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利科技前年IPO因毛利率被絆,捲土重來就乾脆更換參照物

山東元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公司簡稱:元利科技)是一家主要從事精細化學品研發、生產以及銷售擬上市公司,公司主要化學產品包括二元酸二甲酯、脂肪醇、己二醇(HDO)等。

據證監會公告顯示,元利科技將在4月18日召開的發審委2019年第21次工作會議上接受首發審核。據瞭解,這已經不是元利科技第一次次上會,早在2017年4月12日,元利科技就已經上會接受過一次審核,可惜當時由於存在諸多問題,不幸被否。


元利科技前年IPO因毛利率被絆,捲土重來就乾脆更換參照物


元利科技“捲土重來”的精神是好的,然而我們對比研讀元利科技兩次IPO的招股書發現,此前公司被髮審委質詢的毛利率異常、隱瞞資產減值以及新生產線安全性等問題似乎並沒有得到很好的解決。更加搞笑的是,為了讓毛利率異常問題得到一個“好看的結果”,該公司的做法就是直接更換可比公司,堪稱簡單粗暴!

當然也不只是更換可比公司,元利科技這次還更換了保薦券商、會計事務所、律所、資產評估事務所等,反正一切為了上市,不合適的都換掉了。

毛利率異常更甚,直接更換參照物公司

2017年元利科技上會時由於毛利率遠高於同行業,同時變動趨勢與同行業相背離,遭到了發審委的問詢。據當時招股書披露,2013年至2015年公司綜合毛利率分別為13.26%、14.12%、24.47%,而同行業平均毛利率分別為10.92%、12.35%、11.86%,兩者差了近一倍,差異顯著。據當時會議審核結果公告披露,發審委會上要求公司說明毛利率顯著高於同行業可比上市公司且報告期各期毛利率變動趨勢與可比上市公司不一致的具體原因和合理性。

從當時被否的結果推測,顯然當時元利科技的答覆沒有得到發審委的認可。那麼公司此次捲土從來,是否在“毛利率與行業偏差較大”這一問題有了改善了?答案是沒有,我們發現公司報告期內毛利率變化趨勢依然與同行業相背離,而且是背離幅度更大。但是,為了使自家的毛利率與同行業相近似,公司新版的招股書中竟然直接換了一批可比上市公司!如此操作,倒有幾分“掩耳盜鈴”的感覺。

據招股書披露,元利科技2015年至2017年期間綜合毛利率分別為24.54%、30.60%、35.53%。注意2015年的綜合毛利率,此前公司上會披露的招股書中當期毛利率為24.47%,而此次招股書中披露為24.54%,存在一些細微的差距,至於差異的原因,招股書中也沒有披露。由於相差不大,我們也暫且不論,按照後一版招股書中的數據作為2015年的毛利率。

報告期內同行業可比上市公司的平均毛利率是多少呢?據新版的招股書披露,2015年至2017年行業平均綜合毛利率分別為34.20%、33.74%、31.09%,與前版的招股書完全不一樣了。前面已經提到,據前版的招股書披露,2013年至2015年同行業平均毛利率分別為10.92%、12.35%、11.86%。只比較重疊的2015年就可以發現,新版的行業平均毛利率是34.20%,而舊版的是11.86%,相差三倍,難道是計算差錯?不是!我們再次仔細對比前後兩版招股書發現,公司竟然直接更換了同行業可比上市公司!

此前元利科技的招股書中披露的公司同行業可比企業包括廣東榕泰實業股份有限公司(公司簡稱:廣東榕泰,證券代碼:600589)、江蘇百川高科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公司簡稱:百川股份,證券代碼:002455)、山西路橋股份有限公司(公司簡稱:山西三維,證券代碼:000755)、浙江嘉澳環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公司簡稱:嘉澳環保,證券代碼:603822)四家A股上市公司。據公開資料查詢,廣東榕泰主營氨基複合材料及其製品、甲醛、苯酐及增塑劑等化工材料,百川股份主營乙酸酯類、丙二醇醚及其酯類、酸酐類、增塑劑、多元醇類等產品,山西三維主營丁二醇(BDO)、聚乙烯醇(PVA)、膠粘劑以及苯精製等產品,嘉澳環保主營環保增塑劑和穩定劑。上述四家的主營產品都與元利科技相近,此前招股書中將其作為同行業可比上市公司並沒有問題。

而此次更新的招股書中,上述四家可比上市公司僅保留了嘉澳環保、廣東榕泰兩家企業,其餘兩家低毛利率的可比公司全部進行了更換,加入了一批毛利率較高的化工企業。據招股書披露,報告期內元利科技可比上市公司包括嘉澳環保、廣東榕泰、江蘇亞邦染料股份有限公司(公司簡稱:亞邦股份,證券代碼:603188)、上海飛凱光電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公司簡稱:飛凱材料,證券代碼:300398)、新東方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公司簡稱:東方材料,證券代碼:603110)、浙江吉華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公司簡稱:吉華集團,證券代碼:603980)和浙江皇馬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公司簡稱:皇馬科技,證券代碼:603181)七家A股上市公司。然而我們通過公開資料查詢發現,亞邦股份和吉華集團是兩家主營染料的公司,皇馬科技主營的是表面活性劑,飛凱材料主營的是光纖光纜塗層,東方材料則更是一家包裝企業,上述公司似乎與元利科技的主營業務都沒有很大的類似,作為同行業可比公司恐怕有點勉強。

那如果按照此前招股書中較為合適的同行業企業進行毛利率比較分析,結果會如何呢?我們翻閱廣東榕泰、百川股份、山西三維、嘉澳環保的歷年年報進行整理,計算出2015年至2017年其行業平均毛利率分別為11.86%、13.95%、12.25%,在這三年中,元利科技與同行業的毛利率差距越來越大,2017年已經相差了近三倍,與上一次上會相比有過之而無不及,這恐怕也是元利科技新的招股書中要更換了一批非同行業企業進行毛利率比較的真正原因吧。


元利科技前年IPO因毛利率被絆,捲土重來就乾脆更換參照物


當然,細心的投資者可能已經發現,就算是以新版招股書中的同行業毛利率與元利科技的毛利率對比,兩者的變化趨勢也是不一致的。在報告期內,同行業的毛利率也是逐年是下滑的,三年下滑了3個百分點。而反觀元利科技同期的毛利率卻是大幅上漲,上漲了近10個百分點。如此差異,招股書中未能給出一個合理的解釋,看來之前上會被問詢的問題依然存在,沒有得到解決。

資產減值評估差異大,厚增利潤上千萬

由於下游客戶對苯產品的需求下降,元利科技不得不於2015年將年產3萬噸與年產5萬噸兩條苯生產線進行了長期停產,由此產生了鉅額的資產減值費用。公司在2017年上會前,聘請了外部評估師對兩條生產線進行評估,並根據評估分別於2015年、2016年計提了75.99萬元、6569.83萬元的固定資產減值準備。然而2017年公司上會時,發審委認為公司資產減值不夠充分,要求公司進一步說明,3萬噸和10萬噸“苯生產線”兩個會計年度固定資產減值測試的過程、結論和依據,以及內控制度是否健全且被有效執行,會計基礎工作是否規範。

前年上會被否後的元利科技立刻重新聘請了另一家資產評估機構對公司停產的兩條苯生產線進行了再次評估,而此次結果卻與此前的評估結果大相徑庭!據招股書披露,經外部評估師重新評估後,更正原已計提的固定資產減值準備。其中兩條苯生產線2015年、2016年固定資產減值準備計提金額更改為7094.25萬元、0萬元。也就是說,相比前一次資產評估,2015年一下次多計提了7018.26萬元,2016年又少計提了6569.83萬元,如此大的差異,是否合適?

元利科技在招股書中解釋,前一次資產評估報告存在一定的瑕疵,主要是因為此前資產評估中2015年底用了成本法,2016年中旬用了收益法,2016年底又用了清算法,基於持續經營前提下未能充分考慮其經濟性貶值等因素,導致2015年估值的評估假設、評估方法等謹慎性不足,但主觀上不存在隱瞞資產減值的情形。據披露,重新評估用的方法用的是以產權持有人申報資產處置為假設前提,採用公允價值減去處置費用後淨額確認可回收價值。但是,這種方法是否更加合理,某註冊會計師表示有待商榷。

但是,此前評估中同一報告期內不同時段卻用了三種不同的估值方法進行資產評估,的確是導致2015年少計提了鉅額減值準備,厚增了2015年鉅額利潤。如果按照這次重新評估的結果調賬處理,2015年該公司的淨利潤金額將會很小,也就意味著此前申報的招股書涉嫌調劑利潤,那麼該公司在2017年上會就是屬於欺詐上市的行為。

化工園還沒有資質,生產線可能要搬遷

據招股書披露,元利科技2012年開始投建5萬噸順酐生產線,2013年9月建設完成,2013年10月啟動試生產後當年11月發生爆炸事故,導致公司總經理身亡,隨後該生產線進行整改,2017年公司上會時,發審委也對此事進行了問詢,要求公司進一步說明,“順酐及苯酐生產線”試生產發生事故後,相關項目審批、環保驗收和竣工驗收的進展情況。

然而截至目前,該生產線尚未獲得安全生產許可證以及工業產品生產許可證等手續,或許安全性依然存在較大問題。

招股書披露,事故發生後,元利科技根據當時市場產業鏈結構調整,將原5萬噸順酐生產線改造為順酐/苯酐生產線,2017年6月底改造基本完成,改造投入1.44億元,然而目前依然無法正常辦理試生產手續。但公司認為已經具備了試生產的條件和要求,也達到了預定可使用的狀態,2017年6月該生產線轉入了固定資產。

招股書表示目前尚未獲得許可證的原因是由於山東省的部分政策影響。2017年山東省人民政府辦公廳印發文件要求所有危險化學品企業應搬遷入化工園區,否則所有項目一律不批。2017年11月山東省化工園區認定工作開展,而公司該生產線所處的昌樂縣朱劉街道工業園區積極申報化工園區認定資格,然而該工業園區能否獲批以及何時獲批都存在較大不確定性。公司表示受政策不可控等因素的影響,該生產線存在較大的搬遷可能性。

化工生產線的搬遷是非常困難的事情,甚至比重建新的生產線還要難,如果未來搬遷將會影響公司的正常發展,相應的固定資產也將出現不小的減值,這些情況對公司此次上會也將不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