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陶縣----仿山墓群

定陶縣----仿山墓群

仿山墓群位於定陶縣城北偏西約5公里處,是西周至春秋戰國時期曹國貴族墓地。仿山墓群突兀隆起,綠蔭覆蓋,彷彿若山,墓群由東西兩山構成:東山阜高約12米,東西寬90米,南北長340米,中間跨越50米的深谷,即至西山;西山高約4米,東西寬54米,南北長140米。兩山共佔地約3.8萬平方米。堌堆之高大,工程之宏偉,在菏澤地區首屈一指。1977年被列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定陶縣----仿山墓群

定陶縣----仿山墓群

公元前1046年,武王滅商,分封天下,封其弟振鐸於曹國,都陶丘。公元前487年,曹國滅亡,歷二十六世,五百五十五年,曹人懷念故國,便在仿山建造曹伯祠,供奉祭祀。曹伯祠屢圮屢建,延續不絕。。《定陶縣誌》和《寰宇記》都有記載。

定陶縣----仿山墓群

至漢代又有多名官宦葬於此地,形成下部周墓,上部為漢墓,雖不見文獻記載,但從東山西南部斷壁觀察,已暴露多座兩漢的豎穴、石匣、磚室墓葬,並出土部分文物。有的墓自墓口至墓底,深足有五六米之多,可見規模較大。經調查,在菏澤地區不論是古代文化遺址還是古墓地,幾乎都有兩漢墓葬打入,這或許與依山傍水埋葬可造福後代的迷信習俗有關。

定陶縣----仿山墓群

自隋代開始在此建廟立碑,唐宋以後,仿山陸續建造

寺廟道觀,至明清時達到鼎盛,廟宇達40餘座,漸漸形成蒼松翠柏覆蓋,廟宇樓閣聳立之遊覽勝地,到明清之際,仿山墓群之巔廟宇林立,如玉皇祠、百神閣、山門、關帝廟等。後因兵燹,殿閣失修,或倒塌,或拆毀,現存無幾;蒼松翠柏,砍伐淨盡;歷代碑刻,相繼破壞。

定陶縣----仿山墓群

定陶縣----仿山墓群

定陶縣----仿山墓群

定陶縣----仿山墓群

定陶縣----仿山墓群

定陶縣----仿山墓群

20世紀60年代再次被毀,後來,政府對仿山墓群的古蹟進行修復和重建,恢復了仿山廟會,成為輻射河南、安徽等省及臨近縣市聞名百里的大型廟會。

定陶縣----仿山墓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