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說新白茶要放3年才好喝?這是為劣質茶開脫找的藉口!

聽說新白茶要放3年才好喝?這是為劣質茶開脫找的藉口!

《1》

這些天一直在太姥山採茶,早起,看了清晨的朝陽,漫天的朝霞,像是看到了“日暉青瑣殿,霞生結綺樓”的一派美景。

將夜,看到了初升的明月掛在樹梢,又一副“月上柳梢頭,人約黃昏後”的浪漫。

日子就這麼一天一天的過著,春茶也這麼一撥接著一撥的採著。

從剛開始嬌柔可愛的白毫銀針,到“花開時節動京城”的白牡丹,再到春茶的謝幕者,春壽眉。

無一不是這個春茶季裡最奪目的那一個。

老話也說過:看茶如看人。

這些春白茶倒是也跟個人精兒似的,懂得自己的傾國之貌,傾城之味將茶友們的心鎖住了,

也知道春茶季將要落幕,自己不能再像琵琶女一樣猶抱琵琶半遮面的撩撥這茶友們的心了。

終於在四月過半時,春白茶們拿下了遮在臉上的面紗,準備梳好頭髮,整理妝容,預備跟大家見面了。

這時,卻突然有些人大發厥詞說:聽說白茶不能現在就喝,要放3年才好喝。

看到這種言論,便知道,他們根本不懂白茶,對白茶只是一知半解,還非要裝作高深莫測的樣子來誤導一些可愛的茶友。

,但事關白茶的名譽問題,還是先給白茶撥亂反正為重,這篇文章便來告訴大家,白茶是不是現在不能喝,非要放三年才能喝?

聽說新白茶要放3年才好喝?這是為劣質茶開脫找的藉口!

《2》

白茶一定要放三年才好喝嗎?

這個說法未必是對的。

有這種想法的人,對白茶也不甚瞭解。

大家都知道,白茶有新、老之分。新白茶,按字面意思來理解,就是新的,鮮的,帶著春江水暖鴨先知的活力,和生機。

而老白茶,顧名思義,是老的,是經歷過歲月蹉跎的,也正是言論中放了三年之後的白茶。

之所以把“三年”作為新白茶進階到老白茶的界限,是因為福鼎民間有句老話叫“一年茶、三年藥”,直白的說,就是三年以上的白茶藥用價值很高,人們便將3年作為這道界限。

不過,無論老白茶在這三年內能否陳化為優質的老白茶,是有個大前提的——這款茶在新茶時期一定是好聞的、好喝的、高品質的。

就像種樹一樣,一開始就把樹根種歪了,後期無論再如何捋,也捋不直。

是以,如果新白茶品質不好,即使陳化三年,五年,得來的老白茶風味依舊不好。

聽說新白茶要放3年才好喝?這是為劣質茶開脫找的藉口!

而且常喝白茶的茶友都知道,新白茶的內質豐富,香氣清新,口感鮮爽,雖然跟老白茶同出一脈,但就像不同年齡的人,給人的感覺完全不同,但都是好的,舒適的。

就拿近來常喝的春壽眉來說。

春壽眉理所當然是生在春天,長在春天的,它渾身都充滿著“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的那股生機和怡然。

用沸水沖泡之後,撲鼻而來的花香,像是不懂害羞的姑娘像你直白的展示自己的青春美貌,姣好容顏,這時再含一口茶湯在嘴裡,很稠,很潤,很甜。

茶過三巡,滿嘴的鮮爽,甘甜滋味,還伴有很好的回甘,細細咂嘴,愈發的甜蜜宛如那位姑娘親手做的楊枝甘露,帶著一絲甜蜜,帶著一絲開心。

這樣的春白茶怎能說它不好?

而且正是這樣好的春白茶,方能轉化成香氣沉穩,口感稠厚的老白茶。

否則,新茶的品質不好,老白茶無論如何也跟好喝二字不沾邊。

既然如此,為何還有茶友認為,白茶不能現在就喝,要放上三年才好喝呢?

聽說新白茶要放3年才好喝?這是為劣質茶開脫找的藉口!

《3》

為什麼有的白茶要三年才能喝?

只有一個原因——他們喝的新白茶是不好的茶。

不好的茶,自然是劣質茶,由於產地不好,工藝不好,在茶商手裡沒有存儲好,導致白茶內質欠缺,甚至有受潮變質的現象。

比如:太姥山西麓、太姥山鎮、太姥山XX、距離太姥山XX米的……總之只要跟太姥山沾親帶故的在他們眼裡統稱為“太姥山白茶”。

再比如平地白茶,再在比如長在海邊的白茶……

這些白茶的內質和營養價值,遠不及真正產自太姥山的白茶。

畢竟太姥山上土壤礦物質豐富,且透氣性好,溫度適宜,適合茶樹的生長,水分充沛,還有獨特的雲霧籠罩在茶樹周圍,為它遮擋了強烈的紫外線。

使得陽光以漫射的形式照射在茶樹上,而且雲霧中的小水珠緊緊的攀附在葉片上,有利於光合作用、蒸騰作用的進行。

在這種條件生長出來的白茶,內質豐富,營養物質飽滿。

再佐以良好的製作工藝和儲存條件,便是一款好白茶,無論什麼時候喝都是好喝的。

聽說新白茶要放3年才好喝?這是為劣質茶開脫找的藉口!

但是某些茶商卻不像製茶師傅那樣愛著白茶,除了不向茶友們明確產地,在工藝上依舊不嚴謹。

他們沒有嚴格按照國家標準來製作白茶,即使白茶的製作工序只有萎凋和烘乾兩道,很是簡單,但他們為了那一分利,只將白茶在太陽下曬曬,隨便放在萎凋槽裡吹吹,看上去是乾的,便急急忙忙的出廠售賣。

這樣沒有烘乾的茶,含水量根本達不到白茶新國標的標準線(8.5%以下的含水量),不僅香味是不好聞的,茶湯是不好喝的,連存放都無法長期儲存。

此外,這些茶商不瞭解白茶的習性,自然也不知道白茶正確的儲存方式要乾燥、密封、陰涼、遮光、無異味,還要離牆離地的存放。

他們只會將收來的白茶隨意對放在地面上,不在意紙箱的密封性,倉庫裡也沒有標準的抽溼設備。

總之,在這種茶商手裡買來的白茶,不管年份多久,一定是劣質的,不好喝的。

但是他們為了將這種茶售賣出去,只能打著白茶現在不能喝,要放三年才好喝的旗號,來拖延時間,推卸責任。

故而,白茶不是剛買的不好喝,是因為你買的白茶本身就不好喝。

聽說新白茶要放3年才好喝?這是為劣質茶開脫找的藉口!

《4》

品質好的高山白茶,無論什麼時候喝都好喝

看了上面的文章之後,大家也知道了好喝的高品質白茶,要滿足三個條件。

一:產區好;二:工藝好;三:儲存好。

滿足“三好”條件的白茶,無論十分時候喝,都是好喝的,好聞的,舒適的。

那麼,“三好”具體好在哪些地方呢?

一:產區好,好在高山之上。

有道是:高山雲霧出好茶。

高山上不僅僅是雲霧濃密,可以保護茶樹不受強烈紫外線的傷害,給茶葉提供養分,還有含礦物質極高的土壤,充沛的水分,適宜的溫度。

這些都有利於茶氨酸的大量積累,是的茶湯的口感更加鮮爽。

此外,生長在高山上的茶樹,遠離人類的活動範圍,可以像修道之人一樣,安安靜靜的在雲霧之中,高山之上慢慢的積累營養,收集能量。

為成長為內質豐富的茶葉做一切的準備和努力。

聽說新白茶要放3年才好喝?這是為劣質茶開脫找的藉口!

二:工藝好,好在含水量合格。

白茶的工藝很簡單,只有萎凋和烘乾兩道。

這兩道工序的最終目的,都是讓白茶葉片沒多餘的水分散失,使得白茶葉片的含水量達到國家規定的含水量在8.5%以下的標準。

這樣含水量合格的白茶,不僅可以完美的將保留在葉片眾多營養物質展現在茶湯中,使茶湯香味馥郁芬芳,口感鮮爽潤澤,而且可以長時間的保存。

聽說新白茶要放3年才好喝?這是為劣質茶開脫找的藉口!

三:儲存好,好在嚴格的按照白茶的習性來保存。

白茶是一種吸附能力很強的茶葉,它可以吸收空氣中的水汽,可以吸收空氣中的異味,再加上它喜陰涼,喜乾燥。

所以大家在儲存白茶時,一定要滿足密封、乾燥、遮光、陰涼、無異味,這五個基本條件,之後要將白茶離牆離地的放置在架子上。

如果茶友們擔心空氣中溼度太大,不好控制,可以在存茶的房間裡放上一臺抽溼機,或者將空調開到抽溼的功能,這樣就可方便的控制空氣中的溼度了。

總之,身上具有這三點的高品質白茶,不論任何時候都是好喝的,好聞的,給人的感覺是舒適的。

聽說新白茶要放3年才好喝?這是為劣質茶開脫找的藉口!

《5》

好的白茶,不管什麼時候,它都是好的,都會用自己最鮮爽,最香醇的滋味待你。

而且這樣好的白茶經歷了歲月的沉澱之後,只會變的更好喝,更稠厚。

這時候的老白茶便是一種成熟的風韻,雖不復當年的雄姿英發,但依舊可老夫聊發少年狂。

偏偏是那種打著老白茶更好喝的旗號,說新白茶不好的言論,才是茶友們應該警惕且抵制的。

因為只要是產地好、工藝好、儲存好的白茶,不管什麼時候都是好喝的,反之,則是劣質的白茶。

這樣劣質的,內質欠缺的白茶自然是不好喝的,即使放個三年也不見得會好喝。

這句話——“聽說白茶不能現在就喝,要放3年才好喝。”

也只是為劣質茶開脫而已。

版權聲明:本文歸白茶講堂(baichaketang)原創撰寫,任何媒體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歡迎茶友們轉發至朋友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