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责任意识 维护司法权威

法官要把“忠诚、为民、公正、廉洁”的政法干警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在日常工作中做到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要维护好法官“公正司法、执法为民”形象,守护社会公平正义,在群众中树立司法公信力,维护司法权威。

在今年开展的读书活动中,我认真阅读了《责任胜于能力》这本书,使我深受启发。什么是责任?平时耳熟能详的“责任”二字,深究起来却有着深刻的内涵。

责任是一种使命,是对自己所负使命的忠诚和信守。工作意味着责任。责任胜于能力并不是对能力的否认,一个人的能力再强,如果不愿意负责,也不能创造价值,无论多么优秀的能力,只有通过尽职尽责地工作才能完美地展现。责任不允许寻找借口。一个有高度责任心的人,是从来不找借口的。即使工作遇到困难,也会努力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途径,是认定了目标后的百折不挠。作为法官,工作需要极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我的理解是:

首先,热爱生活、热爱本职工作。法官要把“忠诚、为民、公正、廉洁”的政法干警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在日常工作中做到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我们平时讲爱岗敬业,其实敬业是责任精神的体现,是对责任的一种升华。过去讲对待工作兢兢业业、一丝不苟,所要体现的就是这种责任精神。让这种精神变成我们生活、工作中的习惯。我们要把对待工作认真负责的态度当成人渴了要喝水,饿了要吃饭,困了要睡觉一样再自然不过的事。这应该是我们追求的境界。

其次,强调责任胜于能力。工作中事无巨细,责任体现在细节中,有能力的人如果没有责任心,再简单容易的工作也不一定能完成得出色,因为其并没有那份尽职尽责的心去把工作做到最好,即使能力一流,也不能为社会创造多大的价值;而能力不足但是有强烈责任感的人,往往是很多单位愿意信赖和培养的,单位愿意花费财力和时间通过培训去提高他们的能力,因为干警得到的不仅是能力的提升,更是对本职工作的忠诚和奉献精神,这些都需要由责任来承载。

再次,脚踏实地工作,为工作竭尽所能是责任的最好体现。维护好法官“公正司法、执法为民”形象,守护社会公平正义,在群众中树立公信力和好口碑,给法院系统新生力量树立起好榜样。责任重大化为思想压力,思想压力化为行动动力,担起责任的担子,把工作落实到实处。

真正的责任心,是行动而不是口号,是要用业绩来证明的,而不是口头上的谈论,而业绩又是要靠能力去创造和完成的,缺了责任心谁也不会欣赏你的才华,所以责任心本身就是一种能力。因此,在工作中要抱着严谨的工作态度,不能把个人情绪带到工作中去,只要积极、自觉、主动地去完成工作,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才干,实现自己的价值。正所谓“一树一菩提,一沙一世界”,我们要负起责任,勇于担当,不忘初心,从身边的点滴做起,做好每一件细微之事,争做让党放心、让群众满意的好法官!(李立惠)

(原文链接:http://rmfyb.chinacourt.org/paper/html/2019-04/14/content_154187.htm?div=-1)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