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太學生的伙食是怎樣的呢?

小丸子菲


首先,太學到底是一個什麼機構呢?眾所周知,宋朝是一個重文抑武的朝代,對文人的優待前所未見,有宋一朝,文人幾乎是免除死刑的。這樣的大環境下,太學就應運而生,太學主要為國家輸送人才的,只要畢業就能上崗,而且還是國家機要公務人員。所以能上太學的,基本上都是非貴即優。而進入太學,相當於一隻腳就已經踏入宋朝官場,太學生是由地方官學推薦到中央的“保送生”,只要通過入學考試、在學校修夠足夠的“學分”,即使不參加科考,一樣可以被賜同進士出身。宋朝經濟發達,對於太學生更是承擔他們的一切花費。

史書沒有明確記載太學生的伙食,但我們可以從宋朝人的飲食習慣推測:

北宋都城汴梁位於北方,所以這裡的人主食以麵食為主,大米其次。

1、早晨

估計就吃餅、還有包子,再加一碗粥或者湯。

2、中午

吃麵條,或者炒菜加饅頭或大米。

葷菜以豬肉為主,羊肉又特別貴,當然魚這些可以有,素菜比較豐富。

3、晚上

晚上比中午略簡單,還是那些東西,可能會加一些點心、水果之類的。

當然,宋朝的太學生肯定也不會滿足於學校的這些伙食,他們還是會跑到外面去加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