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憲容:各國央行新一輪量寬能救起經濟嗎?

今年以來,市場總是傳出全球經濟將面對衰退的風險,所以不少金融機構的分析師及政府官員的言論就是要求央行讓貨幣政策寬鬆了再寬鬆,以便防止該國經濟出現再次進入衰退。比如,美國總統特朗普就一再指責美聯儲主席鮑威爾不該讓貨幣政策收緊,不該加息,反之要求美聯儲減息。可以說,也正是在特朗普的巨大壓力下,美聯儲的貨幣政策今年不得不突然轉向,由2018月12月的貨幣政策正常化態勢突然到停止加息及減債,由鷹轉鴿,但是對此特朗普仍然是不滿足,仍然要求美聯儲貨幣政策進一步再寬鬆。

不過,上個星期美國所公佈的數據顯示,美國新增非農職位數據顯示經濟仍然處於強勢之中,從而對美國經濟衰退的憂慮一掃而空。美國有投資分行分析認為,最新就業報告顯示美國處於“金髮女孩經濟”(Goldilocks Economy),一方面經濟持續增長,未見巨大的衰退風險,另一方面通貨膨脹表示溫和。對於這種狀態,美聯儲對利率變化更是有耐心,更是有信心暫停加息。但是美國總統特朗普對此仍然不滿意,繼續抨擊美聯儲拖其後腿,並要求美聯儲減息及立即停止縮表,並要求重新推出量化寬鬆的貨幣政策措施。

也正是受此影響,全球各國央行的貨幣政策好像出現了逆轉。全球各國寬鬆的貨幣政策又正在開始。上個星期,印度央行年內第二次減息。也就是說,在美聯儲的貨幣政策突然間由鷹轉鴿之後,新興市場經濟國家的貨幣政策由鷹轉鴿的速度比美聯儲來得更快、更為徹底。正如有分析所指出的那樣,印度今年內第二次減息,與美國有點相似,政府為了順應執政黨對2019年選舉的需要,逼迫讓原先不聽話的央行行長離任,新任印度央行行長達斯上任後不久即宣佈減息,這次減息是其上任的第二次。

還有,在3月底,新西蘭央行也如市場所預料的那樣,維持指標利率在1.75釐不變,但新西蘭央行行長奧爾(Adrian Orr)在聲明中表示,由於全球經濟前景變得疲弱,加上國內支出勢頭減弱,下一個調整利率行動較可能是減息。但是在新西蘭央行2月中議息時,新西蘭央行還是認為有意在2020年或之前保持利率不變,並說下一步調整措施,加息或減息都有可能,因此這次新西蘭央行突然變調改變傾向減息,也令市場十分意外,使得新西蘭元應聲下跌。可以看到,新西蘭央行2月公佈議息結果以來,整個市場形勢並沒有多少變化,而新西蘭央行3月議息的基調突然轉向,很大程度是受全球央行的影響,特別是美聯儲的影響。所以,市場預計,新西蘭央行最快在5月減息0.25釐,而8月仍然有機會再減息一次。而且受美聯儲貨幣政策突然轉向的影響,澳大利亞、菲律賓、印度尼西亞都有機會今年減息,馬來西亞也出現要求減息的聲音,以解決國內物價出現下滑的問題,連韓國都可能下調利率。而歐盟與日本的量寬的貨幣政策則一直沒有停止過。

現在的問題是,現代國家的政府只要看到經濟增長有問題,都會要求央行祭出貨幣政策寬鬆的大旗,如大幅度降低基準利率,向市場注入大量的流動性,以此讓企業及家庭能夠獲得更多低成本的資金,以此來讓企業增加投資,鼓勵企業增加招聘人工及提高工人工資;以此鼓勵家庭以消費信貸來增加消費,拉動經濟增長。隨著這些貨幣政策刺激,經濟增長得以恢復,政府所認為的經濟衰退得以化解。比如,2001年美國網絡泡沫破滅之後,美國經濟出現了衰退的跡象,美聯儲主席格林斯潘就是採取十幾次連續減息的貨幣政策來救經濟,並讓這種過度信貸擴張的貨幣政策持續很長時間。當時美國經濟是得以恢復,但是催生了一個引發次貸危機的房地產泡沫。中國2009年及2015年的情況也是如此。央行減息及向市場注入大量的流動性,中國的經濟增長是保住了,但同樣把中國各地的房地產市場泡沫越吹越大。只不過中國的房地產泡沫到現在沒有破滅,許多人認為這不是泡沫,是中國房地產市場正常發展而已。

還有,對於全球市場來說,2008年美國金融危機之後,美聯儲、歐盟、日本及其他發達國家央行都在一而再再而三採取過度信貸擴張的量化寬鬆的貨幣政策,不僅把短期基準利率調降到零的水平,甚至於有些國家央行還採取了負利率的政策,同時向市場注入了大量的流動性,企業及家庭的融資成本是降低了,但是也可以看到,這樣的貨幣政策已經實施了十年以上了,全球經濟並沒有由於實施這種過度擴張的信貸政策得以恢復,反之一年又一年地都有分析認為全球經濟面臨衰退的風險。何也?

因為,成本如此之低的資金大量流入市場救全球各國經濟,美國是這樣,中國、歐盟、日本等也是如此。其實,這些由銀行體系湧出來的大量資金並沒有流入實體經濟,而是更多的流入到了各種資產。在美國則是流入股市,造就了美國股市持續十年的大牛市;中國則流入房地產市場,吹大一個歷史上最大的房地產泡沫。

因為,當大量的低成本的流動性湧入市場之時,整個經濟狀態只是處於恢復之際,社會的實際需求處於緩慢地過程中,企業是沒有意願借錢進入實體經濟的,他們更有意願借錢進入高收益高風險的投資。只有能冒更高風險,押注於風險投資、私募基金、首次公開招股(IPO)、新興市場、房地產市場等賭注,才有希望來獲得高回報、高收益。所以,近十年來,全球各國央行都採取過度擴張的量化寬鬆的貨幣政策,是向市場注入大量的流動性,但這些流動性並沒有流入實體經濟,而在不斷地推高各種資產價格:股市及樓市。

事實已經證明,這種過度信貸擴張的貨幣政策是無法救起實體經濟的,反之,它會讓不少國家的企業、政府及家庭的債務負擔全面上升。前十年是這樣,目前各國央行這樣做,結果也會如此。而各國央行都願意這樣做,因為沒有一個國家的央行及政府會對此行為要承擔責任,同時這種政策還可以時間換空間,把現實所面臨的問題讓後人來承擔。

更多精彩資訊,請來金融界網站(www.jrj.com.cn)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