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對優等生重點培養,這對成績不好的學生公平嗎?

浪跡195254673


怎麼說呢?站在不同角度,答案肯定是不一樣的!站在老師的角度,我認為這是很不公平的!

一、傾全校之力培養優等生,真的是分層次教學嗎?

現在,幾乎所有高中都設置了尖子班,有的叫火箭班,有的叫精英班,有的叫清北班等等,這些班級幾乎都承擔著一個共同的任務,那就是考北大、考清華!

因為只有考出了北大清華,領導才有政績!因為只有考出了北大清華,老百姓才認為你的教學水平高!因為只有考出了北大清華,你才能收到優秀的生源,從而源源不斷地培養北大清華!

這本身沒有多大的問題,問題的關鍵是有的學校片面追求名牌大學效應,把全校最好的資源集中在這一兩個班級,對於其他班級因為重視程度不夠,從而導致老師和學生的態度都會有變化。

舉個例子,對於學生來說,能考北大清華的是寥寥無幾,可遇不可求!能考上985大學同樣是非常成功的,但是學校由於把資源和精力片面放在個別班上,導致原來能考上985的學生,現在只能考211,甚至是一般的本科,這公平嗎?其實,這對學校影響不大,因為學校的數字上依然是考了多少重點,多少本科,但是重點和重點一樣嗎?本科和本科一樣嗎?

所以,有的學校自從組建重點班後,不是越考越好,而是越考越差了。

二、在重點班墊底的學生,同樣是可悲的!

其實,即便是重點班,也只有幾個學生有機會衝擊名牌大學,至於其他同學,也只是陪練而已。老師的注意力也只是盯著這幾個學生,因為學校給你的目標就是要考北大清華,你不盯著幾個學生,就完成不了任務,即便大家都考了其他985、211大學,那也是不成功的,因為你沒有考出北大清華。

這樣的情況下,其實重點班下游的學生,可能會在這種競爭下成績逐漸下降,比不過其他平行班的尖子生也是很正常的事。

三、打破教育生態,不利於公平競爭!

憑什麼他能帶重點班,我只能帶普通班?我帶的這些學生,拼了老命也考不過人家!這樣的思想在這些學校裡是普遍存在的。

給學生分層,自然也會給老師分層,而且是分個三六九等,那些帶普通班的老師就會覺著低人一等,從而在敬業態度上也會大打折扣。

而如果是平行班會怎麼樣呢?

比如我們學校,每次考完試,都不用領導開會點評,考得不理想的班主任就會積極和老師分析成績,尋找問題和方法。老班主任考得不好,感覺面子上過不去,下一階段就會繼續努力;年輕班主任考得不好,感覺壓力更大,會加倍努力。

因為各班成績都是平行的,所以誰用的精力多,誰的經驗豐富,誰就能在這些班級中突出出來,而不是領導說你行你就行,說你不行,你就不行!

雖然不公平,但是多數學校迫於現實,也只能採取這樣的措施,這裡的現實,除了追求名牌大學外,還有一個最重要的原因就是生源質量參差不齊!

如果都是好學生,分不分可能影響不大;但是如果學生差距很大,如果不分,老師可能根本無法組織上課。

所以,從教育理念上說,這種集中全校之力的做法是違背教育公平的,每個學生理應接受同樣的教育;但是從教育實踐中,這也是公平的,因為公平是你自己爭取來的,而不是別人施捨的,你不努力,給你資源你不會使用,憑什麼給你公平?只是中等生是這種模式的最大受害者!

我是“贏在高三”專注教育,用心解答教育問題,歡迎關注!

贏在高三


我是英語老師,是班主任,我來回答這個問題。


每一屆到中考的最後幾個月,我們學校都會把全校最優秀的同學集中利用週末的時間重點輔導。優秀的集合,教學效果的確非常好,好多同學就是利用這個衝刺機會,穩住了上重點的成績。我作為上課老師,的確為這樣的上課環境,為同學們的進步大有成就感。


但是每次都會有隻差幾分,甚至只一分之差的孩子,可憐地被拒之門外。記得有一年,有兩個孩子一直站在門外,想聽清裡面講了什麼內容。這樣的場面,我感覺很不自在,儘管作為小小的教師,不能決策什麼,但是至少是不善良的幫兇。


每個孩子都有公平接受教育的權利,僅僅因為有些孩子慢一點,有些孩子貪玩一點,就該受到這樣的處罰嗎?如果不是學校早早就把優秀同學貼上標籤,重點栽培,那些暫時落後的同學也是有可能,有信心趕上的。


再說每個孩子的教育經費是一樣的,把所有人應該享受的教育機會,只給優秀的同學,顯然是種剝奪。學校是為了自己的升學率,老師為了個人的榮譽,優生家長為了自己的孩子,只有忍氣吞聲的弱勢的成績不好的學生和家長,有怨言也不好多講。

主要是講了,也沒有人能理解,還遭白眼。


王老師英語課


我今年已經65了,經歷了從小學到專業院校直至各類培訓學校學習經歷,同窗同學幾百人之多,各類人都見識過了。我可以肯定的告訴大家,學校和老師把主要精力放到優秀學生培養上是絕對對的。這對不愛學習的孩子也是公平的。人一出生,如果排除外部環境因素影響,每個人的基因就以註定你是個什麼材料。例如有的人可能繪畫賦有天賦,有的跳高賦有天賦,有的跑步賦有天賦,有的手技賦有天賦,有的天生就有一付好嗓子……。你讓一個腦力不算太好的人去學習,硬逼他要成為一個數學家,這可能嗎?你讓一個天生體質不算太好的人去學習跑步,要他成為世界跑步冠軍,這可能嗎?

我不說答案大家都知道,人貴有執子之名,自己能做啥,自己心裡比誰都清楚。

所以談不上公平不公平,自己的未來自己選擇,並且要選擇適合自己的,在社會分工上才能有所作為。


一生平安57849803


這麼提問,大家預先都有個假設,那就是平行班的老師更本不負責,不會好好教老師。實際上卻並不是這樣,某種程度上說,普通班的老師甚至更負責,更投入。因為他們也需要證明自己的教學能力。

我是贊同分班教學的,我的孩子進入重點高中時,分配到普通班,半學期後我也參加了普通班的家長會,普通班的老師一樣認真負責,對待孩子絲毫不差,小孩在普通班裡能力提高很快,期末已經達到年紀前10%,達到重點班的中等水平,進入重點班學習。

但是完全沒有想到,重點班的老師很優秀,但是教學進度很快,而且老師可能事情也較多,下課後,並沒有像普通班老師那樣經常到教室,或在辦公室給學生答疑。以至於小孩到重點班後成績反而退步,甚至都後悔到重點班,一方面不適應老師教學進度,一方面自信心嚴重被打擊。好在孩子半年後慢慢開始回升。在班級還能保持中游偏上。

最後我想說的是,其實只要孩子不調皮,能遵守學習紀律,學校是不會放棄每一個學生。雖然考上北大清華人數是學校的驕傲,但是一本率,上線率都是每個學校的追求。這也讓每個學校不能放棄每個想學的學生。

重點班真的不是適合每一個孩子。名師教學如果和孩子能力不匹配,反而適得其反。以其糾結於什麼類型班,還不如研究孩子給他找到合適的環境和老師。


恆澤22


我曾經在畢業班的重點班裡學習過,對此有深切的體會。

重點班的優勢有:

一、教學進度快得很。基本上半學期就把一年的課程學完了。

二、重點班的師資力量也是最好的。那都是學校挑了又挑,選了又選的好老師。

三、下學期的主要任務就是複習,迎考。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

四、大量的練習和模擬考試。做了講,講了再做一遍。每一個學生第二遍必須保證有進步。

五、學校給予重點班一切優惠政策。除了師資力量之外,教學設備,教學開支等等無不傾斜。

六、重點班的學生適當的給予激勵。因為我的成績非常好,學校給我免除學費,並且,每一個月另外再給我10元錢。班主任老師特別叮囑我,不要給任何人說這事。

學校這樣做的目的非常清楚,就是為了升學率。

而結果真的是非常應驗。我們學校每一年考取重點中學及中專技校的人數在整個龍城大鎮中是最多的。

可是,非重點班的待遇完全不同了。他們的學習成績明顯的不如我們班的同學。

這樣對於學生的學習肯定是不一樣的。影響也是顯而易見的。


千萬不要911


難道讓優等生陪差生耗著就是教育的公平?不公平就努力,努力就是縮短公平和差距,你的孩子是優等生你願意讓他和差生在一起浪費時間嗎?題主一定是差生家長!才有這樣的疑問!

最討厭有些家長,自己不管自己的孩子,給老師送些禮,讓把自己的孩子安排在學霸跟前,想靠人家提升自己孩子的成績。說白了就是禍害人,拉人後腿,這樣的老師也是可恥自私的。你不學就給你一個玩的伴,而不是去禍害好學生。把好學生和差生分開的老師才是負責有師德的好老師,作為家長我舉雙手贊同!

自己的孩子是差生才有這樣自私的想法,如果自己的孩子是學霸,絕不會這樣說這樣想。感覺不夠不公平,努力趕上,而不是煽動輿論,用道德去綁架。有這時間花在該花的地方,別自己不好見不得人好!


這個冬季很漫長


對劍客談教育關於本話題的質疑

自相矛盾,自圓其說,強詞奪理,一派胡言!

第一,少拿“實事求是”跟公平掛鉤。什麼是事實?事實就是學校、老師只想培育清華北大這樣的尖子生,為自己臉上貼金;事實就是任何學校尖子生只是少數,你剝奪了大多數孩子的受教育權;事實就是除了極少數學生厭學以外(且算10%),大多數成績不太好的學生都想把成績搞上去,由於你學校老師把主要精力都放在20%尖子生身上了,導致70%的中等生本可以提高的成績被忽視了;事實就是絕大部分中等生只要老師拉一拉、扶一扶,就可以上本科。

第二,你說在態度上應該一視同仁,不分高低貴賤,但你的行動卻是區別對待。請問你的“態度”是真心的嗎?

第三,你說的因材施教呢?怎麼施教?你所說的因材施教就是隻管尖子生嗎?那麼大多數學生誰來教?

第四,什麼叫能力越大責任越大?你的責任是什麼?你的責任就是教尖子生嗎?你的能力能把大多數學生教好嗎?

第五,學校對成績好的學生重點對待,這是狗屁慣例,這是地地道道的歧視大多數學生,是絕對的不公平!銀行是商業行為,你學校把教育當做經商做生意不成?

第六,每一個學生都有付出,但付出和回報不一定成正比,學校應當認真思考如何改進改革教育教學,讓大多數學生進步提高,而不是把優等生當做VIP,對其他學生不管不問。

第七,冒尖的容易被看到,那是因為你眼裡只有尖子生,你壓根就沒想過要讓更多的學生提高成績。

第八,你讓大多數學生自生自滅,他們向哪突破?這就是你說的現實嗎?

最後,你把老師的責任甩鍋給了你的學生,大多數學生成績不好跟你一點關係都沒有……


閒情逸致151059228


第一這是不公平的,不僅對所謂“成績不好”的學生,對所有學生都是不公平的,而且還會打擊學習成績不好學生的積極性和自信心,助長所謂優等生的優越感(自大、自私)和自我中心主義。

第二學校教育是體現教育公平最直接的地方,但是現在依然有很多中學,特別是高中或者示範性高中在搞什麼宏志班、啟迪班之類的重點班,人為加劇學校教育的不公平,最好的老師、最好的班主任都投入這些班級,這顯然有違教育公平。教育部近年來已經多次表示不允許在搞此類班級,但是有些中學還是以明目繁多的花樣應付。

第三我個人意見,堅決不贊成中小學,特別是高中搞這種所謂的重點班或者重點培養,不僅有損教育公平,而且對其它學生的心理健康也會有負面影響;對所有學生一視同仁,不分彼此,有教無類這才是教育的真諦。

如有不妥,請在評論區留言,我們繼續討論。


老左心理工作室


分重點班和普通班,實際上這才是真正的因材施教。重點班學生天賦好,接受能力強,能及時正面面對困難,習慣好,針對他們就應該高要求。而普通班學生,接受能力差,習慣不好,面對困難總是拖延,總是幻想自己以後能掌握,就是不能跳出幻想,直面困難,針對他們,只能慢慢帶。小學、初中不宜分重點班普通班,但是高中就應該分開了,不能讓成績優秀的學生跟一般學生混同在同樣的學習環境裡,因為那樣會耽誤了優秀生。

有的人不希望學習成績排名,這是為了可憐的臉面而丟失了學生競爭能力的錯誤觀念驅動的。草民認為,教育從古代產生的時刻起,就是為了競爭。離開競爭的教育是慢性自殺。分出重點普通,就是為了競爭,這種競爭就是為了增強未來生存能力的。不希望分出重點班普通班的人,實際上在困難面前給孩子帶來的是懦弱,是生存能力的低下。


松山泉月


先引用一下條友的回答,蠻有意思的:馬雲那麼有錢,有人卻食不果腹,這公平嗎?劉翔那麼能跑,有人卻癱瘓在床,這公平嗎?姚明那麼高,潘長江卻那麼矮,這公平嗎?有人長命百歲,有人卻一出生就夭折,這公平嗎?西施那麼美,東施卻那麼醜,這公平嗎?有人做了皇帝,有人卻做了奴才,這公平嗎?……

第一次遇到很難回答的問題,這個問題比較複雜,這不僅僅是公平問題,還是是否合理問題。個人認為,從不同角度看,會得出不同答案。

國家是嚴禁設重點校、重點班的。但事實呢?重點校、重點班遍地開花。孰是孰非?實難一目瞭然。國家嚴禁設重點校、重點班是為了保證優質教學資源、優質師資力量公平合理使用,而學校為了良性發展,明知違規卻反其道而行之,有令不從,屢禁不止。

重點校這裡就不去議論了,一個名校的形成有淵源的歷史原因,也有招生政策的因素,存在即合理,誰也無法改變它。

先來探討一下重點班的利弊吧。

相對而言,重點班師資要好些,任教者大多是學校所謂名師,也就是平時教學實績不錯的,這些名師的教學水平是被學校認可的。而學生呢,都是尖子生,學習自覺性高,學風正,大家你追我趕,競爭氛圍濃重。

但重點班也存在一些問題。首先,學生學習的壓力過大。有些學校甚至實行末尾淘汰制,學生一旦覺得學習落後,思想包袱重,學習將毫無樂趣而言,甚至患上憂鬱症,乃至自殺。其次,學生身體素質差。重點班所謂的書呆子要多些,下課了都少走動,還在研究題目,受此風氣影響,好動者也蟄伏於眾。另外,教師的督查力度不夠。強化班學生自覺性高些,部分教師習慣於精心備課,認真上課,而課後缺少檢查,這會讓部分學習不自律的學生鑽了空子。

再來探討一下普通班的利弊。

普通班教師個人素質、教學水平參差不齊,但其中不乏優秀老師。首先,新教師居多,儘管工作經驗不足,但這些老師精力足,工作熱情高,一有時間就去教室輔導學生了,關注班級每一位同學的發展。其次,老實苦幹的老師多。教重點班相對普通班而言,省心一些,故居領導職位者有之,善溜鬚者有之,當然,還有一些無人敢惹的所謂老資格者。老實的老師就教教普通班吧,但這些人訥言拙口,卻心有不甘,一心想著將書教好證明自己。每年每學期都有一些學科普通班學生成績超過部分重點班,甚至完勝重點班。再次,普通班老師一般會講慢些,更適宜學習基礎薄弱的學生。

無須諱言,普通班班紀要差些,學風也不太好,身處其中,要想進步,要能自律,要有一定的自覺性,運氣差的話,也會遇到個別"庸師"。

設重點班是否公正合理,筆者認為討論無意義,因為它不會因為你有意見就不存在,我們只有接受它,若目前在普通班覺得不公平,那麼努力學習,將重點班作為目標,將埋怨化為動力,豈不更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