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塊木頭都可以成為一尊佛, 只要去掉多餘的部分


每塊木頭都可以成為一尊佛, 只要去掉多餘的部分



物道君語:

“蔡志忠”這個名字,很多人會覺得陌生。但你們一定看過他畫莊子、老子、韓非子的漫畫。簡單的線條,淺白的故事,原來哲學可以這麼有趣。

前段時間看到他說的一句話,“努力是沒有用的。”這句話真的太符合當下“佛系”的潮流。

他說朝不對的方向努力就是原地踏步。

如果朝著自己熱愛的、擅長的方向努力,只要去掉多餘的部分,誰都可以成佛。


杭州有兩個人被視為“神人”。

一位就是國民爸爸——馬雲。

另一位神人,

光看造型就會覺得他是仙風道骨的神仙。

一年四季,不論酷暑嚴寒,

他穿的幾乎都是寬大的白襯衫

搭配鬆垮的卡其布褲子。

瀟灑的紅色長髮始終飄散在風中,

右前額卻又總耷拉著一束頑固的髮絲。

說話時眼睛永遠執著地盯著你,

奇大的嘴巴看似漫不經心,

卻時常語出驚人。

從禪學毫不客氣地談到量子物理學,

世上彷彿沒有他解不開的難題。

這位神人就是臺灣漫畫家,蔡志忠。

人們為什麼把蔡志忠仰視為“神人”?

用他自己的話回答就是,

“每塊木頭都可以成為一尊佛,

只要去掉多餘的部分。”

每塊木頭都可以成為一尊佛, 只要去掉多餘的部分


每塊木頭都可以成為一尊佛, 只要去掉多餘的部分


① 圖片來源於網絡 ② 圖片|蔡志忠自畫像

心中有佛 一生只需要一個為之奮鬥的目標便足矣


蔡志忠生在臺灣農村一個非常普通的家庭,

沒有人脈背景、沒有大富大貴,

但也沒有貧困到讓人憐憫的程度。

他上課看漫畫、武俠小說,

初二就輟學到臺北打工。

這樣的人生開端,

橫看豎看都看不出他能成什麼大事。

蔡志忠會反駁你,“才怪!”

他們家是天主教家庭,

1歲他就跟著其他小孩念《聖經》。

看著諾亞會造方舟、摩西劈開紅海、

耶穌讓瘸子走路、瞎子開眼,

蔡志忠也渴望自己能做點什麼。

每塊木頭都可以成為一尊佛, 只要去掉多餘的部分


每塊木頭都可以成為一尊佛, 只要去掉多餘的部分


① 圖片| 2015年作 佛菩薩心經 ② 圖片|2014年作 羞澀觀音

村裡其他小孩很早就知道將來要做什麼,

農民家小孩幫忙喂牛,

鐵匠小孩幫忙拉風,

三歲半的姐姐揹著一歲半的妹妹。

全村只有蔡志忠什麼都不知道。

母親總是嚇唬他,

“你將來只能跟著村裡的瘸子去撿牛糞。”

三歲半的他被嚇得很怕,

常常躲在父親書桌下思考,

可惜想了大半年依然沒有結果。

就在四歲那年,父親送給他一塊小黑板。

他意外地發現自己很愛畫,而且很會畫。

毫不誇張地說,當時他就立志,

這輩子就走畫畫這條路了,

只要不餓死他就要畫上一輩子!

每塊木頭都可以成為一尊佛, 只要去掉多餘的部分


每塊木頭都可以成為一尊佛, 只要去掉多餘的部分


① 圖片| 2015年作 佛在心中 ② 圖片|觀音

從那時起,

他有空就跑到市裡看師傅畫電影海報。

後來臺灣漫畫流行起來了,

他天天看,看了就模仿著畫。

初二那一年,

他寄了四頁漫畫給臺北集英出版社。

出版社甚至不知道他當時幾歲,

二話不說就錄用他了。

他毅然放棄學業,隻身北上臺北。

剛到臺北的第一個早晨,

他從一天租金20臺幣的小房間裡醒來,

發現窗外不再是田野的蟲鳴蛙聲,

而是車流人海的喧囂。

一股熱騰騰的驚喜捶打著他的胸口,

15歲的自己,當上了職業漫畫家。

每塊木頭都可以成為一尊佛, 只要去掉多餘的部分


每塊木頭都可以成為一尊佛, 只要去掉多餘的部分


① 圖片|2013年作-達摩 ② 圖片|2013年作-達摩觀書圖

蔡志忠說,現在99.99%的人,

不知道自己出門要去哪。

大家看起來好像都很忙,

可是永遠沒有目標、沒有盡頭,

匆匆忙忙一輩子就過完了。

總有人抱怨時間不夠用,

因為追求的東西太多。

如果人生只定下一個目標,

那麼人只活一輩子就足夠了。

要雕刻好一尊佛像,

首先心中要先有佛的樣子。

每塊木頭都可以成為一尊佛, 只要去掉多餘的部分


每塊木頭都可以成為一尊佛, 只要去掉多餘的部分


① 圖片|2014年作 唸佛 ② 圖片|2014年作 菩薩

置身一處 雕佛需要心無雜念,做人需要用心若鏡


36歲的蔡志忠,

銀行裡已經有860萬臺幣存款,

還有三套很好的房子。

他掐指一算,

如果這輩子不賭錢、不投資,

活到80歲都還有錢吃方便麵。

當初因為周圍同齡人都找到養活自己的出路,

於是他選擇畫畫,

15歲離開熟悉的家鄉,孤身去到臺北。

現在他不再需要靠畫畫賺錢了,

那畫畫對他人生來說意義是什麼?

於是他又一次離開自己熟悉的地方,

去到沒人認識他的日本找答案。

到了日本他發現書店有很多中國哲學的書,

論語、老子、韓非子、菜根譚……

如果畫卡通做動漫,他肯定比不過日本畫家,

於是他決定把諸子百家畫成漫畫。

蔡志忠把自己關在酒店裡,

除了畫畫幾乎不與人交流。

東京當時是世界上人口最密集的都市,

他卻覺得自己彷彿一匹北極冰原上的孤狼,

除了一顆炙熱的心,

其他什麼都不存在。

每塊木頭都可以成為一尊佛, 只要去掉多餘的部分


每塊木頭都可以成為一尊佛, 只要去掉多餘的部分

① ② 圖片|《水滸108將》

我們從小讀到大的《莊子說》、《老子說》,

就是他那段時間畫的。

在日本4年,他完成了四五十本漫畫。

這系列漫畫後來還被翻譯成48種語言全球出版,

他又靠畫畫狠狠地賺了一大筆錢。

於是蔡志忠決定要去一個更清淨的地方,

讓自己足夠孤獨地思考畫畫對人生的意義。

他選擇了宇宙,並不是真的上宇宙生活,

而是閉關研究物理和宇宙。

原本以為也是3、4年就能出關,

沒想到一閉就是十年又40天。

起初一些朋友邀請的飯局他還是會出席,

後來他為了把這些應酬避免掉,

乾脆試著斷食。

每天只吃一顆牛軋糖,

然後就是不停喝咖啡和抽菸。

他發現斷食72小時的自己,

智商可以達到最高境界。

不用想著應酬穿什麼、出門吃什麼,

不用憂慮公司盈虧、怎樣迎合市場,

蔡志忠開始感受到大腦的能量,

像一股甜蜜的河流,

留遍了全身。

每塊木頭都可以成為一尊佛, 只要去掉多餘的部分


每塊木頭都可以成為一尊佛, 只要去掉多餘的部分


每塊木頭都可以成為一尊佛, 只要去掉多餘的部分


就在一個深夜裡,

他解開了學習筆記上最後一條公式,

像往常一樣站在窗邊,

一邊抽菸一邊看著天上。

月亮沒有格外圓、星辰沒有格外亮,

可是他格外地激動,

誰能想象到,

一個初中沒畢業的人,

能像愛因斯坦那樣用大腦思考宇宙。

那種快樂讓他不自覺地跪下來,

淚流滿面。

最後他又畫了16萬張a4紙的畫稿,

寫了1400萬字的學習筆記。

他或許依然說不清畫畫的意義是什麼,

但是每次思考這個問題時,

他都有了更多創作的靈感和素材,

畫出來的東西一次比一次境界高。

答案似乎不那麼重要了,

重要的是這輩子他可以一直畫下去。

賺不賺錢也不重要,

蔡志忠現在一天也只是吃一頓飯,

有時候一個饅頭就可以打發三餐。

四季都穿同一身衣服,

一雙鞋子必須要破五個洞才能買新的。

他找到一種讓自己不自覺跪下來的感動,

就像天上的美味,嘗過這種快樂以後,

其他一切真的就不那麼重要了。

做佛雕是一門做減法的學問,

最初心中的佛相只是模糊的雛形。

心無雜念地一刀一鑿削掉多餘的木,

把斜面越雕越細,就會露出清晰的相貌。

每塊木頭都可以成為一尊佛, 只要去掉多餘的部分


每塊木頭都可以成為一尊佛, 只要去掉多餘的部分


置心一處 雕刻每一刀都要篤定,人生每一步都要無悔


或許很多人覺得自己天生就與藝術無緣,

當下錢也沒賺夠,哪有空去思考宇宙。

所以接下來聊一個大家都很關心、很實際的話題,

36歲的蔡志忠是如何賺到860萬存款。

蔡志忠說真相只有一個,

就是他的屁股。

他厲害的不是手中的畫筆,

也不是自己的大腦。

他最厲害的是他的屁股。

他剛到臺北畫漫畫時生活很苦,

畫完畫就把椅子放到桌子上,

自己就在桌子邊上蜷著身子睡覺,

醒來把椅子放下來繼續畫。

錢不夠用了那就坐在椅子上更久,

畫更快更多。

他曾經坐在椅子上58個鐘頭,

做一支4分鐘的電視片頭;

他曾經42天沒出門,

關在屋子裡畫畫。


每塊木頭都可以成為一尊佛, 只要去掉多餘的部分



杭州的工作室有九百多平米,

可是他活動的範圍,

只有工作臺的那4平米左右。

每天醒來泡好咖啡、抽根菸,

他就開始坐在椅子上工作。

他的屁股從頭到尾坐出了一道疤痕,

開始的時候坐得屁股紅腫,

後來就結痂。

當你的屁股也坐出一道疤痕,

銀行自然就有860萬的存款。

他從來沒有用毅力逼自己畫畫,

只要畫筆拿在手裡,

他就感覺自己是無所不能的神。

因為四歲半他就知道自己力氣不如人,

在家鄉做農活只會餓死;

他還知道自己有許多東西不如人,

樣子長得不怎樣,做演員會餓死。

所以15歲那年當他獨自坐上了前往臺北的火車,

站在最後一節車廂看著鐵軌向後跑,

他朝著家鄉的方向大喊,

“我再也不會回來了。”

他只能篤定地走在屬於自己的路上。

許多年輕人會問他,

如果人生有機會重來,他還會畫畫嗎?

蔡志忠從沒想過這個問題,

能找到自己熱愛的事情已經是最大的幸運。

下一次的人生未必可以這麼幸運。

既然遇上熱愛的事情,

餘生只需要思考如何把這件事做到極致。


每塊木頭都可以成為一尊佛, 只要去掉多餘的部分


① 圖片| 1910 禪佛 (二幅其一)


看回自己以前的作品,

他不會覺得50歲的自己畫得比15歲好。

因為每個時期的自己,

都沒有浪費一分一秒不停在畫,

15歲把對生活的勇氣畫到極致,

50歲的自己把對人生的感悟畫到極致。

生活好像總是充滿遺憾和後悔,

我們總希望人生可以重來,

有另一條路可以避開現在所有的後悔,

或許有另一條路更輕鬆、快樂。

因為我們太在乎在一百萬種事物上,

輸給一百萬種人;

能夠走在屬於自己的路上已經贏過無數人了,

其實我們只需要在乎哪一項贏過全世界。

不要羨慕別人走的路,堅定地走好每一步。

置心一處,不留後悔地表達最好的自己。

做人跟做佛雕真的很像,

如果下刀遲疑了就會過重或刻歪了,

整塊珍貴的木頭就毀了。

於是只有每次下刀都足夠篤定。


每塊木頭都可以成為一尊佛, 只要去掉多餘的部分


① 圖片| 1910 禪佛 (二幅其一)


人活一輩子,

不過是想心中無憂無慮,

那種無牽無掛就像佛一樣快樂。

那怎樣才能活得逍遙自在?

蔡志忠會說:

“願與你一起,走好這一生。

人這一輩子,不是要去換取錢財,

是要來完成自己的夢想,

走自己的路,其他都不值得。

選擇自己最喜歡的事,

把它做到極致,

是人生最大的快樂。”


每塊木頭都可以成為一尊佛, 只要去掉多餘的部分


圖片| 蔡志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