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個月的寶寶發育遲緩,罪魁禍首竟是“水”!

最近,全家人都為小外甥的身體操碎了心:

我小外甥還不到半歲,每天都被大人喂很多次水,說是“吃奶粉,怕上火,就得多喝水”,尤其是現在天氣越來越熱,寶寶本來就新陳代謝快,睡覺、吃奶都愛出汗,家裡人給孩子喂水喂得更勤了。

直到有一次去兒保體檢,發現身高體重都不達標,醫生了解後才發現,是大人老給孩子喂水鬧的。本來6個月內的寶寶就不需要喝水,寶寶的胃容量有限,都被水佔據了,奶就喝不下了,而且寶寶還沒有添加輔食,營養一下子就跟不上了,發育不落後才怪呢!

今天就和媽媽們聊聊喝水這件事:

☞ “千滾水、隔夜水”,傳說中的“有毒水”,到底能不能給孩子喝?

☞ 什麼水,孩子特別愛喝,但卻不能喝?

☞ 只有2種水最適合孩子喝!

☞ “水”不包治百病,喝太多可能“水中毒”!

☞ 喝奶粉的寶寶,是不是需要多喝水?

☞ 每天到底該給孩子喝多少水?

☞ 怎麼知道寶寶的喝水量夠不夠……


6個月的寶寶發育遲緩,罪魁禍首竟是“水”!


關於寶寶喝水,連科普帶闢謠

媽媽們拿不準的、想知道的

都在這兒了

↓↓↓

傳說中的“有毒水”

到底能不能給孩子喝?

“千滾水”“隔夜水”“陰陽水”,這些水能不能喝,是很多權威平臺反覆闢謠過的事,只是有些地區或老人,還是改不過來老舊觀念。今天就再給大家普及一下:

√ “千滾水”“隔夜水”,都可以喝!

有研究證明,哪怕是反覆燒開20多次的水,其中的亞硝酸鹽也遠遠低於安全值。大家擔心的隔夜水中的亞硝酸鹽也是一樣,少之又少。

從早上8點放到晚上8點的水能喝,憑啥晚上8點放到第二天早上的水就不能喝了?是不是這個理兒。

拜託了媽媽的建議是:雖然這些水完全可以喝,但越小的寶寶腸胃功能越弱,能給寶寶喝新鮮的水,當然是最好的。大一些的孩子,就不必太計較了。

√ “陰陽水”只要不是兌生水,也可以喝!

這裡的“陰陽水”指的是因為著急喝,但水溫太燙,往熱水裡摻涼水的做法。不管是摻涼白開,還是摻純淨水這類可以直接飲用的水,都可以喝

。除非是摻沒有燒開過的自來水,江河湖海水等生水就行。


6個月的寶寶發育遲緩,罪魁禍首竟是“水”!



這些水,寶寶特別愛喝

但都不能喝

✘ 蜂蜜水

一歲以內的寶寶,是不能吃蜂蜜的。

蜂蜜水是甜味的,會改變寶寶的味覺嗜好,習慣了喝甜味水,就更不愛喝白水了。

蜂蜜容易被肉毒桿菌汙染,可能造成寶寶中毒;

如果想通過喝蜂蜜水潤腸的話,就更別指望了,蜂蜜沒有潤腸功效,寶寶便秘更重要的是調整飲食結構,嚴重時應及時就醫。


6個月的寶寶發育遲緩,罪魁禍首竟是“水”!



✘ 加糖的水

有些不愛喝白水的寶寶,家長為了讓孩子多喝水,就會往水裡加白糖,讓水變甜,孩子就喜歡喝了。

一歲以內的寶寶是不能吃糖的,一歲以上的寶寶也得少吃!張思萊奶奶曾經說過“要像控煙一樣控糖”,總給寶寶喝糖水,不僅增加患齲齒和肥胖的風險,對於寶寶的眼睛和大腦發育也十分不利。

✘ 鮮榨果汁和飲料

2017年5月22日起,美國兒科協會(簡稱AAP)已經將果汁列入了禁榜。1歲內的寶寶堅決不能喝果汁,6歲內的寶寶也要少喝!

1~3歲的小寶寶每日喝果汁:不要超過120ml

4~6歲的小寶寶每日喝果汁:不要超過120~180ml

飲料中除了糖還有各種添加劑,同樣不適合寶寶喝,更不能代替喝水。

✘ 煮蔬菜、水果水

蔬菜水果中的維生素C會在煮沸過程中被破壞,營養價值會大大降低。

蔬菜水果表面的化肥、農藥也會在煮水的過程中融入水內,導致重金屬超標等問題。

喝煮蔬菜或水果的水,根本起不到把其中的營養物質“熬製”出來的效果。所以真的沒必要這樣喝。

✘ 熱水

孩子的口腔黏膜和食道黏膜角成年人更為嬌嫩,對高溫的耐受度更差,有時我們覺得溫度還好的熱水,對孩子來說可能就很燙了,容易造成黏膜的損傷。所以給孩子喝的水,口感溫涼就好。


6個月的寶寶發育遲緩,罪魁禍首竟是“水”!



最適合寶寶喝的只有這2種水

“白開水”“純淨水”


不建議長期給寶寶喝礦泉水

更不建議長期使用礦泉水給寶寶衝奶粉

最適合寶寶喝的水是涼白開

也就是自來水燒開涼到合適溫度

✘ 礦泉水,不建議長期給寶寶喝

配方奶粉中已經含有適宜配比的礦物質和微量元素,再用礦泉水衝配方粉,就會導致孩子攝入的礦物質比例失調或過量,長此以往可能會影響孩子的生長髮育。

√ 純淨水,可以放心給寶寶喝

純淨水的特點是裡面沒有礦物質和微量元素。有些家長會擔心,長期給孩子喝純淨水,會不會礦物質和微量元素不夠,影響生長髮育?

不會!孩子獲取微量元素和礦物質的主要途徑是母乳或配方粉,以及其他食物,並不是靠喝水。所以,如果家裡不差錢,給寶寶喝純淨水一點問題都沒有。

√ 白開水,才是最適合寶寶的“飲品”

最適合寶寶的飲用水就是白開水,也就是自來水煮沸後晾涼的水。只要媽媽確定當地的自來水符合國家標準,水質不太硬(礦物質含量不多),就能讓寶寶長期喝白開水,既安全又實惠!如果當地水質不好,那還是破費點喝純淨水吧。


6個月的寶寶發育遲緩,罪魁禍首竟是“水”!



“水”不包治百病

喝太多可能“水中毒”

1


6個月以內的寶寶,不需要額外喝水

黃瑽寧醫生,曾經在錄製“拜託了媽媽”節目中說過:

對於6個月以內的寶寶來說,母乳或衝調奶粉中90%都是水分,足夠寶寶對水分的需求,健康狀況下的寶寶,無需額外喝水。

美國兒科學會建議:

除非具備某些醫學指徵,否則無需給六個月以下的孩子喂任何除母乳或配方奶以外的液體,包括水、果汁、葡萄糖水等。

6個月的寶寶發育遲緩,罪魁禍首竟是“水”!


2

水喝多了,反而造成寶寶生長緩慢

就跟前文說的我家小外甥一樣,每天給6個月內的寶寶喝太多水,反而生長髮育不良了。

6個月以內寶寶的胃就像乒乓球那麼小,胃容量有限,若原本需要裝奶的位置,裝了水,就會干擾寶寶的身體從母乳或者奶粉中吸收營養。久之,寶營養跟不上,就會影響寶寶的生長髮育。

3

大量喝水,還會影響寶寶的腎臟健康

6個月以內寶寶的腎臟還未發育完全,寶寶的腎臟需要努力的工作,把多餘的水分排出體外,保持體內血液的濃度。

若寶寶的腎臟長期處於超負荷的運轉工作中,會影響到腎臟的健康。

4


過量喝水,可能會“水中毒”


6個月以內,若寶寶喝水過量,多餘的水分,無法經由未發育完全的腎臟排出成為尿液,積聚在血液中,會導致血中電解質濃度異常,就有可能會引發“水中毒”,輕微會引發頭痛、噁心、嘔吐,嚴重可能會出現嗜睡,甚至昏迷、死亡。

可能會有媽媽擔心,之前給寶寶喝過水,會不會對寶寶的健康造成很大影響?

這裡說的喝到“水中毒”的寶寶畢竟是少數,只要不是長期大量給寶寶喝水,基本不會有太大問題。所以,6個月之前,如果是少量給寶寶喝過一些水的媽媽也不必太當心,只要寶寶的發育、精神狀態等沒有異樣,就不會對健康威脅太大。

6個月的寶寶發育遲緩,罪魁禍首竟是“水”!


每天到底該給孩子喝多少水?


1


6-12個月的寶寶喝水量,順其自然

6~12個月的寶寶,如果喝水也一定要順其自然,如果寶寶推開了你喂的水,那就說明寶寶不需要喝水,這時候就不要再強迫喂水了。

2


1歲以上的寶寶喝水量,1000ml/10kg體重

1歲以後的寶寶腎臟功能逐漸發育完善,已經可以代謝掉多餘的水分,這個年齡段寶寶的需水量是:每日每10kg體重喝1000ml水,這是包括了奶、湯、粥、水果、水全部加在一起的量。

例如:

一個11kg的寶寶每日飲水量=1000ml×11kg÷10kg =1100ml

如果TA一天喝500ml奶,再喝一小碗湯(150ml)、一小碗粥(150ml)的話,那再額外補充300ml的水就足夠了。


6個月的寶寶發育遲緩,罪魁禍首竟是“水”!


3


喝奶粉的寶寶是不是容易上火

需不需要多喝水?


只要是按照奶粉上的指示用量,正確沖泡奶粉,寶寶就不會因為喝奶粉而上火。而通常家長所謂的寶寶“上火”,比如嘴唇乾、便秘、口臭等情況,和飲食結構、空氣狀況,甚至生活習慣都有關係。

總愛舔嘴唇的寶寶,口唇更容易乾裂;

不愛吃蔬菜、水果的寶寶,可能容易便秘;

平時不注意給寶寶清潔口腔的話,嘴裡就會有異味……

總之,並不是喝奶粉就容易上火,更不需要因為喝奶粉,就多喝水。

但,有一點要提醒寶媽們注意,那就衝奶粉的順序:

一定一定要先倒水

水加夠量了,再加奶粉!


✘ 先加奶粉後加水,是錯誤的操作。當水加到了原定的刻度時,奶的濃度就高了,長期給寶寶喝高濃度的奶,容易造成肥胖,加重寶寶的代謝負擔;

✔ 正確的做法是按照奶粉罐上標註的衝調比例,先往奶瓶中加入足量溫水,然後相應量的奶粉加入奶瓶中,這樣的奶才是配比合適的。

6個月的寶寶發育遲緩,罪魁禍首竟是“水”!


看到這兒,可能媽媽們會有疑問

我們又不可能每頓湯、粥都用量杯去量有多少水

水果就更沒法估算了

那怎麼才能知道

孩子這一天的水喝夠了沒有呢

↓↓↓

判斷孩子喝水是否足夠的辦法

是看寶寶的尿色和尿量


1


無色、透明或淺黃色尿——不缺水

正常情況下,寶寶的尿色大多是無色、透明或淺黃色,說明孩子攝入的水是足夠的。

2


深黃色尿——可能缺水或服用藥物所致

如果發現寶寶的尿液偏黃,尿液有比較濃的異味,這些跡象就表明孩子該喝水了。尿液呈現較深的黃色時,通常有生理性和病理性兩種原因。

體內水分不足:比如奶粉衝調過濃。或者寶寶發熱尤其是伴有吐瀉症狀時,因水分隨汗液或糞便排出,尿的顏色也會較深。

吃維生素過量:給寶寶補充維生素過量,或哺乳期媽媽補充了過量的維生素,都可能導致寶寶的尿液顏色較深。

Tips:

只有早晨第一次換尿布的時候發現寶寶的尿色偏深。這樣的情況很正常,不需要太擔心,這是一種生理現象,是因為夜間尿液濃縮所致。

6個月的寶寶發育遲緩,罪魁禍首竟是“水”!


3


棕紅色尿——病理性改變,需要及時就醫

需要警惕一些病理情況,這種情況多見於新生兒黃疸嚴重,新生兒溶血癥等,這時應該及時帶孩子去醫院就診。

4


尿量過多或過少,都該警惕

新生兒-6個月的寶寶每天尿量

2-3毫升/小時×體重(公斤),正常每天約有200-300毫升尿量。

最便捷、直觀的觀測即,能夠每天收穫5-6片沉甸甸的尿片,就說明寶寶不缺水。

6個月以上:

如果孩子每天的排尿次數少於6~8次,加上尿色深黃,就可能是水喝少了,應該給寶寶少量、多次的適當補充水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