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國平:靈魂只能獨行

周國平:靈魂只能獨行

1、我始終相信,一切高貴的情感都羞於表白,一切深刻的體驗都拙於言辭

2、許多人所謂的成熟,不過是被習俗磨去了稜角,變得世故而實際了。那不是成熟,而是精神的早衰和個性的消亡。真正的成熟,應當是獨特個性的形成,真實自我的發現,精神上的結果和豐收。

3、我天性不宜交際。在多數場合,我不是覺得對方乏味,就是害怕對方覺得我乏味。

4、被人理解是幸運的,但不被理解未必不幸。一個把自己的價值完全寄託於他人的理解上面的人往往並無價值。

5、每個人都睜著眼睛,但不等於每個人都在看世界,許多人幾乎不用自己的眼睛看,他們只聽別人說,他們看到的世界永遠是別人說的樣子。

6、孤獨和喧囂都難以忍受。如果一定要忍受,我寧可選擇孤獨。

7、人在寂寞中有三種狀態。一是惶惶不安,茫無頭緒,百事無心,一心逃出寂寞。二是漸漸習慣於寂寞,安下心來,建立起生活的條理,用讀書、寫作或別的事務來驅逐寂寞。三是寂寞本身成為一片詩意的土壤,一種創造的契機,誘發出關於存在、生命、自我的深邃思考和體驗。

8、一樣東西,如果你太想要,就會把它看得很大,甚至大到成了整個世界,佔據了你的全部心思。

9、人生最低的境界是平凡,其次是超凡脫俗,最高是返璞歸真的平凡。

10、一個人只要知道自己真正想要什麼,找到最適合於自己的生活,一切外界的誘惑與熱鬧對於他就的確成了無關之物。

11、你的身體儘可能在世界上奔波,你的心情儘可以在紅塵中起伏,關鍵在於你的精神一定要有一個寧靜的核心。有了這個核心你就能成為你奔波的身體和起伏的心情的主人。

12、如果哪一天我只是埋頭於人生中的種種事務,不再有興致扒在車窗旁看沿途的風光,傾聽內心的音樂,那時候我就真正老了俗了,那樣便辜負了人生這一趟美好的旅行。

13、沉默有一種特別的力量,當一切喧囂靜息下來之後,它仍然在工作著,穿透可見或不可見的間隔,直達人心的最深處。

14、我們在黑暗中並肩而行,走在各自的朝聖路上,無法知道是否在走向同一個聖地,因為我們無法向別人甚至向自己說清心中的聖地究竟是怎樣的。

15、人們往往把交往看作一種能力,卻忽略了獨處也是一種能力,並且在一定意義上是比交往更為重要的一種能力。如果說不擅交際是一種性格的弱點,那麼,不耐孤獨就簡直是一種靈魂的缺陷了。

16、孤獨和愛是互為根源的,孤獨無非是愛尋求接受而不可得,而愛也無非是對他人孤獨的發現和撫慰。

17、一顆平庸的靈魂,並無值得別人理解的內涵,因而也不會感到真正的孤獨。孤獨是一顆值得理解的心靈尋求理解而不可得,它是悲劇性的。無聊是一顆空虛的心靈尋求消遣而不可得,它是喜劇性的。寂寞是尋求普通人間溫暖而不可得,它是中性的。然而,人們往往將它們混淆,甚至以無聊冒充孤獨。

18、獨處的確是一種檢驗,用它可以測出一個人靈魂的深度,測出一個人對自己真正的感受。

19、人生任何美好的享受都有賴於一顆澄明的心,當一顆心在低劣的熱鬧中變得渾濁之後,它就既沒有能力享受安靜,也沒有能力享受真正的狂歡了。

20、只有你願意為之而死的東西,你才能夠藉之而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