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究竟盜取了誰的墓,能養活軍隊三年?

姒莞萱


進入別人的墳墓,偷偷的將裡面的東西給偷出來,這樣的行為就是我們所說的盜墓。實際上,在我國幾千年的歷史中,盜墓這件事情從來就沒有停止過。

伍子胥、黃巢、董卓、溫韜、孫殿英,對於這些人我們都很熟悉,他們有一個共同的經歷,那就是都曾經盜過別人的墳墓,在歷史上都是很出名的盜墓狂人。就拿孫殿英來說好了,孫殿英原本只是民國時期的一個小軍閥,起初並不起眼,是什麼原因讓他如此出名呢?他動用大軍以演習為藉口,盜取了慈禧太后和乾隆皇的墳墓,將墓裡許多的金銀財寶都盜走了。

因為盜墓這件事,使得孫殿英這個名字傳遍四方,至今人們都還記得他的盜墓行為。

不過,有一個人卻被稱作是盜墓行業的祖師,這個人是誰呢?他就是我們熟知的曹操。曹操在盜墓這一方面是很出名的,曾經有一次曹操盜取了一個墓,從墓裡盜出來的寶貝足夠養活軍隊三年。

那麼曹操到底是盜了誰的墓呢?他為什麼要去盜墓呢?

盜墓“來錢快”

曹操所處的時代恰逢東漢末年,那個時候社會動盪、軍閥割據,軍閥間相互征戰是常有的事情,要想使自己有更強的競爭力、有戰勝對手的資本,擁有足夠數量的錢財是非常重要的保證。

在剛開始諸侯爭霸的時候,曹操的勢力範圍很小,因此,他非常需要在短時間內擁有足夠多的錢財。

既然需要錢,那要怎麼樣才能夠快速收集到錢呢?通過大力發展農業、大力發展商品貿易來提高經濟?這樣的理念是很不錯,但是見效慢,無法在短期內見效,等到見效的時候說不定自己都被消滅了。

鑑於此,曹操想出了一個能夠快速收集錢的方法——盜墓。

在春秋時期,“禮壞樂崩”的社會變化之後,社會興起了厚葬的風俗,而這就使得盜墓行為變得頻發起來。厚葬之風給想要曹操的盜墓提供了很好的條件,雖然曹操很清楚盜墓會給自己留下罵名,畢竟這不是一件光彩的事情。

但身逢亂世的人想要有一番作為,就一定要有不同常人的手段。於是,“發丘中郎將”和”摸金校尉“這種專門盜墓的官職,就在曹操的軍隊裡就出現了。

一個墓養活軍隊三年

曹操盜過很多的墓,也因此獲得了很多的軍餉。曾經有一次,曹操到了一個墓,這個墓裡面的錢養了曹操整個軍隊三年。是誰的墓那麼富有呢?

關於這件事情,《三國志·魏書》、陳琳的《為袁紹檄豫州》、《水經注疏》都有提到,曹操盜的墓是梁孝王的墓。

梁孝王是誰呢?看過《漢武大帝》的人可能有些印象,梁孝王的名字是劉武,他是劉邦的孫子、漢文帝的兒子、漢景帝的弟弟。

七國之亂時,劉武率兵抵禦吳國和楚國的聯軍,拼力死守梁都睢陽,打碎了吳楚聯軍想要進攻長安的想法,也給周亞夫平定叛亂爭取了足夠的時間。

本來劉武就是竇太后的小兒子,很受太后的寵愛,不論是太后還是漢景帝都賞賜了他很多東西;加上在平定七國之亂的過程中立下大功,劉武的名氣就變得更高了,封賞是源源不斷的擁抱他。史書記載到劉武獲得的賞賜非常多,他富有程度甚至超過了他的哥哥漢景帝,成為了富可敵國的王爺。

既然生前得到了那麼多的賞賜、那麼多的寶貝,死後就把這些東西當做陪葬品。劉武的後代把很多的財寶放進了劉武的陵墓中,讓財寶陪伴著他們的父親。

曹操帶著他的盜墓團隊進入劉武墓後吃了一驚,他知道陵墓裡會有很多的財寶,但財寶數量之多是他沒想到。

曹操憑著從劉武墓裡盜出來的這些財富,養活了軍隊好幾年。後來,曹操也盜過其他王爺大臣的墓地,但盜出來的財寶數量和劉武墓的沒辦法相提並論,足以說明劉武當時是有多富有。

盜了一個墓而養活軍隊三年,這是一件很可怕的事情。這主要歸結於梁孝王劉武生前得到的財富實在太大,才能讓曹操盜墓有如此大的收穫啊。


小小嬴政


曹操為了養活自己的軍隊,做了一件不光彩的“盜墓”之事。那麼,他盜的是誰的墓?為什麼會選擇那個人來盜墓呢?還有,曹操既然能盜別人的墓,難道他就不怕被後人盜墓嗎?

(曹操劇照)

關於曹操盜墓的行為,史書上有很多記載。

三國名士、“建安七子”之一的陳琳曾在《為袁紹檄豫州》中記載:“(操)特置發丘中郎將、摸金校尉,所過隳突,無骸不露。”

意思是說,曹操專門設置了兩種盜墓的官職,分別叫做“發丘中郎將”和“摸金校尉”。他們不但掘人墳墓,盜取財寶,還把墓室裡的屍骸隨意踐踏,棄屍荒野。

正史《三國志》中也有記載:“操引兵入碭,伐梁孝王冢,破棺收金寶萬金。”

這段話,不但記載了曹操盜挖墳墓的行徑,還清楚地交代了,他盜挖的是梁孝王的墳墓。在盜墓的過程中,曹操的軍隊不但撬壞了梁孝王的棺材,還收穫了上萬斤的金銀財寶。

梁孝王是誰?曹操為何會盯上他的陵寢呢?

梁孝王劉武,是西漢開國皇帝劉邦的孫子、漢文帝的兒子、漢景帝劉啟的胞弟。

七國之亂時,劉濞率領諸王叛軍,打到劉武的梁國時,劉武以區區彈丸之地,阻擊了數倍於己的吳王劉濞,成功地拖住了叛軍。為周亞夫平定叛亂,贏得了寶貴的戰略時間。

叛亂平息後,劉武成了朝野上下的紅人,各種封賞接踵而至,聖恩優渥。除了劉啟給予了弟弟各種賞賜外,竇太后更是對這個兒子大加獎賞。

(劉武劇照)

史書記載,由於賞賜太多,當時的劉武的富有程度,甚至超過了皇帝劉啟,成為了富可敵國的王爺。劉武去世時,他所擁有的財富非常驚人,連倉庫裡都裝不下了。

除了物資賞賜外,劉啟還給了劉武很高的政治待遇。《資治通鑑》載:“(劉武)既至,寵幸無比,入則侍上同輦,出則同車,射獵上林中。”

劉武不但能和劉啟同乘一輛車,劉啟還親自為他駕過一回車。這樣逆天的殊榮,歷史上都是罕見的。

甚至有一回,劉啟在宴會上喝得酩酊大醉後,拉著劉武的手說,“千秋萬歲後傳於王”,竇太后聽後也非常高興。劉武嘴上雖百般推辭,可內心卻欣喜若狂。

後來的劉武就有些驕橫跋扈,還真把自己當成了天子接班人,不但逾越禮制,還參與儲位爭奪,擅殺袁盎等朝廷重臣。這些作為,終於惹怒了劉啟,他詔令劉武不得踏入長安半步。

劉武從此備受冷落,鬱鬱寡歡,後來在一次打獵途中突發熱病,隨即暴斃而死。

劉武生前就把自己的陵寢修得恢弘氣派,“斬山作廓,穿石為藏”,把一座山作為他的陵墓。同時,他還把自己一生的財寶,悉數葬入陵寢中。以劉武當時富可敵國的家產來看,他的陪葬品是何等的奢華。

(梁王墓中的隨葬品)

對於幾乎是白手起家的曹操來說,要想維繫一支龐大的軍隊,在群雄並起的三國時代立足,最直接和快速的辦法,就是盜墓。而劉武顯赫的身世和墓中豐厚的殉葬品,自然成了曹操的首選。

陳琳在《為袁紹檄豫州》詳細記載了曹操盜掘劉武墓的情景:“操帥將吏士,親臨發掘,破棺裸屍,掠取金寶。至令聖朝流涕,士民傷懷。”因為劉武把陵墓修建得異常堅固,每個墓室的封門達數千斤,曹操不得不動用大批軍隊,才將劉武墓洗劫一空,得到了數以萬計的財寶。

正因為曹操深諳盜墓之道,因此在他臨死前,提出了薄葬的觀念。下令陵墓中,不得陪葬金銀玉器等物貴重物品,陵墓上不封土,不植樹,不大面積地修建陵園。

而且,據說曹操去世後,為迷惑世人,當然也是避免被盜,從鄴城的四面城門中共抬出了72具棺槨,分別去往四面八方安葬。

至此,盜墓高手曹操給後世的盜墓者留下了一個不解之謎,真正的曹操墓葬在哪裡?這個謎題直到2009年才被破解。曹操的陵墓,位於河南省安陽市的高陵。神奇的是,他的墓,確實沒有被盜過。

雖然沒有被盜過,卻還是被開掘了出來。

(參考資料:《三國志》《資治通鑑》)


張生全精彩歷史


自《鬼吹燈》的等一系列盜墓題材作品風靡網絡後,曹操這個亂世梟雄無異於再次被人置於顯微鏡下。自此,在政治家、軍事家、文學家、書法家,曹魏政權奠基人的光環下,曹操再獲桂冠----盜墓之祖,成為後世盜墓賊的祖師爺,屌絲逆襲的勵志性人物,挖墳掘墓之楷模。

哇~祖師爺盜墓咱也盜墓,人家可以明目張膽的挖,咱們還要和專家搶時間,祖師爺的盜墓成果能養軍隊打天下耶(^-^)V。

對此,曹操表示很無辜,時逢天下大亂,民不聊生,素以稅收維持度用的各地勢力,財政上也都捉襟見肘,難以維持軍隊龐大的費用開支。盜墓的又不只是他曹操一派勢力,當時各派勢力都在盜墓,為啥單單把他推到前排呢?其實曹操一點都不冤,論收穫,其他勢力可沒有曹操的成就,他可是一槍捅在了金庫上,精準度太高了。

“大治宮室擴睢陽城70餘里,建梁園300裡。”

“操引兵入峴,發梁孝王冢,收金寶數萬斤,天子聞之哀泣。”

“其未死時,財以聚萬計,不可勝數,及死藏府餘黃金尚四十餘萬斤。”

“又梁孝王,先帝母弟,墳陵尊顯,松柏桑梓,猶宜恭肅,而操率將校吏士親臨發掘,破棺裸屍,略取金寶,至令聖朝流涕,士民傷懷。又署發丘中郎將、摸金校尉,所過墮突,無骸不露。”

“碭山有梁孝王墓,斬山作郭,穿石為藏,行一里,到藏中,有數尺水,水有大鯉魚,黎民謂藏有神,不敢犯之。”

曹操的金主、本文的苦主-----梁孝王,劉武。

劉榮被立為太子,劉武的政治地位已無上升空間,竇太后又非常寵愛這個小兒子,所以就用封地和金銀補償唄,還有就是劉武的軍功卓著,七國之亂,劉武扛住了吳、楚兩股勢力的進貢,有效發揮了屏障的護衛作用,極大減輕了朝廷的軍事壓力,七國之亂中,劉武勢力所斬殺的數萬亂軍,幾乎是吳、楚亂軍一半兵力,居功至偉,不是劉武有多能打,主要是有錢有人,純粹是用錢扛住的,梁國弓箭、戈矛之類就有數十萬件,且麾下人才濟濟。

因為如上種種,劉武有生之年,皇帝、竇太后賞賜不斷,身家不可計數。

生前修築的宮殿咱都不說,只宮殿間的架空通道,就長達三十多里,出行的時候排場比皇帝不遑多讓。賞人也是大手筆,一次就可以賜下千金,府庫金錢不計其數。

梁孝王生前“府庫金錢且百鉅萬,珠玉寶器多於京師”,漢代又有奢靡厚葬之風,所以......所以他就遭殃了。確切是說是整個芒碭山樑孝王墓群都遭殃了,這其中包括13座墓葬

需要特殊說明的是,現在國家發現的芒碭山墓葬有22座,喜歡歷史的朋友不會不知道芒碭山,前有劉邦斬蛇起義,後有張飛落草為寇,孔子在此避雨曬書,陳勝起義失敗葬於此地。《水滸》中的樊瑞、項充、李兗的山寨也坐落在芒碭山。細思極恐,劉邦斬蛇的地點也被專家們找到了,門票30元......

就這樣快被軍費逼瘋的曹操一下子獲取了巨大的財富,可說富可敵國,其價值用於養兵也絕不止三年,這樣一來,不但可養現有編制的士兵,還可以繼續招募大量士兵用於自己的宏圖霸業,挖墳掘墓雖然名聲不太好,但難能可貴的是曹操本人也根本不在乎面子這東西^_^。曹操:我召集流民給田,給農具,給牛,給種子進行屯田你咋不說哩!


古今通史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看過《盜墓筆記》這本書,裡面的正規盜墓者都要喊曹操一聲祖師爺。

三國時期,曹操為了能夠給養軍隊,設置了發丘中郎將、摸金校尉等官職,專門盜掘古墓。這應該也是第一個官方盜墓的集團吧。



這支部隊常年在外勘探古墓,出沒於深山老林之中,有時被村民誤以為是陰兵借道。在曹操為養活軍隊發愁之時,這群人開始對一座古墓下手了,這就是梁孝王陵。



梁孝王是漢景帝的同胞弟弟,被分封在富裕之地,再加上竇太后的寵愛,梁孝王積累了大量的財富。據《史記·梁孝王世家》記載:“其未死時,財以聚萬計,不可勝數,及死藏府餘黃金尚四十餘萬斤。”梁孝王死後,大量的財寶被其帶入了墓中,這也為日後被盜埋下了伏筆。



曹操得手這一筆巨大的財富後,確實解了燃眉之急,但也受到了口誅筆伐,陳琳作《為袁紹檄豫州文》,痛斥了曹操,搞笑的是,這個陳琳最後還是依附於曹操,感情之前都是罵著玩的。


歷史伶俜者


三國曹操,曾經得到過一本“武林秘籍”,他就是憑藉這本秘籍,衝開了任督二脈,練就了絕世神功。也正是在這本“武林秘籍”中,揭露了曹操盜墓的歷史真相。

中國古代,至少在周朝時,已經開始對天下百姓進行“事死者如事生”的教化,即對待死去的親人,要跟活著時一樣對待。這種教化,逐漸促成了厚葬的習俗。只要有點錢財的豪門世家,富戶巨賈,都會在陵墓中陪葬數量可觀的金銀財寶。

陵墓中有錢財可取,自然就引起了一些人的覬覦,這些人就是自古以來就有的盜墓賊。

據史料記載,春秋時期,盜墓之風已經盛行於世。到了三國天下紛亂之時,諸侯並起,很多陵墓都無人看管,盜墓之風再次驟起。曹操,正是在這次盜墓大潮中橫空出世,只聽得晴空一聲霹靂,搖身一變成了“盜墓祖師爺”。

曹操素來患有頭風之症,經常頭疼。在演義中,說名醫華佗建議曹操做一個開顱手術,以便去除頭內風邪。結果呢,曹操認為華佗要謀害他,就殺了華佗。

曹操原本以為頭風再也無藥可治,可在一次頭疼發作時,他突然看到了一篇文章。曹操看完文章之後,腎上腺素急劇升高,全身氣血翻湧,竟然無意中打通了任督二脈,突然發現頭不痛了。此後,曹操只要覺得氣血瘀滯,頭疼發作,就拿出這篇文章讀一讀,每次都是一讀必愈。這篇勝過華佗開顱手術,比良藥還管用的文章,就是由三國名士陳琳所寫的討伐曹操的《為袁紹檄豫州》的檄文。

陳琳在檄文中,罵曹操是秦朝佞宦趙高一樣的人,變態、陰險、惡貫滿盈。還說曹操仗勢殺人放火、強姦婦女,無惡不作。不過這些曹操都不生氣,反而被罵的很舒坦。唯一讓曹操生氣的是陳琳罵他是太監的孫子,乞丐的兒子,生下來就是一個來歷不明、卑鄙下流無恥的壞苗子。也正是這一氣,讓曹操的頭不痛了。

也正是在這篇檄文中,陳琳揭發了曹操盜墓的事情。文中說:“梁孝王,先帝母弟,墳陵尊顯,松柏桑梓……操率將吏士,親臨發掘,破棺裸屍……又署發丘中郎將、摸金校尉,所過隳突,無骸不露。”

曹操挖了西漢梁孝王劉武的陵墓。梁孝王劉武是漢文帝劉恆的嫡次子,漢景帝劉啟的同母親弟弟。他們的母親就是歷史上有名的竇太后,漢武帝劉徹都非常畏懼這個祖母。所以,陳琳在檄文中才說“先帝母弟”,就是先帝劉啟的同母弟弟。

梁孝王的陵墓位於芒碭山,是劉武和王后李氏的合葬墓。西漢時期的諸侯王,陪葬都非常的奢侈。現代考古發掘的海昏侯劉賀墓,其中出土的陪葬品就達1萬餘件,其中金銀銅器物3000餘件,僅黃金就有478件之多,超過115公斤。

《水經注疏》中記載:“操發兵入碭,發梁孝王冢,破棺,收金數萬斤。”漢代時,金包括黃金、銅等金屬。依據劉賀的陪葬規格,還有古今斤兩的差異,這個記載雖有誇張,但肯定獲得了不少寶物。根據現代考古發現,梁國王族在碭山至少有22座陵墓,很有可能曹操將梁國王族的陵墓全部給掘了。

陳琳只是撿了最重要的人物寫了出來,然後大罵曹操“身處三公之位,而行桀虜之態,汙國害民,毒施人鬼!”奕天看了陳琳的檄文,都覺得陳琳果然是才華非凡,罵曹操罵的是暢快淋漓。怪不得曹操看完之後,也是倍感神清氣爽。

曹操之所以倍感神清氣爽,除了氣度恢弘之外,估計還有點小得意。估計曹操在想,罵就罵吧,反正爺挖了梁孝王的墓,得了不少金銀財物,足夠軍隊三年的用度了,舒坦呀。

這讓奕天都不得不懷疑,陳琳到底是在罵曹操,還是在拍曹操馬屁。這簡直就跟許劭許子將所說的那個“治世之能臣,亂世之奸雄”有異曲同工之妙麼。怪不得曹操非要把陳琳留為己用,陳琳這是把曹操給拍爽了呀。


奕天讀歷史


說到盜墓歷史就不得不提曹操,而其實在曹操之前就存在了大量盜墓的事情,只不過到了曹操手中才正式設立正規用於盜墓挖墳的部隊,曹操為了挖墳可是下了不少功夫的,網羅了大量的江湖能人異士,專門對一些大墓進行尋找和挖掘,那個時候曹操的部隊在自己的管轄範圍內的規模巨大的墓穴進行光明正大的開挖,這就是第一代正規的官盜。



這個故事其實挺有意思的,其中涉及到了袁紹手下陳林發文揭發和討伐曹操盜墓的行為,而曹操設立的摸金校尉和發丘中郎將兩個專門用於盜墓的職能部門,其實對於這種曹操也很無奈,對於挖墳這種損陰德的事情對於古人來說其實是很忌畏的,只是由於三國初期曹操的勢力比較小,在那個混亂連年征戰的的年代,各路軍閥之間的混戰和城池攻打基本上沒辦法長期守護,所有經常攻下以後就大量洗劫,後來的軍閥基本上沒辦法獲得軍糧補充。


而曹操的勢力範圍之內的糧食還沒有豐收,面對軍糧短缺的問題,曹操把目光瞄向了一些大墓的陪葬品,眾所周知西漢中期是太平盛世,經濟繁榮形成了厚葬的習俗,這些對於曹操來說自然是非常瞭解的,所以這些都成為曹操成立盜墓職能部隊挖掘墳墓用作軍餉提供了條件,而曹操在軍中成立了摸金校尉和發丘中郎將兩個部隊用於盜墓。


曹操盜的墓被袁紹知道後,袁紹手下的陳林寫了文章揭發批評曹操的盜墓行為,而袁紹也用曹操盜墓為理由對曹操進行發兵討伐,這篇文章裡面的特製發丘中郎將,摸金校尉,所過隳突,無骸不露,曹操看到後全身驚出一身冷汗,原本的頭疼病瞬間就好了,而陳林的這篇檄文描述的很有可能就是曹操盜的漢梁孝王墓群。

而曹操也是盜取了這個墓群讓曹操肥了一撥,使得曹操好幾年的軍餉都不用發愁,據史料記載,曹操從墓葬群裡面盜得的寶物養活了收下軍隊三年,西漢中期天下太平國力強大,這個時段厚葬成風,而坐擁幾百裡江山富可敵國的梁孝王的八九代的王,裡面陪葬的各種財寶不計其數,曹操這一次的挖墳自己變身強大。

而上個世紀八十年代開始,我國考古界對梁孝王墓葬群進行了保護性發掘,在這個三國時代就被盜過的墓葬群裡面,任然發掘出來了兩萬多件文物,其中還出土了金縷玉衣,還有大型的玉璧,可以想象這是被盜挖過後的殘局,而當時第一個盜挖的曹操軍隊看到的墓穴裡面的陪葬品是什麼樣的一個景象,這些怎麼能不引起曹操的興趣。

對於曹操盜挖了大量的墓穴,知道厚葬會帶來什麼樣的後果,所以曹操在去世前就提倡薄葬,主要是為了防止盜墓,裡面儘量少放陪葬品,不想讓盜墓者盯上,而曹操自己本身生活也非常的節儉,這也是他不提倡厚葬的原因之一,據說在曹操死後還設計了72個墳墓,裡面只有一個是真墳,目的就是為了防止自己被盜挖,到現在為止也沒有人找到曹操的真墓,而在後書記載裡面大量的評述了盜墓成風的原因來源於厚葬惹的禍,中國歷史上許多的墳被挖無不是因為裡面陪葬的好東西太多讓人眼紅造成的。


無法超越的足跡


說曹操盜了一個墓,就能養活軍隊三年,十有八九是假的。

(影視劇裡的曹操)

關於曹操的黑料,《曹瞞傳》是第一大出處,但是這本書是吳國人寫的,各種黑,可信度其實並不高。

然後就是著名的《討曹操檄》,大才子陳琳寫的。曹操盜墓這事兒,也是出自這裡。按照裡面的內容,曹操挖了梁孝王的墓,搞到了大批的金銀財寶,賺大了。

梁孝王是誰呢?漢文帝的兒子,漢景帝的弟弟,有功勞有權勢,死後葬於芒碭山,墓葬規模極大,應該有不少陪葬品。

按照陳琳所寫的,“而操帥將吏士,親臨發掘,破棺裸屍,掠取金寶。至令聖朝流涕,士民傷懷! ”

曹操還親自來到盜墓現場,弄走了不少金寶。這事兒讓漢獻帝非常難過,畢竟是自家祖宗的墳被人家刨了,所以痛哭流涕。


咱們不去刻意為曹操洗白,只是簡單分析一下,這種可能性有多大。

(陳琳)

首先,陳琳的《討曹操檄》是建安五年的作品,也就是說如果曹操真的挖了梁孝王的墓,肯定是在這之前。

建安五年之前曹操還沒有和袁紹決戰,雖然打敗了黃巾軍,得到精銳之師青州兵。但整體來說,軍事實力和政治資本都不算強大。所以,曹操才會在建安元年迎接逃亡的漢獻帝。

迎漢獻帝這一招,明擺著是為了自己賺一些政治資本。此時的曹操,雖不能說是完全忠於漢室,但為了自己的“口碑”,不會明目張膽的幹糊塗事兒。這時候,他會去刨漢獻帝的祖墳?這不是明顯招天下人罵,明顯招漢室宗族恨麼?

所以,就算是真的幹了這事,也絕不會大張旗鼓,更不會親臨現場。

其次,金銀財寶的作用有多大?

我們以現代人的眼光去看,覺得隨便挖出來一件古董,一件美玉,一定能換很多錢,再加上無數的黃金,可以買好多好多糧食呢!

關鍵是,當時去哪裡買糧食?黃巾軍之所以鬧這麼大,就是因為天災人禍,老百姓沒有糧食,快餓死了才造反的。連年征戰,再加上漢末的瘟疫橫行,大片大片的荒地無人耕種,曹操拉著一大車的黃金,去哪買糧食?找袁紹買嗎?當時袁紹軍隊都不見的夠吃呢。

亂世之中,金銀古董是最不值錢的。大家都餓著,有錢也買不到糧食。說曹操用挖出來的財寶養活了軍隊三年,不太可能。


那麼,曹操靠什麼養活軍隊呢?很簡單,建安元年,曹操就開始了屯田制。

(黃巾軍)

曹操收了大量的黃巾軍,這些人之前都是普通農民,說不定打仗還帶著農具呢。曹操直接劃分了土地給他們,安心種地,生產糧食,才保證了這麼多年的征戰。光靠盜墓那些金銀古董,大軍早就都餓死了。

劉備逃亡的時候還帶著老百姓,難道僅僅是因為善良?善良的話,找個地方安置老百姓,自己跑就是了。帶著老百姓,那就是生產力,穩定了就可以種地,就有了軍糧。那時候有人有地,比有錢要重要。

所以,曹操盜墓確實有可能,但是盜梁孝王的墓,可能性不大。而且靠盜墓養活軍隊三年,更是不可能。

陳琳寫《討曹操檄》,那是幫袁紹打輿論戰,自然要努力黑曹操一把。也許就是聽到了一些小道消息,就誇張成了這樣。

當然,上面的內容也只是推理分析,不敢確定。因為三國時期的史料並不多,而且因為立場問題,很多記載可信度都不太高。

曹操盜梁孝王墓這事兒,還是需要討論的。


七追風


這又是一個背鍋問題,曹操盜了一個很“豐富”的墓?能養活軍隊三年?養活亂世中的軍隊最基本上都保障就是有糧食。且不去論曹操設置所謂摸金校尉的問題,可以先假設曹操盜了一個有很多財寶的墓,收穫財寶異常豐富,看看能不能解決養活軍隊三年的問題。



當時局勢

隨著東漢統治的奔潰和黃巾軍的起義,東漢社會出現大的動亂,大量的民眾流離失所。農民都出去逃亡了,誰還會種田生產糧食?故而造成了非常嚴重的糧食危機問題,不僅當時軍隊缺糧,平民更加的缺糧,戰亂之處最是缺乏糧食。


自然經濟主導

社會動盪是會造成通貨膨脹的,通貨膨脹的結果就是錢不值錢。當時是金屬貨幣時代,雖然把很多銅製品都用來熔鑄來鑄幣了,但是明顯還是不夠的。平民老百姓都是講究實在的,誰會沒事拿著很多很多的銅錢最終只能換取一點點的物品?

這種情況下,百姓自發的迴歸到以物換物的自然經濟。這樣帶來的結果就是當時的五銖錢名存實亡,已經失去了貨幣的職能,所以曹丕時期廢除了五銖錢。



知道了當時的背景之後,就會知道即使曹操真的去盜了一個全是寶貝墓,也是沒有用的。因為首先沒有這麼多糧食,不然曹操幹嘛搞屯田制。其二就是以物換物的經濟,雖然當時還是有很多的地主,但是曹操軍隊最大的糧食來源屯田,當時稅收也是直接交糧交物。

除非他盜的那個墓裡面全部都是糧食,很明顯這也不可能,不說黴變等問題,誰沒事會在自己墓裡面埋那麼多的糧食?然而只用寶物來換取地主家糧食是解決不了軍隊用糧問題的,地主在亂世時期也不需要過多的寶物,他們要的是保命和保住榮華富貴,所以他們有些反過來還會向曹操提供支持,故而說這個問題又是一個背鍋問題。


淡看天上月


總所周知,曹操乃是盜墓一行的祖師爺,除了因其盜墓眾多外,更主要的原因是曹操將盜墓一行由墓後搬到了墓前,設置摸金校尉、發丘中郎將等官職,看人家是多麼的霸氣。


三分天下,為誰爭霸,而無論誰要爭霸,第一個難題就是軍費問題,因此曹操為解決此問題,就將主意打到了死人的身上,曹操一生盜墓無數,而其中最為出名的一次盜墓便是今天問題所說的主人公梁孝王劉武的墓,就是這次盜墓獲得的財富夠曹操養活軍隊三年。

梁孝王劉武是何許人也?

一、梁孝王劉武

梁孝王劉武,是漢武帝劉恆的兒子,漢景帝劉啟的弟弟,漢武帝劉徹的親叔叔,更是在當時最具有權勢的竇太后最喜歡的兒子,所以這個劉武可不是一般的人物。劉武因為深受竇太后的寵愛,便起了與漢景帝劉啟爭奪皇帝之心,竇太后精明一世,唯獨有一個執念,就是想要皇位兄終弟及,想讓自己的這個小兒子劉武也能夠成為皇帝,雖然最後失敗了,但是也顯示出了劉武的地位。


二、平定七國之亂,劉武立大功

大家都知道,漢景帝削藩引起七國之亂,而漢景帝臨危不亂,任命周亞夫為大將軍,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平定禍亂,但是大家很少知道,在這次平定叛亂之中,一個更大的功臣是梁孝王劉武。正是劉武即便僅剩一兵一卒也死守睢陽城,為周亞夫爭取了寶貴的戰略時間,還有了之後的平定七國,否則睢陽城一破劉濞直搗黃龍,長安城便危在旦夕。

三、最大的封地梁國

梁孝王因為深受竇太后寵愛,且本身地位又高,因此受到了最大的封賞,有在當時最大的封地,足足有四十餘城,而此封地又都是富裕之地,因此,劉武很是富足,而其又不用抄管理天下的心,那有災了還要去救災濟民,只要管好自己的一畝三分地就可以了,所以劉武的生活物質條件甚至要比當時皇帝還要富足。也因此,劉武很講排場,沒事請個客,出去遊玩,日常吃喝拉撒都是用最好的,甚至是尿壺都是用金子做的。生前生活這麼奢靡,死後也不帶差的,死後其目的是按皇陵的標準修建的,各種奇珍異物的陪葬品,金銀珠寶更是數不勝數,當然最後都成曹操的了。


曹操一生盜墓無數,而其中就這場盜取梁孝王劉武的墓最為出名,也是戰利品最多的一回。正所謂三年不開張,開張吃三年,曹操不光自己吃三年,整個軍隊都吃了三年,對於曹操來說,這一票乾的值,而我想也正是因為如此,“曹賊”的稱呼更加的重了一層。

歷史時刻錄,每日一歷史,分享歷史時刻,品味歷史時光,感謝您的觀看,歡迎您的評論,動動手指點個贊呦!

歷史時刻錄


曹操是我國曆史上著名的軍事家,政治家,謀略家,文學家,詩人。然而除此之外,曹操還有一個非常特殊的身份,那就是盜墓界的祖師爺。


那麼一代奸雄曹操又是如何成了盜墓賊的祖師爺了呢?據傳他曾盜過一個人的陵墓,所得財寶足以養活軍隊三年,下面我們來看這件事的來龍去脈…

建安五年(公元200年)官渡之戰爆發,大戰爆發之前,袁紹請當時有名的學士,“建安七子”之一的陳琳撰寫一篇討伐曹操的檄文,這篇檄文名叫《為袁紹檄豫州文》,在這篇檄文裡,陳琳不僅酣暢淋漓的痛罵了曹操,他的父親和爺爺,甚至還詳細說了一件令天下人都為之一驚的大事,那就是曹操曾盜挖了西漢梁孝王劉武的陵墓!

原文是:

又梁孝王,先帝母昆,墳陵尊顯;桑梓松柏,猶宜肅恭。而操帥將吏士,親臨發掘,破棺裸屍,掠取金寶。至令聖朝流涕,士民傷懷!操又特置發丘中郎將、摸金校尉,所過隳突,無骸不露。

從中我們可以看出,陳琳指責曹操當年特意在軍中設立了“發丘中郎將”和“摸金校尉”的官職,用以盜挖梁孝王之墓,不僅如此,曹操的軍隊還到處搶劫,很多墳墓都被他洗劫一空。總之陳琳筆下的曹操絕對是一個十惡不赦之人。

陳琳這篇檄文中關於曹操盜挖梁孝王陵墓的記載在後來也得到了另一位史學家的認可,他就是南北朝時期南朝著名史學家裴松之,裴松之當時被南朝宋文帝劉義隆任用,為《三國志》作注,在補註中裴松之就引入了陳琳的觀點,將曹操盜挖梁孝王陵墓一事加了進去,這就更加令人相信這件事是真的了。

梁孝王劉武是竇太后的小兒子,漢景帝的親弟弟,七國之亂時曾立下天大的功勞再加上母親竇太后的寵愛,所以劉武的地位非常高,其家產也非常豐厚,《史記》記載:“其未死時,財以聚萬計,不可勝數,及死藏府餘黃金四十餘萬金”,而且他和王后的陵墓面積非常大,所以陵墓內陪葬的財寶肯定非常巨大,因而假如曹操當年真的挖了梁孝王的陵墓,那養活軍隊幾年根本不是問題。

但問題就在於,曹操到底有沒有挖過樑孝王的陵墓?我個人認為沒有,三點原因:

1,《三國志》作為記錄三國時期的正史,其原文裡並沒有關於這件事的任何記載,所謂的盜挖一事只見於補註,要知道“補註”時間與三國時間相差兩百多年,作者僅憑陳琳的一道檄文便妄下定論,這難以說服眾人。

2,陳琳撰寫檄文肯定是要極力的貶低曹操,不管是確定發生過的還是一些捕風捉影之事,他都會去極力加工渲染一番,這種不能以一個旁觀者的中肯公平的態度寫下來的話,又有多少可信度?

3,檄文寫於官渡之戰期間,但那時候曹操早就迎漢獻帝於許昌,“挾天子以令諸侯”了!既然以“匡扶大漢”自居,又怎麼會去盜挖漢朝皇族的陵墓以貽人口實呢?根本說不通。


所以最後總結一下,我個人認為曹操應該沒有盜過樑孝王的陵墓,但應該盜過別的墓,只不過曹操盜墓這件事被陳琳等人誇大了而已,其實在亂世時期,盜墓籌集軍費也是很常見的事情,所以曹操應該是背黑鍋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