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務他鄉的“平涼羊肉泡”

我們西北人有一種非常喜好的美食——羊肉泡,就是把烙熟的鍋盔掰碎,放進羊肉湯的鍋內煮,因此,羊肉泡一些地方也稱之為“羊肉煮饃”。

服務他鄉的“平涼羊肉泡”

——北方美食“鍋盔饃”

羊肉泡這種美食,因為有羊骨頭熬製的老湯的成分、加之廚師恰到好處的火候的烹煮,醇香可口的鍋盔饃固有的本質加以昇華,鮮美的羊肉、蔥花、韭菜、香菜,吃辣椒的食客們在佐以油汪汪的“油潑辣子”,咥(西北方言吃的意思)起來“美的曾慫”(方言,非常美的意思)。

服務他鄉的“平涼羊肉泡”

——做出來的羊肉泡

西北地區冬天比較寒冷,羊肉所含熱能足,羊骨頭湯裡飽含的骨髓、羊油更是卡路里含量高,因此由來已久的羊肉泡最為我們甘陝兩省人的厚愛。

在我們禮泉縣、咸陽市、西安市,以回民經營的羊肉泡,為大家所青睞,好的羊肉泡廚師精巧的做法,讓羊肉的羶味消失、鮮美味增加,拿捏得非常準確的烹煮讓鍋盔饃的筋道,被我們的齒舌戀戀不捨地咀嚼與回味,嚥下喉嚨的那一刻,酣暢的感覺就是勾起人再想過來咥一碗的原動力。

服務他鄉的“平涼羊肉泡”

——就是這家每年必須咥一份

在彬州市大佛寺古會,又見到往年我必吃的老攤主“平涼羊肉泡”在營業,還沒有到吃飯時間的我,肚子裡的饞蟲已經不由得我的掌控,坐進去,來一份!

平時,進彬州市經常光顧的那些家羊肉泡館,彬州市房租的原因,老闆們給的羊肉少得可憐,味道也沒有這家流動的攤主手藝高,因此每年逛大佛寺古會就必須進這家咥。

服務他鄉的“平涼羊肉泡”

——北方人男女老幼都喜歡的美食

每次都在老地方用餐,趕上給自己煮的時候,招呼一聲“不要辣子、鹽輕一點”;或者是“不要肥肉、少一些羊油”;“少放香菜、只要韭菜”......老主顧的叮囑,廚師的應允聲,構成了進餐前濃郁的祥和氛圍。常年在外,吃的都是別人家做的飯,而溫馨的就餐氛圍無異於回家的感覺,一份熱鬧的場面、一份爽口的飯食,正是來到大佛寺古會的寄託。

趕會的遊客,有舉著“高香”在香臺燃著的,有在卦攤前占卜自己運勢的,也有帶著寶貝們遊玩的,而如我一般誠懇待人,踏實做事,無求無慾者,頭挨枕頭就睡著的主,“燒香拜佛”繞道避之,心底無私何來燒香還願的煩惱。

服務他鄉的“平涼羊肉泡”

——筷子攪動一下滿滿的都是羊肉

熱鬧的古會,熙熙攘攘的看客,眾生紛嚷的場景,積累一些日後的習作素材,咥一份美味的羊肉泡,就是我的企圖了!

剝開幾瓣大蒜就著,開一瓶啤酒喝著,這就是一個老百姓最滿足的時刻,也是大佛寺古會上最愜意的幸事。

有信仰的回族人做事情,都非常的誠實,誠招天下客的古訓,就讓這些有信仰的老闆和他的食客們都賺了實惠,鮮美的羊肉,精美的烹煮,濃郁的羊肉湯,又是來年大佛寺古會對我的誘惑,祝福古會的遊客們心想事成,彬州市的大佛寺古會更加興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