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iLabs创办人朱宜振:没有数据,物联网和工业4.0都是空谈

BiiLabs创办人朱宜振:没有数据,物联网和工业4.0都是空谈 | 行业前沿


BiiLabs创办人朱宜振:没有数据,物联网和工业4.0都是空谈


本文原文载自朱宜振medium

文章来源https://medium.com/ssxtalks/%E6%B2%92%E6%9C%89data-iot-%E5%B7%A5%E6%A5%AD4-0%E9%83%BD%E6%98%AF%E7%A9%BA%E8%AB%87-46812a037f4e


作者简介:台湾SSX南星创速器及物联网区块链新创BiiLabs共同创办人与执行长,第一代网路人,所创办的梦之大地BBS曾为台湾前十大BBS站多年(至今依然运作中),人生从互联网到嵌入式解决方案,从铁路和电信运营产业应用到物联网,长期深入探讨Deep Tech的应用及价值。2017年与伙伴投入成立BiiLabs利用分散式帐本应用解决万物联网的挑战,提供符合新一代隐私保护的解决方案。

导读:对于工业4.0及物联网来说,其核心精髓一直都是数据,不过坐拥大数据的从业者不一定懂得如何使用,懂得使用的从业者恐怕又苦无数据可用,该如何从中寻找蓝海?也许最好的办法就是携手共创,例如涂鸦智能一类的AIoT平台企业,即致力于赋能传统企业,一起探讨如何更好地利用数据的价值。

物联网和工业4.0从字面意思看上去好像很单调,因为无法从表面看到核心精髓到底在哪里。

不过,就如同标题中提到的一样,对于工业4.0及物联网而言,其核心精髓一直都是数据。许多人以为在很炫酷的无人工厂看到一堆机械手臂飞来飞去就是物联网或者工业4.0了。其实,这些看起来虽然很厉害,但说白了只是已进行数十年的自动化控制。


BiiLabs创办人朱宜振:没有数据,物联网和工业4.0都是空谈


虽说如果从业者能把这件事情做得非常好,那当然很优秀,也必然是一方之霸,这部分确实也是台湾诸多工业互联网从业者所擅长的领域。但是,为什么人们会普遍认为无人工厂就是物联网或者工业4.0,首先得理解设置这些厉害的机器设备目的是在解决哪些问题,其实不外乎是:增加产能、提升效率、降低人工成本、降低错误。此外,达成这些要求的同时,又能达到赚取更多生意和利润的目的。

其核心赚钱的方法并非是通过数据资料获取利润,而是通过完成客户的订单要求从而达成交货任务赚取利润。这就是单纯买进卖出模式(buy & sell模式),就算透过比较复杂的系统整合、营利,本质还是不变的。


BiiLabs创办人朱宜振:没有数据,物联网和工业4.0都是空谈


在这里,引用知名媒体人施典志在Facebook上发表的观点:很多平台上有大量用户,这些用户会产生巨大的数据,但是平台却不会使用。所以,本来是坐拥宝山,结果自己搞成坐拥金宝山。

不过,也有一类厂商已经成为真正会做数据营利的从业者,这是很有趣的现象。目前市场上号称提供工业4.0产品的从业者,如果真正去研究它们的实际产品内容,大多都是打着工业4.0或者物联网的名头,而旁边小字写的却是“ready”,而非“total solution”。

这就好比电脑商告诉用户,“我卖给你的只是一台空的机器,相关系统和Office软件请找微软,安装服务再找个其它厂商帮忙。”这也是目前物联网行业的发展现状。

其实,在物联网和工业4.0时代,不仅可以让供应商去参观工厂,也可以进一步了解高度自动化背后的数据如何协助供应商降低成本、提升效率。同时,数据应用的从业者也可以在数据中挖掘蓝海。

不过,懂得数据应用的从业者,恐怕也不知道这些数据从何而来。其实,这些数据往往得依靠自身的挖掘能力,或者与其它有能力产生数据的从业者配合,才有更大的发挥空间,也给行业从业者带来更大的机遇。

目前,市场上懂得运用数据的从业者,除了如Google一类的大型企业,其余还都是一些规模相对较小的初创公司;而传统有能力产生数据的企业,通常到现在都还挺能赚钱的。所以,最好的办法就是传统企业和新兴企业要携手共创。

值得注意的是,传统从业者也不要老想着自己建立数据团队,因为除了基因不合之外,动机不同也很难让优秀的数据团队在传统企业中充分发挥价值,尽管不是不可能,但付出的代价非常大。

最后,来看看携手共创的方式有哪些,其实不外乎三点:第一,直接把数据给AI从业者进行合作;第二,为了赚取未来价值,可以在恰当的时机投资专注数据研究的中小型企业;第三,企业要把自己的定位搞清楚,开始做有意义的合作,才有真正的机会把握未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