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研究】畜牧養殖行業研究報告

摘要

畜牧養殖業上接農作物及飼料產業、下連屠宰食品加工產業,關係食品供應、農牧民收入等國計民生,是大農業產業鏈中重要的中間環節。近年來受益於中國經濟穩步增長、居民消費能力提升和政策法規的鼓勵支持,中國畜牧養殖業整體快速發展。

中國畜牧養殖業參與者仍以散戶為主,但行業集中度逐步提高,規模化養殖企業之間的競爭相對較小;繁育養殖技術與世界先進水平的差距不斷縮小,但部分核心種群仍依賴進口;補欄滯後於供需關係的改變,行業景氣度呈週期性波動,易受疫病、食品安全等不可預測因素影響;環保防疫標準更加嚴格,適用土地資源更難獲取。

國內畜牧養殖行業債券發行人多數為民營上市公司,企業盈利水平與行業週期密切相關,波動幅度大,債務負擔相對適宜,但不同企業現金類資產的真實流動性和儲備規模差異較大,對行業週期性波動以及疫病風險的抵禦能力有所分化。

未來隨著國民經濟的穩定發展,居民消費品質提升,環保標準的不斷提高,畜牧養殖行業集中度將加速提升,育種改良技術持續改善,行業內企業將強化上下游產業鏈延伸以提高抗風險能力。

一、行業概況

根據《國民經濟行業分類》(GB/T4754-2011),畜牧養殖業屬於農、林、牧、副、漁行業的子行業,畜牧養殖指為了獲得各種畜禽產品而從事的動物飼養、捕捉活動;主要包括牛、馬、驢、騾、駱駝、豬、羊、雞、鴨、鵝、兔、蜂等牲畜家禽飼養,鹿、貂、水獺、麝等野生經濟動物馴養,以及其他野生動物的狩獵、捕捉。畜牧養殖業不但為紡織、油脂、食品、製藥等工業提供原料,也為人民生活提供肉、乳、蛋、禽等豐富食品,為農業提供役畜和糞肥;在中國國民經濟中佔有重要的地位,產業發展關乎畜牧產品供應、食品質量安全、生態環境安全及農牧民增收等國計民生問題。

畜牧養殖產業各個環節由不同主管部門負責,其中養殖、屠宰和飼料生產由農業部管理;相關產品的國內流通和國際貿易歸商務部管理;行業技術質量標準、衛生標準的制定由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以及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管理;此外,中國畜牧業協會作為行業自律性組織,主要負責制定行規行約,加強行業自律,協調行業內企業間、地區間生產經營問題,促進企業健康協調發展,研究行業發展方向、市場發展趨勢,提出行業發展戰略、產業政策建議等。

二、產業鏈分析

畜牧養殖業是農業的重要組成部分,位於全產業鏈的中間環節;其上游是農作物種植、飼料生產、農藥農資等行業,下游是屠宰、食品加工等行業,而後進入流通行業。其中,飼料生產行業主要通過將玉米等能量原料與豆粕等蛋白原料再加上適量飼料添加劑混合,製成畜牧養殖業需要的主要原料——配合飼料;畜牧養殖行業主要通過對養殖物種的祖代、父母代、商品代養殖,產出大量高品質的活類,為屠宰及食品加工行業提供主要原料;屠宰及食品加工行業主要通過對商品代畜禽的屠宰、分割、初加工及深加工,製成食品進入到流通市場,最終供應給消費者。考慮到豬肉和雞肉是中國居民日常飲食中最重要的肉類食品,且畜牧養殖行業內公開市場發債企業以生豬和肉雞養殖業務為主,故本文主要圍繞生豬和肉雞養殖對畜牧養殖行業進行分析。

圖1 畜牧養殖產業鏈條

【行業研究】畜牧養殖行業研究報告

(1)上游行業

畜牧養殖業的直接上游為飼料行業,對於生豬和肉雞養殖業,飼料成本約佔養殖成本的70%。近年來,中國飼料總產量持續增長,2016年生產規模達到2.91億噸,產量繼續保持全球第一;中國飼料全行業企業數量有所減少但仍保持較高水平,2016年底為7000餘家,行業集中化程度不高。從飼料品種看,主要包括豬飼料、蛋禽飼料、肉禽飼料、水產飼料、反芻動物飼料等;2016年,飼料品種結構同比變化不大,上述品種佔飼料總產量的比重分別為41.78%、14.39%、28.78%、9.24%和4.21%。從產業區域看,中國飼料產能主要分佈在各養殖大省,2016年,產能突破千萬噸的省份分別為:廣東、山東、河南、遼寧、河北、湖南、廣西、江蘇、四川,以上9省總產量為13548萬噸,佔全國總產量的64.80%。

飼料行業所需原材料主要包括玉米、豆粕、小麥、魚粉等主料,以及氨基酸、維生素、礦物質微量元素等輔料,原材料成本佔飼料生產成本的比重約75~80%;其中玉米主要提供能量需求,單位佔比約達到65%左右,豆粕作為動物生長過程中蛋白質攝取的主要來源,單位佔比約為25%左右,因此飼料成本主要受玉米和豆粕價格的影響。

玉米

玉米一直是中國糧食種植的關鍵作物,進口規模小,對外依存度不高,優勢種植區域主要分佈在東北經黃淮海向西南延伸的廣闊地區,包括北方春玉米區、黃淮海夏玉米區及西南山玉米區。2007年正式實施玉米臨儲政策以來,農戶玉米種植收益不斷提高,玉米種子及田間管理水平不斷增強,玉米播種面積及產量逐年增加;至2015年達到頂峰,當年玉米種植面積達38119.31千公頃,玉米總產量達22463.16萬噸,種植面積及產量均居世界第二;2016年,受前期擴產過快,庫存充足,種植效益降低導致農民種植意願下降影響,中國玉米種植面積和產量分別為36759.70千公頃和21955.40萬噸,同比分別下降3.57%和2.26%。

圖2 近年來中國玉米平均價格(單位:元/公斤)

【行業研究】畜牧養殖行業研究報告

圖3 近年來中國玉米期末庫存(單位:千噸)

【行業研究】畜牧養殖行業研究報告

玉米價格方面,2007年起,為保障農民種植利益,提高玉米種植面積與產量,國家在東北三省和內蒙古等玉米主產區實施玉米臨儲政策,在玉米收穫季節以指定掛牌收購價收購玉米。受玉米臨儲政策提振及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後經濟逐漸回暖疊加影響,中國玉米價格步入上升通道,於2014年9月達到2714.17元/噸的最高點;種植效益提升農民種植意願,在此期間中國玉米種植面積及產量快速增長,下游需求增長速度不及玉米產量增長,玉米期末庫存不斷增長,截至2014年底為1.66億噸;為解決臨儲政策造成的玉米價格扭曲,進口價格倒掛,庫存高企,玉米階段性產能過剩的問題,2015年,國家首次下調玉米臨儲價格,同比下降220~260元/噸,玉米價格進入下行通道;2016年,玉米臨儲政策調整為“市場化+補貼”的新機制,在保障農民利益和國家糧食安全的基礎上,玉米價格更加貼近市場化運作,繼續推行玉米去庫存;玉米價格隨之快速下降,於2017年2月到達1585.62元/噸的最低點;同期,玉米期末庫存在前期快速增產的慣性作用下仍保持增長,但增速明顯下降,截至2016年底,玉米期末庫存2.64億噸,同比僅增長8.20%,增幅同比收窄38.19個百分點;2017年2月以來,玉米工業消費需求增長,疊加去庫存導致期末庫存下降,玉米價格有所回升,2017年9月為1777.25元/噸。

總體看,中國玉米種植面積大,產量高,能夠滿足下游需求;近年來,中國玉米價格主要受政府政策影響,特別是臨儲政策的取消促使玉米價格大幅下降,玉米價格更加市場化;此外,玉米價格受其生長週期影響存在季節性變化規律,自然災害的影響亦不容忽視。隨著玉米去庫存的持續推進和玉米播種面積的逐步下降,供給端呈下降趨勢;需求端玉米工業消費有所回升,飼用需求穩步增長;預計2018年,中國玉米價格總體將有所回升,但價格大幅走高的可能性不大。

豆粕

豆粕是大豆經過提取豆油後得到的一種副產品,以浸提法提取豆油後的副產品為一浸豆粕,一浸豆粕的生產工藝較為先進,蛋白質含量高,是國內目前現貨市場上流通的主要品種,飼料行業消費了90%以上的豆粕,豆粕作為提取豆油過程中的副產品,生產成本低,故大豆的供需關係直接決定了豆粕的供需結構。從世界大豆種植情況看,轉基因大豆因其種植簡便、出產較為穩定及出油率較高等優勢,生產規模快速擴張,美國、巴西、阿根廷等大豆產業市場競爭力強。中國國產大豆主要為非轉基因豆,生產規模小、成本相對較高,故中國大豆主要來源於進口。近年來受進口大豆價格較低的衝擊,國內農民種植大豆積極性不高,國產大豆種植規模逐年下降,而下游飼料業及豆油消費需求的增長帶動國內大豆消費量逐年增長。2016年中國大豆進口量為86.00百萬噸,同比增長3.33%,進口量佔國內總需求比重達86.37%,進口大豆價格很大程度上決定了中國市場豆粕價格。

表1 近年來中國大豆供需情況(單位:百萬噸)

【行業研究】畜牧養殖行業研究報告

豆粕價格方面,2012年,受美洲天氣乾旱、進口大豆到港量不及預期、國內油廠開機率下降以及生豬存欄量增加等因素影響,豆粕價格持續上漲。2013~2015年,進口大豆供應相對寬鬆以及終端養殖業畜禽存欄量未有重大突破,豆粕價格進入下行通道。2016年,受南美大豆產區天氣原因、超限導致物流成本上漲、原料進口大豆到港延誤、美農報告不斷下調美豆年末庫存等多重因素的影響,豆粕價格較2015年大幅增長。2017年以來,上游大豆供應充足,油廠大豆壓榨量保持增長,中國豆粕價格平穩下降,2017年9月為3.23元/公斤。

圖4 近年來中國豆粕平均價格(單位:元/公斤)

【行業研究】畜牧養殖行業研究報告

總體看,中國飼料行業具有技術壁壘低、資金需求小,進入門檻不高,競爭激烈等特點,向下遊畜牧養殖行業轉移成本能力相對較弱,其銷售主要採用原材料成本加成模式,行業內企業利潤空間相對較薄,受上游原材料價格波動影響較大。近年來,玉米、豆粕等主要原材料價格總體呈下降趨勢,有助於飼料生產企業成本控制;但受玉米臨儲政策取消,玉米定價更加市場化,南美大豆產區氣候因素,美國農產品出口規模,國際大宗商品貿易環境,下游需求等因素綜合影響,未來飼料企業將面臨更大的原材料價格波動風險。

(2)下游行業

畜牧養殖業的直接下游是屠宰及肉製品加工行業。屠宰是指將符合質量標準的畜禽加工為安全衛生的生肉的過程;肉製品加工是指以畜禽肉為主要原料加工成肉製成品或半成品的過程。從生產的具體產品來看,屠宰的主要產品主要是冷鮮肉、熱鮮肉和冷凍肉;肉製品可以分為高溫肉製品和低溫肉製品。目前,中國屠宰及肉製品加工行業均以中小企業為主,行業集中度低;其中屠宰行業前十名企業屠宰量佔全行業的比重不足10%,且產能過剩問題嚴重,大型屠宰企業的開工率也僅在30~50%之間;肉製品加工行業前五名企業加工量約佔全行業的20%,發達國家則高達50%以上。

表2 肉類及肉製品分類

【行業研究】畜牧養殖行業研究報告

中國是肉類生產大國,肉類產品結構以豬肉和禽肉為主。近年來,中國肉類總產量快速增長,於2014年達到8707萬噸的頂峰;此後連續兩年小幅回落,2016年中國肉類總產量8540萬噸,同比下降0.99%,但仍保持在較高水平。目前,中國人均年消費肉類約62公斤,和發達國家超過100公斤相比還有較大增長空間。

圖5 近年來中國肉類產量情況(單位:萬噸)

【行業研究】畜牧養殖行業研究報告

圖6 2016年中國肉類產品結構(單位:萬噸)

【行業研究】畜牧養殖行業研究報告

銷售價格方面,中國肉製品行業平均銷售價格整體呈現上漲態勢,行業均價從2010年的2.63萬元/噸,增長到2015年的3.31萬元/噸;2016年行業均價小幅下降至3.27萬元/噸。中國屠宰及肉製品加工行業利潤空間有一定彈性,易受上游養殖行業週期波動影響,向下遊轉嫁成本的能力偏弱,且其成本轉嫁具有相對滯後性;在養殖行業景氣度高時,活體價格上漲侵蝕利潤空間;養殖行業景氣度低時,活體價格下降可獲得超額利潤;下游終端銷售價格變化相對較慢。

圖7 近年來中國肉製品均價走勢(單位:萬元/噸)

【行業研究】畜牧養殖行業研究報告

受中國居民飲食習慣影響,豬肉和雞肉在中國肉類消費中佔比很高;近年來,隨著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禽類製品在肉製品消費中所佔比重有所提升,豬肉製品所佔比重略有下降,但中國消費者飲食習慣短期內難以發生重大變化。2007~2016年,中國豬肉消費量佔肉類消費量的比例一直維持在70%以上,雞肉消費量佔肉類消費量的比例一直維持在16%以上;2016年,中國豬肉消費量和雞肉消費量佔肉類消費量的比例分別為72.62%和17.08%。

總體看,中國屠宰及肉製品加工行業集中度低,競爭較為激烈,成本轉嫁能力弱,利潤空間易受上游養殖行業景氣度影響;短期內中國居民將繼續保持以豬肉和雞肉為主的肉製品消費結構,長期看,隨著中國經濟平穩發展,居民生活水平的提升,肉類總消費量仍有增長空間,消費結構中豬肉消費比例將會緩慢下降,健康價值更高的牛、羊、魚等肉類消費將有所提升。

三、 行業現狀

(1)繁育體系

生豬養殖

生豬養殖體系根據代次繁育關係,可分為曾祖代種豬、祖代種豬、父母代種豬(多為二元雜種豬或純種豬)和商品代肉豬(三元雜肉豬和四元雜肉豬等)。曾祖代種豬和祖代種豬為純種豬,多用於優良品種的選育或擴繁;父母代種豬(二元雜種豬或純種豬)多用於生產三元雜商品豬苗或四元雜商品豬苗;商品代肉豬主要指三元雜肉豬和四元雜肉豬等,是由二元雜種豬雜交或二元雜種豬與純種豬雜交形成的肉豬品種,育肥、屠宰加工後用於食用。目前,中國育種技術與國外先進水平存在一定差距,國內的純種豬主要是從國外引進的大約克、長白、杜洛克、皮特蘭等瘦肉型良種豬。在品種雜交方面,杜洛克、長白、大約克、皮特蘭等品種豬通過雜交獲得的三元雜或四元雜商品豬,因其瘦肉率高、生長速度快、飼料轉化率高等優點,成為商品肉豬養殖的主流,也是目前全球雜交模式中採用最多的雜交組合。

肉雞養殖

中國肉雞的主要品類為黃羽肉雞和白羽肉雞。其中,黃羽肉雞是由國內優良的地方品種雜交培育而成的優質肉雞品類,肉質鮮美,符合國人傳統烹調習慣;白羽肉雞的祖代基本是從國外引進的品種,具有飼養天齡短、飼料轉化率高等特點,主要銷往麥當勞、肯德基等快餐企業。

表3 中國主要肉雞養殖品種

【行業研究】畜牧養殖行業研究報告

肉雞養殖體系根據代次繁育關係,可分為純種雞、曾祖代種雞、祖代種雞、父母代種雞和商品代肉雞。曾祖代種雞和祖代種雞多為純種雞,主要是用於優質雞種的選育和擴繁;父母代種雞多為二元或多元雜交後品種,也有部分純種雞,主要用於生產商品代雞苗;商品代肉雞多為雜交型品種,也有少量地方特色品種,主要用於終端消費者食用。

(2)養殖模式

中國肉雞和生豬養殖業擁有相似的養殖模式,主要包括散養模式和規模養殖模式,其中規模養殖主要有緊密型“公司+農戶”模式、鬆散型“公司+農戶”模式和公司自繁自養模式。目前,中國白羽肉雞規模化生產主要採用公司自繁自養和鬆散型“公司+農戶”模式;黃羽肉雞規模化生產主要採用緊密型“公司+農戶”和鬆散型“公司+農戶”模式;生豬規模化生產主要採用公司自繁自養和緊密型“公司+農戶”模式。

表4 中國生豬和肉雞主要養殖模式

【行業研究】畜牧養殖行業研究報告

(3)競爭格局

中國肉豬及肉雞養殖以散養為主,但近年來規模化養殖程度不斷提高

2004年,年出欄規模50頭以上的規模肉豬養殖場數量為1437033個;2008年,年出欄50頭以上的規模養殖場數量為2421678個;2014年,年出欄50頭以上的規模養殖場數量為2648978個,較2004年增加了1211945個,增長84.34%。但是,目前中國大多數肉豬養殖場的養殖規模仍然較小;2015年,全國養殖場數量合計為46558965個,而年出欄500頭以上的規模養殖場合計264580個,佔全國養殖場總數的比例約0.57%;市場的主體仍是養殖規模在50頭以下的散戶,佔94.62%。目前,中國主要規模化肉豬養殖企業包括溫氏股份、牧原股份、雛鷹農牧、正邦科技等,其中養殖規模最大的溫氏股份市場份額僅約2%左右。

中國肉雞養殖集中度低於肉豬養殖,2015年,養殖規模在2000只以上的肉雞養殖場數量僅佔1.90%;且中國肉雞規模化養殖一般專一發展白羽雞或黃羽雞;白羽雞生產企業大多集中在北方,代表企業有正大集團、聖農發展、仙壇股份等;黃羽雞的主要生產企業主要集中在南方,代表性的企業有溫氏股份、江蘇立華等。

表5 2015年中國肉豬養殖行業集中度情況(單位:頭、個、%)

【行業研究】畜牧養殖行業研究報告

表6 2015年中國肉雞養殖行業集中度情況(單位:只、個、%)

【行業研究】畜牧養殖行業研究報告

中國肉豬及肉雞養殖行業的競爭主要集中在散養戶與規模養殖企業之間,散養戶處於明顯劣勢,規模養殖企業之間的競爭激烈程度相對較小

肉豬及肉雞養殖進入門檻低、規模化程度不高、具有一定養殖週期,存欄量和市場價格週期性波動。在此情況下,規模養殖企業的成本優勢得以體現:養殖過程中成活率高、料肉比及其他綜合成本低,利潤水平較高,有利於提升自身競爭力。規模化養殖企業的產品因其質量和安全性優勢成為下游食品加工企業、屠宰企業和消費者的首選,市場價格明顯高於散養戶的產品。此外,中國屠宰及食品加工行業產能遠遠超過規模養殖行業的生產量,規模化養殖企業的生產量佔養殖行業總產量的比例較低,規模化養殖企業之間競爭激烈程度相對較小。

(4)行業主要特徵

行業週期性波動

肉雞和肉豬養殖均存在明顯的週期性波動特徵。商品雞苗和商品豬苗養殖出欄需要相對較長的時間(肉豬養殖週期約180天、肉雞養殖週期約45~120天),市場需求的大幅變化與生產的及時供給之間存在一定的時間差,在短期內若出現供求不平衡或價格大幅波動的情況將導致行業出現波動;同時,當前養殖利潤水平的變化、烈性疫病的發生或雞肉和豬肉替代品的供求變化將影響下一階段肉雞和肉豬的供應量;由此形成的階段性供求不平衡關係,使得供求量和肉雞、肉豬價格都存在週期性的波動特徵。

圖8 肉豬週期示意圖(肉雞週期與之類似)

【行業研究】畜牧養殖行業研究報告

季節性及地域性特徵

受到中國居民消費習慣的影響,雞肉和豬肉消費需求均具有明顯的的季節性特徵。一般情況下,秋冬季消費需求較大,春夏季消費需求較小;重大節日期間,雞肉和豬肉的消費需求一般也會大幅增長;市場價格也隨供需關係季節性波動。

此外,受不同地區民族消費習慣、飼養條件及地方政府政策的影響,肉豬及肉雞行業也存在較明顯的區域性分佈特徵。肉雞主要生產地為華東、華北、華南等區域,中國北方多生產和消費白羽肉雞,南方多生產和消費黃羽肉雞。肉豬方面,東部非牧區省份豬肉生產量和消費量均較大;西部牧區居民以消費牛羊肉為主;沿海地區和淡水水域相對較大的省份居民對水產的消費量較大;中國主要的肉豬生產區為長江流域、華北、西南和東北地區,上述四大地區的肉豬生產量合計約佔全國生產量的80%以上。

疫病及食品安全風險

疫病風險是畜牧行業發展中面臨的主要風險。生豬養殖易發生的疫病主要有藍耳病、口蹄疫、豬呼吸道病、豬流行性腹瀉等;肉雞養殖易發生疾病主要有禽流感、大腸桿菌病、雞瘟等。

疫病的爆發具有不可預知性,其危害主要分為兩類,一是疫病的發生將導致禽畜的死亡,直接導致出欄量的降低和養殖成本的上升;二是疫病的大規模發生與流行,容易造成消費者心理恐慌,導致市場需求迅速萎縮,產品價格快速下降。疫病對行業穩定發展造成不利影響,特別對於散養戶和規模較小的養殖企業,其自身抗風險能力差,往往在疫病爆發時遭受毀滅性打擊。

(5)市場行情

生豬與肉雞市場價格存在明顯的週期性波動特徵,主要受供給關係、養殖生長週期、農戶補欄積極性(滯後於供給變化)和疫病因素的共同影響。歷史經驗來看,由於種豬擴繁及肉豬養殖需一定時間,故豬週期相對較長,一般三到五年一個週期;種雞擴繁及肉雞養殖所需時間相對較短,且禽流感的爆發無實質規律可尋,肉雞價格週期波動更加頻繁,一年內可能存在多個週期。

生豬行情

由於生豬養殖成本主要為飼料成本,而飼料成本又主要由玉米、大豆、小麥等糧食價格決定,因此,業界通用豬糧比作為生豬預警的核心指標(豬糧比價=生豬出場價格/玉米批發價格);其中,生豬出場價格、玉米批發價格是指發改委監測統計的全國平均生豬出場價格和全國主要批發市場二等玉米平均批發價格。根據國家發改委、財政部、農業部、商務部2015年聯合發佈的《緩解生豬市場價格週期性波動調控預案》,豬糧比從過去的6:1盈虧平衡點調整為5.5:1—5.8:1的區間;豬糧比越高,說明生豬養殖行業利潤越好,反之則越差;比值過大或過小都不正常。

能繁母豬數量是判斷生豬出欄量的先行指標,一般可根據能繁母豬數量粗略估算一年後肉豬出欄量。能繁母豬屬於生豬養殖行業的重資產,其補欄速度受曾祖代、祖代種源質量及數量影響,規模化養殖企業亦存在補欄速度相對較慢,補欄相對謹慎的特點;在會計處理上通常計入生產性生物資產科目,並每年計提折舊,折舊期一般五年,折舊期滿後更新換代。

PSY和FCR是衡量生豬養殖效率的兩個重要指標,PSY=母豬年產胎次×母豬平均窩產活仔數×哺乳仔豬成活率,FCR(料肉比)指單位增重所需飼料量。近年來,隨著育種改良、養殖水平、配料技術的進步,中國生豬養殖行業PSY和FCR逐步提升。據相關部門測算,2016年,中國生豬養殖全行業平均PSY提升至18.33,同比上升2%;FCR大多數在3.5-4.0,部分大規模養殖場達3.0左右的較好水平。此外,規模化養殖企業生豬平均出欄重量也有所提升,由過去的約100-110公斤提升到2016年的約120公斤。

圖9 近年來生豬價格及豬糧比(單位:元/公斤)

【行業研究】畜牧養殖行業研究報告

圖10 近年來能繁母豬及生豬存欄情況(單位:萬頭)

【行業研究】畜牧養殖行業研究報告

2010年下半年開始,宏觀通貨膨脹加之市場供需轉變,生豬行情進入上漲週期,價格快速回升,豬糧比隨之持續提高,於2011年9月達到20.21元/公斤和8.28的最高點;在此期間,能繁母豬存欄量先抑後揚,養殖戶積極補欄,生豬存欄量持續提升,但滯後於價格的上漲,於2011年底達到47625萬頭的最高點。2012年1~7月,受上年養殖戶補欄及下游需求回落影響,生豬價格持續下跌;2012年8月~2013年2月,下游需求有所恢復加之春節因素,生豬價格回升至17.32元/公斤;豬糧比大部分時間維持在6.0的盈虧平衡點之上;能繁母豬數量仍然增長至5078萬頭的近年來最高點,生豬存欄量維持高位。2013年3月~2013年底,生豬價格總體呈V型走勢,年底價格較年初下降27.14%,豬糧比部分時段低於6.0的盈虧平衡點,養殖戶出現虧損。2014年,受前期補欄數量大,存欄量保持高位,餐飲業受“三公”消費影響需求小於預期,養殖戶對未來行情持悲觀態度集中出欄等因素綜合作用,生豬價格整體波動下降;豬糧比全年幾乎都處於6.0以下,最低探至4.6,大部分養殖戶出現深度虧損,行業進入週期性波谷;養殖戶開始淘汰屠宰母豬,控制生豬存欄量,能繁母豬數量及生豬存欄量在此期間快速下滑,行業深度洗牌,抗風險能力弱的散戶加速退出。2015年4月~2016年底,能繁母豬數量及生豬存欄量繼續慣性下滑,供需關係轉變,生豬行情進入新一輪上漲週期,疊加飼料原材料價格下跌,生豬價格飆升,最高達到21.05元/公斤;豬糧比均超過6.0,且持續增長,最高到10.95的歷史最高點,行業內企業獲利頗豐。進入2017年,生豬價格理性回落,但豬糧比仍維持在7.7以上,養殖戶盈利仍顯著高於歷史數據;2017年11月,生豬價格為14.53元/公斤,豬糧比為8.05。

總體看,生豬市場行情週期性波動,2010~2015上半年已經歷一個完整週期,2015年下半年開始進入下一個週期,目前已度過本次週期繁榮頂點,行業景氣度理性回落,但較高的豬糧比顯示行業景氣度仍維持在較高區間。養殖散戶加速退出,存欄母豬數量及存欄生豬數量均繼續下降,行業產能提升速度受制於種豬育種擴繁及肉豬養殖生長週期,養殖技術、品種改良帶來的養殖效率繼續提升;綜合上述因素,預計2018年生豬價格及豬糧比均值較2017年都將小幅下降,行業週期步入相對穩定期。

【行業研究】畜牧養殖行業研究報告


肉雞行情

近年來,中國肉雞行業景氣度波動較大,行業景氣度除行業本身供給關係影響以外,禽流感疫情亦是重大影響因素。產量較大的白羽肉雞生產受制於祖代種雞引種,自2014年1月中國白羽肉雞聯盟成立以來,嚴控祖代雞引種量,全面推動行業去產能:2015年,由於美國和法國先後發生禽流感,中國對美國和法國先後實施了祖代雞引種禁令,祖代種雞引種量減至72.02萬套,同比降幅40%左右;2016年,中國祖代雞引種主要來自於西班牙、新西蘭和波蘭,全年祖代雞引種規模繼續縮減至63.86萬套,同比下降11.33%。

2014年,行業遭受禽流感疫情影響,白條雞均價處於低位。2015年,禽流感疫情影響逐漸消退,但行業產能仍然過剩,同時受經濟增速放緩和“三公消費”限制影響,肉雞價格低位徘徊,全年白條雞均價維持在20.70~21.13元/千克的區間,多數肉雞養殖企業出現虧損。2016年,產量較大的白羽雞引種數量連續三年下滑,白羽雞供給開始收縮,白條雞價格隨之快速上漲至2016年2月的22.06元/千克,隨後保持高位波動,2016年底為21.78元/千克,多數企業同比扭虧為盈。2017年上半年,多地爆發禽流感疫情,部分地區關閉活禽市場及不定期休市,致使活禽流通渠道受限,白條雞均價快速下滑,最低點至21.26元/千克,部分肉雞養殖企業出現虧損;2017年三季度以來,禽流感疫情影響消除,加之前期白羽雞引種數量下降效果顯現,肉雞行業景氣度快速回升,2017年11月,白條雞均價迅速增長至22.83元/千克的近年來最高點。

圖11 近年來白條雞價格情況(單位:元/千克)

【行業研究】畜牧養殖行業研究報告

總體看,中國肉雞養殖行業景氣度波動頻繁,且波動幅度較大,禽流感疫情的影響舉足輕重,其爆發的不可預知性及社會影響力易造成行業內企業短期出現大幅虧損,對企業資金週轉造成一定壓力。但隨著白羽雞引種數量的持續減少,肉雞養殖行業現階段處於去除過剩產能的最後階段,長期發展向好。

(6)行業壁壘

中國畜牧養殖業規模化程度不斷提高,同時國家對土地、環境保護和疫病防治等方面的要求日益規範,未來畜牧養殖行業對資金、技術、人才等條件的要求必將越來越高。散養戶和小規模養殖戶已經較難在新形勢下生存,未來新進入的養殖企業也將面臨較高的進入壁壘,主要包括:

資金、技術及人才壁壘

規模畜牧養殖企業,需要大量資金購買種苗、購建養殖場所、購買設備以及環保配套設施等,特別是近年來畜牧養殖機械化、自動化、智能化程度不斷提高,推升了對養殖企業的資金實力要求;此外,育種養殖週期的存在拉長了養殖企業資金回籠週期,使得規模化養殖企業需擁有充足的流動資金用於週轉。

消費者對食品安全的要求日益提高,相對部門對飼料、衛生、獸藥殘留的標準更加嚴格,畜牧養殖企業必須在育種、營養、疫病防治、飼養管理等方面具有較高的技術優勢,才能夠提高生產效率,控制成本,確保自身的競爭優勢,從而實現規模擴張並確立市場地位。此外,規模化養殖涉及較多專業技術,需要高素質的養殖管理人員和技術人員,且人員數量需與養殖規模相匹配,而上述人才培養和經驗積累需要一定時間。

農戶信任壁壘

中國規模化養殖企業大多采取“公司+農戶”的經營模式,企業與農戶的相互信任是企業能夠實現快速擴張的基礎。這種信任需要經過長時間積累,尤其是需要經歷週期低谷的檢驗,才能夠成功建立;而且,企業在與農戶的合作過程中一旦出現失信的情況,很難再次獲得農戶信任。

土地資源及環保壁壘

中國土地資源和水資源稀缺,畜牧養殖行業發展用地和用水在部分地區受制約;規模化養殖場佔地面積較大,需建在隔離條件好、汙染源少、周邊人員活動少、交通便利的區域;同時,隨著環境保護要求的不斷提高,使得符合條件的養殖土地供給量相對有限,新入企業較難獲得成片大面積土地。

畜牧養殖過程中會有汙染物排放,隨著中國對環境保護問題的日益重視,國家制定了更嚴格的環保標準和規範,2014年頒佈的新《環境保護法》,進一步要求從事畜禽養殖的單位對畜禽糞便、屍體和汙水等廢棄物進行科學處置,防止汙染環境。各地方政府重視養殖環保,劃定了許多限養和禁養區,拆遷或關閉了眾多養殖場;據媒體統計,2012年以來,因為各地環保問題被關閉和拆遷的小型養豬場累計超過3000萬戶。新入企業面臨更大的環保投入和管控壓力。

考慮上述土地及環保問題,農業部印發了《全國生豬生產發展規劃(2016-2020年)》,劃分出了生豬養殖重點發展區(河北、山東、河南、重慶、廣西、四川、海南)、約束髮展區(北京、天津、上海等大城市和江蘇、浙江、福建、安徽、江西、湖北、湖南、廣東等南方水網地區)、潛力增長區(江蘇、浙江、福建、安徽、江西、湖北、湖南、廣東)和適度發展區(山西、陝西、甘肅、新疆、西藏、青海、寧夏)。

(7)未來發展

隨著中國經濟進入新常態,綜合考慮居民消費習慣和畜牧養殖行業的現有狀況,未來畜牧養殖行業將呈現出以下發展趨勢:

規模化程度不斷提升,散戶加速退出

規模化畜牧養殖企業在勞動效率、飼料成本、繁育技術、抗風險能力方面優勢明顯,規模化與技術進步相互促進,形成良性循環,內在規模經濟效益將不斷顯現;下游屠宰及食品製造行業對供應穩定性、運輸成本和質量安全等方面要求日益嚴格,散戶難以滿足其需求。隨著農村勞動人口向城市轉移,農民工就業條件不斷改善,年輕一代農民從事傳統養殖工作的意願減弱;加之養殖行業的週期性波動及疫病風險,散戶養殖收益波動加大,加速了散戶退出。

國家環保要求更加嚴格,土地資源日益稀缺

國家對規模化養殖產生的汙水、糞便、屍體、惡臭氣體等環境汙染因素管控日趨嚴格,特別是2014年最嚴《環境保護法》發佈,進一步提高了環保標準;同時,各地政府針對養殖所需土地資源做出了不同規定,在靠近江河水系、人口稠密的地區設立禁養、限養區,規模化養殖所需的成片土地更難獲取。各級政府對不符合環保土地資源相關要求的養殖場嚴格採取拆除、搬遷、關閉等措施,提高了企業的養殖成本。

肉類需求持續提升,食品質量安全要求提高

聯合國糧農組織數據顯示,中國人均年禽畜肉消費為62千克,超過世界平均水平;但離美國、澳大利亞等發達國家超過117千克的水平仍有較大差距,中國人均肉類消費擁有充足上漲空間。在國民經濟穩定發展,居民可支配收入持續提高的背景下,中國肉類需求將持續提升,也將對肉類品質提出更高要求。

【行業研究】畜牧養殖行業研究報告

四、行業政策

為規範和促進畜牧業發展,提高中國畜牧業現代化水平,保障農產品供給,中共中央、國務院多次發佈“一號文件”,對畜牧業的發展戰略、發展方向、發展方針以及支持畜牧業發展的措施做出了重要部署。在中共中央、國務院相關文件的基礎上,國務院各部委近年來陸續出臺了眾多與畜禽養殖相關的具體產業政策,促進畜禽養殖行業及所屬企業的發展。相關政策具體如下表所示:

表7 畜牧養殖行業相關政策

【行業研究】畜牧養殖行業研究報告

【行業研究】畜牧養殖行業研究報告

總體看,畜牧養殖業作為關係國計民生、社會穩定的重要基礎行業,受到國家大力扶持。國家出臺的一系列產業政策,主要以推進標準化規模化養殖、提高繁育技術水平、改良品種、提高綜合生產力、平抑價格波動、增加農戶收入、保障市場供應、發展可持續綠色養殖業為導向,為畜牧養殖行業營造了良好的政策環境。同時,也在疫病防疫、環保水平、質量安全、土地資源等方面提出了更高要求。

五、發債企業信用狀況分析

市場狀況

截至2017年7月底,以畜牧養殖為主營業務的存續發債企業共5家,全部為民營企業;4家為上市公司(佔83.33%),1家為非上市公司;區域分佈方面,發債企業來自廣東、河南、福建三省,主要為傳統養殖大省;養殖品種主要為肉豬及肉雞。

從不同級別企業主要財務指標來看,發債企業利潤總額與主體級別正相關;資產負債率和全部債務資本化比率保持在較低區間;營業利潤率受養殖模式及養殖品種的影響,差異明顯;經營獲現能力強,經營活動淨現金流全部為正。

表8 主要存續企業2016年經營及財務狀況(單位:億元、%)

【行業研究】畜牧養殖行業研究報告

級別變動

2016年以來行業內企業有2家級別上調,未出現級別下調。兩家評級上調企業均以生豬養殖為主業,評級上調原因主要是以下幾點:1. 行業景氣度提升,生豬市場價格進入新一輪上漲週期;2. 公司主業盈利能力大幅增強;3. 上市、定增、併購等重大事項完成,資本實力提升。

表9 2016年以來主體級別變動情況

【行業研究】畜牧養殖行業研究報告

財務特徵

畜牧養殖類企業一般以非流動資產為主,流動資產佔總資產的比例一般在35%~45%之間。流動資產主要由存貨(飼料原料和商品代為主)和現金類資產(貨幣資金和銀行理財為主)構成;非流動資產以在建工程、固定資產、生產性生物資產(種苗)為主。資產負債率相對較低,負債方面,以短期借款和應付賬款構成的流動負債為主。整體盈利能力與行業週期相關性強,同時受疫病、食品安全、資產減值損失等因素影響,營業利潤波動很大;下游主要採用現金結算,經營獲現能力強,應收賬款規模小。

六、行業展望

畜牧養殖業屬於重要的基礎行業,位於農業產業鏈的中端環節,政策環境良好,近年來整體持續穩定發展。行業內領先企業的資本實力不斷增強,其繁育技術、養殖效率、養殖規模和疫病防控能力較世界先進水平的差距不斷縮小;國家環保標準更加嚴格,禁養、限養區域的劃分使得成片土地資源更加稀缺;以散戶為主的養殖格局雖未改變,但規模化養殖企業競爭優勢更加突出,散戶加速退出,行業集中度不斷提升,規模化效益提升了企業的抗風險能力。未來,隨著中國經濟穩定發展,居民生活水平提高,肉類消費規模將保持增長態勢,為畜牧養殖業提供了穩定的發展空間。聯合資信對中國畜牧養殖行業的評級展望為穩定。六、行業展望畜牧養殖業屬於重要的基礎行業,位於農業產業鏈的中端環節,政策環境良好,近年來整體持續穩定發展。行業內領先企業的資本實力不斷增強,其繁育技術、養殖效率、養殖規模和疫病防控能力較世界先進水平的差距不斷縮小;國家環保標準更加嚴格,禁養、限養區域的劃分使得成片土地資源更加稀缺;以散戶為主的養殖格局雖未改變,但規模化養殖企業競爭優勢更加突出,散戶加速退出,行業集中度不斷提升,規模化效益提升了企業的抗風險能力。未來,隨著中國經濟穩定發展,居民生活水平提高,肉類消費規模將保持增長態勢,為畜牧養殖業提供了穩定的發展空間。聯合資信對中國畜牧養殖行業的評級展望為穩定。

受種苗繁育及商品代養殖週期影響,養殖品種的供需關係改變滯後於市場價格變化,景氣度呈週期性波動;行業內企業除受行業本身週期性波動影響外還受不可預知的疫病風險、飼料所需原材料價格波動風險影響,導致其盈利水平波動很大。應關注行業週期所處階段、企業用於風險儲備的現金類資產規模、融資渠道、疫病防控,並根據歷史週期低谷數據進行壓力測試。養殖產業鏈上下游有延伸、現金類資產儲備充足、歷史表現穩健的企業信用水平較高;對行業景氣度處於週期中末端、養殖品種單一、投資激進、現金類資產儲備不足、債務期限與投資回報期限不匹配的企業保持謹慎。

點擊鏈接更多

【行業研究】畜牧養殖行業研究報告

派可數據一站式企業級BI可視化分析應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