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借招工詐騙他人40萬 男子潛逃國外2年終被抓s

青島日報/青島觀/青報網訊 2017年5月12日,萊西市公安局姜山派出所接到多名群眾報警:他們被一名叫蘇某林的男子以招工名義騙取了1-3萬元不等的現金,現蘇某林已不知去向。


假借招工詐騙他人40萬 男子潛逃國外2年終被抓s


▲蘇某林被抓獲歸案。

後經調查得知,2016年年底至2017年5月期間,蘇某林(39歲,萊西市人)以介紹受害人到姜山鎮某企業上班為名,先後收取了18名受害人每人1—3萬元的“託關係費用”,並以調換工種、體檢等理由,另再收取部分受害人1—3千元的費用,2017年4月底,根本無力安排受害人到企業上班的事情敗露後,蘇某林承諾會於當年5月上旬返還受害人所交費用,後其於5月1日以打工名義潛逃至國外。

鑑於蘇某林的行為已涉嫌詐騙,姜山派出所立即對此進行立案偵查,並通過各種渠道規勸蘇某林主動回國投案,但遭到其拒絕。之後,民警一直沒有放棄對蘇某林的追捕,2019年3月10日,民警在得知蘇某林欲回國後,及時布控將其抓獲歸案。

經審訊,蘇某林對其於2016年底至2017年5月期間,假借招工名義先後詐騙他人40萬餘元的犯罪事實供認不諱。4月15日,蘇某林因涉嫌詐騙已被依法批准逮捕。現案件正在進一步處理中。

警方為大家整理了常見的八種招工詐騙的“套路”,希望大家擦亮眼睛在應聘時要多思量、多詢問。

套路1:“皮包公司”合夥詐騙。

【行騙手段】先由中間人或中介單位以推薦工作為名收取報名費、服務費等,後由騙子公司或皮包公司假裝招聘工人,收取體檢費、服裝費、押金等費用,再編織種種理由拒絕上崗或中途辭退。

【如何防範】求職時必須提高警惕,不要輕信花言巧語。不要將本人的身份證、暫住證等有關證件隨意交給招工者,防止被騙子所控制,而被逼交出錢財。

套路2:收取服務費後藉口敷衍。

【行騙手段】一些個人或中介部門在醒目地點張貼相當誘人的招聘啟事吸引應聘人員上門,在收取一定的服務費後稱宣傳的職位已滿,並承諾儘快聯繫合適的單位,讓應聘者留下聯繫方式,但其根本沒法兌現,然後尋找各種藉口敷衍。應聘者往往求職心切,只能採取一檔多投的方法以儘快上崗,只要能找到工作,且被騙錢財金額不大,也就自認倒黴了。

【如何防範】對於先讓交報名費、培訓費的招工條件,要提高警惕,防止被騙。

套路3:臨時租用辦公場所辦公。

【行騙手段】一些不法分子打著虛假單位的旗號,在人員流動量大的熱鬧地段租賃臨時辦公地點,以豐厚的待遇條件為誘餌,大張旗鼓進行招聘,在騙得多人上當繳納一定的報名費後,立即攜款逃之夭夭。

【如何防範】求職者應到正規的人才市場選擇有工商營業執照的正規勞務中介單位,在應聘過程中應留意招聘地點是否固定或正規。

套路4:網絡設號陷阱要求轉賬。

【行騙手段】由於網絡信息量大、範圍廣,提供了很大的求職空間,成為越來越多人優先考慮的求職途徑。一些網絡騙子也就趁虛而入,編織各種美麗的招聘陷阱,誘騙求職者把錢存入指定的賬戶以達到詐騙目的。

【如何防範】不要被那些有人的待遇和薪水所迷惑,更不要貿然向招工者所提供的銀行賬號匯款。

套路5:吹噓有關係要求錢財疏通。

【行騙手段】詐騙分子吹噓自己門路廣,關係多,可以通過“關係”幫事主找到“好”工作,但為了疏通關係需要花錢,當事主交錢後,騙子要麼逃之夭夭不見蹤跡,要麼好工作遙遙無期。

【如何防範】他人傳說或街頭的招工小廣告往往以優厚的待遇和工資報酬誘惑急於找工作的人,但這裡不乏騙取錢財的黑廣告,對這類傳說和小廣告要慎之又慎。

套路6:群發招工信息騙取費用。

【行騙手段】“某酒店因業務發展需要,誠招業務員,年齡18-40歲,月薪8000元;某服裝公司招聘女工,月工資3500元……”騙子一般以優厚的工作待遇為誘餌,抓住求職者急於找工作的心理,通過手機群發招工信息的形式,等待受騙者上鉤。如果求職者打電話過去諮詢,往往被要求交報名費,押金等。

【如何防範】正規的單位發佈招聘信息一般不會通過手機短信的形式。對手機接收到的招工短信,一定要提高警惕,防止上當受騙。

套路7:監控面試要求收取押金。

【行騙手段】不法分子假裝要對應聘者進行“面試”,事主如約到來,對方又來電話,說不用面試了,有關部門已通過監控錄像對事主進行暗中“面試”,認為事主符合招聘條件,“面試”已經通過,過幾天就可以上班。但是要事主先交納押金和體檢費,公司不要現金,直接將相關費用匯入公司賬號。

【如何防範】一般單位的招工都有一套較為嚴格的招聘制度,對於聲稱通過所謂“監控面試”的要求格外提高警惕,慎防上當受騙。

套路8:通過“男女公關”連環行騙。

【行騙手段】一詐騙分子先是網絡上散佈消息、印製街頭張貼的小廣告,發佈“招男女貴賓接待、司機”的信息。等應聘人打來諮詢電話時,詐騙團伙成員會告訴應聘人是去做“男女公關”,並描繪一通日進斗金的“美好前景”。等對方心動了,這夥人就會要求應聘者先交百元到千元不等的“報名費”。

【如何防範】天上不會無緣無故掉下餡餅。男女青年務工人員在遇到有高報酬、優厚條件的工作時請保持清醒的頭腦,以防被騙。

最後,警方提醒:求職者在求職前應多瞭解相關詐騙案例以提高防騙意識,求職時應在正規、高信譽度招聘平臺尋找崗位,不隨意輕信高薪誘惑,不隨意透露個人信息。一旦發覺被騙應及時撥打報警電話,以保護自己的人身和財產安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