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加工製作完成的綠茶馬上喝好不好?需不需要放一段時間再喝?

茶人老七


春天來臨,各地春茶陸續開採,茶園裡一片繁忙,很多茶友也喜歡親臨茶園,期待喝到第一杯春天的味道,期待頭春茶的鮮爽,但事實是,剛製作好的綠茶是不適合飲用的。

新鮮出爐的綠茶,寒性較強,火氣未消,飲用之後對身體無益,新茶,最好先放上個把月比較好,新茶會刺激胃黏膜,造成腸胃不適,而胃寒者,更是不適宜品飲綠茶,會加重腸胃的問題;

從營養學的角度來說,最新鮮的營養成分不一定是最好的,春茶剛剛加工好,多酚類、醇類、醛類物質還沒有被充分氧化,對胃腸刺激比較大,如果放上半個月或1個月左右再喝,不但不會強烈的刺激腸胃,茶葉的香氣、滋味也更醇厚,這放置的過程,就是讓茶內的酚類、醇類等內含物質的氧化過程,既喝到了綠茶的鮮爽,也保護了腸胃。

所以新茶雖然好,但不要急,喝茶這種事情,就是急不來的,慢慢的品,方有好滋味。


茶醉小妖


本人只針對綠茶說。本人的看法是剛剛做好的綠茶別有一番風味。綠茶加工期間,本人天天喝剛剛出爐的綠茶,好像從來沒有上火、喉幹這種類似的感覺,所以個人感覺說新茶火氣重,應該放一放喝的,應該是一個偽命題。

綠茶加工過程中(碧螺春工藝為例),從攤晾——殺青——揉捻——初烘——炒制——再烘乾提香,這麼繁複的過程,好幾個高溫時段,茶葉有益物質基本上已經充分溶解。茶葉做後放幾天味道雖然是稍微會有變化,但於上火這種說法應該不搭噶。另一方面,綠茶不是有些洩火功能嗎?不是說綠茶“性寒”(本人持懷疑態度)嗎?如成立,火也解掉了。😄

有些過度解讀,是部分人偽裝高深的產物,實在是讓簡單問題複雜化。我們還吃炒花生之類的炒貨等,吃煎炸的雞腿等、吃烘烤類的大餅等,那個一次什麼量,而茶葉一次幾克而已……





東海小湯


關於這個問題,就看各人喜好了,剛加工的綠茶雖沒存放過的醇厚,但卻有一股帶著自然的清爽香味。至於好多人說的會上火,你吃辣條咋不上火?家裡爆炒家常菜時吃了咋不上火?喝點茶就上火了?綠茶湯本有清熱解毒的功效,何來上火一說。上火也許跟個人體質有關,有些問題還是親自試過才知道,不要人云亦云。老鄭也加工過茶葉,加工時泡茶都是直接抓剛加工好的來泡。反正我沒上火,倒是人累的不要不要的。

綠茶有點傷胃倒是真的,胃不好的人要適量。或者改喝紅茶,紅茶製做工藝不同,喝了暖胃。這些是地方說法,至於有無科學依據,老鄭也不懂,必竟我只是個茶農。沒有那麼多的專業數據。

最後一點,只要不是粗製廠的工人,幾個喝過剛加工出來的綠茶?綠茶加工到半成品還要打包送去拾梗提香,那個要一定量才一起送去的。反正那套機器上百萬,我們這裡的粗製廠沒有標配,那個過程已經存放過。再到打包,物流,銷售,才到消費者手裡。所以根本無需存放。個人觀點歡迎評論。






農民老鄭


剛製作完成的茶不建議馬上飲用這樣的說法個人認為只適用於手工茶。所說的火氣,也不單單就是指喝了之後人就會上火怎麼樣。

首先,手工茶在製作過程中一般都會有烘火(毛火)步驟,利用木炭(高檔菊花炭)使炒制不是很乾燥的茶完全乾燥並且提升茶香,鎖住色澤。在這樣的過程中,炭火的燃燒氣味(總會有些淡淡的木頭氣味的)也會有部分附著在茶的表面,對人體無害,但是會略微影響茶葉香味。放上幾天,等火氣味道散一散,茶香更醇厚。

如果是買的茶葉,在加工,包裝,運輸過程中,已經有了一段時間了,一般也是直接喝沒問題的。

機制茶的話,感覺就完全沒必要糾結的,全程沒有其他物質進入,直接喝,沒什麼關係的。

店鋪:徽茗飄香。


徽茗黃茶


剛剛做好的綠茶,如果喝的話會有一個火味,製作工藝之中帶的,烘青,蒸青,炒青,的火味,應該放置一段時間退一下火,這樣入口的話會

鮮爽甜一些

可以自然存放一個星期左右。

也可以放在冰箱兩三天以後喝。可以保鮮,又可以退火







玉卿茶舍


剛加工好的綠茶立即喝,口感並不太好,這是因為茶葉還沒有褪去火氣,很多茶葉內的物質還沒完全轉化(陳化)好,最好放冰箱冷藏2周後飲用。


Life207


放段時間喝口感更好。


獨攬風月007


不好喝,要放半個月20天的


皇禁茶


至少放15天以上口感會更醇厚,放冰箱冷藏


鐵觀音茶農直銷


最好等個十天八天,對胃不那麼刺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