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則天陵前61尊無頭石像,背後隱藏什麼祕密?

武則天陵前61尊無頭石像,背後隱藏什麼秘密?

乾陵,是唐高宗李治與女皇武則天的合葬墓。位於陝西西安市西北乾縣城郊的梁山上。陵墓規模宏大,氣勢雄偉,而且還有120多件巨大的石刻群雕。石刻群雕中有神秘的無字碑,也有巨大的石人石獅,但其中最為神秘的還是那61尊沒有腦袋的石像。乾陵為何會用沒有腦袋的石像來守陵呢?實在是讓人有些匪夷所思。

武則天陵前61尊無頭石像,背後隱藏什麼秘密?

位於八百里秦川腹地的陝西渭北山地,在這巍峨峭拔的群峰中,矗立著數十座中國漢唐帝王的皇陵。其中最為蜚聲中外的要數武則天和她丈夫合葬的陵園——乾陵。乾陵佔地有兩萬平方公里,規模宏大,氣勢雄偉。北面有玄武門,南面有朱雀門,東面有青龍門,西面有白虎門,四門的石獅挺胸昂首,雄踞於門前。特別引人注目的就是朱雀門外的神道東西兩側,分佈著兩組石人群像,整齊恭敬地排列於陵前。西側32尊,東側29尊,共61尊。這些石人殘像高在米至米之間,大小和真人差不多,人們習慣上把這些石像稱之為“蕃像”、“賓王像”。這些與真人大小相仿的石人,穿著打扮各不相同,有袍服束腰的,也有翻領紫袖的。但他們都雙雙並立,兩手前拱,姿態極為謙恭,彷彿在這裡列隊恭迎皇帝的到來。但最為奇怪的是,這些石像都是沒有腦袋的,這就讓人產生了許多的疑問,為什麼乾陵會用這些沒有頭的石像守陵呢?

武則天陵前61尊無頭石像,背後隱藏什麼秘密?

據史料記載,這些石像大約建成於武則天去世前後,是來自不同地區、不同民族的“藩臣”的雕像。許多人認為,這些石像是按照參加唐高宗葬禮的外國首領或使臣形象製作的。表明了唐高宗作為當時世界上的大國之君,受到周邊各國的景仰與尊崇的情景。遺憾的是,經過1000多年的風雨侵蝕,石像上的文字已經模糊不清,僅有7尊石像上殘存的文字還依稀可見。

武則天陵前61尊無頭石像,背後隱藏什麼秘密?

早在宋朝的時候,有一位陝西的地方官遊師雄,曾認真考察過這些石像的背部文字,並做了記錄。又經後人鑑別,才基本弄清了其中35尊石像的身份:他們有回紇諸部的都督;有西突厥地區的都護;有吐谷渾族的首領等等。此外,他們有極少數是客使和僑居唐朝的外賓,大多數是身為唐朝廷的大將軍、十二將軍及邊疆地區的行政長官等。而且從品位上看,一般都在三品以上,有的甚至官居一品。

在眾多的考證當中,最具權威的說法有以下兩種。

武則天陵前61尊無頭石像,背後隱藏什麼秘密?

一種說法認為,這些石像的頭被八國聯軍砍掉了。一些學者論證說,八國聯軍侵華時,見唐陵前立有外國使臣的石像,且個個畢恭畢敬,覺得是對他們這些洋人的侮辱,於是就把石人的頭統統給砍掉了。然而,據史料記載,八國聯軍侵華時,足跡從來沒有踏入陝西,因而就更到不了乾陵。由此可以判斷,上述說法是不準確的。

武則天陵前61尊無頭石像,背後隱藏什麼秘密?

還有一種說法是毀於天災。那是1555年1月23日,陝西華縣一帶發生了八到十級的大地震,據記載,當時的那場大地震發生在子夜,所有人都在熟睡之中,瞬間的天翻地覆,使八十多萬人埋於泥土裡面,城鎮在一夜之間夷為平地,史稱關中大地震。

武則天陵前61尊無頭石像,背後隱藏什麼秘密?

乾陵距離華縣一百多公里,這麼大的地震,這個範圍內都難以倖免,乾陵自然也遭到了毀滅性破壞。據專家們推斷,這場地震才是造成這61座石像頭部斷裂的主要原因之一。巧的是,許多陵前的石像石馬都是在頭部上受損了。再有就是這些石像的材質不是很結實,由於當時採用的石料中有一些石瑕,所以石像受損的時候,頭部是最容易出現問題的。

歡迎小夥伴們在底部發表神評,與我們交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