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浪地球》影片内核到底有多硬?这些弱镜头值得细想深究……

2012年,很小很幼稚,那一年,身边的大人都说是“世界末日”。

小小的我,脑子唯一能想到可能要发生的事儿是,地球爆炸?!

直到现在,当有全球变暖、稀有物种灭绝、环境污染等新闻出现时,依然在想:会不会终有一天,地球受不了人类的伤害,真得气得爆炸了呢?

《流浪地球》影片内核到底有多硬?这些弱镜头值得细想深究……

却从未想过,岁月悠悠里,地球还没被人类祸害完,那每天遥望的好伙伴——太阳,已经集齐了爆炸的条件:氦闪!

1《流浪地球》计划

随着太阳老化持续,未来将继续膨胀数倍,在某个极点爆炸。

这是作为它的行星之一的地球,全人类物种的危机!

人类要求生保命,当务之急是逃离太阳系。

怎么逃离太阳?

造飞船吗?

纵然人类倾尽全力造出足够多大容量公共飞船负责运输,就算预估能拉运走全球人类及财富,人类又能去哪里?至少,目前还没发现适合人类居住的目的地。

不能抛下地球独自逃生,不能仍由它自生自灭。

要走一起走,因为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唯一家园。

《流浪地球》影片内核到底有多硬?这些弱镜头值得细想深究……

这时,人类进步科学想出了一个带着地球逃逸的方法:围着地球一圈,设置一万多台行星发动机,释放强大动能,推动地球改变轨道前行,从而实现带着地球一起跑的目的。史称——流浪地球计划!

为了保证航行方向,特别挑选出人类最好的宇航员们驻守空间站领航。所以你能看到影片里,地球表明的发动机在助力推动,前面是空间站牵引,背后是越来越远红亮亮的太阳。

从人类下达这一计划,随着计划实行开始,人类世界便面临着接二连三的灾难。

板块的消失,海啸的肆虐……人类数量在急剧减少,大规模死亡。最后只剩下约35亿人,损失了一半。

《流浪地球》影片内核到底有多硬?这些弱镜头值得细想深究……

而随着与太阳渐行渐远,地球表面温度直线下降到极低,已不适合人类生存,只能安排人类生活在深处的地下城里。

面对毁灭性的人类危机,所有人放弃了争执、鄙视、对抗、种族歧视……空前团结起来连成一线,史上第一次出现,彼此之间不论肤色不管种族不谈国度,人与人只有百分百的信任与合作。

行星发动机可以阻止地球绕着太阳转,可以推着地球重新改变航行方向,但效率远远达不到带人类进入新家园——比邻星。

比邻星,是至今为止人类科学家探索到的最像太阳的恒星,是夜空中第三亮的星星,它出生比太阳还早,但因大小仅比产生氢融合反应所需的恒星临界质量稍大,融合反应的速率很慢且不稳定,因此推算它的寿命可达千亿年以上,是太阳寿命的数十倍。

《流浪地球》影片内核到底有多硬?这些弱镜头值得细想深究……

若人类能安全到达比邻星,可保子孙后代千万世无忧!至于千万世之后,想必那时,他们早已有了更新的科技成果,再借鉴这次成功经验,可毫无压力的带着地球二次流浪。

问题是,还不到考虑那么久远的时候,眼前之难题解决不好的话,又哪里能有以后……

比邻星距离地球4.3光年,哪怕用最快的宇宙飞船也得行驶9万年才能到达。而地球作为一个超级负重载体,依赖于一万座发动机,发动机依赖的火石资源有限,哪怕挖空地球也到不了比邻星。

解决这一严峻问题的唯一方法是,利用木星引力弹弓效应,零损耗的帮地球提升速度、改变方向、送达目标轨道!

所以,一万多座发动机推动地球渐渐靠近木星……

《流浪地球》影片内核到底有多硬?这些弱镜头值得细想深究……

科学家们很清楚,这不亚于火中取栗,极度危险,奈何别无他法。

地球距离木星的那个恰好的点很难把控:距离远了,形成不了引力弹弓;距离近了,又很可能被木星引力反制。

怕什么来什么,各地接二连三出现了发动机熄火故障,空间站资料显示地球已接近洛希极限。

洛希极限是一个衡量两个天体相对安全距离的值,简单来说就是,当地球与木星的距离大于这个值,地球是安全的;反之,地球与木星的距离越来越小于这个值,地球将面临解体风险。

譬如,苏梅克-列维9号彗星就是好例子。它在1992年经过木星时被分成碎片,1994年落在木星上。

地木距离到达洛希极限,出现“潮汐力作用”,地球开始进入解体程序,由于气体、液体、固体结构不同,解体速度分三步:

第一步,大气被强制脱离地球,也就是后来男主刘启所说的,“木星上百分之九十是氢气,又吸收了地球表面的大气(有氧气)

,只需一根火柴就能点燃!”

第二步,液体开始不受地球引力束缚解体,洪水四处逃散,不受控制;

第三步,固体形态的物质,如影片中的高山、大楼也都不安分起来,开始被撕碎、四处散落……

《流浪地球》影片内核到底有多硬?这些弱镜头值得细想深究……

这一切的现象,都在表明,地球距离木星越来越近,已经到了“刚体洛希极限!”若再无解决之道,很快这颗球与剩下的35亿人,将全部——消失!

2《流浪地球》精神

无数地面救援者为了家人、不畏死亡、负重而行。

他们积极投身抢救了一座又一座的发动机,已争取了最短的时间与最快的速度恢复了90%发动机继续工作。

虽然影片中只呈现了一小队救援牺牲故事,但抛开一路上的牺牲与状况,粗略计算,能完成如此庞大的救援任务,至少出动了一百万的救援者。

然而,空间站上的号令者moss人工智能,却早已预知结果——纵然人类多不计牺牲与努力也无济于事,这注定是一场徒劳无功的行动。

《流浪地球》影片内核到底有多硬?这些弱镜头值得细想深究……

moss瞒着所有人,实施了脱离地球的空间站独自逃逸行动,为了保存空间站里收藏着的——人类的未来和文明。

眷恋故土的刘浩强及时醒悟过来,带着俄罗斯老哥们,试图阻止moss这不近人情的行动。在此期间,他同时发现还有其他人与他一样在试着对抗moss……

当刘启想到“点燃火星”的方法可拯救地球时,moss说以色列科学家早他几个小时已经提出过此法,但计算结果显示,这个举措成功率为0,被联合国放弃实行!

《流浪地球》影片内核到底有多硬?这些弱镜头值得细想深究……

之所以成功率为0,影片在最后直接把答案告诉了观众:火焰最高点到不了木星,差距为5000km(如果记错了,欢迎指正)。

值得一提的是,在刘启等人费尽心思和全力,终于点火升空后,其他两三处发动机也同时升起火焰……

这说明,至少有两处发动机,聚集了仍然坚持拯救世界,不抛弃不放弃的救援者们!

而那些人里定然也有疯狂技术员、卖力领路人、甘愿牺牲者、听到呼唤放弃与家人最后见面机会而选择掉头的各国救援者们……

他们操着不同的口音、不同的语言,叫嚣着,我们要活!

最后5000km的差距,成了吴京扮演的刘培强牺牲的原因,也成了父子矛盾转化点。

虽然京哥引领了全剧最大泪点,却并非影片所要表达的中心思想。

纵观全影,它并不是在表达个人英雄主义,而是在说,“全球一家亲,同心同德,共创辉煌使命。”

《流浪地球》影片内核到底有多硬?这些弱镜头值得细想深究……

2075年,人类带着地球躲过毁灭性的一劫。

此后,作为人类,可以对地球拍着胸脯说,

“你,不是独自流浪,而是被我们人类小心地背在身上、护在怀里,一路哭着笑着唱着战歌前行。跟着我们混,旅程不寂寞!”

地球,我们的家园!你,生养了人类,人类,敬你、护你、依赖你、也,更爱你!

《流浪地球》影片内核到底有多硬?这些弱镜头值得细想深究……

当然,《流浪地球》并非没有缺点,但瑕不掩瑜,对于陷入感性的人来说,更可忽略不计。

电影气势恢宏、积极正能量、故事完整、前后呼应、煽情自然、主题磅礴,如同一篇出自学神手笔的记叙散文,读后热血沸腾,激情燃起。

它不仅是中国硬科幻的高起点,也展示了中国对世界人民敞开怀抱,拥抱友好的态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