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劍情深,婉轉不屈的漢宣帝

公元前74年,漢宣帝劉病已(劉詢)即皇帝位,時年17歲,他是漢武帝的曾孫,戾太子的嫡孫。前文已說明,漢宣帝是姨爺爺霍光選中的。漢宣帝即位之前長期在閭閻之間,嚐遍人情冷暖,爺爺與父親的悲慘經歷給了他很多人生啟示。雖然漢武帝去世後曾囑咐要好好收養他這個皇曾孫,但世事人情總炎涼,好在掖庭令張賀念及戾太子故情,不時資助,並張羅給他娶媳婦。好人家的姑娘不同意,只得求其次,娶了暴室嗇夫許廣漢的女兒許平君,因丈母孃不同意,還費了點周折。公元前75年劉病已娶妻,後一年生子劉奭[shì],也就是漢元帝。

漢宣帝繼位後,立皇后成了難題,原因就在於霍光也有個女兒。官員們議論,按家庭出身,霍光的女兒霍成君更合適,霍光當時一人之下萬人之上,拍拍他的馬屁有好處。在朝廷內外議論間,漢宣帝已經做了選擇,只不過17歲的他出手相當老練。漢宣帝下了一道詔書,“詔求微時故劍”,讓大家尋找他那把貧賤時的寶劍。言外之意相當明顯。大臣們當然領會了皇帝意圖,馬上改口,全都建議立許平君為皇后。這一情節後來被人引申,叫做“故劍情深”,形容不忘舊愛。其實情深與否不知道,漢宣帝老練不屈的性格倒是看明白了。

漢宣帝立許皇后之後,為了“表彰”霍光在三代政權交接期間的功勞,增封霍光一萬七千戶,另一方面也對沒立霍成君為皇后給個安慰。霍光此時明白了皇帝的意圖,隨後“大將軍光稽首歸政,上謙讓不受”,一推一擋都是假動作。漢宣帝此後對霍光更加“禮讓”。

平靜的水面下暗流湧動,公元前71年,許皇后暴崩。當時許皇后剛生完孩子,被女醫淳于衍用附子毒死(中藥附子含有烏頭鹼,孕婦禁用)。指使下毒的是霍光的老婆霍顯,目的當然是想立自己女兒為皇后。等到案發時,霍光才被老婆告知,史書記載“光大驚,欲自發舉,不忍,猶與。會奏上,光署衍勿論。”言簡意賅。史書為了維持霍光的忠孝形象,君臣之間的嫌隙被刻意漏掉,包括有關皇后問題,我不認為霍光沒有預謀。有意思的是霍光與漢宣帝唱對臺戲在史書中還有一筆,那年正值與匈奴作戰,漢宣帝派遣常惠賞賜烏孫貴族,常惠建言趁機攻打龜茲,“帝不許。大將軍霍光風惠以便宜從事。”公然唱反調。公元前70年,霍成君終於當上了皇后。

然而並沒有什麼卵用。公元前68年,霍光病逝。漢宣帝先解除霍光女婿、外甥女婿、孫女婿兵權,隨後又將霍光兒子封為大司馬,不帶印綬,相當於明升暗降,變相解除兵權,同時改革上書制度,大臣直接向漢宣帝報告,繞過了領尚書事的霍光和霍雲。霍家子弟全部被架空,狗急跳牆,但老練的漢宣帝先下手為強,公元前66年,霍氏子孫被徹底清除。霍皇后被廢,十二年後自殺。

王昌齡在《行路難》中寫道:“一聞漢主思故劍,使妾長嗟萬古魂。”兩任皇后都因政治而死,豈不嘆哉!

附《行路難》 唐朝 王昌齡

雙絲作綆系銀瓶,百尺寒泉轆轤上。懸絲一絕不可望,

似妾傾心在君掌。人生意氣好遷捐,只重狂花不重賢。

宴罷調箏奏離鶴,回嬌轉盼泣君前。君不見,眼前事,豈保須臾心勿異。

西山日下雨足稀,側有浮雲無所寄。但願莫忘前者言,銼骨黃塵亦無愧。

行路難,勸君酒。莫辭煩,美酒千鍾猶可盡,心中片愧何可論。

一聞漢主思故劍,使妾長嗟萬古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