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量红利消失殆尽,如何将流量变成留量?

流量,是每个零售企业和电商企业都在追逐的,特别是在大流量都向BAT等平台聚集,平台牢牢掌控着流量的输出。对于中小企业随着流量红利的消失殆尽,能力有限,获取不到流量,只能反过来依附大平台,靠着大平台给予的小流量艰难的生存维持着。因此企业需要深度服务客户的能力,与客户建立联系。企业需要将“流量思维”转变为“流量池思维”,将流量变成留量。

什么是流量池思维呢?

最早提出流量池思维的是神州专车CMO杨飞,他认为流量池思维是获取流量并通过储存、运营和发掘等手段,再获得更多流量。

与流量思维最大的区别在于流量获取之后的后续行为,单纯的流量思维显然已无法解决今天的企业流量困局,而流量池思维则更强调如何让流量更有效地转化,用一批用户找到更多的新用户。

不管是流量思维还是流量池思维,首先前提条件是必须要有流量的存在。

那么如何获取流量呢?

1、品牌营销:三种方法定位品牌方向、两种感观强化品牌符号、一个长期有效的执行策略,放大品牌影响力。

2、裂变营销:APP裂变、微信裂变、线下裂变;游戏思维、技术部署、存量找增量;三个技巧加三个元素,玩转裂变。

3、微信营销:对待微信服务号要像对待超级APP一样,并且将创意、技术、福利融入其中;同时遵循轻、快、有网感的原则,通过社会化的营销引爆话题。

4、事件营销:这一营销方案不应该太重,要“轻快爆”:内容轻、发力快、爆点强。“爆”有五点可寻:热点、爆点、卖点、槽点和时间节点

5、数字广告:搜索引擎营销SEM、搜索引擎优化SEO、应用商店优化ASO三个方向,将付费与免费结合,同时ASO拦截到最后一公里流量。

6、直播营销:内容方面遵循年轻化、趣味性 、爆点密集。平台选择:综合型直播平台,提升品牌宣传声量;电商直播平台,直接获取销量转化;亦或两者结合使用。将直播当事件来营销引入流量。

7、跨界营销:BD部门本着真诚、务实、高调和捞过界的原则,找到合适的盟友,了解可交换的流量,最终达到1+1>2的目的。

三大获取流量难点

流量变现,转化率不高或者无闭环操作。发了个微信,阅读过千,但没有购买,“叫好不叫座”,这是个痛点。

流量陷阱:无效与作弊

。流量作弊是一个全球性问题,花钱投广告买流量,阅读量容易造假,点击量容易造假,用户留的电话号码也容易造假。

持续增长,流量的持续低成本获取。绝大部分线上流量的获取成本,每年都在上涨。百度每年增长30%左右,最贵的广告现在应该是微信朋友圈,今日头条是信息流广告。流量的成本还是挺贵的,它只要给你曝光了、点击了就得交钱。流量持续地低成本获取是一个创业者或者企业家最梦想解决的问题。

流量池如何指导运营人进行流量的运营

“流量池思维”最核心的思想就一句话,存量找增量,高频带高频。具体可以从品牌、裂变和转化三方面入手。

品牌是最稳定的流量池

品牌是竞争的壁垒,而且是高壁垒,从流量的角度讲,品牌是最稳定的流量池。北京下雪了,中午吃火锅,我们脑海中第一时间想到的可能是海底捞,这就是品牌的唤起,那它的流量也就自然产生了。那么,如何快速的建立品牌呢?

裂变:存量找增量,高频带高频

很多企业并没有太多的营销费用,但是会有一些忠实的客户。用忠实的客户就会有一定的粘性,利用老客户进行裂变营销是成本最低、效果最好、持久不衰的营销方式。

转化:把钱花在刀刃上

品牌解决了“用户是谁”的问题,裂变解决了“用户怎么来”的问题,转化则是要解决用户付费的问题。企业拥有自己的流量池以后,便可实现流量的全链路追踪,全面掌握营销转化效果,从而更有效地利用流量,把钱花在刀刃上。

结语

“流量思维”是一次性的行为,“流量池思维”是反复性的行为,“流量池思维”除了以现有流量为线索寻找更多流量外,还需要加入一层意思:循环利用现有的流量,重复创造价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