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沙古墓被盜,盜賊竟放過最值錢的金餅,專家:盜走會沒命!


歷數我國曆朝歷代的古墓,數漢朝的墓葬被盜得最為嚴重,在考古界有著“漢墓‘十室九空’”的說法,漢朝人極為講求孝道,長輩過世後幾乎傾盡家財給其在陵墓中填滿隨葬品。現代考古挖掘出的漢墓,鮮少有沒被盜得嚴重的墓葬。然而,十多年前長沙出土的一座被盜過的漢墓,盜墓賊的舉動則顯得無比奇怪。

2005年,湖南長沙望城縣的風篷嶺在施工時,施工隊無意中挖掘出了一座地下古墓。文物局組織考古隊趕來立馬對該古墓進行了搶救性的挖掘,不幸的是,該古墓的封土鬆動早已遭人盜過。考古人員走入墓穴內,仍舊發現有陵墓內散落了不少文物,通過對古墓形態和一些文物風格的判斷,認定這是一座漢墓。一般在平原地帶遭人盜過的漢墓,裡面的文物基本被洗劫一空,風篷嶺這漢墓居然還殘留了不少文物令考古隊感到既吃驚又振奮。

隨後,考古隊前去打開棺木時,發現棺蓋沒蓋好,棺木內顯然被盜墓賊給洗劫過。正當心情沮喪的考古人員將棺蓋打開時,裡面立馬閃爍出黃燦燦的金光,震驚了在場所有人!


棺木內的殘骸邊上擺著一堆碩大的圓形金塊,這些像金餅一樣的圓金塊有19枚,直徑約6釐米,重量為250克,上面普遍印有V字圖案。事後經檢測,這些金餅的含金量可達99.9%,可以說每一塊都是無價之寶。那麼問題就來了,這麼顯眼的金餅為何沒被盜墓賊給拿走呢?

一開始,有人推測為盜賊之間為了霸佔這些金餅而自相殘殺全部死亡,然而墓室內出了棺木中躺著的墓主殘骸,則沒有任何人的遺骨。 後來,在考古隊百思不得其解時,一位史學專家稱,“這墓主是西漢時期的一位長沙王,這些金餅是當時諸侯王的私印錢幣。這墓應該在下葬後沒多久便被盜,盜墓賊不敢拿這些最值錢的金餅,無論是倒賣還是私藏,一旦被發現或者舉報則會株連九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