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宮的建築都是紅牆金頂,沒有紫色,為何被稱為“紫禁城”?

伝儱


我們來說說“紅牆黃瓦”的故宮,為什麼在明清時期被叫做紫禁城。

在古代,人們都很崇拜天,認為皇帝是“天子”。在星象學說中,有三垣二十八宿。其中,三垣中的紫微垣位於北天中央位置,又稱中宮,乃是天帝所居。而皇帝是上天在人間的代言人,與之對應,皇帝居住的宮殿應該叫做“紫宮”。

之所以又加一個“禁”字,是因為皇宮是禁地,不是任何人都能靠近的。一個“禁”字,體現了皇帝的威嚴。所以,明清時期,故宮叫做“紫禁城”。

為什麼,紫禁城使用紅牆金(黃)頂?

根據“金、木、水、火、土”陰陽五行,黃色是屬“土”,土載萬物,土是萬物之本,皇帝也是萬民之本。黃色成了江山社稷的象徵。所以,自宋代以後,明黃色也成了皇帝專用色。

而且,在古代,硃紅色是皇帝才能用的顏色。例如,皇帝批閱奏章用的是硃砂紅筆,稱為硃批。同時,紅色在國人心中,也代表了喜慶。

也是因此,宮牆的紅,屋頂的黃,成了故宮的主色調。

另外,紫禁城改名的事,是在1924年遜帝溥儀被逐出紫禁城以後。

(馮玉祥)

1912年,溥儀遜位以後,根據皇室優待條例,一直住在紫禁城裡。1924年10月,馮玉祥無視優待條件,派鹿鍾麟帶兵進入紫禁城,趕走溥儀,接管紫禁城。1925年10月10日,“故宮博物院”宣佈正式成立。自此,紫禁城改名為“故宮”。

(文|勇戰王聊歷史)


勇戰王聊歷史


因為皇帝都認為自己是上天紫薇星下凡,住的宮殿別人不能擅入,因此有了紫禁城的稱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