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走鍛鍊”的人越來越多!健步走,您真的走對了嗎?

有一種鍛鍊,不是激烈對抗性運動,不受場地限制,且好處多,它就是健步走。健步走可助運動者甩掉多餘脂肪,從而改善血脂水平,預防脂肪肝。同時,它還能降低患高血壓、2型糖尿病、心臟病、骨質疏鬆症的風險,促進心血管健康。

雖然健步走好處這麼多,但是也有一些注意事項,快來看看吧!

【什麼時間走最合適?】

人體體力的最高點和最低點受機體“生物鐘”的控制,一般在傍晚達到高峰。比如,身體吸收氧氣量的最低點在下午6:00;心臟跳動和血壓的調節在下午5:00到6:00之間最平衡,而身體嗅覺、觸覺、視覺等也在下午5:00到7:00之間最敏感。因此,綜合來看傍晚鍛鍊效果比較好。

此外,人體在下午4:00到7:00之間體內激素的活性也處於良好狀態,身體適應能力和神經的敏感性也最好。所以,提倡傍晚鍛鍊,但在晚間時段,要注意運動強度,否則強度過高會使交感神經興奮,妨礙入睡。

喜歡晚飯後健步走的朋友,最好在飯後的20-30分鐘之後再開始。吃飽後立即運動會影響腸胃蠕動,讓人感覺不舒服,尤其是腸胃功能較差的人。

【時間不要太長】

一週建議進行4~5次,每次半小時左右。注意時間不要太長,尤其別為了微信運動排名而過量運動。

此外,美國運動醫學會及美國心臟協會規律運動指南還指出: 30分鐘有氧運動,是普通成人保持健康和降低慢性疾病風險所需要的。如果是為了減重或保持體重,需要60-90分鐘的運動。每週進行3-5次最為適宜。 如果按每分鐘120步算,每天5000步左右是比較合適的。想減肥的人兒,可適當增量到8000~10000步。不過,別每天盯著手機盲目的追求這一萬步,畢竟你出門買個飯的這種生活步數並不等於運動步數。

【要擺臂 但別過高】

健步走是一項能放鬆心情,提高心肺功能的運動,但也許是因為走路太平常了,人們往往就覺得它很簡單,其實,健步走和任何一項運動一樣,也存在著潛在危險,運動不當,非但不健身反而還會傷身。

北京大學第三醫院運動醫學科副主任醫師楊渝平表示,健步走的一大常見誤區就是擺臂過高。

很多人都認為健步走時大幅度擺臂,可以增加整體的運動量,讓運動效果加倍,很多人不知,人的肩膀裡有一個管上舉胳膊的肌腱組織叫做肩袖,若擺臂過高、幅度過大,肩袖組織的上表面和肩峰的下表面就會產生摩擦和撞擊,很容易造成肩袖損傷甚至撕裂。

抬頭:抬頭不是昂頭,也不是伸頭。視線平視,頭與地面垂直即可,下巴收回來。

此外,健步走的正確姿態還得注意以下這些——

● 挺胸:肩膀放鬆,挺直腰桿。

● 收腹:收腹是指腰肌、腹肌微微用力收緊,目的是為了減輕大腿的負擔(腹部不用力,上半身都靠大腿自己扛著了),並不是讓你一直腹部吸著氣走路。

● 邁步走:腳跟先著地,儘量做到腳步輕盈,別摩擦著地面拖著走。每走一步都要使腳完全抬離地面,也不需要高抬腿哦,微微抬起即可。避免對腳部及踝部關節造成損傷。

健步走雖然簡單,也要保障動作和姿態的正確性。頭要向前看,手臂應放鬆,切勿抬太高、甩太猛,讓手臂自然前後擺動即可,最好別超過90度,若感覺疼痛最好就立即停止運動。

【健步走也要有完善的裝備】

健步走前要進行適度熱身,慢慢起步,等足部有些發熱時再遞增速度。快到終點時慢慢減速,不要馬上停下來。所以,你還得準備這兩樣——

● 一雙適合的鞋:儘量選擇頭部較寬鬆的運動鞋,最好是跑步鞋,不要穿皮鞋、高跟鞋、布鞋等。尤其是鞋底要選厚的,鞋子彈性及緩衝能力較好,能減輕對膝蓋腳踝衝擊,因為在健步的過程中,膝蓋、腳踝要承受的衝擊力,最大會達到體重的幾倍,選好鞋子可以減少鍛鍊時膝蓋、腳踝的慢行損傷。

● 一身透氣的衣服:健步的衣服倒不是太重要,但是一般應該是滌綸的或者特種滌綸的,這樣的衣服最好材質透氣、寬鬆,如果是夜晚走,顏色最好以鮮豔的為主,或有反光條裝飾,可減少交通意外的發生。

綜合自人民網-人民健康網、人民網-健康時報、人民網-生命時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