陝西推進“互聯網+”醫療服務 足不出戶看病將成真

陕西推进“互联网+”医疗服务 足不出户看病将成真

陝西網訊(記者 孫倩)4月16日,省政府舉行例行吹風會邀請省衛健委等相關負責人和專家學者對陝西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促進“互聯網+醫療健康”發展的實施意見》進行解讀(以下簡稱意見)。

據瞭解,《意見》包含推進“互聯網+”醫療服務、創新“互聯網+”家庭醫生簽約服務等十二個方面,涵蓋醫療、醫藥、醫保“三醫聯動”諸多方面。

《意見》要求到2020年,支持互聯網醫療健康發展的政策體系基本建立,基礎設施支撐體系逐步完善,醫療健康服務業全面發展,醫療健康服務供給更加優化可及、更加智慧精準、醫患關係更加和諧,“互聯網+醫療健康”成為社會服務創新發展重要的驅動力。

積極推進互聯網醫院建設足不出戶即可看病

“我們一直鼓勵有資質、有條件的醫療服務機構開展互聯網診療。”省衛生健康委黨組成員、副主任劉嶺表示,我省正在積極推進互聯網醫院的建設工作,在保證醫療質量和信息安全的前提下,患者可進行部分常見病和慢性病的線上複診檢查,醫生在獲取患者病史資料後可在線開具處方,真正實現患者足不出戶就醫,有效減少患者就診時間,使患者看病更加省心。

針對群眾關心的線上診療是否安全的問題,省衛生健康委醫政醫管局主任科員劉娜表示,一切將以患者的安全為前提,線上診療活動必須在依法取得互聯網診療許可的醫療機構內進行,線上診療醫生除取得合法醫生職業資質且註冊範圍與該互聯網醫院診療科目相對應外,還應具備一定的臨床實踐經驗,一般限定應具備中級以上專業技術職稱,從事本專業診療活動不少於五年,確保診療放心、安全。

開展電子健康卡試點 打破“一院一卡、互不通用”局面

隨著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雲計算、大數據、互聯網以及人工智能在醫療行業的應用也在不斷的深入。

省衛生計生政策評估與信息中心主任虢玲俠介紹,目前我省已建立聯通了省市縣三級全民健康信息平臺,利用互聯網+技術全省200多家二級以上醫院開展了網上預約掛號服務,54家三級醫院可對門診號進行分時段預約,部分醫院已開展檢查檢驗及住院床位的線上預約服務。

據瞭解,為進一步提升群眾就醫體驗,省衛計委在西安、銅川等兩個地區開展電子健康卡試點工作,以後,患者在包括省人民醫院、省腫瘤醫院等機構申領電子健康卡後,可在全省乃至全國其他醫院通用共享,“一院一卡、互不通用”等長期存在的局面將被打破。

全省醫療健康大數據中心初步建成重複檢查可避免

“秦雲工程”代指陝西省政府為聯通各部門間信息共享和交換所建立起來的22朵行業雲。其中,第七朵即為“健康雲”。

據省衛生計生政策評估與信息中心主任虢玲俠介紹,“健康雲”主要提供包括健康數據存儲、信息共享、信息開發利用在內的三項服務。目前已存儲全省各公立醫院、基層醫療機構的門診、住院信息達50多億條,初步建立起了全省醫療健康大數據中心。未來,通過對這些大數據的標準化處理,醫療機構可通過信息查詢渠道病人以往診療信息,實現健康檔案和電子病歷的共享,儘量減少病人的重複檢查。

同時,通過對海量醫療健康大數據存儲的清洗、分析、挖掘、處理可以進行部分疾病的發病趨勢,發病的規律預警,有助於及時採取相應預防措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