劃重點,萬億級題材湧現!

5G商用在即,車聯網最有希望,也將最早成為5G商用場景。

在5G基礎設施建設、汽車電子普及、電動汽車快速發展的三大基礎之上,車聯網市場的爆發成為確定性機遇。

從智能汽車、車聯網到無人駕駛,智能網聯汽車萬億藍海市場即將開啟!

一、政策扶持

2018年12月27日,工信部發布《車聯網(智能網聯汽車)產業發展行動計劃》。

其中,針對階段性發展目標做了明確表述:

第一階段,到2020年,將實現車聯網(智能網聯汽車)產業跨行業融合取得突破,具備高級別自動駕駛功能的智能網聯汽車實現特定場景規模應用,車聯網用戶滲透率達到30%以上,智能道路基礎設施水平明顯提升。

第二階段,2020年後,技術創新、標準體系、基礎設施、應用服務和安全保障體系將全面建成,高級別自動駕駛功能的智能網聯汽車和5G-V2X逐步實現規模化商業應用,“人-車-路-雲”實現高度協同,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求得到更好滿足。

清晰的政策導向和產業支持,是智能網聯汽車產業進入爆發式發展的重要前提,2020年大概率將成為車聯網首個質變時間節點。

就在今年4月,工信部苗部長在博鰲亞洲論壇2019年年會上再次表示,工信部正在研究推動車聯網的發展,並已與交通部部長達成共識,加快推動公路數字化、智能化改造。

二、產業拐點

僅僅是政策扶持並不足夠,產業的發展趨勢更為重要。

回顧前三次工業革命,實際上是應用機械、電氣和信息技術等越來越先進的工具逐步將人力從生產中解放,從而提高生產效率、降低生產成本的過程。

而對於即將到來的工業革命4.0,“互聯網”將深度參與到生產過程中去,從而將製造業對勞動力的依賴和生產成本的優化帶到一個全新的高度。

同樣就汽車而言,“智能汽車+車聯網”=無人駕駛,將帶來汽車行業的第四次革命。

對於車企來說,向智能網聯和自動駕駛轉型已是普遍共識。尤其是國內廠商,轉型的動力來自變革的渴望。

長安汽車總裁朱華榮直言:以智能化、網聯化為代表的“新四化”正成為汽車產業未來趨勢,是我國汽車產業品牌向上的戰略機遇。


劃重點,萬億級題材湧現!


當然有“網”的地方就有BAT,它們佈局的Apollo、斑馬車聯、蘑菇車聯,也在推動車聯網生態的快速進化。還有華為,早在2013年,華為就率先憑藉車載模塊ME909T進入國內車聯網市場。

目前,無論傳統車企、互聯網企業還是通信企業均在爭奪5G車聯網時代的一杯羹。

三、技術成熟

產業重視的背後,是技術的成熟落地。

車聯網未來的終極落地形式是自動駕駛,而通信是自動駕駛的核心要素之一,因為汽車在運行過程中將產生巨大數據量需要實時處理。

與4G主要側重人與人之間的通信不同,5G形成了端到端的生態系統,具有超高速率、超大連接、超高可靠和超低時延的特點。

5G可以解決數據傳輸速度和容量問題,並且可靠性要達到99%以上,才能在更高效的同時確保不會發生交通事故。

5G的商用將極大推動車聯網與自動駕駛產業的發展。儘管它不僅僅是為物聯網“建造”的,但它還是被業界認為是物聯網增長的主要推動力。在移動物聯網方面,5G最大的應用市場就是車聯網。

四、萬億市場

得益於政策和大行業的發展,車聯網行業快速滲透,行業規模不斷擴大。

根據Gartner統計數據,預計2020年全球物聯網連接數量將達70億,高速領域佔據物聯網連接總數的10%,而車聯網是目前高速場景中具有明確發展方向和市場的領域,將在高速領域發展初期佔據大部分份額。

根據華為預測,車聯網是物聯網高速領域內行業成熟度最高並且連接數量最多的領域,預計2020年,中國車聯網連接數量將達到6000萬規模。

另外,根據中國聯通數據顯示,預計2020年,全球V2X市場將突破6500億元,中國V2X用戶將超過6000萬,滲透率超過20%,市場規模超過2000億。而位於車聯網整個產業鏈上的服務商、服務提供商、硬件商、通信運營商分別佔有61%、12%、17%和10%的市場份額。

據前瞻產業研究院預計,到2025年在5G快速建設與產業鏈成熟度快速提升的推動下,中國車聯網滲透率或提升至77%左右的水平,市場規模有望達到接近萬億級別。

五、產業鏈分析

車聯網產業鏈主要包括通信芯片、通信模組、終端及設備、整車製造及解決方案、運營服務、高精度地圖及服務。


劃重點,萬億級題材湧現!



1)通信芯片主要參與方:大唐、華為、高通,預計未來還會有聯發科、三星等。

2)通信模組主要參與方:大唐、華為、高新興、移遠通信、移為通信、日海智能、廣和通。

3)終端及設備:當前國內企業包括大唐、華為、高新興、移為通信、移遠通信、千方科技、車網互聯、萬集科技等均可提供通信終端產品。

4)整車製造及解決方案:國內各整車廠均積極進行應用開發包括,包括中國一汽、上汽、江淮汽車、眾泰汽車、長城汽車等。

5)運營與服務方面:國內三大電信運營商均大力推進C-V2X業務驗證示範。中國聯通展示了多場景融合的蜂窩車聯網(C-V2X)應用解決方案,包括面向駕駛安全的See through,車-人防碰撞、車-車防碰撞預警,面向交通效率的綠波帶通行、自適應車隊等業務。

6)高精度定位和地圖服務:中國自主研製的北斗定位導航系統取得了長足的發展,包括和芯星通、華大北斗等國內廠商紛紛推出了自主設計的北斗定位芯片,千尋位置網絡有限公司推出了基於北斗衛星和國家北斗地基增強系統;

在高精度地圖服務方面,國內主要地圖商如高德、百度、四維圖新等能夠為行業提供高精度地圖服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