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淨觀,佛學基本概念之三,佛學學習筆記第9天

不淨觀,佛學基本概念之三,佛學學習筆記第9天

今天再說一種佛教的基本概念“不淨觀”,他是佛學修行的基礎。

假如說你被佛祖說服,想要跳出輪迴,修行涅槃,但是當你看到美女,仍然會慾火中燒,不能自持,無法做到知行合一怎麼辦呢?有沒有辦法能克服這種慾望呢?

怎麼對待性慾,是所有宗教都要面對的問題。

基督教簡單粗暴,直接規定什麼可以,什麼不可以。

道教並不禁慾,甚至發展處了雙修的修仙功法,但是實際情況並不那麼讓人愉快,比方說規定“止瀉固元”,就是嚴禁達到性高潮,不然會洩漏元氣。

儒家也不禁慾,不過是用“禮”來約束慾望。

佛陀的辦法是直接看透美女的本質,就是一個臭皮囊,讓人噁心,這就是“不淨觀”。話說有天神要考驗佛陀的修行,就帶了一個美女送給他,佛陀看了一眼,說出了一句很有名的話“革囊眾穢,爾來何為?”。這個故事出自大名鼎鼎的《四十二章經》。

在佛陀看來,身前站著的不是一個美女,而是一個用皮口袋(革嚢)包裹著的一堆心肝脾肺腎,一堆人雜碎,裡面還混雜著血液,屎尿等等。看著這一堆東西,不噁心就不錯了,怎麼會想跟她發生關係?

如果一個美女站在你面前,你改怎麼讓自己看到的不是美女呢?這裡有個簡單的方法,你要想不存在單個的實物,美女並非一個美女,是由一大堆細胞,因為各自業力推動,無法自控的做著一系列不規則的運動,而細胞,又是由更小的微粒由於各自業力的推動,無法自控的做這一系列不規則的運動。我們這裡說的一堆,在佛學裡就叫“蘊”。

心經第一句說: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觀自在菩薩,就是我們常說的觀音,這就是說觀音菩薩在發動般若智慧的時候,看到五蘊皆空。

五蘊。是指色蘊,受蘊,想蘊,行蘊,識蘊。色蘊,是說物質世界,其他四蘊則是說感官和精神世界。

所有物質都是因緣和合的產物,組成物質的分子時刻都在聚散離合,不能自主,也不穩定,本質上是“空”。所以心經裡說: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當然感官和精神世界的其他四蘊也一樣是空。

色並不是單指女色,而是指所有物質,而美女也是物質的一種,她是由一堆人體器官,各種體液用皮囊包裹的物質,當你看破這一點,也就是看破了“色相”,也就看到的“空”的本質。

不過你會說,道理我懂了,但是看到美女仍然會心動,咋辦?在明白道理之後,還要做各種訓練,才能不在心動,而這些訓練,就是我們說的修行。

我們經常看到有和尚在打坐,打坐其實是佛教最基礎的一種修行方式,雖然坐著不動,但是心理活動極其豐富。

現在我們要說的是“不淨觀”,這是禪法的基礎,當你修行有成,你也會想佛陀一樣,一眼看穿美女不過是“革嚢眾穢”,紅粉骷髏。

“不淨觀”顧名思義,是讓你看到人是機器髒髒的東西,人從生到死從來沒有乾淨過,佛教經典《大智度論》列舉了人有多髒,書中說出了人的“五種不淨相”。

第一種“升處不淨”,人都是從媽媽肚裡裡出生,肚子裡還有屎有尿,懷胎十月等於胎兒一隻在屎尿坑裡待了,“如在屎坑中”這是《大智度論》原話。(本人覺悟貶低女性意思,文章純屬學術分析)

第二種“種子不淨”,既然父母當初是懷著淫邪的念頭進行性生活,那麼精子和卵子本身就是不潔的,是淫邪的產物。

第三種“自性不淨”,人體就是混雜著血液,屎尿的一堆雜碎湯。

第四種"自相不淨”,眼有眼屎,鼻有鼻涕,耳有耳垢,毛孔出汗,每個孔竅都會流出髒東西。

第五種“究竟不淨”,人死之後燒掉有灰,埋了變蟲子,水葬被泡爛,怎麼都噁心。

努力學習每天進步一點點,積跬步以至千里,雖然緩慢但我在前行的路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