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一發兒事件:引發深思 是道德教育的缺失還是社會風氣的糜敗

2018年7月31日報道,接網友舉報,陳一發兒在2016年直播過程中,曾公然把南京大屠殺、東三省淪陷等民族慘痛記憶,作為調侃的笑料。隨後有網友爆料,陳一發還在遊戲中,把遊戲人動作戲稱為“參拜靖國神社”,引發諸多網友嚴重不滿。

2018年7月31日晚間,今日鬥魚在其官方發佈了對陳一發兒的處理公告。根據公告,鬥魚表示,陳一發兒事件中網絡傳播的視頻時間發生在2016年,鬥魚根據國家相關管理規定,鬥魚直播平臺決定作出如下處罰規定:

1、即日起,禁封主播陳一發兒的直播間;

2、向上級主管部門報告,並提交相關資料,按照相關國家法律法規要求嚴肅處理。

3、即日啟動對所有主播的愛國主義教育行動,組織主播到革命遺址、歷史博物館等場所進行參觀學習,讓主播切實領悟和銘記歷史,並將此項行動常態化、制度化。

4、不斷強化企業責任,持續有效向社會輸出正能量內容,是社會賦予鬥魚的使命,更是鬥魚的社會責任,任何調侃褻瀆歷史的言行,都與鬥魚的價值觀相悖,是我們無法容忍的。我們將加強審查力度,杜絕此事的再次發生。

陳一發兒事件:引發深思 是道德教育的缺失還是社會風氣的糜敗

陳一發兒直播時調侃南京大屠殺

前面我們也有講過幾個與”主播“”網紅“相關的文章。近年來,由於網絡直播平臺的興起,“網絡主播”這一新生職業也隨之進入人們的視野,各平臺大大小小的“主播”“網紅”成了人們茶前飯後的談資。他(她)或是有著漂亮的臉蛋,或迷人的身材,或動人的歌喉,又或幽默的段子、過人的才華。總之,各形各色,各風各類,只要有突出的表現,都會吸引人的眼球,甚至有如”明星“般的被追捧。 但豐富的網絡直播內容裡,也還有不少“歪風邪氣”充斥著網絡環境。

陳一發兒事件:引發深思 是道德教育的缺失還是社會風氣的糜敗

那麼,”網絡主播“這行業,“網紅主播”作為大眾所熟知的”公眾人物“,他(她)們是否有擁有對社會,對公眾起到正面、積極、帶頭作用的資質呢?

自2018年以來,因不當言論、色情、暴力等低俗惡俗的網絡直播手段被封殺的“主播”接踵而來,而這些“主播”的直播內容,直接影響的都是青少年的社會觀,價值觀,這對國家社會風氣的敗壞有著直接作用。為吸引粉絲推高流量,從而變現獲利,網絡主播花樣百出,無所不用其極。他們有的衣著暴露、用行為言語挑逗,有的靠低俗獵奇暴力內容吸引眼球,更有甚者為了炒作不惜突破道德底線,踏入法律禁區,以擾亂公共秩序、侵犯他人權益為樂。其背後,很多時候亦有直播平臺的放任。

陳一發兒事件:引發深思 是道德教育的缺失還是社會風氣的糜敗

而更讓人不能理解的是,即使是以這種低俗的直播方式,竟還是有不少網友支持、點贊、傳播,這讓更多想要借直播“出名”的人挺而走險走捷徑,進而更加嚴重的導致網絡風氣的敗壞。許多網友對一些主播人設所產生的誤解是非常誇張的,他們願意相信內心所相信的,願意被人設所俘虜,願意被表面所欺騙,也不願冷靜地站在局外角度去看看這圈裡圈外的繁雜。

陳一發兒事件:引發深思 是道德教育的缺失還是社會風氣的糜敗

對於這樣的網絡風氣,不得不說這是網絡時代帶給人們便利的同時,也帶給社會隱患,以至於青少年對價格觀的扭曲,不再重視學習,不再崇尚勞動,以為可以靠這種方式在家裡對著鏡頭便輕鬆年入百萬,成了眾多年輕人神嚮往之的職業。

希望有關部門對娛樂平臺的監督以及網絡風氣的整改加大力度,加強對青少年道德教育,還青少年一個健康綠色的網絡環境和社會環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