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園霸凌:我們和惡的距離有多近?

校園霸凌:我們和惡的距離有多近?

前段時間"王晶晶事件"持續在微博發酵,事情源自騰訊視頻的一檔叫做《與陌生人說話》的節目,這檔節目的採訪對象王晶晶曾經遭受過長達十年之久的校園霸凌,被同學取各種外號,在網絡論壇上人身攻擊,誹謗她整容,愛虛榮,男友成群,甚至還有人煽動她去死。

校園霸凌:我們和惡的距離有多近?

面對這些無解的壓力,王晶晶曾經吞下40片阿立哌唑片尋死,沒想到換來的不是同學的反省,反而變本加厲展開嘲諷,說她這招(自殺)實在太老套。

校園霸凌:我們和惡的距離有多近?

無法想象王晶晶是如何從校園霸凌中走出來的,更無法想象的是,即使在經歷瞭如此大的身心創傷後,她還能有勇氣去直面她:2017年王晶晶訴諸法律手段,把曾經誹謗她的校友蔣某送進監獄。

校園霸凌:我們和惡的距離有多近?

她沒有成為沉默的大多數。

一個王晶晶站出來了,卻仍有千千萬萬個王晶晶蜷縮在陰影處,遭受校園霸凌的折磨。他們有的帶著裂痕過一生,學業、生活被局部摧毀或者全部摧毀,有的終日活在自我懷疑的死循環裡,極度缺乏安全感,被黑暗深深籠罩,有的則走上報復社會的不歸路,把這當作終極發洩的管道。

校園霸凌:我們和惡的距離有多近?

蘇打綠主唱青峰也曾因為"跟別的男生不一樣"在學生時代備受排擠,一些男生覺得他聲線太"女性化"或者外形"瘦小"常會對他進行語言暴力:

校園霸凌:我們和惡的距離有多近?

後來青峰找到了生命中的熱愛—音樂,這是他對抗悲傷的武器,也能忘掉現實生活的殘酷。

校園霸凌:我們和惡的距離有多近?

可並不是每個"被霸凌者"都有青峰的運氣和勇氣啊!

校園霸凌:我們和惡的距離有多近?

《大象》

在加斯範桑特那部拿到戛納金棕櫚的電影《大象》中,就用令人窒息扼腕的長鏡頭描繪了Alex和Eric的毀滅之路:他們在校園內受到大大小小的暴力/冷暴力,最終選擇以暴制暴,企圖以"施暴者"的姿態擺脫暴力。

校園霸凌:我們和惡的距離有多近?

《大象》中的一鏡到底

他們都是校園中"被流放""被驅逐"的人,得不到關心和溫暖,諷刺的是,霸凌他們的人並未覺得舉止有何不妥,似乎大家都已經接受了這樣一種弱肉強食的局面。

校園霸凌:我們和惡的距離有多近?

《大象》揭露了這樣一個事實,即人性惡之花,往往不是憑空"綻放",也不是"一枝獨秀",這也是它的複雜之處,你無法用單一因素直接去定罪,即使定罪,都未必就是事實真相。

校園霸凌:我們和惡的距離有多近?

校園暴力是人性惡之花的產物,作為監護人的家長、管理人的老師、校方都有不可推卸的責任,但往往,校園暴力如此猖獗的原因之一便是,它某種程度上處在監管的盲點。校園霸凌多數時候並不構成法律意義上的犯罪,其次由於施暴者為未成年人,無論是監管者還是管理者都容易對其掉以輕心,並低估來自未成年人暴力的嚴重性。

校園霸凌:我們和惡的距離有多近?

校園霸凌為何會出現?在童真本該出現的地方,為何邪惡會頻頻流連?

想起電影《聲之形》中的少女硝子,因為患有聽覺障礙,成了班上怪異的存在,無論是朗誦課文,還是參加歌唱比賽,都會淪為笑柄。硝子的與眾不同,受到了以將也為首的小群體的惡意排擠,他們一手"導演"了硝子的消失。

校園霸凌:我們和惡的距離有多近?

與眾不同=怪胎,這是霸凌者屢試不爽的恆等式。人善於在群體中尋找一種和諧性,所謂的"抱團取暖",很大程度上是人類安全感的來源。而對於群體中的不和諧音符,總是傾向於恐懼,而非認同。

校園霸凌:我們和惡的距離有多近?

所以將也無所不用其極捉弄硝子,只因她的出現破壞了某種平衡,她的殘疾造成了她在將也眼中是弱小、可以欺負的,這種"懦弱",會發展成一些人的保護欲,也會發展成另一些人的佔有慾。

校園霸凌:我們和惡的距離有多近?

將也對硝子的所作所為,說白了就是強行佔有,任意處置。因為他甚至,自己膨脹的佔有慾不會受到懲罰,硝子對此是無能為力的,加上他在同學中的好人緣,"欺負硝子行動"竟產生了難以描述的模仿和追隨。

校園霸凌:我們和惡的距離有多近?

《聲之形》無疑是浪漫的,它讓將也後來承受了和硝子一樣的命運:被排斥,被壓迫,以此認識到自己曾經犯下的錯誤,電影安排兩人相遇,並設定了愛情元素去沖淡霸凌後遺症。而我深知,現實中,霸凌者能意識到錯誤的少之又少,而遭受霸凌者很可能從此要和心魔打交道,遑論擁有這麼圓滿的結局了。

校園霸凌:我們和惡的距離有多近?

如果說《聲之形》對人性尚存溫柔,那《告白》大概就是赤裸裸的人性剖析書了。

校園霸凌:我們和惡的距離有多近?

《告白》

有人曾這樣形容孩童的惡:

"如果說黑幫有秩序的作惡,是惡之道,小孩子的惡就更本真和純粹,可能缺少創意,但幾乎沒有理由夾雜其中,所以惡得更透徹。"

在《告白》中,少年A和少年B殺死了女老師的四歲女兒,並大言不慚地說,並不認為自己是在犯罪,而且有少年法的保護,他們不會受到法律的制裁。

校園霸凌:我們和惡的距離有多近?

這種無力感如過電般點燃了女老師復仇的意志,她宣稱在少年A和少年B的牛奶中灌注了HIV病毒,使得兩人被孤立。隨著劇情的展開,我們發現在霸凌的背後,都有著令人心酸的動機:缺愛的人渴望關愛、膽小的人期盼被認可。

校園霸凌:我們和惡的距離有多近?

少年A和少年B選擇用暴力來填滿人生的空洞,殊不知,暴力手段只會讓他們越陷越深,永遠得不到滿足。

校園霸凌:我們和惡的距離有多近?

對復仇的女老師來說,以暴制暴讓她完成了從受害者到施暴者身份的轉變,她奪別人所愛,毀掉"壞人"的幸福,以此終結這個無解的死循環。

校園霸凌:我們和惡的距離有多近?

雖然暴力只會讓情況越來越糟糕,但我們不禁要問,如果正義能夠得到伸張,女老師是否還會選擇用暴力解決問題?

就像另一部日劇《三年A班:從現在起全員人質》中菅田將暉飾演的柊老師,他製造爆炸將一屋的學生扣押為人質,為他們上課,上一堂堂不斷有人付出慘痛代價的課。

校園霸凌:我們和惡的距離有多近?

沒有人是無辜的:從景山澪奈自殺事件引出一整個共犯結構:欺凌的人,嫉妒的人,說謊的人,自我感覺良好的人,從眾的人...如果沒有被扣押為人質,如果沒有被以生命之名威脅,這些少年少女大概根本不會從心底產生哪怕是一絲的憐憫,以及對生命的畏敬。

校園霸凌:我們和惡的距離有多近?

他們理直氣壯地為自己辯解,動不動就在網絡上散佈謠言,隨意使用語言暴力,因為知道,這麼做的成本小之又小。

校園霸凌:我們和惡的距離有多近?

除了施暴者,旁觀者的冷眼相待也令人不寒而慄,抱著看好戲或者事不關己的態度,無形中也讓你成為共謀。

校園霸凌:我們和惡的距離有多近?

暴力是一種傳染病,極易在人群中傳播開來,更不要說在意志不堅定的未成年人中。它的情緒化、煽動性、極端化和群體的非理性、無意識性一拍即合,暴力帶來的快感,讓群體迅速失去判斷力和分辨是非的能力,所以校園霸凌是一種需要長期抗爭的痼疾,需要被社會重視,也需要法律跟進。

校園霸凌:我們和惡的距離有多近?

這些年,校園暴力層出不窮,媒體往往欲蓋彌彰,對問題的本質避而不談,只是淺層地停留在受害者自身的缺陷,譬如家庭不幸福等原因造成的孤僻,使得成為被針對的靶子;

再者,校方的態度在這類報道中往往是失語的,學校恨不得事件能以最快速度平息下去,甚至還會對信息採取封鎖。沒有人願意去直面這樣的校園惡現象,隨著霸凌一次次發生,開始對其產生免疫反應。

校園霸凌:我們和惡的距離有多近?

最可悲的不是霸凌本身,也不是當事人的無力,是整個社會的冷漠態度和不作為。這比"惡"還要可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