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生做手術血濺到臉上了怎麼辦?

骨科王醫生


有這麼一群人特別不愛惜自己的身體,他們叫外科醫生。

不是每個人都可以做外科醫生,做好一個外科醫生更需要一些獨特東西,比如大膽,心細,沉穩,體力充沛,不怕死等等。當然做一個好的外科醫生還有很多因素。

外科醫生整天都要跟器官,患者的血液和體液打交道,難免會被血液或者體液汙染,特別是暴露的顏面部,眼睛和手。

···骨科手術,電動擺鋸

沒有被口罩包裹的顏面部很容易被血汙染,眼睛也經常會被血液汙染,手經常會被手術縫針,刀片扎傷或者割傷,有時候手套破裂會導致血液或者體液汙染手或者手臂。

恐怖現場

曾經親眼目睹過一次血腥場面,外科醫生做一個複雜的甲狀腺手術。主刀半彎著腰,低著頭做手術,突然一根動脈被弄破,血液噴了近2米高,很大一部分噴到主刀臉上,一部分噴到助手臉上。主刀來不及躲也沒躲,主刀根本沒有顧及臉上的血而是先掐住飆血的動脈,然後才叫巡迴護士給他更換口罩,擦乾淨臉上的血,然後繼續做手術,直到手術完成再自己到洗手池去認真洗臉。

另一種情況就更多見了,就是手術中被縫針或者刀片弄傷。幾乎所有醫生就是脫掉手套用力擠出一點血液然後用碘伏消毒傷口,接著就戴手套上臺繼續手術。如果出血比較多時,就用創可貼繃緊傷口止血,反正沒有看到哪個醫生會負傷後下火線。

其實手術中被血液或者體液汙染,有一個標準的干預程序,但是很多外科醫生嫌這個程序過於複雜消耗的時間過多,往往自行簡單處理一下。只有在患者有嚴重的血液體液傳染病時,這些不怕死的外科醫生才會按程序走。

事實

我們曾經做過一個調查,在外科工作5年以上的所有醫生都被血液或者體液汙染過2次以上,這些醫生無一例外的都被手術縫針扎過。不過隨著腔鏡技術的發展,這種感染暴露的風險在下降。

····他們付出很多

被血液體液汙染概率最高的科室排行榜應該是骨科>神經外科>泌尿外科>頭頸外科>心胸外科>婦科>普外科。

骨科,敲擊時,使用電鋸時血液真的是四處飛濺,手術檯上的都不能倖免。很多人都不知道被暴露了幾百次。

神經外科,開顱過程中使用線鋸,磨鑽,銑刀時也有大量飛濺的血,而且頭皮上的小動脈也經常飆血,防不勝防。

泌尿外科,其實血液飛濺的情況比較少見,但是被血液尿液體液汙染的高壓沖洗液會經常汙染手術醫生,很多時候手術結束後地上一灘水,醫生也溼身了。

意外

說完外科醫生我來聊聊我們手術室工作人員的情況,我們科的醫護人員每年都會進行感染五項檢查,出現過一個有意思的結果——我們大多數人都是乙肝表面抗體強陽性。本來接種後我的乙肝表面抗體的滴度會逐漸下降,然後再進行一針加強接種,但是我們大多人乙肝表面抗體始終處於強陽性狀態,說明我們被乙肝患者血液體液汙染的概率非常高。

···手術室美女

在大多數外科醫生看來,患者的手術安全遠比處理自己被暴露的事件重要的多的多。大多外科醫生都是簡單處理自己的風險,然後繼續完成手術治療。

外科醫生為了患者付出了很多很多,有些苦大家看不到,希望大家能理解他們,寬容他們。






麻醉醫生小康


有次大半夜急診清創被濺過,收入院後第二天查是的Hiv陽性!



不好不壞醫生


我從今年二月到現在,給病人縫合,暴露三次,一次血濺到眼睛裡,三個人艾滋病檢查都是陰性,可是有窗口期啊?痛苦。


西西恨9785


這麼說吧,一般術前考慮濺血比較多的都會戴面罩,以防止術中濺血。如果術中突發出血,而且也沒有事先戴防護面罩,一旦濺血,有應急洗眼設備,防止感染。此外,如果患者術前有傳染性疾病,術前一般都會防護,如果萬一沒有防護也被濺上有傳染病患者的血液,還行儘快注射相關免疫球蛋白及相關疫苗,以阻斷可能的傳染。


核素掃描


H1V陽性病人需動手術,手術室護長會格外重視,禁止無關人員進入該手術室,凡參加手術人員必須帶兩個手套,和佩帶平光眼鏡,防止血滴噴到眼晴。手術如常進行,如不慎針扎到手術時即刻進行傷口消毒,木後則需作HIV定期監測。


玉田人67566767


我是護士,請問哪個沒用患者拔出來的針扎過手?


danjie70392925


擦了就是,對一名外科醫生來說,常有的事,沒破皮,既是HIV陽性也不會傳染的。


智62090


巡迴護士拿乾淨的紗布或者衛生紙擦掉


憂憂汙


影響視線就讓護士擦一下,不影響視線的話就當不存在,下臺再說


江水150299655


實際上多數人就是擦擦乾淨,如果沒有破皮等,如果有表皮破損或者粘膜,那麼就是按規章制度消毒,如果不幸是HIV這類,那麼按照流程上報處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