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秦岭佛坪赏花礼佛寻古道,吃一场沙窝流水席

佛坪县并不大,面积仅1200多平方公里,大部分景点都在公路沿线,著名的熊猫谷就是108国道边,即使是从县城出发也不过20公里,看熊猫没有比这里更方便的了,但作为骨灰级的旅行者,除了看熊猫金线猴外,我们希望能看到更多的风景,所以在向导的介绍下,决定走一条山里旅行环线,去上角坝镇沙窝村,寻找当年连接宁陕的古道。

到秦岭佛坪赏花礼佛寻古道,吃一场沙窝流水席

出县城,山路两旁、房前屋后到处都是开满黄花的花树,将整个山坡染的一片金黄,极吸引眼球,当地居民说这叫山茱萸,本地特产,优质的滋阴补阳药材,每年10月左右结红色果实,六味地黄丸的主要成分,远销韩国等国,是全国三大优质山茱萸种植基地之一。因有这种功效,当地人还拿它用古法制作茱萸液酒、药王茶以招待客人,没想到,我们中午吃饭的时候就有幸品尝了这种茶和酒,这可是真正的绿色大补啊,远比市场那些某某药酒强的多。

到秦岭佛坪赏花礼佛寻古道,吃一场沙窝流水席

到秦岭佛坪赏花礼佛寻古道,吃一场沙窝流水席

据《汉中府志》记载,汉中一带自古有重阳节登高、采菊、饮茱萸酒的习俗,突然想到王维的“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向导说,王维诗中的茱萸就是指的这种山茱萸,没想到居然有这种机缘。

到秦岭佛坪赏花礼佛寻古道,吃一场沙窝流水席

佛坪是秦岭一带极具光荣革命传统的红色土地,是鄂豫陕革命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红二十五军、七十四师先后在这里进行多次浴血奋战,老一辈革命家李先念、陈子华、徐海东等都在这里留下战斗的足迹,现在的沙窝村还保存了当时红军将领曾经居住的房屋旧址,让我们在旅游过程中感受美好生活的来之不易。

到秦岭佛坪赏花礼佛寻古道,吃一场沙窝流水席

到秦岭佛坪赏花礼佛寻古道,吃一场沙窝流水席

到秦岭佛坪赏花礼佛寻古道,吃一场沙窝流水席

沙窝曾经是连接宁陕的交通要道,在这古道周围曾分布着众多的寺庙,可见当年这里还是非常繁盛的,在这些寺庙中,论影响力都不如现在旅游专线路边的“复兴寺”,也叫佛爷庙,从部分残缺石碑上的“唐”、“弘道”看,应该建于唐代,门口广场的石塔塔尖部分就是唐代的遗迹,寺庙历经多次修复,才有了现在的三大殿:天王殿、老殿和大雄宝殿,层级而上建在临山腰处。寺庙并没有游人如织的场面,只有佛香缭绕,佛曲轻扬,这正符合清静之地不受打扰之意,尤其是在跟寺里老居士的交谈中,更是感受到了佛家不求世俗繁华,只看淡泊静寂的内心。

到秦岭佛坪赏花礼佛寻古道,吃一场沙窝流水席

到秦岭佛坪赏花礼佛寻古道,吃一场沙窝流水席

到秦岭佛坪赏花礼佛寻古道,吃一场沙窝流水席

沙窝村自古有吃流水席的风俗,凡遇婚丧嫁娶,必请上技艺高超的乡厨,用自产的肉、禽、蔬菜,按传统土菜方法制作席面,在自家院子里大摆三天宴请亲朋好友,由于人多桌少,一般是来一桌人上一桌菜,吃完赶紧撤席,再新上一桌,所以叫流水席。这可不能错过,在向导安排下,我们找了一家据说是最正宗的流水席。

到秦岭佛坪赏花礼佛寻古道,吃一场沙窝流水席

到秦岭佛坪赏花礼佛寻古道,吃一场沙窝流水席

为了吃到最地道的本土菜,我们就让老板按本地的土家菜给我们做。饭前,老板专门为我们上了一壶本地正宗的药王茶,一人一个黑土碗,倒上茶,香气四溢,汤色诱人,入口醇香,禁不住连声称赞好茶啊。

到秦岭佛坪赏花礼佛寻古道,吃一场沙窝流水席

到秦岭佛坪赏花礼佛寻古道,吃一场沙窝流水席

到秦岭佛坪赏花礼佛寻古道,吃一场沙窝流水席

到秦岭佛坪赏花礼佛寻古道,吃一场沙窝流水席

聊意正兴,茶意正浓时,菜已经上齐:拌树花菜、拌面皮、拌茵陈、拌灰灰菜、佛坪三香、滑肉、烧酥肉、烧肘子、清蒸鸡、红扣等15个肉,全是纯正的本地土菜土做法,色泽清爽、香味浓郁,一看这个可不得了,哈拉子都快出来了,大家哗一声,抓筷子就要吃,且慢,这美味可不能这样白吃了啊,留个倩影先。

到秦岭佛坪赏花礼佛寻古道,吃一场沙窝流水席

到秦岭佛坪赏花礼佛寻古道,吃一场沙窝流水席

到秦岭佛坪赏花礼佛寻古道,吃一场沙窝流水席

到秦岭佛坪赏花礼佛寻古道,吃一场沙窝流水席

本来准备到沙窝村寻找过去通往宁陕的古道,可是聊天时老乡告诉我们,这里的古道现在都已经扩宽成了旅游道,只有少部分在深山老林里,而且有的区域已经划成了野生动物保护区,没有专业向导带领是很难找到的,只能留个遗憾待以后有机会再专门来寻找了,不过,今天能吃上一次正宗的沙窝流水席也是很满足啊。

到秦岭佛坪赏花礼佛寻古道,吃一场沙窝流水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