倚天中這個人死了之後,張無忌再無機會當皇帝,張三丰也保不住他

前面的文章中筆者曾經提到過,由於張無忌的突然逃婚,直接造成了峨眉派在江湖武林顏面盡失,同時對於明教而言無疑是重新建立起來的名聲以及信任瞬間崩塌。新版的電視劇朱老四就曾直言:"只怕教主咋江湖再無威望"跟筆者所說的是一個道理,按理說若此次聯姻成功,中土明教將有希望整合武林勢力跟朝廷對抗,舉事成功的希望會大大增加,若是失敗明教聚攏的人心也會散了。

倚天中這個人死了之後,張無忌再無機會當皇帝,張三丰也保不住他


但畢竟張無忌就如同他的名字一般,因為無所求所以無所忌,跟金庸筆下的蕭峰、郭靖有著很大的區別,對比來說他沒有很深的家國情懷,同樣也不看重"俠"之名聲,到後期的時候基本是為了愛放棄一切了。如果說張無忌公開逃婚與趙敏攜手離場,違背了明教教義對抗元人朝廷的宗旨,導致底層教眾人心散了的話,明教中這個人的"枉死",也讓張無忌徹底失去了明教高層的支持。

他便是白眉鷹王殷天正,明教中四大法王武功最高的一位,陽頂天死後因教中高層分裂選擇獨善其身,重新立下天鷹教的門戶。電視劇中對於他可以說過於弱化了,原著裡殷天正並未與楊逍有任何正面的交手,而且就地位和實戰來看,殷天正武功或許會不如楊逍,但絕沒有到那種撐不過三個回合的地步。

倚天中這個人死了之後,張無忌再無機會當皇帝,張三丰也保不住他


小說裡面張無忌得知義父謝遜在少林寺中之後,曾經獨自對陣過三渡的金剛伏魔圈可惜敗下陣來,第二次上門挑戰的時候帶上了楊逍和殷天正兩位明教高手,以三對三希望能破陣,這場本是點到為止的破陣,到最後因為張無忌對渡劫的突然發難,幾盡成了一場生死決鬥,最後的結果白眉鷹王因為真氣耗盡而死,一時間明教中兄弟的哭喊聲也是震動了少林眾僧。然而接踵而來的是朱元璋攜著反元大勝的聲勢質問張無忌:"到底在教主心中,是這位蒙古的郡主娘娘重要,還是明教十數萬兄弟的性命要緊?"

倚天中這個人死了之後,張無忌再無機會當皇帝,張三丰也保不住他


這時候明教眾高手對於朱元璋此話的反應也各不相同,周顛和韋一笑兩個不看重權勢的人揚言要趕過去將朱元璋誅殺,但是楊逍和五散人中的彭瑩玉等人卻有不同的看法。朱元璋雖然武功平平,但如今在抗元前線他仍然是領兵最好的人選,在這場爭鬥中除了韋一笑和周顛之外,其餘人的立場已經發生了變化,對於他們來說一個名義上的教主,重要性遠比不上那個擁有實權、能打勝仗的朱元璋,更何況殷天正的死從一定程度上跟張無忌還是有關係的。他們也害怕下一次那個犧牲的人會是自己,所以殷天正的死徹底讓張無忌在失去教眾的支持後,也沒了教中高手的支持,也就再無機會當皇帝了。

倚天中這個人死了之後,張無忌再無機會當皇帝,張三丰也保不住他


由於是教中內部的鬥爭問題,哪怕是江湖泰斗張無忌的師公張三丰親自插手,也是無濟於事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