內三十六古街,只是散步就好。


古街也是寺廟、亭樓、家族祠堂、行業始祖廟乃至手工藝村村民節日盛會的匯聚之地。


逛河內三十六古街,只是散步就好。


今日的河內三十六街坊雖然不再是唐人街,但華人文化還是有跡可循,在行桃、行蒲、行昂、行帆、謝現……的街道上,許多華人的百年老房子完整地保留下來。

古時候在河內生活的華人多為廣東和福建籍人士,因而在三十六街坊裡有兩條街以“粵東”(即行昂街)和“福建”(懶翁街)命名,前者多為廣東籍人士聚居,後者顧名思義是福建人居多了。

由於粵籍與閩籍人口眾多,所以華人先賢在行帆街22號建有粵東會館和在懶翁街40號建有福建會館,會館內建有廟宇,是華人進行社會活動的地方。但粵東會館如今被徵作幼兒園之用。

這兩座華人會館目前都不接受遊客進內參觀。


逛河內三十六古街,只是散步就好。


逛河內三十六古街,只是散步就好。


白馬寺是河內歷史最悠久的寺廟之一,可追溯到公元9世紀,它曾經的中國城的一部分。(自己說自己是最靈的寺廟,這個名字有點萌……-____-b


逛河內三十六古街,只是散步就好。


值得一提的是,這些匠人及其後代從不忘記祖師的功勳。於是,不少手工藝坊便在京城建立了祖師廟,一來是為了提醒子孫不要忘記先祖,二來是表達對前人的緬懷和感恩。

如今,古街區依然保存數十個祖師廟或祠堂。麻行街安泰巷上有《繡市亭》,祭祀原籍河內郊區常信縣橘洞村的刺繡業祖師黎功行。


逛河內三十六古街,只是散步就好。


逛河內三十六古街,只是散步就好。


逛河內三十六古街,只是散步就好。


逛河內三十六古街,只是散步就好。


挑著花擔和水果在街邊疾行的女子點綴著三十六古街。


逛河內三十六古街,只是散步就好。


逛河內三十六古街,只是散步就好。


逛河內三十六古街,只是散步就好。


當地人有養鳥的傳統,幾乎每家每戶都會在窗戶上掛一個兩個或幾個鳥籠。所以,在三十六古街上散步,耳邊都是鳥雀啼鳴,尤其歡快。


逛河內三十六古街,只是散步就好。


好了,又一天要過去了。

河內下了一整天的毛毛細雨。今晚我又坐在La Place Cafe 二樓的露臺上,還是點了一杯白葡萄酒。送上酒時,年輕的 waiter 小哥很還給我遞上一杯白水,說,你是還要一杯水的吧?——因為我昨晚就是這麼 order 的呢。

生活雖不能處處如意,但偶有小確幸也足矣。

晚安,各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