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還能拼多久?

·關注秦朔朋友圈

ID:qspyq2015·

中国人还能拼多久?

在經濟學家看來,改革開放加人口紅利是中國經濟過去40年持續增長的原因。而從長期看,決定經濟增長的根本因素是勞動力因素。人口老齡化不僅導致勞動年齡人口比例的下降,而且導致創新能力和專利數量的下降,從而使增長放緩。這在全世界都是一個規律。預計中國在“第二個一百年”即新中國成立一百年的時候,人口的老齡化程度會和今天的日本接近。到那個時候,中國的增速註定會大大降低。

而和日本不同的是,日本是先富後老,老年人消費依然是一個大市場。而中國有幾代人是未富先老,他們在消費方面非常節約。有人說,等中國今天的60後、70後年老之後,他們會比較富裕。但考慮到中國的60後、70後有相當比重是農民,而他們的財富積累並不多,所以指望他們成為消費主力軍並不現實。

還有一個重要因素是,同樣是勞動年齡人口,90後、00後會像從飢餓到溫飽起步的那幾代人一樣拼搏奮發嗎?

製造業的企業家常常抱怨,中國製造的一大挑戰就是年輕一代越來越不願意當工人,儘管工廠提供的待遇更好。當越來越多年輕人迴避勞動生產率更高的製造業崗位,而選擇類似文員這樣更加安穩、輕鬆、但勞動生產率較低的崗位,經濟繼續高增長是不可能的。

但服務業特別是互聯網公司的企業家覺得,雖然年輕人的流動性在增加,管理難度在增加,但在互聯網公司特有的加班文化下,絕大部分年輕人依然拼勁十足。

過去幾十年,從全世界比較的角度看,中國人是最拼命的民族之一。未來中國人會繼續這麼拼命嗎?或者說,如此拼命是值得追求的生活嗎?一個理想的結局可能是,中國人的拼命勞動程度不要急轉而下,而是慢慢下臺階,如此才能減緩經濟增速下行的態勢,並給中國進行結構調整、用自動化智能化手段來彌補勞動力供給的弱化,贏得時間。

中国人还能拼多久?
中国人还能拼多久?

不死的中國人?

“中國人永遠不會死。”

1991年,意大利普拉托地區政府開始調查為何在過去的12個月裡,在普拉託或附近的兩個城鎮沒有任何中國人死亡的官方記錄。2005年,政府仍然感到困惑——那年,在數量超過4萬的中國移民中,只有3人死亡。

沒有朝陽群眾的洞察力,意大利人只能瞎猜測,其中流傳最廣的猜測是:中國人好像永遠不死。因為他們在意大利從沒見過中國人的葬禮。

為了搞清楚事情的真相,意大利《晚郵報》和《共和國報》的記者歐利阿尼和斯達亞諾,從意大利北部動身,一路南下采訪中國移民,並把見聞寫成書——《不死的中國人》。

書中這樣記述中國人:他們每天工作十幾個小時,沒有娛樂,沒有歡笑,沒有休息。面無表情,除了工作賺錢,對周圍的一切漠不關心。他們很少露面,但一出來就是一大群。意大利人為什麼沒見過他們的葬禮,因為他們一旦幹不動活即被送回國內,說好聽點叫“葉落歸根”。

書中有一段記述了一個典型的中國移民在意大利的工作時長:“到達法國後,寧紅接到了蛇頭的電話,讓她到機場商店買一頂阿迪達斯的帽子,戴著它在商店等候……蛇頭終於來了,對上號碼,把她帶到里昂車站,在那裡,寧紅上了一輛寬敞的TGV車,踏上了意大利的居留之路——給一家紡織廠每天工作16小時,一週工作7天。”

中國人彷彿是永不疲倦的,工作工作再工作,攢錢攢錢再攢錢,休息極少,消費極少,意大利老闆看不下去,給中國工人們放假,被他們斷然拒絕,“我們是來賺錢的,為什麼要休假?”

《不死的中國人》這本書封皮上赫然寫道:他們幹活,掙錢,改變著意大利,因此令當地人害怕。

中國人瘋狂的工作勁頭何止嚇壞了一個意大利!

中国人还能拼多久?中国人还能拼多久?

國人逆勢增長的工作時長

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科斯在《變革中國》中感嘆道:中國人的勤奮,令世界驚歎和汗顏,甚至有一點恐懼。

互聯網界流傳這樣一個故事:國內某公司高薪聘請了一位日本專家。日本專家上任的第一天,在全體會議上做完自我介紹後,說到:我是個工作狂,經常加班,請大家儘量配合我的工作!說完深深鞠了一躬。三個月後,日本專家辭職了,辭職的時候只說了一句:你們這樣加班,是不人道的!

無論是移居海外淘金,還是奮鬥在國內,中國人不知疲倦的工作勁頭並不隨著地點的轉移而改變,已經內化成了民族的集體本性和人格底色。

其他民族隨著收入提高,工作時間越來越短,而很多中國人隨著收入提高,工作時間卻越來越長。無論富豪或中產,還是普通民眾,大家一刻不得閒,閒下來就會發慌,焦慮感彷彿“綁架”了每個中國人。記得羅振宇在節目裡說過一句,他在美國度假的時候,沒有鋪天蓋地的信息和商務洽談,剛開始輕鬆了一陣,僅僅過了幾天就慌得一比,趕緊打道回國,生怕跟不上時代潮流被淘汰。

從全世界歷史上看,人類的工作時間是持續下降的。《巨人的隕落》寫過一戰前期沙皇俄國的煤礦工人每週日要做禮拜,一週只上六天班,而現在五天工作日已經成為全世界的標配。工業革命時期,人們一週工作60個小時,而現在,國際規定的工作時長是每週40個小時。

關於全球各國勞動者的工作時長對比,最權威的資料來自於OECD(經合組織)。OECD常年有一項“Hours worked”(工作時長)調查,有數十個國家歷年的勞動者年均工作時長的資料,最早可追溯至1950年代。連續的調查數據顯示,被調查的各國勞動者年均工作時長都是呈下降趨勢的。不僅從1950年代開始是這樣的,就算到了2000年以後,趨勢仍然是緩慢下降。

比如我們的鄰國日本,以工作投入著稱,從2000年到2017年,勞動者年均工作時長從1821小時下降到1710小時。另一個鄰國韓國,同樣以加班文化和超長工作時長著稱,但最近十年卻下降了10%左右,2008年為2209小時,2017年已經下降到2024小時。

但我國勞動者的年均工作時長卻在逆勢增長。

時隔十年,國家統計局再次公佈了《全國時間利用調查公報》,結果顯示:

2018年,男性就業者每天工作時間為7小時52分鐘,女性為7小時24分鐘,比2008年分別增加1小時26分鐘和1小時20分鐘。比起十年前,男性和女性就業者的工作時長都增加了22%。

2018年,內蒙古大學杜鳳蓮教授團隊發佈了《時間都去哪兒了?中國時間利用調查研究報告》,報告顯示,2017年我國勞動者超時工作(淨工作時間大於8小時)相當普遍,超時工作率高達42.2%。按這份報告的說法,2008到2017年,我國居民的有酬勞動時間在上升,其中工作時間增加了1.08小時/天,而家庭生產經營(主要是務農)時間減少了1.00小時/天。

中国人还能拼多久?
中国人还能拼多久?

全民齊拼命

農民少了,農民工多了,農民的忙是忙一陣子,農民工的忙是“不分二十四節氣的。

加班加點、超時工作,不只是在農民工密集的製造業和建築業如此,985、211名校畢業生雲集的互聯網等高科技企業也是當仁不讓,你要是不實行“996工作制”(早上9點上班,晚上9點下班,一週工作6天),你都不好意思說自己是互聯網企業。據說“996工作制”正在向“247工作制”進化,一天工作24小時,一週7天,當然,是三班倒,只為在互聯網殘酷的行業競爭中保有一席之地,要麼是1,要麼是0,互聯網的世界就是這麼殘酷。

滴滴此前發佈的《2016年度加班最“狠”公司排行榜》中,京東以晚上23:16的平均下班時間,成為中國最“狠”公司冠軍。

高德地圖發佈的《2016年度中國主要城市交通分析報告》中,華為每日人均加班時間長達3.96小時,成為中國企業“加班王”。

釘釘CEO甚至質問員工:“不知道你們每天10點(晚上)前回家幹嘛,回家有什麼事情嗎?不到1點都不合格!”

即使到了晚上十一點,去國內大型互聯網或科技公司樓下看看,很多辦公室都還亮著燈!

真應了那句話:比你優秀的人還在比你努力!

不只是企業界的人們如此拼命,在體制內,“一杯茶、一張報紙”也成了老黃曆,“5+2”、“白+黑”成為許多公務員的工作常態。

全民齊拼命,讓中國的工作時長排到了世界數一數二的位置上!

中国人还能拼多久?
中国人还能拼多久?

工作時長和假日數量對比

英國《衛報》的一項調查顯示,全球各國勞動時間排名中,墨西哥以每人年均工作2228小時名列全球第一,中國以2200小時排名世界第二。

而據中國國家統計局2018年7月份的統計數據,當月中國企業就業人員周平均工作時間為46小時。若按照52周折算,並扣除16天法定假期,相當於年工作時長2287小時,超過了墨西哥,排名世界第一。

儘管數據小有出入,但中國人的勤勞是舉世公認的,用於休閒的假期數量之少也是一個佐證。

從法定節假日、法定帶薪年假數量看,刨除週末休假,國人每年的法定休假天數為16天,在全球主要國家中僅高於墨西哥(13天),不僅遠低於荷蘭(36天)、丹麥(36天)、瑞典(34天)等高福利國家,也明顯低於法國(37天)、英國(33天)、美國(25天)等經濟發達國家。

即使與同以勤勞而享譽全球的東亞地區相比,中國大陸法定假日數也明顯低於越南(22天)、日本(21天)、中國香港(19天)、中國臺灣(19天)、泰國(19天)和新加坡(18天)。這裡要補充一句,大陸的法定假期制度比臺灣更人性化,臺灣的假期如果適逢週末,並不調休。

1995年5月1日中國開始實行雙休制,24年過去了,能夠享受雙休制的中國人據說還不到上班族的50%!也許你覺得奇怪,這不是違反了《勞動法》嗎?其實並沒有。

《勞動法》規定:國家實行勞動者每日工作時間不超過八小時、平均每週工作時間不超過四十四小時的工時制度;用人單位應當保證勞動者每週至少休息一日;企業因生產特點不能實行本法上述規定的,經勞動行政部門批准,可以實行其他工作和休息辦法。

也就是說,單休是符合法律規定的,每週至少休息一日嘛。以每日正常工作時間7小時來計算,單休的話,每週工作時間是42小時,並沒有超過44小時的工時上限。而且也規定了可以實行其他工作和休息辦法。

“多勞多得”是市場經濟的典型特徵,在市場化的職場中,你加班多意味著你得到的回報超過了你的付出,付出回報長期不成正比的話,你肯定會跳槽。一個加班但高薪的工作,一個朝九晚五低薪的工作,絕大多數有志青年都會選擇前者,誰不渴望證明自己的價值呢?

人人崇尚奮鬥、渴望財富,收入的快速增長刺激了更多的付出,創業成功的財富效應伴隨著互聯網的傳播激勵著更多的年輕人加入創業大軍,打了雞血似的忘我工作,使得整個國家的人均工作時長一長再長。

目前中國人的工作時長相當於上個世紀70年代日本的水平以及英德法等國1950年的水平,而現在我國人均GDP已是日本1983年的水平、英德法等國1979年的水平。

中国人还能拼多久?
中国人还能拼多久?

北京成最能加班城市

民族還是那個民族,窮的時候搞大鍋飯,搞平均主義,多勞不多得,導致更窮;打破大鍋飯,實行市場經濟,多勞多得,富了之後也沒有懈怠,反而更加努力。而且我們發現,經濟越發達的地區越努力,收入越高的人越能加班。

據滴滴大數據統計,北京以絕對優勢佔據“最能加班城市”第一名,上海、廣州、深圳、杭州位列榜單前五。而從加班時間維度上來看,這些城市的下班高峰都集中在晚9點左右。最發達的地方成為最能加班的地方,最拼的地方。

工作時長越來越長,顯然意味著睡眠時間越來越短。雲集傳媒的紀錄片《追眠記》最近上了微博熱搜,睡眠數據報告顯示,從2013年到2018年,中國人均睡眠時長已由8.8個小時降至6.5個小時。

近年來,一些國外媒體在唱空中國經濟時經常說“中國經濟斷崖式下跌、即將崩潰”,但事實上,一個GDP已經90萬億規模的經濟體還在保持著6%以上的增速,不僅沒有崩潰,還在持續成長。他們對中國最大的誤讀,就是忽略了人的拼命的因素。

歷史是人創造的,經濟也是。人在拼命,經濟的韌性就會堅強有力。

中国人还能拼多久?

「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 」

「 圖片 | 視覺中國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