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你可以對任何人生氣”:不要毀在“懂事”上

情緒教育的缺位,不止是

孩童時代的憋屈和壓抑,影響的可能是十幾年甚至幾十年。

前些日子,我在刷微博刷到一個短視頻。

一位外國的老爸在安慰女兒。女兒紅著臉、低著頭、一言不發,看上去剛剛發了一頓火的樣子。

面對這樣的女兒,老爸都說了什麼呢?有沒有我們司空見慣的“這點事就生氣,怎麼那麼小心眼啊?”“他也不是故意的。”嗎?


01

老爸告訴女兒:“你不一定非得要開心,也不必強迫自己,但重要的是,你不要一直沉浸在憤怒裡。”

告訴孩子,你不需要強迫自己裝開心。

“孩子,你可以對任何人生氣”:不要毀在“懂事”上

老爸接著說:“對於生氣這件事,你要接受它並且尊重它,你要學會放下;但如果你做不到,那就順其自然,我們依然愛你。”

告訴孩子,即使你鬧脾氣,也不會影響父母家人愛你。

“孩子,你可以對任何人生氣”:不要毀在“懂事”上

老爸又告訴女兒:“生氣沒什麼大不了,你可以生任何人的氣包括你自己,只是不要讓這種心情支配你太久,因為時間太久就會出問題。”

告訴孩子,你可以生氣,但不要氣太久。

“孩子,你可以對任何人生氣”:不要毀在“懂事”上

這時候,女兒終於願意開口說話,她說:“我不喜歡你罵我”。

老爸接著告訴她:

“我不是真的想罵你,你有時候也會這樣說我,我有時不介意,有時也會生氣,最重要的是把話說開,讓我知道你的底線在哪裡,我會尊重你的的底線,絕不越線。”

告訴孩子,請把你的介意的事情告訴我,我絕不會在你不喜歡的事情上開玩笑。

“孩子,你可以對任何人生氣”:不要毀在“懂事”上

最後,這個老爸對女兒說:“你可以大聲發洩或者拿枕頭出氣,你可以跺腳,只要能擺脫壞心情,你想做這些都可以。"

告訴孩子,為了擺脫壞情緒去適度發洩是被允許的,只要是不傷害自己、不傷害別人的基礎上。

“孩子,你可以對任何人生氣”:不要毀在“懂事”上

完整視頻戳這裡

作為父母,我們會經常面對“發脾氣”的孩子,但不是每個父母、每一次都能這樣耐心地去教育孩子。

被父母輕易忽略掉了的,恰恰是孩子人生中至關重要的一課:情緒教育。

02


後臺的一位朋友莉留言,跟我分享了她最近遇到的難題。

上週末,莉帶5歲的女兒去商場買東西,事先告訴女兒買完東西就要回家,女兒答應得好好的,誰知買完東西路過遊樂場時非吵著要去玩,好說歹說不聽。

莉上去拽女兒,女兒甩開她的手站在遊樂場門口就開始抹眼淚,惹得很多人側目。

莉尷尬得不行,衝女兒發火,女兒乾脆坐在地上嚎啕大哭。

莉說,自己和老公都是急脾氣,每次女兒鬧彆扭,爸媽批評幾句就立刻噤聲,這陣子不知道怎麼了,總是一點小事就哭鬧、發脾氣。

和莉一樣,好多爸媽有一天也許會突然發現:“孩子的脾氣好像一下就變壞了。”

其實,孩子的脾氣不是“一下子”變壞的,壞情緒的小爆發,要麼是長期壓抑,要麼是引導不當,等你看到的時候,不過是從量變到了質變。

“孩子,你可以對任何人生氣”:不要毀在“懂事”上

03


眼淚要憋回去,生氣要忍著......這是很多爸媽“解決”孩子情緒的一貫做法。

這樣做,沒有顧及孩子的情緒、沒有理會孩子的感受,更沒有真正解決孩子的問題,是無效的,也是可怕的。

不被允許不被接納的是行為,明明孩子的任何情緒都是可以被允許、被接納的啊!

長大以後的過度自我犧牲與自我麻醉,都是從小時候不敢表達自我開始的。

而情緒教育缺位的極端,就是情緒失控。

一個幼年在家裡沒有接受過家庭情緒教育的孩子,將來就可能在社會情緒管理上出現問題。

情緒教育的缺位,不止是孩童時代的憋屈和壓抑,影響的可能是十幾年甚至幾十年。

“孩子,你可以對任何人生氣”:不要毀在“懂事”上

04


我們該怎樣做好對孩子的情緒教育?

想起蔡康永說的一段話:

“孩子,你可以對任何人生氣”:不要毀在“懂事”上

這段話適合給大人,同樣適合給孩子。

做好孩子的情緒教育,其實那個外國老爸已經給出了最好的答案,就是:接受、認清、疏導、放下。

1. 尊重孩子的壞脾氣

發脾氣的孩子最需要的是家長的“同理心”,就像那個爸爸說的“有時候我也會生氣,不開心”。

要教會孩子識別情緒,讓孩子知道,傷心、生氣、發怒都是正常的情緒表達,每個人都有想發脾氣的時候,永遠不要灌輸給孩子“你哭了我就不喜歡了”、“你發脾氣我就不要你”等等觀點。

2.比疏導情緒更重要的,是找到原因

孩子發脾氣或是哭鬧的時候,大人往往很煩。

這個時候不妨雙方都稍微“冷處理”一下,待平復情緒後,引導孩子說出自己的真實想法。孩子的壞脾氣背後,一定是有原因的,而你,有責任用耐心去找到那個原因。

3.教會孩子控制情緒的辦法

要允許孩子用孩子的方式去表達情緒,更要允許他們用自己的方式去解決問題、控制情緒。

哪怕是小小的破壞、發洩、不講理,對他們來說,都是一種排解方式,而父母,要做細心的觀察者、耐心的引導者、用心的參與者。

4.請先控制好自己的情緒

有人說,父母與孩子之間的溝通,70%是情緒,30%是內容。

情緒如果有問題,再好的內容都是無意義的。

當我們連自己的情緒都控制不好,又如何對孩子進行教育呢。

情緒教育或許沒有文化課那麼“務實”,更沒有特長班那麼“有用”。

但一個孩子學業不夠優秀,可以努力讀書來改善,文化課不達標,可以去上補習班,可他如果錯失了成長中至關重要的一課,可能終其一生難以彌補。

在情緒教育這堂課上,或許我們都做得不夠完美,但認識到這個問題,從下一分鐘開始就可以做出改變。

“孩子,你可以對任何人生氣”:不要毀在“懂事”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